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实践的初中生物有效课堂案例分析

2020-09-26 10:57马如良
考试周刊 2020年79期
关键词:有效课堂初中生物策略

摘 要:我县采用的部编版生物是初中才开设的课程,在此之前学生对生物的概念以及生物学是什么基本没有接触和了解。生物也是高考理科必考科目,因此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成效是为以后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势必要从传统的“老师讲”向学生“主动学”转变,下面就如何提高生物课堂的有效性进行浅析。

关键词:初中生物;有效课堂;策略

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因此做好常态的生物课堂教学工作,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对生物这门学科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讓学生感觉“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学生在“我愿意学”的情感驱动下接受教师所教授的生物知识,进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学习。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的直观内容少,有很多是纯理论知识,加之初中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面是有限的,学生学习起来难免晦涩难懂。对于这门新开设的课程,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率不高,错误地认为临考前背一背即可,是个简单机械重复背诵的学科。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产生兴趣,将注意力和精力投放到课堂中,教师的一切方法和设计才能发挥作用,进而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例如,在探究呼吸运动时肋间肌引起的胸廓变化时要求学生用手按在胸部两侧肋骨处,先深深的地吸气,再深深地呼气,有什么感觉?学生通过自身体验,说出感受,教师适时引导,幻灯片展示结论。借助真实情景,对接学生现场体验,初步感知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感受气体交换产生的作用。

二、 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

“教学的有效性”这一提法早在1998年就在《论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中就出现了。笔者结合本地学生的认知实际和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教学的有效性可补充为从学生的认知层次、以往的教育背景、家庭教育等方面出发去制定能满足于所教授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的策略方可称之为有效。比如开展问题教学,问题教学是结合课文主要内容开门见山地提问,教师提出靠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和指引性强的具体问题,引起初中生对生物知识的好奇,通过对知识的探究,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能力,培养其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实现课堂的有效性。在此过程中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体验生物学习的乐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形成爱动脑、动手的良好习惯。初中生物课堂可以将多媒体、动手实验、时事新闻等教学手段引入课堂。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动手动脑探究科学奥妙的兴趣。例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的“温故知新”环节,通过幻灯片展示复习呼吸系统的组成,激活学生已有经验。接下来展示肺、胸廓结构示意图并提问胸廓包括哪些结构?胸廓周围有哪些跟呼吸有关的肌肉?使得学生在识图的基础上通过自学明确胸廓的结构,预备知识,为学生课后的后续学习做知识储备。

(二)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

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教师总是致力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训练,不体察学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的过程,教师单方面地“讲”,学生只能机械地“记”,没能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不交流,不动手,不动脑,这种简单粗暴的“满堂灌”课堂模式不适合活跃、爱表现、好动的初中生身心特征,结果压抑了初中生的天性,压缩其思维空间,使得初中生将充沛的精力和心思放到课后活动,给学校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麻烦。有的学生不理解所学内容,甚至当成简单的文科知识来机械重复地背诵,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有的学生因为常见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没有了听课的兴趣,失去了学习生物学科的动力。采用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这节课中采用模型分析针管模拟正常气压下肺部与外界气体交换原理,教师提问肋骨的移动、胸腔体积的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气压是如何变化的?气体的流动是怎样的?学生分析讨论,小组自主探究;教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及时点拨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并展示,引导学生回忆刚才的实验原理,总结并分析实验结果。模拟真实场景,搭建学生探究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参与到从“怀疑”到“释疑”的活动中来,这样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合作中解决问题,体验到学习生物的乐趣。

