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多方联动精准施策 稳定市场保供给

2020-09-28 10:35北京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中国粮食经济 2020年9期
关键词:粮油储备物资

2020 年初的这场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14 亿中国人的心。北京作为首都,打赢打好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意义重大,全市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始终把扎实做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作为确保首都安定稳定大局的大事抓实落细。

一、坚定信心、压实责任,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

1 月23 日,北京市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市发改委、商务局等部门迅速成立了生活必需品保障组,确保全市生活必需品供给充足。大年初一,北京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党组会,研究疫情防控和粮油保供稳市工作,并立即成立粮食供应保障专班,全力配合市生活必需品保障组落实粮食供应保障各项工作任务,确保首都粮食流通市场供给充足、价格稳定。

全市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不折不扣落实“四方责任”,确保防控工作扎实、有效。全力配合辖区管理,认真履行属地防控职责,确保防控工作不留死角。强化行业、系统管理,落实部门责任,及时下发紧急通知,制定工作方案,加强检查指导,促进各区各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健全单位内部防控工作机制,加强制度管理,配备必要的防护物品,加强人员健康监测,合理安排工作进度。

全市各区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和调度协调,明确任务分工,责任到岗到人,确保24 小时在岗待命,重要情况及时报告处置。各区有关企业建立并健全内部防控机制,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规定,严格落实联防联控各项措施,全面推动粮食流通企业复工复产,切实保障应急救灾物资安全动用。

二、同舟共济、多方联动,切实保障首都粮食和应急物资供给

(一)确保“米袋子”货足价稳

一是夯实粮油储备物质基础。北京市2 月完成了10 万吨市级临时储备成品粮,3 月初完成市外存放的5.64 万吨市级储备成品粮调运回京,5 月完成5 万吨市级储备成品油增储任务。同时,安排完成2 万吨区级临时储备成品粮增储任务。二是妥善应对多国限制粮食出口引发的连锁反应,及时投放市级临时储备成品粮3.3万吨,平息市内超市粮油销量激增态势。三是打通应急保障物流通道。落实应急供应投放网点868 家,实现应急供应网点城乡全面覆盖。落实应急配送中心56家,单批次日运输配送能力达到1.8 万吨。

(二)推动粮食企业快速复工复产

北京市粮食企业齐心协力、不讲条件,以保障首都粮食安全为己任,全力确保粮油供应,维护首都安定稳定。一是国有企业有担当。加强与各大商超对接供货,确保价格稳定、质量安全、供应充足。召开加工企业保障供应协调调度会,保障接卸力量,组织干部职工冲上一线进行出库、卸车作业,为疫情防控期间首都粮食供应保障工作稳定了民心、守住了大门。二是批零企业讲奉献。各家连锁商超、批发企业加强商品库存实时监测,准确把握库存情况,保证门店销售和货品充足。增强仓储物流运力,疫情期间轮班职守,增加配送车次,确保门店不断货、不脱销。严格体温检测,购物车筐、电梯、卖场地面等区域彻底消毒处理,确保市民消费安全。三是加工企业保供应。自1 月26 日开始,北京市大型粮油加工企业陆续开工复产,保供协作企业于春节期间开工生产,民营大米加工企业自2月1 日起陆续开工生产。2 月7 日,全市11 家骨干粮油加工企业全部实现开工生产,复产率100%。北京市规模较大的主食加工企业克服原料及包装袋供应紧张、物流配送、防疫物资缺乏等困难,千方百计组织复工复产,保障首都的“米袋子”。

