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数学符号价值意蕴及培育策略

2020-09-26 12:25陈茂兰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培育策略价值意蕴

陈茂兰

摘  要:符号素养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学生符号素养是数学教学的应有之义。符号有助于学生数学表征,有助于学生思维发展,有助于学生创新实践。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教材中的“符号基因”,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符号化”历程,引导学生符号运用。

关键词:数学符号;价值意蕴;培育策略

数学是一门符号性科学,符号语言是数学基本语言。法国数学家让·迪多内在《论数学的进展》一文中认为,“引进好的符号”是促进数学发展的重要力量。英国数理逻辑学家罗素曾這样说,“数学的本质是概念和符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产生数学“符号意识”,培育学生数学“符号感”,这是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一、数学符号的价值意蕴

东北师范大学史宁中教授认为,所谓“符号”,就是从具体事物对象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一种简略记号或代号。一般而言,数学符号包括数字、字母、图形、关系式等。在感知、理解、运用数学符号的过程中,学生会形成“符号感”,也就是学生主动运用符号的意识、能力和习惯。符号感、符号意识表征着学生“准代数式”思维,为学生的“代数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1. 符号有助于学生的数学表征

数学符号追求用简洁的数学语言表达、驾驭丰富的数学思想。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运用数学符号,有助于帮助学生描述数学信息并进行有效的数学表征。有时,学生所用的符号不一定规范、准确,但却能代表学生的意思,是一种符号雏形。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对于相同加数相加,如“3+3+3+3”,有学生用3(4个),有学生用34,还有学生用34等来表示。这种表示方法虽然稚嫩,但却是学生符号意识的萌芽。作为教师,要精心呵护、发掘学生的符号语言,增强学生的符号意识和直观知觉。

2. 符号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是从直观动作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再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符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学生总是习惯于具体的数量关系表征,从具体符号表示到准代数式数学表征,再到符号、代数表征,确证着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这是一个数学化、符号化、形式化的过程。比如教学《正反比例的意义》,学生从众多数量关系式中梳理出“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也随之扩大,一种量缩小,另一种量也随之缩小”的成正比例的量后,形成正比例解析式“k= (一定)”。不仅说明学生理解了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且说明学生对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的关系属性(即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比值一定)有了深刻理解。

3. 符号有助于学生的创新实践

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积极主动地创新实践。在运用数学符号的过程中,学生能展开积极的数学思维,萌发创新灵感、点子,萌生创意、创想。教学《圆柱的体积》,在学生通过数学实验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后,教师引导学生用符号“V=πr2h”表征圆柱体积。通过符号表征,学生敏锐地发现,“πr2”不就是圆的面积吗?至此,学生认为,“V=πr2h”也就是“V=Sh”。因此,圆柱体积也就是用圆柱的底面积乘圆柱的高。正是借助简约化、抽象化的数学符号,学生产生了创新性联想,对圆柱体积公式有了新的发现。

二、符号素养的培育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培育学生符号素养做出明确规定:“能从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能选择适当方法、程序解决符号所表达的问题。”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发掘教材中蕴含的符号因子,揣摩学生的符号学习心理。

1. 捕捉教材中的“符号基因”,唤醒学生的“符号意识”

数学教材蕴含着丰富的符号因子。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对学生进行符号意识的培育主要集中在高年级,从《用字母表示数》开始,一直到《认识方程》,学生逐步学会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等。但对学生符号意识的启蒙,必须从低年级就要开始渗透。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捕捉、发掘教材中的“符号基因”,唤醒学生的符号意识,培植学生的符号“感知力”,敏锐学生的“符号感”。符号常常成为诱导学生数学思维的刺激物,能够激发、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正如德国著名数学家莱布尼茨所说:“符号的巧妙和符号的艺术,是人们绝妙的助手,因为它们使思考工作得到节约。在这里它以惊人的形式节省了思维。”

比如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和<》这一课就蕴藏着丰富的符号。在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数量时,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建立“同样多”的概念,而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征,鼓励学生创造符号。如在比较“4只猴子和4只兔子同样多”时,有学生画圈表示,有学生画方框表示,有学生用三角形表示,还有学生别具一格,上下画竖线,用一一对应的方式表示等。符号的简洁性表征着学生的思维质量。显然,用上下画竖线表示的学生,具有一种对应思想。当笔者用“=”号表示两种物体一样多,而无论这两种物体是多少个时,学生不禁感叹:“数学符号的本领可真大啊!”在引导学生比较“5只松鼠比3只小熊多”时,有学生用“→”表示。当笔者出示了“>”“<”,并且让学生理解了“开口方向表示大,尖头方向表示小”时,学生深深感受到数学符号的合理性,体验到数学符号的科学性。

