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分析*
——基于学生关切的角度

2020-09-29 03:28张德宜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2020年5期
关键词:学业成绩毕业生差异

张德宜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510925)

2013年教育部发布通知(教学厅函〔2013〕25号)要求各高校编制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反映,是高等学校建立健全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引导高校优化招生和专业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的一项重要工作。2019年12月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发布通知(教毕指〔2019〕122号)正式启用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系统,翁铁慧副部长在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介绍此系统时,特别强调要引入学生评价模块,增加学生对就业质量评价的反馈。对一所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消费”体验,就业质量是最终的检验标准,是形成学校口碑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构建学生所关切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及时跟踪毕业生对就业质量的评价反馈,能够为学校改进教育教学管理与服务提供决策支持。

一、调查设计

(一)就业质量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确定

1.初始指标遴选

以“就业质量评价”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搜索可获得论文433篇,其中核心论文96篇,从核心论文中选取7篇作为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的初始来源[1][2][3][4][5][6][7],以学生关切的角度、出现频次等作为指标入选的依据,通过与毕业班辅导员、毕业生代表多次讨论后确定20个初始指标,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就业质量评价初始指标

2.问卷设计、调查及信度检验

针对20个评价指标,项目组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的形式,对每个题项均给出“很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很不重要”的选择,于2019年10月15日至22日随机面向广州C职院近三届毕业生,通过金数据平台开展网络自填式问卷调查,共收回问卷1645份,其中有效问卷1577份,有效率95.9%。

通过应用SPSS 20统计软件,对最终指标进行了内在信度检验,以明确这些项目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如何。结果显示,最终指标的Alpha系数=0.920。根据德维利斯的研究,信度系数介于0.60~0.70之间为最小可接受,介于0.70~0.80之间为相当好,介于0.80~0.90之间为非常好。因此,研究就业质量评价量表的可靠性非常好。进一步地,对最终指标的内在信度进行深入分析,考察当问卷中的各项指标逐一删除后,量表的均值、方差、被删除项目与总体的相关系数以及克隆巴赫系数情况见表2。

表2 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信度分析

表2最后一列“项已删除的克隆巴赫Alpha系数”,其意思是删除某个题项后,剩下的19项题目的克隆巴赫Alpha系数。表2从上到下Alpha系数由大到小排列(中间略去),所有Alpha相差不大,说明题目设置较好,一致性较高,可以开展下一步数据分析。

3.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确定

通过Kendall(肯德尔)调和系数检验法在SPSS 20上检验就业质量评价指标差异性,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就业质量评价指标肯德尔系数检验结果

表3显示P=0.00<0.05,说明就业质量评价指标间得分有差异,秩均值越大的,毕业生对其关切程度越高,对20个指标按秩均值由大到小排序为:社会保障(12.54)、工作报酬(12.1)、就 业 机 会 (11.77)、福 利 待 遇(11.68)、工 作 氛 围 (11.56)、工 作 环 境(11.43)、职业发展通道(10.92)、工作稳定性(10.74)、工 作 时 间 (10.71)、就 业 预 期(10.62)、工作成就感(10.54)、培训进修机会(10.43)、单 位 属 性 (10.18)、企 业 文 化(10.07)、民主权利(9.68)、工作强度(9.59)、工作的兴趣相关性(9.46)、工作的社会声誉(9.38)、工作地区(9.34)、工作的专业相关性(7.25)。结合实际,选定排名靠前的社会保障、工作报酬、就业机会、福利待遇、工作氛围、工作环境、职业发展通道7个作为开展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的评价指标。

4.就业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就业质量7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其判断矩阵元素的标度方法如表4。考虑从学生关切的角度调查分析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因而各指标间重要性的确定,主要根据毕业生对就业质量评价指标重要性分析所得的秩均值大小确定,如表5所示。

表4 比例标度表

根据表5的规则,确定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两两比较得分并建立判断距阵,具体如表6所示。

为检验判断距阵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根据朱红兵所提供的方法通过SPSS 20求最大特征值[8],考虑到篇幅有限,求解过程不在此详列,最大特征根计算结果见表7。

一致性检验是通过一致性指标及检验系数来进行的,具体如下:

