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学科竞赛”的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2020-09-29 09:04杨振南陈泽顺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竞赛校企学科

杨振南 陈泽顺

(湖南科技学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国家在对深化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1-2]。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存在资金缺乏,师资不足,动力不够等多种原因[3]。湖南科技学院下属二级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以下简称电信院)通过“校企合作+学科竞赛”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学生成果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明显增长。

1 解决的主要问题

1.1 解决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的问题

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往往具有就业目标分散,行业覆盖面广而多的特点。老师教学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注重厚基础宽口径。这就导致学生学习方向多,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深度上也不够[4]。而学科竞赛具有很强的行业针对性,老师可以围绕竞赛需求,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开展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训练。历年的竞赛题是非常好的训练项目,竞赛题目也接近工程实际,做好竞赛题目还可以促进学生具备解决一定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以学科竞赛为目标,围绕竞赛需求开展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技能训练,明确了学生的学习目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1.2 解决高校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

历史的原因导致高校教师大部分是从大学毕业后直接到高校任教,缺乏实际的工程实践经验。校企合作,由企业进行专业技能培养,解决了高校教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

学校与企业配合进行学生培养,高校教师承担专业基础教学和理论教学,企业工程师进行实际动手和工程实践指导。高校教师在理论基础、数学、算法等方面有优势,企业工程师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动手设计制作产品方面有优势,二者互补培养学生,使得学生在理论和技能上都得到很好的培养,这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新的途径。

1.3 解决大学生见识不够,项目来源不足的问题

大学生学科竞赛除了对知识技能有要求之外,还有创新要求。比如挑战杯大赛,物联网应用创新大赛,计算机应用设计大赛,机械应用创新大赛,都更强调创新。这就要求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社会实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在校大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教育过程中,基本上是封闭式教育,与社会严重脱节,学生缺乏创新思维,对社会需求缺乏了解。而高校老师长期处于象牙塔之中,也难以找到创新的切入点,因此大学生创新既缺乏自身能力又缺乏老师指导。通过校企合作,引进企业项目,既可以为企业解决问题,还可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解决创新项目的来源问题。

2 “校企合作+学科竞赛”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学科竞赛”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以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为平台;以校企合作创建联合实验室,校企合作开展师资培训为途径;以学科竞赛为抓手,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最终培养出优秀的新工科毕业生,取得优异学科竞赛成绩,同时培养出优秀的双师双能型教师。

2.1 以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为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是一个独立于教学系部之外的,二级学院直属的平台。这样的平台具有相对集中和专门的学习和实验场所,供学生在课后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和实施。平台不受学生专业的限制,可以根据项目的需求选拔各专业优秀的学生进入平台。因此具有很好的跨专业融合性。比如,电信院成立了“电信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该中心有实验室16 间,建筑面积超过1000 m2,中心可同时容纳200 多名学生开展课后创新创业活动。电信院内的学生通过选拔后进入中心进行学习和研究。每个实验室都有专门的指导老师负责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指导。学生从大一开始进入实验室,一直到大四毕业离开,经过近四年的学习和锻炼,创新创业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2.2 校企合作,优势互补

校企合作是指高校与企业在实验室建设,师资培训,技术合作,项目研发等多个方面开展立体合作。从而实现“高校教师理论扎实、研究水平高”“企业工程师项目经验丰富、实践动手能力强”“企业项目与市场接轨紧密”等多个方面的优势互补。

为了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电信院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先后与深圳国信安建立了“国信安校合作嵌入式实验室”,与北京尚观建立了“尚观VR 虚拟技术工作室”,与湖南卓景京建立了“卓景京物联网应用实验室”,与广州粤嵌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粤嵌众创空间”,与湖南飞思建立了“飞思游戏开发工作室”。此外,积极聘请企业教师来学校开展专项技能集中培训,比如,粤嵌科技开展了《智能农业物联网应用项目开发》集训课程,华清远见开展了《STM32 平台的智能小车应用开发》集训课程,飞思开展了《游戏开发实战》远程教育课程。

在师资培训方面,电信院利用暑假,派出专任教师到企业参与项目开发、学习和挂职,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2015 年以来,学院已累计派出超过50 人次到合作企业进行专项学习,多名教师取得了企业认可的嵌入式工程师、Java 工程师、移动应用开发工程师等资格认证。

2.3 学科竞赛出成绩

在上述平台和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以学科竞赛为抓手,积极指导学生参加教育行政部门和行业协会组织的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通过在竞赛中获取好的成绩为学生提供出口。目前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行政部门组织的学科竞赛难度加大,含金量不断提高,对学生和指导老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动力,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成就感。在竞赛上获得优秀的成绩更是学生培养效果的直接验证。

目前电信院共有7 个专业,每个专业选择专业培养契合度高、工程相关性强的学科竞赛作为参赛目标。此外还有需要各专业交叉融合的综合性的学科竞赛。除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竞赛,学院积极组织学生进行集训参赛外,非教育行政部门的竞赛,学院也鼓励学生参赛并给予奖励。在竞赛学生的培训和选拔方式上,学院制定了详细可操作的流程。大一期间组织新生参观创新中心,从认识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然后组织学生自愿报名并进行培训,经过选拔后安排学生进入实验室。大二期间组织学生申报各类大学生项目,并进行深入的专业学习和训练;大三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大四期间学生自主完成毕业设计或者考研深造。

针对各个学科竞赛,学院专门组织优秀教师组成指导团队进行技术研究和指导,关注比赛动向,不断积累指导经验,达到提高成绩的目标。同时通过开展校内竞赛,在全院学生中推广比赛,扩大学生的参与面。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

3 实践成效

该模式经过5 年的实施和持续改进,电信院在大学生学科竞赛成绩,学生就业质量,双师双能教师培养多个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1 学生竞赛成绩大幅提高

项目相关政策实施后,学院大学生学科竞赛成绩比以往有大幅度提高。多个竞赛项目连续取得了湖南省一等奖,尤其是在电子设计竞赛和“互联网+”创业大赛方面成绩优秀。2019 年获得“互联网+”创业大赛国家级金奖一项,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一项。这两项获奖均为我校历年来获得的最高奖项。

2015 年至2019 年获奖数量统计如图1 所示,从图上可以看出,获奖数量和质量都呈现出良好的上升趋势。

图1 学科竞赛获奖统计柱状图

3.2 学生就业质量改善

电信院就业率不断提高,学生就业专业相关度高,职业发展速度快。大部分学生进入中小企业的研发中心从事技术研发工作,许多学生毕业2 至3年内即成长为企业骨干力量。

3.3 教师实践能力提高

指导教师在竞赛准备和培训过程中,身体力行,不断地开展实验,和学生一起研讨技术方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加上到企业进行学习,与企业工程师共同进行技术研讨等,工程实践能力大幅提高。5 年来,多名教师指导的学生取得了省级竞赛奖,甚至国家级奖,10 名教师被企业聘任为兼职工程师,19 名教师被学校认定为双师、双能及双师双能型教师。

4 结 语

校企合作方式通过共建实验室,企业工程师到学校指导学生,高校教师到企业参与项目,双方共同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等方式,可以实现高校与企业的优势互补,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学科竞赛为抓手,以赛促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技术积 累和项目经验,更为学生创业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从电信院的应用效果看,“校企合作+学科竞赛”的模式对于地方性本科院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具有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竞赛校企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创新思维竞赛(3)
“超学科”来啦
创新思维竞赛(6)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