教师要善于捕捉教材中的“符号基因”。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亲近符号,逐步地理解符号、运用符号,乃至创造符号。要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符号与对象之间的关联,让学生理解数学符号的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数学符号形成积极的内化。只有学生理解了数学符号,真正意义上的符号意识才得以生成。

2. 经历知识“符号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符号思维”

每一个数学符号都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都蕴含着丰富的意义。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符号化”过程,激活学生数学符号的生长因子,培育学生的数学符号理解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创生符号,并在这个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准代数式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搭建台阶,找准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生长点、生发点和生成点,激活学生的符号思维,催生学生的符号想象。

教学《用字母表示数》,笔者充分运用教材中所提供的素材,摆一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摆两个三角形需要2×3根小棒,摆三个三角形需要3×3根小棒,摆四个三角形需要4×3根小棒……用什么方法可以表示出摆任意个三角形需要的小棒的根数呢?三角形的个数和小棒的根数之间有怎样的關系呢?摆a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呢?于是,有学生认为,摆a个三角形需要b根小棒(将字母表示数理解为字母代替数,而没有意识到三角形与小棒之间的关系);有学生认为,摆a个三角形需要3×a根小棒。正是通过问题缓缓地启发,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代数思想的提升。当学生真正理解了符号所表达的意义时,学生的思维结构才更加完整和缜密。

符号意识、符号思维是学生代数思维的基础,也是学生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过渡。作为教师,要依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借助学生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等,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符号化过程,进而建构符号模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符号的意义,体认到符号的价值。

3. 引导学生符号运用,培育学生的“符号素养”

对于数学符号,学生不仅要理解,更要学会灵活运用。只有在运用中,学生才能真正形成“符号素养”。学生符号素养的形成不是依靠机械地传授,而是在“理解”“领悟”和“运用”中才能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反思,助推学生从对生活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对符号的理性认知。

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师不仅要渗透有序的数学思想,还要渗透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方法,更要培育学生的符号素养。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才能发现有些列举是有规律可循的。如对于这样的习题:一个班级40个人,放假以后同学之间都会通电话、寄贺卡问候,一共要通话多少次?一共要寄贺卡多少张?教师可通过“以小见大找规律”的方法启发学生思考,用画图、模拟通电话、寄贺卡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知。学生展开关系性思维,首先通过找规律,让学生的生活经验与代数移植嫁接:2个人通电话1次,3个人通电话1+2次,4个人通电话1+2+3次……两个人互寄贺卡2×1张,3个人互寄贺卡3×2张,四个人互寄贺卡4×3张……再次,引导学生类推,建构n个人两两不重复相互通电话的次数的代数模型“1+2+3+…+n-1=n(n-1)÷2”,n个人两两互寄贺卡的张数的代数模型“n(n-1)”。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区分“寄贺卡”和“通电话”:“通电话”你我之间只需通一次,而“寄贺卡”你我之间需要相互寄。这是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符号模型的过程,它丰富了学生的符号模型体系,推进了学生数学符号化思维的发展。

培育学生的符号素养,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进行符号运用。只有当学生能运用符号思维解决现实中的数学问题时,才能让学生从被动接受、适应数学符号转变为主动理解、运用和创造符号。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认识现实世界和符号表征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符号理解、运算和思考中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符号具有抽象美、形式美、统一美、简洁美的特质。作为教师,要在学生的数学世界中播下符号种子,使之生根、发芽、开花;要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符号的诞生过程,让学生理解数学符号的丰富意义,感受数学符号的价值,并让学生积极尝试运用符号解决问题;要在这个过程中培育学生符号意识,发展学生符号思维,形成学生符号素养。

猜你喜欢
培育策略价值意蕴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意蕴
社交媒体时代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的价值意蕴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模式建构
当前我国民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价值意蕴析论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写作技巧培育策略分析
现行研究生教育评价体制下的优秀学位论文培育策略思考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位培育模式、机制与策略
我国商贸流通业自主品牌培育发展策略分析
读懂名师
社会责任感视角下的高校创业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