表5 依据两两相邻指标秩均值差确定两两比较赋分规则

表6 就业质量评价指标Pi与Pj比较赋分情况表

表7 最大特征根λ

(二)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

项目组于2019年11月15日至30日通过金数据平台,采取自填式问卷方式,由辅导员发放至广州C职院2019届每位毕业生,并要求毕业生如实填写,合计共发放5936份,回收4148份,回收率69.88%,其中有效问卷4148份,有效率100%。调查问卷主要分为基础信息、就业质量评价两大部分,涉及学院、性别、工作地区等17个统计因素。相关信息如表8所示。

表8 毕业生问卷调查总体信息一览表

参与问卷调查的毕业生中,涉及专业60个,其中:男生2568人,占61.91%,女生1580人,占38.09%;珠三角地区就业3071人,占74%,粤东地区就业669人,占16.1%,粤西地区就业223人,占5.4%,粤北地区就业93人,占2.2%,外省地区就业92人,约占2.2%;政府机关就业74人,占1.8%,事业单位就业329人,占 7.9%,国有企业就业 309人,占7.4%,上市公司就业307人,占7.4%,私营企业就业2882人,占69.5%,自主创业247人,占6.0%;来自富裕家庭71人,占1.7%,中产家庭977,占23.6%,小康家庭2643人,占63.7%,贫困家庭457人,占11.0%;学业成绩优秀884人,占21.3%,良好2322人,占56%,中等773人,占18.6%,合格155人,占3.7%,不合格14人,占0.3%;实践动手能力优秀1248人,占30.1%,良好2285人,占55.1%,中等549人,占13.2%,合格56人,占1.4%,不合格10人,占0.2%;专业非常对口564人,占13.6%,对口1549人,占37.3%,一般1286人,占31%,不太对口388人,占9.4%,完全不对口361人,占8.7%。

二、数据分析

本次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方式,程度等级由差到好,分别赋予1、2、3、4、5分,根据权重大小综合计算就业质量得分,并从各变量内部差异及组间不同水平差异分析就业质量,以期较为全面的透视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

(一)各变量就业质量内部结构分析

1.各专业大类就业质量内部结构分析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专业目录(2015)》对参与调查的60个专业归类汇总为土木建筑大类、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电子信息大类、装备制造大类、财经商贸大类、旅游大类、文化艺术大类、教育与体育大类、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新闻传播大类10大类专业,通过SPSS 20对各专业大类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分析,具体结果见表9。

表9显示,根据标准差大小对应十大专业就业质量内部差异大小依次排序为:电子信息大类(0.68161)、文化艺术大类(0.67042)、土木建筑大类(0.63875)、新闻传播大类(0.62697)、装备制造大类(0.60876)、教育与体育大类(0.59988)、财经商贸大类(0.58462)、旅游大类(0.538)、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0.51835)、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0.48229),十大专业标准差均值为0.594965,大于均值的有电子信息大类、文化艺术大类、土木建筑大类、新闻传播大类、装备制造大类、教育与体育大类6大类,小于均值的有财经商贸大类、旅游大类、公共管理与服务类、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4大类。

2.其他变量就业质量内部结构分析

通过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工作地区、不同工作单位类型、不同专业大类、不同家庭经济状况、不同学业成绩、不同实践动手能力、不同专业对口程度、不同兴趣吻合度的标准差,以分析不同类别、不同水平就业质量内部差异情况。标准差越大,说明就业质量内部差异越大,本文从中挑出极大值与极小值进行说明,具体结果见表10。

表9 各专业大类毕业生就业质量描述统计

表10 不同类别不同水平标准差极大、极小值

表10显示,女毕业生内部就业质量差异大于男毕业生;就业于粤东地区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差异最大,粤北地区就业质量差异最小;任职于政府机关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差异最大,国有企业的就业质量差异最小;来自富裕家庭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差异最大,中产家庭的就业质量差异最小;学业成绩差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差异最大,学业成绩良好的就业质量差异最小;实践动手能力差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差异最大,实践动手能力良好的就业质量差异最小;专业非常对口的就业质量差异最大,专业对口的就业质量差异最小;任职岗位与个人兴趣完全不吻合的就业质量差异最大,兴趣吻合的就业质量差异最小。

