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的应用策略

2020-09-26 11:50苏节
内蒙古教育·理论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美术课堂教学评价小学美术

苏节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美术教育者也不例外,这要求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的美术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真正得到全面的发展。基于此,作为促进学生学习进步、教师教学手段转变、教学方式创新的重要环节,课程评价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在开展课堂教学评价时,教师需要进行多方面且具有针对性的评价,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其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美术课堂;小学美术;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6C-0095-02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的存在是为了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促使教师对教学环节进行优化,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式,以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由此可见,课堂评价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由于小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每位学生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情感世界。因此,在实施评价过程中,教师需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且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为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美术的快乐,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

一、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学评价的现状

(一)教学评价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学评价是一个较为重要的部分。开展教学评价时,教师需要将评价与教学目标相结合,根据科学的方法来对教学活动的结果进行评价,保证评价的公平有效。但在实际美术教学中,教学目标与成绩评价之间的联系较为缺乏,教学目标仅仅只是起到引导教师进行备课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方向定位不清。且不少教师并不重视教学评价,自然也就忽略了评价对课堂的积极促进作用,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讲,学生听,讲完知识后布置一定作业,课堂机械僵化,致使学生对美术课程失去兴趣。

(二)评价方式不合理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发生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教师不能仅凭最后的学习成果或者学习成绩评价学生的表现,这有失公平。此外,美术教学有其特殊性,课程教学与评价与其他科目也有不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能只根据学生的作品好坏或者完成与否进行评价,虽然作品能够体现学生的绘画技巧,但是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在开展评价时,以一种笼统的方式展开评价,不仅评价手段不科学,而且还可能对学生的学习热情造成影响。

二、通过教学评价,发展审美个性

对于事物的好坏美丑,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评判标准。对于同一个审美对象来说,不同的学生,由于拥有不同的成长经历、心境以及学识,在对物品进行审美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不同的看法与理解。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对其评价标准进行统一规定,而是要通过教学评价,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进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教学有关风景画以及山水画的内容时,为丰富学生的感受,提高其审美能力,教师应该对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表现进行重点评价,鼓励、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如教师对作品的背景以及作者生平进行介绍时,可以让学生结合画作,说一说作者的画画风格是怎样的,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对观点清晰、表达顺畅的学生表示赞扬,肯定其优点;对表达不顺畅,且语句颠三倒四的学生进行引导,并给予鼓励。为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师还可以在学生进行欣赏画作的时候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如“画里主要画了什么?”“用了什么绘画工具?”“有哪些色彩,搭配如何?”“画中给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提出问题之后,教师要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允许同桌或者前后桌讨论,使学生对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丰富的教学过程应当有丰富的评价内容,所以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进行评价,也应该对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思维创新能力等进行评价,使不同的学生看到自己不同的优势,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审美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化审美能力。

三、开展互评互动,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著名雕塑艺术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美数不胜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在生活中找到创作的灵感,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以教材中的美术内容为原型,然后在生活中寻找与之相关的内容,在生活与美术之间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美术,感受到美术。

例如,在教学《闪亮的烟花》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烟花的图片以及烟花绽放的视频,以此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因为放烟花的景象非常绚烂美丽,且逢年过节,学生能在电视上或生活中看到,所以学生对于烟花并不陌生,而且还很喜爱。因此,教师教学时从烟花入手,能让学生感到美术就在身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还能让学生注意到生活中的美丽事物。教师让学生对放烟花的视频进行观察,并且结合自己的想象画画,学生动笔时就容易多了。学生画完后,教师不要着急評判,而是要让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互评,这样有助于学生互相理解、学习借鉴,且以同龄人的身份交流想法、创意,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比如,在互评过程中,有的学生觉得烟花应该是绚丽多彩的,而有的学生认为烟花只一种颜色更震撼。为了让对方理解自己,双方不断列举事例或者再次画画,来证明自己的审美水平,可以说,不用教师刻意引导培养,学生之间就相互激发了对方的创作欲望,无形之中提高了自己的审美意识。

四、通过教学评价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因此,在开展评价时,教师不是只能在课程结束后,课中也可以进行。因为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长久坚持,对于美术这门需要长时间集中精力进行创作的课程来说,小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在完成课堂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有耐心,且在学生画画过程中要进行“监督”,即发现学生不在状态或者画画兴趣不高时,教师要及时对其引导鼓励,使其感受到学习美术的快乐,然后重新振作,坚持完成练习。这就是课中的教学评价,即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及时作出回应调整,以便及时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例如,让学生画有关天气的图画时,大部分学生能够按照要求完成美术作业,但是还有一些学生兴趣不高,随便画了几朵不同形状的云朵,但又怕教师说,于是涂上了不同颜色。这时,教师就要上前询问学生,画面表达的是何种气象?不同颜色的云朵代表了什么天气?因为教师的关注,学生不能再敷衍了事,开始认真思考,回答教师的问题。教师要针对答案,表扬有创意的地方,然后鼓励其再接再厉,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会不断被激发出来,能够保持继续创作的欲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适当地开展合理的教学评价,保护学生个性的同时,帮助学生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为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培养个性化的审美意识,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引导,实施多方面且具有针对性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美术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杜田田.刍议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的应用策略[J]. 中华少年,2019,(14).

[2]冯海斌.抓实课前 注重过程 改善结果——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的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2017,(2).

[3]唐培勤.美术课堂,培养创新思维的沃土——刍议小学美术评价的策略[J].新课程(中),2018,(3).

[4]董力川.关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J].亚太教育,2016,(9).

[5]顾红凯.让有效评价点亮美术课堂——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1,(12).

[6]娄竞文.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浅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0).

[7]陈颖.基于创造力培养的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评价标准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6).

[8]张伟超.多元的评价,多彩的课堂——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方法浅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7).

猜你喜欢
美术课堂教学评价小学美术
就业导向视角下中职美术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能力路径探析
用好课堂提问,让美术课堂动起来
美术课堂学生活动方式的空间定位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