(三)提高行政管理和服务效能

一是加强市场监测预警。严格落实市场监测日报制度,重点掌握市内11 家重点批发市场和大型连锁超市每日销售、库存情况。利用全市174 个监测点,实时监测本市及周边重点成品粮油加工企业、成品粮油周转配送中心、粮食代理商货源组织、供货渠道、周转库存等实际情况。加强同周边省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沟通联系,掌握周边省市粮油市场供应情况;二是加强对业务工作的指导。1 月26 日,第一时间联系本市25 家应急加工企业,督促做好复工复产准备工作。2 月2 日至4日连续奋战,摸清在京销售的7省(市)重点粮食加工企业商业库存,初步掌握成品粮粮源底数。通过实地调研,健全完善了应急临储成品粮管理制度,科学确定有关费用支出标准,分析存储管理风险点,组织制定成品粮存储保管技术指南。明确市储备成品粮仓储管理技术要点,提出技术指标,突出特殊岗位人员资格要求和作业规范,实现临时成品粮储备单位检查指导全覆盖。三是加强执法监管。结合“双随机、一公开”工作,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承担全市储备成品粮移库工作的10 个远郊区企业进行全覆盖式执法督查。做到问题立整立改,早发现早协调早解决,确保企业按时保质完成移库和增储任务。以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区长责任制为抓手,进一步压紧压实各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主体责任,确保粮食加工、储运、配送、工业等环节有效衔接。四是加强舆论舆情应对。按照“适度发声、统一出口、回应关切、稳市增信”的原则,落实信息宣传工作,密切关注粮油市场舆情,及时回应社会关切。2 月1 日,发布北京市粮食供应和市场运行信息,稳定大众粮食消费情绪。3 月底,受国际粮食限制出口舆情影响,市内出现小范围粮油抢购现象,及时借助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电视台、报纸网站等媒体,及时澄清不实信息、跟踪企业复工复产、实时发布市场信息等,粮油消费随后实现了理性回落。上半年,北京市共发布疫情及粮油相关信息200 余条,浏览量近60 万,为稳定预期、增强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提高物资调运效率

完善疫情期间物资动用制度,按照市级救灾物资种类、生产年限、存储地点等提前做好物资调运准备,物资仓储单位备足管理力量,加强24 小时值守。研究建立快速保障工作机制,减少行文审批时间,提高物资快速反应能力。建立沟通联络机制,随时掌握区级救灾物资动用情况。3 月中旬,北京市紧急调运市级应急救灾物资3.4 万件,配合有关部门代发医疗物资18 万件支援湖北。疫情发生至今,共调拨市级救灾物资5 万余件用于基层应急值守,各区物资储备管理部门调拨区级救灾物资1.45 万件用于各街道乡镇应急值守,为全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精准施策、效率服务,全力解决供应保障难题

落实财税政策。筹划完成市级成品粮储备费用标准调查测算,实地调研掌握应急储备仓储、轮换业务费用情况,积极推进和加大成品粮储备企业相关政策支持力度,为承储企业做好储备轮换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落实资金保障措施。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第一时间向市政府争取财政支持政策,短时间内筹措资金保障市级成品粮储备调运需求。密切联系农发行北京市分行,建立储备粮贷款发放、办理的工作协调机制,多级发力、多路推进、快速送审,三天内完成成品粮6.18 亿元信贷资金落实工作。

落实专项再贷款支持政策。着力解决粮食企业资金需求,紧盯政策走向,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首农食品(京粮集团)首批入选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首周1 亿元专项贷款到账,两周内获得六大国有商业银行、三大政策性银行48.9 亿元专项贷款额度,三周内累计实现年利率1.65%的专项贷款6.5亿元到账,为企业全面做好粮油保障供应工作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持。

解决加工企业原料供应难题。通过定向销售方式,向面粉、大米、饲料、养殖等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企业紧急投放市储备粮11万吨,为企业正常生产,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北京市生活必需品“不脱销、不断档”提供了重要支撑。

解决企业现场办事难问题。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以远程办理为主、现场办理为辅的模式提高合同签订效率;对粮食交易网站、服务器进行维护,远程指导签约答疑,全面实现了储备粮轮换远程交易各项服务功能。

解决企业交通运输难题。及时联系报备,有序配车调度,保障了铁运到京粮食的顺利接卸。对接交管部门,按照交通运输部统一部署,落实粮油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确保疫情防控最严峻时期移库粮食及时到京。

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形势下,北京市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将继续秉承首都粮食行业优良传统,按照“六保六稳”的工作要求,结合前期疫情防控和保供稳价工作经验,科学判断形势、精准把握疫情,密切跟踪、及时分析、迅速行动,坚定有力、毫不懈怠做好各项工作,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猜你喜欢
粮油储备物资
募集52万件物资驰援东华大学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救援物资
大陆援台物资遇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