(二)各变量不同水平就业质量差异分析

1.就业质量无显著差异的变量

通过Mann-Whitney检验分析“不同性别”就业质量差异性,通过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不同专业大类”及“不同学业成绩”的就业质量差异性,结果见表11至表12。

表11 不同性别就业质量差异性检验

表12 不同学业成绩就业质量差异性检验

表11的 P=0.263>0.05,表12的 P=0.700>0.05,显示不同性别、不同学业成绩就业质量均无显著差异。

2.就业质量有显著差异的变量

通过 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不同工作地区、不同单位类型、不同家庭经济状况、不同实践动手能力、不同专业对口程度、不同兴趣吻合度、不同专业大类就业质量差异性,结果见表14。

表13 不同分组变量就业质量差异性检验

表14的P=0.000<0.05,显示不同工作地区、不同单位类别、不同家庭经济状况、不同实践动手能力、不同专业对口度、不同兴趣吻合度、不同专业大类的就业质量有显著差异。通过SPSS 20独立样本检验后结果见表14。

表15显示,珠三角地区就业的毕业生较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就业质量好;私营企业就业、自主创业的毕业生,较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就业质量差;家庭经济状况贫困的毕业生,较小康、中产、富裕的就业质量差;实践动手能力仅合格的毕业生,较中等、良好、优秀的就业质量差;就业岗位与专业对口度一般的毕业生,较对口度高的就业质量差;所从事职业与个人兴趣吻合度不太高、一般的毕业生较吻合,非常吻合的就业质量差;文化艺术大类专业的毕业生,较土木建筑大类、教育体育大类、装备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差。

三、问题关注

(一)毕业生就业更关注基础保障

20个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中,毕业生最为关注的是社会保障、工作报酬和就业机会,这与毕业生刚步入社会仍处于生存发展阶段,对于生活安全、物质保障的需求较多有关;另外毕业生对就业机会关注度高,说明就业机会很大程度上能够表征毕业生的个人价值,是其就业有竞争力的一种体现。毕业生最不关注的是工作的专业相关性、工作单位所在地区及工作的社会声誉。这表明学生所注重的就业质量,与教育行政

主管部门、学校强调的岗位与专业密切相关是体现高质量就业的标准有差异,毕业生步入社会后,更关注的是个人能否胜任岗位,以及职业能否为其带来物质及精神上的满足,至于从事的职业是否要与专业对口,大多数没有刻意作排他性的选择,而更多的是交由市场随机决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区域均衡性的不断提高,加之一线城市发展竞争压力加剧,毕业生对于就业地选择没有自我设限,这与过去毕业生就业首选大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另外毕业生更加注重自己的价值判断,在职业的选择上会有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不会受制于就业单位的“虚名”,不易受他人影响。

表14 独立样本检验各变量不同水平就业质量差异

(二)毕业生就业质量总体不高

参与调查毕业生就业质量得分均值为2.7778(5分制),转换成百分制为55.556分,显示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得分不及格。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一方面是毕业生刚步入社会,尚处于职业发展的探索期,个人职业技能处于完善阶段,尚不能为企业独当一面解决问题,对企业的发展贡献较小,因而企业对其所提供的待遇自然达不到毕业生的预期;二是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这与毕业生往往从是否有利于自己的角度审视就业状况有关,一旦与标准有落差,就会产生负面的评价;三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针对性需进一步提高,毕业生成功就业、维持就业及转换职业均与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有关,但学校对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针对行业需求开展专门化的岗前培训,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三)学业成绩差、实践动手能力差及工科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差异大

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同时受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影响。学业成绩差、实践动手能力差,其人力资本相对较弱,这使该类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主要受社会资本影响,社会资本强,则毕业生就业质量好,社会资本弱,则毕业生就业质量差。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其家庭条件参差不齐。家庭条件好、社会资本强的毕业生,能够借助家庭的支持而获得较高质量的就业;而家庭条件差、社会资本弱的毕业生,在人力资本较弱的情况下,较难获得高质量就业。这是学业成绩差、实践动手能力差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出现较大差异的原因所在。体现工科专业的电子信息大类、土木建筑大类、装备制造大类专业的就业质量的标准差在排序上分列10个专业大类的第1、第3及第5位,显示工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差异大。这与工科专业技术背景强课程难度大,毕业生学习效果参差不齐有关。

