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战略支点*

2020-09-29 03:28安立魁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2020年5期
关键词:应用型转型校园

白 玲,安立魁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00)

伴随着基础科学和信息科技的不断迭代更新,“智慧”已无处不在,这为中国教育的“智慧”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使校园“智慧”成为了新时期教育信息化的显著特点。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推进新时期教育信息化发展,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国家于2018年6月7日发布了《智慧校园总体框架》,已于2019年1月1日起实施。这意味着智慧校园的建设与运营已进入标准化时代。新近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要“持续推动地方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已有五年之久,为切实把办学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办学者可谓花大力气,下狠功夫,但因未把准时代脉搏,缺少“智慧”元素,未得要领,仍深陷发展困境。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和智慧教育的推行恰好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契机。智慧校园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可以成为撬动其转型发展的战略支点。应用型本科院校能否利用好这一支点去撬动自身的发展,是其在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必须深思细究的一个问题。

一、智慧校园与相关概念释义

(一)兴起

教育信息化历经网络、数字、集成、智慧四个阶段,并通过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信息和通信技术)为教育教学的内容创新和形式展现提供了无限可能,使我国校园实现了从电子化到数字化再到智慧化的进化之路。智慧校园是“互联网+教育”的重要体现,是智慧教育的衍生。从空间上看,智慧校园是智慧教育在校园内的应用;从内容上看,智慧校园是智慧教育在人才培养工作、校园管理与服务等各个方面的具象化。

智慧校园于2010年由浙江大学首先提出,这个概念自诞生起就受到众多高校和相关领域研究者的高度关注。随着BAT类互联网企业和中国移动等三大电信运营商等显现于在线教育市场的角力,智慧校园的建设迅速从高校蔓延至其他各级各类学校。为规范智慧校园的系统架构,保障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的质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8年6月7日发布了《智慧校园总体框架》,对基础教育、中职教育和高等教育院校智慧校园的管理作出了具体要求,为智慧校园的应用与推广提供了标准。

(二)内涵

随着信息科技的诸多派生工具和增殖技术被逐渐应用于智慧校园的建设和运营领域,不同专业背景的学者纷纷从各自视角出发对智慧校园的概念进行界定。既有纯技术视角的界定,如物联网技术专家将其定义为“以物联网为基础的、以感知为核心的信息化应用模式”;也有技术+教育的界定,如教育技术专家从智慧学习环境、智慧课堂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角度将其定义为“基于新型通信网络技术构建资源共享、智能灵活的教育教学环境”;学校信息化建设专家则突出智慧校园的应用和服务,认为智慧校园不仅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应更多考虑技术的特点,凸显服务价值。[1]总之,纯技术视角的界定重点突出技术的新特征、新概念,技术+教育视角的界定则更多地强调技术的服务性和教育的便利性。2018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智慧校园总体框架》,开篇就对智慧校园的概念作了清晰、明确的界定,即“智慧校园是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的有机衔接,使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便捷地获取资源和服务”,并注明“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是教育信息化的更高级形态”[2]。

基于《智慧校园总体框架》对智慧校园的界定,以及该框架对智慧校园建设的设计与实施要求,再结合目前不同领域专家对智慧校园的理解,可对智慧校园的内涵作出以下更丰富、全面的解释。智慧校园是建基于物理空间和虚拟信息空间高度融合基础上的校园样式,具备高度开放性和局部严密封闭性;智慧校园在时间维度上具有回溯性和超前性;智慧校园具备一定的被动触发和主动交互的互动功能;智慧校园内的资源具备一定程度和形式上的相对无限性;智慧校园是一种创新创造性的教育时空。

(三)特征

智慧校园的特征是其内涵的具体化。从《智慧校园总体框架》和不同专家学者对其内涵的解释,可发现智慧校园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感知与反馈,能够实现较全面地感知并依据自我计算能力进行实时信息反馈;第二,多通道信息实时互换,打破主客观因素对信息流动的阻碍;第三,信息的智能重组与整合,优化提取与存贮的路径;第四,“全量数据”下的信息深探与获取,实现极低风险管理职能;第五,开放、多模的学习空间,提供虚拟与现实实时切换的场景构建,突破时空、地域和人际的限制;第六,实现信息应用在社会性、局域性和个体性上的高度融合与抽离再现。

