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校合作的有益尝试

2020-09-26 12:12张红耘
求知导刊 2020年36期
关键词:家校合作共同体教学策略

摘   要:家校合作是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重要方式,对促进学生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不可能完成造就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极其细致艰苦的工程。”学生的发展是家校合作的核心,也是家校合作的根本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家庭和学校乃至社会必须紧密合作,共同构建“家校社合作教育共同体”,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栋梁之材。

关键词:家校合作;共同体;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36-0010-02

引 言

当今社会,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家长,都意识到了开展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家校合作是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重要方式,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开展家长教育活动,树立家校教育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

1.设立家长学校

家长学校是指以婴幼儿、中小学生家长为主要对象,主要通过教育专家、学者或教育经验丰富的教师以传授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为主要内容的一种业余教育形式。家长学校的任务是促进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配合学校教育学生,帮助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为子女的成长创造一个适宜的家庭教育环境。

随着网络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学校可以设立年级、班级的家长微信群或QQ群,开办网上家长学校,不仅可以定期向家长推送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家庭教育经验,还可以推送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教师培训、社团活动等各方面活动的新闻和图片,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动态。例如,南京市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长期推送“新教育新父母研究”的“新父母晨诵”,供家长学习。

2.家长走进校园

家长会是争取家长配合的有效途径。从形式上来说,学校应定期组织召开家长会,每学期举行两次,期中一次,期末一次。家长会应由学校统一召开,先由校长集中向家长汇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再由各年级组长或各班主任主持,主要汇报学生成绩,指出学生问题,介绍班级现状,收集家长意见。考虑到六年级学生毕业的实际情况,仙林湖校区每个月召开一次家长会,及时分析、汇总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方法和策略,效果非常好。

据了解,绝大多数家长是没有陪同孩子在校一天的生活经历的。为了让家长更深入了解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情况,我们每个学期都设置“家长开放日”。我们分年级、分时间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早晨家长可以跟随孩子一同到校,直到下午放学,旨在引导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全程观察了解学生在校一天的学习生活。

3.教师走进家庭

家访是学校和家长联系的重要渠道,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及获取真实信息的主要途径。我们要求一年级和新接手班级的教师,一年之内必须完成一次家访,家访时要做好家访记录,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人员结构,家访过程中要有礼有节,一定要让孩子在场。此外,我们还规定教师每个学期都要对班级的重点学生进行至少一次的“重点家访”,与家长面对面地分析问题,寻求解决之策,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组织家长志愿联盟,协助学校组织活动

家长志愿者联盟是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家长们在无私奉献的过程中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这就是最好的教育。

南京市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成立家校委员会,研制了“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家校委员会章程”,根据章程每班选出一名家长代表担任委员,委员会主任由校长担任,副主任由家长委员担任(主持委员会日常工作),设置委员会办公室。委员会根据分工不同,设立了6个小组:后勤组、宣传组、膳食组、安全组、学习组、策划组,根据组别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六个组再分别招聘家长志愿者,形成“家长志愿者联盟”。

清晨,学生背着书包上学,在学校门口、马路边,有安全志愿者们引导家长车辆,以确保学生安全进校;在食堂里,膳食志愿者们戴着口罩,拿着手机,从食材的接纳、洗切、烹煮、分装等,关注中餐制作的全流程;在弹性离校的教室里,学习志愿者们在班级里照看着不同学段的孩子们,有時会与孩子们讨论数学题目,有时会给孩子们讲故事、叠纸飞机、制作小手工。

运动会、春秋游、六一及元旦庆祝会、艺术节、十岁成长仪式上,家长志愿者们无处不在。在家长志愿者的关心、协助、支持下,学校的育人环境更加舒适、美好,和谐的校园氛围更加浓厚。

家长通过家长志愿者联盟,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已从被动地按照学校要求参加活动、学习等,上升到主动参与学校的非课堂教学类活动。

三、挖掘家长潜在资源,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仙林湖校区地处南京仙林大学城,是南京大学仙林实验学校,家长资源非常丰富。挖掘家长资源,将家长引进学校、走进课堂,形成“家长特色课程”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家长课堂”是学校利用家长教育资源形成家校共育的主要实践活动之一。我们将“家长课堂”排进学校的“1+X课程”体系之中(“1”是国家课程,“X”为校本课程)。家长利用每周的队课时间走进课堂,为孩子们带来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家长课程。比如,在医院工作的家长教学生如何预防疾病,在交通部门工作的家长提醒学生增强安全意识,从事文化艺术工作的家长教学生如何认识美,从事植物研究的家长引领学生走进五彩斑斓的植物王国,从事音乐教学的家长给学生带来了韵味无穷的音乐视听,在天文台工作的家长通过望远镜把学生引进了浩瀚无边的茫茫宇宙……当然,我们还会根据家长从事工作的实际情况,设计主题并开设系列课堂,如以“青少年安全教育”为主题开设了“交通规则课堂”“防踩踏与紧急疏散课堂”“火场求生课堂”“铁路安全宣传课堂”等。

家长课堂,可以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人,能丰富学生生活、开阔学生眼界、活跃学生思维,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充分感受着世界的奇妙,愉快地探索着书本之外的广袤天地。如学生写道:

今天听爸爸的课堂,忍不住想给他竖大拇指!他生动的讲述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那是一个神奇的、充满智慧的未来——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在电影特效、生活、生产中,并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我向往、好奇,并期待与它发生真实的互动。爸爸为了准备这个讲座,反复备课、推敲。他说:“要将复杂的事情讲明白,是需要方法和策略的。”从他身上,我感受到了认真严谨的态度,爸爸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南京市金陵小学六(2)班     张希贤

我们还将在家长(一些家长是全职太太,她们有爱心、耐心,也不乏高学历者)中招聘“家长助教”,经过培训协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以照顾好每位学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

把家长请进学校,让他们担任教师的角色给学生上课、组织学生游戏,是一种从松散的合作开始走向比较系统的合作方式。

四、邀请家长参与校政,共商学校发展大计

对于儿童的发展来说,家庭和学校各自有着独特的作用。黄河清认为,家校合作是家庭与学校以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相互配合、互相支持的双向活动[1]。

南京市教育局提出“一主两翼”的学校管理体制,以校长负责制为主,以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和校务委员会为辅,校务委员会由学校、社会人士和家长共同组成。通过校务委员会,家长能够参与到学校重大决策活动中,取得学校部分决策的发言权。例如,在选择学生校服的生产厂家,校服的款式、颜色、价格,以及供货服务方式方面,我们充分听取家长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在选择学校食堂食材供货商时,我们也邀请家长委员一同参与招标,共同评议供货商的优劣,确定优质供货商;在学校环境改造、制订校园文化建设时,家长委员都会积极参与讨论、共同研究。我们还会邀请家长委员参与审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列席学校教务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参与学校章程讨论,甚至代课教师的聘任也有家长委员的一票权等。

我们学校尊重并认可家长在学校决策中的作用,重视家长的意见和想法。家校合作朝着“家校合作共同体”迈进,家、校怀着共同的理想和信念,互信、包容、支持、协作开展家校合作工作,不仅可以優化德育环境,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还可以使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教育,帮助学校提高教育效率,强化自我管理[2]。

结    语

家校合作“不仅直接关系到合作的根本目的——使学生健康发展,而且对影响学生发展的家长和学校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学生的发展,是家校合作的核心。因此,学校和家长乃至社会要紧密合作,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进而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黄河清.家校合作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马忠虎.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张红耘(1968.5—),男,江苏南京人,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家校合作共同体教学策略
爱的共同体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