浅析家长素质及教育方式对高中生的影响

2020-09-26 12:12邹蕾王伟奇
求知导刊 2020年36期
关键词:教育方式影响

邹蕾 王伟奇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家长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生也不例外,他们正处在人生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家長这个角色就更显得尤为重要,家长自身的素质及教育方式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本文探讨了家长素质及教育方式对高中生的影响,旨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家长素质;教育方式;影响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36-0008-02

引 言

家长是学生的亲人,也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是与学生有着最多生活经历的人,对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家长自身的行为非常重要,因为家长的素质及教育方式都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而高中生正站在人生一个关键的岔路口处,所以家长更要注意自身的言行。

一、家长应该具备的良好素质

1.具备丰富的文化素质

部分家长将学习定义为“学生自己的事”,忽略了自身的文化素质、思考方式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但从当前的教育教学活动来看,家长扮演着“第一导师”的重要角色。学生如何解决学习问题、如何确定学习方法、其最终结果如何,都会受到家长行为与思维方式的影响。回顾现阶段的青少年教育活动,高中生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学习阶段,此时的学生已经与低年级的学生不同了[1]。这些学生渴望了解更多未知的事物,这也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征。但不同的是,高中生已经具备一些基础的思考能力,认识能力也有所上升,对问题的认识也更深刻。同时,高中生的求知欲变得越来越强烈,想要了解的知识也越来越有难度。因此,家长应做好榜样,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逐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

家长在具备基础文化素养的同时,还要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一个人的成长进步是非常重要的,不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需要具备这样的素质。如果家长有了强大的心理素质,学生多多少少会受到影响,从而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高中生面临着很多的压力,如青春期的压力、毕业考学的压力、成长中的压力等。所以,一些学生往往会感到害怕、感到迷茫,甚至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因此,家长应具备耐心,也让学生具备耐心。家长的坚强会影响学生,会让学生勇敢地面对困难,进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家长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1.过分强调独立,缺乏合理干预

对于正在接受高中教育的学生来说,其正处于思维转换、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任何外界干预都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影响。基于这一特点,家长应积极发挥自身的教育引导作用,利用既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引导学生,为其成长保驾护航。但回顾当前的高中生教育活动,家庭教育与学生发展需求之间依然存在着极为明显的隔阂:大部分家长对学生个体的成长缺乏合理干预。在学生锻炼个人技能的过程中,部分家长持有“树大自直”的错误观点,要求学生自主承担学习、能力建设工作。在完全脱离了家长的帮助之后,学生无法掌握参与相关活动的度,也无法积极应对学习与生活问题,独立性反而受到了不良影响。部分家长虽然能够意识到自身在学生教育活动中所承担的重要责任,但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仅为学生提供物质上的支持,忽略了学生的精神需求。在精神层面,学生依旧处于“孤军奋战”的尴尬境地。要求学生独立是好的,但家长应把握好度,在学生屡次失败之后,应与学生交流,鼓励学生,以免对其后续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2.管理方式落后,家长依赖心理严重

受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家长一直将学生管理工作视为教师的主要职责,认为自身只承担辅助责任、协调责任,甚至于不承担责任。在惰性思想的干扰下,家长会选择将教育学生的任务全部推给教师,回避学生的发展及教育问题。在新式教学理念下,部分家长虽然能够参与到学生管理工作中,但依然存在管理效率低、管理方法不当等问题。比如,在学生教育活动中,部分家长的惰性心理极为明显,其以“缺乏专业知识”“与学生存在代沟”为借口,逃避管理责任;对于无法处理的管理难题,只采取“问老师”“自己想”等方法推卸责任。部分家长虽然愿意积极承担管理任务,但受到文化素养与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会用体罚、责骂等落后的管理方式。当家长无法合理控制管理尺度时,过激的管理行为反而会对学生的身体与心灵造成伤害,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三、提升家长教育效率的方法

1.减少对学生的溺爱和专制

许多教育方式的运用都需要把握一个适当的“度”。如果家长不能更好地把握这个“度”,那么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中,家长总是溺爱学生,满足学生各种无厘头的需求,为学生提供各种想要的东西。部分家长还认为,这样的教育方式是正确的,即家长应该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在学习时没有后顾之忧。但是,这些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教育方式给学生带来的危害。高中生已经与低年级的学生不同了。家长要仔细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不能溺爱学生。相反,家长也不能对学生实施专制,但适当的管理和约束是可以的。总之,家长依旧要把握好各种教育方式的“度”[2]。

例如,当高中生向家长提出各种要求时,家长应该做好调查,看学生是否真的需要这些东西。其实,一些高中生总是打着学习的幌子向家长要手机。家长在这个时候也特别为难,不知道怎样要求学生、教育学生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利用手机。事实上,家长在这个时候没有必要与学生发生太大的矛盾,而是应与学生进行沟通。如家长可以让学生不携带手机进学校,如果有需要查询的问题,可以提前记录下来,等回到家后,再借助手机查询自己记录的问题。作为学生的直接监护人,家长的责任在于对学生进行督促、管理,在帮助学生解决生活问题、学习问题的同时,避免破坏学生的私人空间,为其提供保留个人隐私的机会。家庭教育是完善学生性格与道德素养的第一平台。家长应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进行交流,尊重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自由性与主观性,使其在平等的环境中接受家庭教育。

猜你喜欢
教育方式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与教育方式分析及阐释
农业院校环艺课程教育方式与考核改革的构建
高中英语的高效作文教学法之我见
基于应用语言的英语文化导入教育方式
浅析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用户信息素质教育
改变教育方式,让教育与生活融通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