(三)分层教学法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快速期,每个学生的发育曲线各不相同。生物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个性差异、能力的不同,将学生分为若干层次,设置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因材施教,设计具体的教学流程。例如在讲授《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的胸廓容积的扩大和缩小,还与膈的运动有关时。教师先演示实验:塑料瓶模拟胸廓,玻璃管模拟支气管,气球模拟肺。膈顶部移动时,胸腔的体积是怎样变化的?气压是如何变化的?气体流动的方向是怎样的?学生观察实验后动手实验,有的同学动手能力强,有的同学善于记录,有的同学善于观察分析。教师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成一组,按照分工的不同分派任务,让他们互相帮助,使每个同学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对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点拨。通过模拟演示,加深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感悟,使学生对这一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更加立体、全面、完整。最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实验现象跟实验结论。通过动手、观察、总结和分析得出要点,不仅印象深刻,更能激发其学习的自信心,从而获得满足感。教师适时对刚才的学生实验进行课本链接,使其将经验跟课本联系起来。

三、 打造融洽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改变过去“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和“教师即权威”的教育理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法、实验法、合作探究法等手段,结合《新课程标准》和初中生物教材内容,给初中生创造一个合理、自由、有趣的课堂氛围,从而实现“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应,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品质。要求学生在动手、动脑释疑过程中自主提出问题,由其他学生或老师作答。教师对课堂要有全局性的把握,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质疑,避免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漫无目的地举例,转移了课本内容的方向,很难回归问题的重心。如教师可以在课文学习的最后将初中生物学科中的生活故事和经典案例植入课堂,如下水游泳时,当水超过胸部时,你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学生通过自身体验说出感受。还可以提问欧洲古代的贵族女子,习惯用束腰板将胸部和腰部束得很紧,以保持苗条身材,这样做有什么危害?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将生活与生物课堂相互融合。帮助学生运用用已学的生物知识分析生活中遇到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豪感。

四、 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生物学科的学法指导和落实。首先要养成预习的习惯,让学生在课前自主精读课文数遍后完成课本内问题,在此基础上,才能在课堂的短时间内形成自己的见解。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积极发言,为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通过学生的互相补充和纠正,教师及时总结、归纳,师生共同完成生物课堂的教学内容,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采取积极有效的评价措施,鼓励和表扬学生课堂上展示出来的闪光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初中生物教师要在课堂上全局掌控,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归纳和回忆的能力,如学习结束后引导学生将本课内容进行整理回顾,通过回顾整理总结,培养学生记忆、自主归纳能力。同时布置课后练习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让学生充分体现其“主人翁”地位,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课后练习和复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同时配合单元小练和阶段性考试,将每个教学环节做到位,才能实现课堂的有效。

五、 开展有效的实验教学

我县的学生在小学阶段有很多动手绘画、做手抄报等的机会,加之进入初中后好奇心理特点凸显,学生对探究实验等动手活动产生很高的兴趣。可以通过教师的趣味性讲解、启发性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等手段的运用增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探究欲望。例如,在讲授《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时利用演示实验让学生理解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让学生自制实验用具(如用塑料瓶模拟胸廓,玻璃管模拟支气管,气球模拟肺),同时用剪刀剪掉塑料瓶底部,再从另外的气球剪取一小块能刚好套住塑料瓶底(模拟膈肌),然后用手捏住瓶底气球中央上下拉伸(模拟膈顶上升和下降),并提问当膈顶部移动时,整个实验模拟装置发生的变化。模拟真实情景,学生动手实验,对气体交换的理解更加立体直观,帮助学生认识到胸廓容积的变化与膈运动的关系,这部分知识点学生的理解要基于真实的、现实的情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开放性,易于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欲望,可以使学生对生物好奇感兴趣,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参与度。

通过长期的生物教学实践,笔者体会到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科特点,采取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对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教师需要多观察学生的上课反应,多归纳学生学习盲点,多学习教育教学管理理论,多学习他人的优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多积累自己和他人的教学实践经验和课后反馈,这样我们设计的教学活动就能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在整个课堂学习中乐学、主动学。自己决心将生物课堂的改革,继续深入进行下去,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贾琳.新课改背景下的有效教学问题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1(9).

[2]刘晓雷.提高生物學教学有效性[J].科学教育,2010(1).

作者简介:

马如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省临夏州广河县回民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有效课堂初中生物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