从智慧校园的基本特征可分析得出,其具有以下本质特征:

第一,以人为本。构建智慧校园的信息技术要求信息的无障碍互通和服务的无阻碍交换,信息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对个体的高度尊重和整体的极致融合,其所蕴含的尊重个体、信息平等、互助服务的理念决定了智慧校园是“以人为本”的标准校园范式。

第二,深度融合。智慧校园场景下,机构运行与机制运转,业务流程与数据流通,校园数据与外部资源,学校运营与社会管理等都在智慧校园提供的平台上以信息交互和场景共现的形式实现了融合,互联互通的信息技术打破了条块分割和信息孤岛,使得“深度融合”成为智慧校园下一切事物内在外显的基本特征。

第三,开放智能。智慧校园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大幅拓展的带宽下将其触角延伸到了各个角落,不仅打破了传统校园物理式围墙的隔断,还联结了学校之外的知名企业、研究机构、媒体等处;通过其构建的平台,不仅使教师走出校园,还实现了“教师走网”这一创新形式。智慧校园的开放特征均基于其高度智能的运行。智慧校园通过智能感知教室、图书馆等物理环境和教师、学习者、合作商等个体化特征与需求,再通过数据挖掘与分析,实现智能化的判断、决策和管理。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主要困境

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目标是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输送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而课程和教学是人才培养的载体和途径,资源和管理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保障。因此,有研究者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转到深处是课程,转到难处是教学,转到痛处是教师”[3]。其如今在目标、课程教学内容、实训和教师资源、管理等主要方面都面临困境。

(一)困于目标游离,“人”“技”两失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转型之前,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说开展的是“脑”的教育,学生的“手”被悬空着、闲置着。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讲,转型发展是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手”的教育。但在转型过程中,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培养目标不明确,不仅没有处理好“手”和“脑”的问题,没有理清“学术型”和“应用型”的关系,更缺乏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导致其“人”“技”两失。且转型中,由于对“技”的理解存在偏差,使“人”的缺失更为严重。不可否认,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主要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但这种人才不仅要具有娴熟的技术技能,还要具备与所从事职业相匹配的职业特质,最显著的体现是对自己未来工作岗位、职业表现出的职业情感、职业思维、职业信仰。这是实践教学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关键环节的重要任务。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理应掌握技术技能,习得各种规范,获得职业身份认同。然而,在当今经济利益和技术理性的支配下,在转型发展口号的盲目引导下,很多转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从“学术型”一端滑到了“技能型”一端,过分注重学生技能的训练,尤其是单一技能的重复训练,忽视了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轻视了对学生“职业人”的培养。且由于实践条件的限制,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实践教学的场所不是实习工厂、实训基地,因缺乏真实的职业情境,学生难以直观地感知未来的职业环境,遑论学生职业情感的培养和职业身份的认同。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存在的这种目标游离,“人”“技”两失的现状,使其转型发展深陷困境之中。

(二)困于课程偏旧,“书”多“时”少

课程教学内容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其优劣直接决定了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高低。然而,目前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不仅课程设置没有随培养定位的改变而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也没有按照工作逻辑过程进行组织,课程实施过分依赖教材,且多数学校使用的教材更新周期过长。不仅理论类课程如此,实践类课程也未因其特殊性而被特别重视。毋庸置疑,书本可以为学生提供完整、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利于学生对整体知识的把握和深度知识的挖掘。但著作、教材从编写、审核、校对、出版,到应用于课程教学一线,是需要一定周期的。而在知识更新迭代和技术变革进步都不断加速的后工业时代,知识技能的半衰期急剧缩短,进一步加速了职业知识技能的老化。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和课程实施中,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轻视时讯性、时效性知识和技能传递的现状,使学生接受到的内容比较陈旧,难以及时接受到企业先进技术、文化的熏陶,延长了学生职业岗位的适应期,增加了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过渡的难度。

