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策略

2020-09-28 07:05张利军
江西教育B 2020年9期
关键词:金丝小枣大白菜劳动

张利军

当前,开发与建设好综合实践课程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阶段不断完善课程结构、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由于缺乏科学统一的指导思想,且没有固定的模式、章法可循,各级各类学校的思路与做法五花八门。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学校不断加大研究力度,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推动了综合实践课程的发展。

一、精准选择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家乡的特产有“一大一小”之说,“大”指大白菜,“小”指金丝小枣,这都是生长在学生身边的蔬菜与水果,学生司空见惯、耳熟能详。在平时生活中,学生家庭和学校食堂经常把大白菜做成炒菜、水饺等食物,在茶水中泡上几颗金丝小枣也成了学生及其家人每天乐于安享的事情。如今把它们挖掘出来作为学习素材,学生学习兴趣陡然而生。

在课堂上,学生借助教师的讲解认真比较自己平时的认知。在课余时间里,学生与家长一起种植大白菜,收获大白菜和金丝小枣。所有这一切,其实都是在学习,学生学得踏实,也学得快乐,其综合素养在学习过程中得以提高。由此可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提炼素材,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融入文化学科,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学校开设综合实践课的一种方式,就是与国家课程相融合。比如数学课堂,低年级学段我们让学生借助图片、简笔画数白菜,数小枣,以此来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感知;中年级则把白菜、小枣混在一起,排成一排,让学生从中找出规律,再创新规律,重新排列白菜和小枣,以此锻炼、提高学生发现规律和运用规律的能力;到了高年级,则根据植物生长的科学规律,精确计算出在一定单位的土地上種植白菜和金丝枣树的数量,然后实际量一量、测一测,看看周边各菜园和枣林的种植情况是否合理。经历这样的实践,有效促进了课内外沟通与融合,学生学以致用,提高了运用数学的能力和思考创新的能力。

再比如语文学科,根据不同年级的写作要求,引导学生为大白菜与金丝小枣写广告词,借以向游客推荐家乡的特产,不但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经过精心思考与设计,还训练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高阶思维。课余,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向游客推销大白菜与金丝小枣,既促进了学生与社会的融合,又使学生切实体验到成功的自信和为家乡服务的豪情,并由此培养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这“一大一小”还可以与科学、美术、音乐等诸多学科融合,培养包括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在内的诸多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开辟“特植园”,开阔学生劳动视野

“特植园”,顾名思义,就是以家乡特产作为主题的种植园、文化展览园。学校开辟这个场所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强化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劳动素养。21世纪的劳动教育要有更高的立意与站位。所以学校在建造“特植园”的时候,从顶层设计到具体落实,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尊重学生的意见与创意,指导学生作为实践主体实际参与。经过两年的建设,如今的“特植园”绿意浓浓,介绍“一大一小”种植历史和特点的展牌错落其中,文化气息浓厚。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我们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组织学生认真参与劳动实践,加强对大白菜、金丝小枣生长过程的管理,还不时邀请校长、各学科教师到“特植园”给予学生技术指导和资源支持。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以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劳动教育得到进一步加强,懂得劳动不只是动手出汗的简单体力活动,还需要有“聪明的头脑”,能创新,善思维;有“温暖的心”,善交流,会合作。而教师也乐于参与其中,以“特植园”作为实验室,将实验数据、实验过程、实验结论迁移到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教学结构,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落实多元评价,激发学生快乐感

通过落实多元评价,具体指出学生学习的得与失,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具体说来,各学科教师可以将学生在综合实践学习中的表现写成评语,发挥评语的导向、激励功能,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做好多元评价,其本身也是教育方式与教学手段,能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健康向上成长。

综合实践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比,其学习资源更加接地气,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其学习方式更加鲜明、更加生动。学校要充分认识开发与建设综合实践课程的意义,本着对学生成长高度负责的态度,不断将这一工作推向深入。

(作者单位:河北省玉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金丝小枣大白菜劳动
Hechi:A Land of Natural Endowment
金丝小枣富路宽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金丝小枣枝腐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沧州金丝小枣冬春时节的管理
热爱劳动
乐陵金丝小枣
早熟大白菜新品种新早59
两颗“大白菜”遇到一颗“小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