(四)性别、学业成绩的差异不影响就业质量

不同性别毕业生就业质量无显著差异,说明男女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不会因为性别差异而受到企业的不公平待遇,显示出市场良好人力资源配置功能。不同学业成绩毕业生就业质量无差异,说明民办高职院校学业成绩的评价导向与用人单位所需要的能力等级评价仍有较大出入。学校对学生实施的教育教学,其内容滞后于企业岗位的职责要求,契合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对市场需求的反应存在滞后性。

(五)工作地区、家庭经济条件、实践动手能力、专业对口度、兴趣吻合度、专业大类的差异影响就业质量

珠三角地区较粤东西北地区毕业生就业质量普遍较高,说明发达地区用人单位的实力强,内部管理规范。家庭经济条件越好,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越高,说明学校对于毕业生就业的支持力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对贫困毕业生就业的帮扶力度仍需加强。实践动手能力越强,毕业生就业质量越好,这表明高职院校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大多是生产、管理、服务的一线基层管理岗位,需要毕业生拥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专业对口度越高,说明应届毕业生就业的适岗期越短,更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从而较快获得职位及待遇的提升。工作与个人兴趣的吻合度高,毕业生更愿意投入工作,因而在业绩更容易出彩,从而使自己获得更高认可度。文化艺术大类专业的毕业生,多数在步入职场的初期频于跳槽,工作稳定性不高,且有不少毕业生尚需要进行专业技能的再培训,导致就业质量偏低。

四、对策建议

(一)多元化开展校企合作帮助学生顺利走向职场

应届毕业生求职的主渠道是校园招聘,校招企业的质量较大程度上决定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学校一方面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引进高质量企业,和企业共同设计与就业岗位有机衔接的相关课程,为学生在校内参与专业实践创造条件,提高毕业生从校园到企业顺利转换的能力;二是采取“开小灶”的方式,分析优质校招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与企业合作开展毕业生适岗培训,尽可能缩短毕业生就业后的适岗周期;三是严格把好就业单位关,不能搞大场面做声势,要多组织有针对性的、专业相关性较强的企业不定期开展专场招聘会,切实为毕业生顺利找到与专业、兴趣相关度较高的岗位提供有效支撑;四是针对贫困学生的实际需求,设立贫困生职业能力专项提升工程,吸引优秀企业以招募“准员工”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学费支持,提前介入企业培训课程,切实为贫困学生顺利走向职场奠定坚实基础。

(二)强化就业指导服务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就业指导部门须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切实有效引导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降低就业期望值,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在岗位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进而提高对用人单位的贡献度;要引导学生在校期间加强实践锻炼,特别是针对其就业意向岗位加强专业技术能力及相关职业能力的锻炼,充分利用假期使他们参与企业见习和实习,有效缩减入职后的适岗期;要引导学生培养专业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专业新知识、新工法、新技能开展自主探索的兴趣,为未来投身与专业相关性强的岗位做好铺垫;另外,可通过开展就业意向、就业支持调查,为毕业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切实帮助毕业生少走弯路,不断提高毕业生初次就业的满意度。

(三)改进教育教学管理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实效性

人才培养质量是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根本途径。民办高职院校首先要适时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科学完善学业成绩的评价体系,尽可能减少卷面考试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权重,不断增加学生项目实践、任务制作的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切实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质量;其次是深化工科专业课程改革力度,根据市场需求强化文化艺术类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加大校内实训实践基地建设,提高实践课程比例改善教学效果;另外须定期开展市场调研,充分汲取用人单位对学生培养的中肯建议,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效性;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分专业大类调研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要求,通过调研找准学生就业能力与企业需求的差距所在,在此基础上开展针对性就业能力培养。

猜你喜欢
学业成绩毕业生差异
基于回归分析模型的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研究
相似与差异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找句子差异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高职生成就目标定向、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
父母因素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大学生上网情况与学业成绩关系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