(三)困于资源不聚,“内”“外”分散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资源是基础保障。其中,实践教学资源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主要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主要涉及教学设备、实验实训器材、实验室、实训基地等。这些资源既可以由学校自行购置,也可以共享其他学校的已有资源或公共资源,如公共实训基地,还可以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的先进资源。但在进行实践教学资源建设时,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做法是内部解决,自建自用,不善于利用外部资源。其原因既有共享机制不畅,也有条件局限导致的合作深度不够。学校又因资金的限制,购买的设备往往是企业淘汰的设备,实际教学效果难以保障。这些做法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学校实践教学物质资源上的投入收效不成正比。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的人力资源主要体现在专业实践课教师上。在转型之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理论课教师占比较大,专业实践课教师基数原本就比较小,真正的“双师双能型”教师更是少之又少。转型之后,诸多高校没有借鉴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一直把重点放在校内“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上,通过多种方式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高其专业技能,却轻视了对外部资源的利用,没有打破用人机制障碍。想方设法把企业里丰富、优质的人力资源引入学校,导致专业实践课教师,尤其是“双师型”教师资源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也被困于校内外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离散之中。

(四)困于管理不善,重“规”轻“智”

为切实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为地方、企业输送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促进自身转型发展,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重点加强实训环境、平台和基地建设,不仅花重金建设了大量的实践教学基地,还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开放性实验实训中心。这一初衷是好的,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实验实习实训基地、设施等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后,最为重要的就是日常运行管理。为了减少基地的损失、设备的耗损,几乎所有的实训基地都有严格的管理规定、繁琐的管理规则,师生在使用时要经过层层申请、审批、授权等。这种管理方式看似完善,对于学校独资主导型的实训基地而言,校内“跑圈”费点力气尚可接受,但对共建共享型的校外实训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来讲,就会造成诸多不便,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尤其在当今智能时代,过于注重传统管理规程,而不利用智能化终端和设备进行智慧型管理,上述的管理“完善”就会变成“不善”,制约其持续转型发展。

三、智慧校园:撬动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支点所在

智慧校园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不仅为高等教育信息化向纵深推进提供了动力,还是撬动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支点所在,借此可助力应用型本科院校走出转型发展困境。

(一)可解目标之困的智慧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是智慧校园重要的子系统,具有智能即时反馈、资源无碍调配等新特征,能够创设高效、自然的环境,优化学生的体验,可以免去实践教学资源相对紧缺之苦,解决资源利用效果较差的难题。如利用物联网建立的泛在学习环境,就是对传统课堂的拓展,在空间和交互环节上,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增强学生的体验。

这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讲不是未来之事,而是已成现实,只是缺乏利用。据报道,目前,教育部数据中心初具规模,形成了一定的支撑服务能力;绝大部分高校已基本实现互联网接入,并配备了一定的基础设备。[4]同时,智能电子时代,触摸屏高度普及,学生早已被生活中的智能化设备培养出了高度适应性和依赖性。智慧校园所提供的这种智慧学习环境,由其蕴含的尊重个体、信息平等、互助服务的理念决定的“以人为本”的标准校园范式,对于现今的大学生来讲,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学生可借此体验多模式呈现的信息,有机会围绕所学内容开展交互与建构,还可在仿真的实践情境中,形成职业认知,培养职业情感,加强职业身份的认同。因此,智慧校园可解应用型本科院校目标游离、“人”“技”两失之困。

(二)超量全态实时的课程教学内容

在智慧校园中,不仅教学方式是互联网化的,“教学内容、传播方式和思维方式都是互联网化的,即以互联网为载体,以智慧校园为平台,通过先进的教学设备,将优质的教学内容实现几何级的传播”[5]。智慧校园资源库中,不仅教学内容具有超高量级,而且课程内容形态更加丰富。实时更新的课程教学内容不再是以“图书馆式列表”的方式呈现,能通过自动分类与编目、检索与导航、汇聚与策展、共享与推送等方式满足个性化的内容需求。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生来讲,智慧校园中的课程教学内容对场景还原的不断进化使得教与学都更为贴切需求。从“文字+想象力”到“图片视频+想象力”,再到虚拟场景内容,技术使得教学内容更为具象化。因为虚拟场景教学内容既可以是对抽象文字的再现,提供抽象理论的三维乃至超维模型构建,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论,获取理论指导,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也可以是提供无伤害、无限重复、绿色环保、高性价比和高时效性的“做中学”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做中学”中习得缄默知识和纯熟技能。同时,智慧校园资源库中的教学内容除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的虚拟仿真实验资源,如采用 Flash、Virtools、3DsMax等软件制作的高质量的虚拟实验资源外,也包括传统的教材、课件资源和测试资源等。此外,智慧校园的资源库还连通了国内外很多高校的在线课程平台,如 Coursera、中国大学 MOOC等,学生借此可共享到很多优质课程资源。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生来讲,智慧校园所带来的教学平台和实时传递更新的教学内容,是一大福音。学生可以便捷地获取海量优质的教育资源,大大拓展实践教学内容,开拓视野;教师可以根据企业技术的更新、发展和教学设计需求,实时建立素材库,提高教学内容的质量。这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来讲,无疑是解决其课程偏旧、“书”多“时”少困境的有力支点。

(三)共建共享的平台资源

教育信息化的大潮引动了整个社会对建设教育平台的热情。国家级、省市级平台资源、社会企业及高校平台资源同时涌现。国家级和省市级教育平台资源公益性强,建设目的在于提升整个国家或各省市的教育信息化竞争优势;社会企业方和高校联盟类的平台资源,力求抓住教育信息化机遇,扩大自身在教育领域的权威话语权和市场占有率。各类纷纷涌现的教育平台资源对于转型中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既是助力也是困扰。如何把这些平台资源以最佳的形式对接和整合起来,《智慧校园总体框架》的发布和实施为其提供了解决之道。

《智慧校园总体框架》提出的智慧校园的标准模式具备集成化和高共享的特征。按照《智慧校园总体框架》发布的标准,高等教育智慧校园建设的标准应不低于高级型(三级)要求。也就是说,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讲,智慧校园所构筑的互联互通教育资源平台,完全可以整合传统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集聚其原来比较分散的内外教育资源。高校智慧校园对不同类别、层级、建设维护主体的平台进行集成和共享对接,借助云计算,实现了以自身为中心的共建共享。智慧校园可以打破应用型本科院校原先不畅的共享机制,借助其提供的基础设施层、支撑平台层、应用平台层和应用终端,将不同学校的特殊资源、公共资源,以及合作企业的先进资源整合在同一个平台,促进资源的共享,深化校校、校企之间的合作。如IBM公司已借助教育云平台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并使其相互影响,组成技能人才实训平台。同时,智慧校园的云计算和智能教学平台通过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可以打破学校在引进企业“能工巧匠”、先进技术人才等卓越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的用人机制障碍,让教育资源释放最大能量。

(四)“慧”在其中的智能管理

智慧校园管理集智能化感知、控制、管理、交互反馈、数据分析等功能于一体,将智慧教育教学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教务管理、资产管理、实验管理等融为一体,实现了跨越地域的O2O2O(Online to Offline to Online或 Offline to Online to Offline)管理闭环。这种基于智慧校园的智能化管理是在经验管理、规则管理基础上实现的一种更高级的管理形式,它通过智慧管理云平台系统,对需求进行智能化处理,为教育管理提供资源配置、数据集成、运行状态监控、质量检测等支持,实现教育智能决策、可视化管控、安全预警和远程督导,提升教育管理的智慧化水平。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讲,智慧校园基于云平台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利用其大数据分析、需求响应等级、资源分级即时调配的高级管理形式,不仅可为管理人员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提高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还可追踪设备、器材的位置,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可随时了解实训室、实验室的使用状态,实时监控运行状况,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因此,智慧校园基于云平台系统的智能化管理能解决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因重“规”轻“智”的困局。

四、智慧校园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战略支点的可为之策

如前所述,智慧校园无疑是“互联网+”时代撬动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战略支点,但如何撬动,则需要从理念先导、模式进化、内部建设等方面施以策略(如图1所示)。

图1 智慧校园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战略支点的实施蓝图

(一)突破理念桎梏,善用智慧元素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着力推动的教育现代化必经之路,政策、环境、技术、平台、资源、人力都已具备。《智慧校园总体框架》的颁布不仅规定了智慧校园建设的系统架构及基本要求,更助推了智慧校园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的实施。就连“互联网原住民”——学生都已经做好了准备。然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智慧之路却卡在了最后一公里,卡在基层教育管理者的理念上。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诸多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育者不求无功但求无错的思想局限,“等等看”的思维模式和对未知风险的恐惧心理,使其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变成了信息流的“荒漠”,叶公好龙般把控着信息的接口,将智慧校园锁在“保险柜”里。要使应用型本科院校借助智慧校园这一关键支点获得发展,首先必须突破应用型本科院校全体人员的理念桎梏,跟上国家政策的指引和教育的前进方向,放开教师手握信息接口的权限,强化教师对信息流的引导力,善用智慧元素,“慧”用智慧校园,让“大脑”跟上“脚步”,使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真正从从工业化时代走进信息化时代。

(二)推动模式进化,创新人才培养

持续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是实践教学,因为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环节。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是指“从专业需要出发设计的多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包括实验教学、参观、社会调查、见习、实习、毕业设计等”[6],通常是在实验室、实习场所等真实或模拟的职业活动情景下进行。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我国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其人才培养模式也借鉴了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模式。尽管这一模式在实践中形式大于内容,但其本身是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也符合工业时代企业的发展。但随着信息时代、大连接时代的到来,中国教育正在经历一场由互联网主导的深刻变革,“互联网+教育”在改变着传统的教育,“互联网+工业”也在加速企业界、产业界的变革。在今年由中国教科院职教所主办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现代化论坛”上,百度云智学院院长刘钒在介绍百度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发展情况时讲到,“对于百度来说,参与人工智能的职业教育或者说产教融合,成功的因素首要一个就是把企业和产业的优势进行互补,形成适合现在人工智能产业所要求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甚至教学计划”。在“互联网+”时代,必须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突破课程教学的时空限制,变革传统“物理式”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模式的进化,使“互联网+教育”和“互联网+教学”产生“化学反应”。

(三)基于全业务链,撬动转型发展

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应用“不仅是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新阶段,更是高校教学、管理、服务模式的新变革”[7],已在诸多高校如火如荼地开展,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相关实践和研究[8]却相对稀缺。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中没有给予现代信息技术足够的重视,没有意识到“互联网+”时代新型技术的巨大潜力,更没有充分利用智慧校园这一重要支点。然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给出了明确指示,“持续推动地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要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智慧校园总体框架》规定了智慧教学环境、智慧教学资源、智慧校园管理、智慧校园服务、信息安全体系等智慧校园建设的系统架构及基本要求,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智慧校园的建设提供了方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要使智慧校园这一战略支点发力,在突破理念桎梏后,不仅要推动模式进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还要进行内部建设,基于全业务链[9]撬动转型发展。即在智慧校园支撑平台层的基础上,构建智慧校园的环境、资源、管理和服务等应用,为师生员工及社会公众提供泛在服务;立足自身定位和优势特色,通过融合智慧教学环境、智慧校园管理、智慧校园生活和智慧校园服务,建成基于全业务链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智慧校园(见图2),借此撬动自身转型发展。其中,智慧教学环境包括实体的教学环境、虚拟的教学环境和虚实相结合的混合教学环境。按照《智慧校园总体框架》的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的智慧教学环境应达到高级型(三级)的要求,要“适用于常规教学、远程教学、实践实训教学活动和课堂教学管理决策分析等”[10],须“达到智能感知、智能控制、互动反馈、跨域拓展的要求”[11];智慧校园管理集智能化感知、控制、互动反馈、数据分析和视窗等功能于一体,用于实现整个校园的信息管理;智慧校园生活主要通过校园一卡通、数字图书馆与图书借阅实时展示和分析数据,餐厅画面实时展示和人数动态分析等为师生提供更便捷、智能化的生活服务;智慧校园服务利用智能感知、数据分析和智能化视窗等,通过线上线下的连接,突破空间的限制,实现家校社的互联互动,从而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

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纵深推进和《智慧校园总体框架》的进一步实施,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想尽快走出转型发展困境,就要响应《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号召,立足自身定位,建设基于全业务链的智能化教学环境、管理、生活与服务平台,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利用智慧校园这一战略支点撬动自身转型发展。

图2 基于全业务链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智慧校园架构图

猜你喜欢
应用型转型校园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