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乡里话脱贫 大山深处满笑颜

2020-09-29 10:39冉开梅汪茂盛
当代党员 2020年15期
关键词:德兴楼房农家乐

冉开梅 汪茂盛

“刘师傅,又去放牛吗?”

“对,上半年又买了好几头呢!”

“那可得好生照看才行。”

“对了,还有一件大喜事要告诉你,上个月女儿接到了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在去往巫溪县天元乡香源村魔芋基地的路上,天元乡党委宣传委员王海洋一眼就认出了路旁的刘才军。寒暄之间,刘才军迫不及待地向他分享了这个好消息。

类似的好消息,在天元乡几乎每天都可以听到:贫困发生率由28.59%下降至0.66%,产业扶贫基地建成9个、扶贫车间建成8个……

“变脸”的远不止这些看得见的数字。对像刘才军一样的天元乡村民来说,沐浴着脱贫攻坚的时代春风,他们正亲手改变贫困的命运。

脱贫,要有一份稳稳的收入

6月29日下午,天元乡新田村。

村民刘官太坐在自家院坝里,紧紧盯着大门右侧墙壁,寻思着什么。

“墙上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明白卡掉哪儿去了,怎么墙上没了?”刘官太问。

“脱贫了,卡可能自己想跑了!”刘官太的妻子龚德芬看着身后的两层小楼房,笑着应道。

这栋外观全部涂成蓝色的小楼房去年刚装修好。在此之前,刘官太一家一直住在建造于上世纪70年代的土坯房里。

“以前房子老化严重,住在屋里最怕的就是刮风下雨。”刘官太讲起以前的生活,忍不住感慨。能够拥有一栋新房,成为刘官太最迫切的期望。

后来,脱贫攻坚战打响,刘官太一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保障贫困群众的住房安全,是脱贫攻坚的重要目标。

在各方政策的支持下,刘官太的房子从土坯房变成了小楼房。“修得简直太好了!住进来后,一家人高兴了好几宿。”刘官太回味着搬入新家时的心情。

小楼房一住,干劲儿就藏不住,刘官太又谋划起接下来的发展方向。

“村里当时正在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村干部也多次登门讲解产业扶贫政策,我就心动了。”瞅准了村里发展产业的契机,刘官太不想掉队,他主动找到村干部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还领回了几百株独活、云木香等种苗,准备拿出几亩地来种植。

没想到,第一年收益不错,年底收入接近两万元,这让刘官太尝到了甜头。

“现在不仅种植了10亩中药材,养了10桶中蜂、8只羊,我还在附近打零工,一年挣个几万元不是大问题。”刘官太说。

“以前,新田村农业发展较为单一,多为散种散养,没有成熟的规模产业。很多村民收入比较低,日子一直过得不算富裕。”王海洋介绍,在脱贫攻坚带动下,天元乡努力加快扶贫开发步伐,大力培育特色扶贫产业,搭上了精准扶贫的“特快车”。

“刘官太们”可能从没想过,曾经的贫瘠土地如今会迸发出这般生机与活力,从前“靠天吃饭”的他们也能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脱贫,要有一个暖暖的庭院

6月28日,天元乡新华村。

走在洁净平坦的马路上,彩墙黛瓦、褐木方窗、传统式样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道路两旁。清风拂来,草木摇曳,伴着鸟鸣虫吟,奏响了山村的曼妙乐章。

“去我家坐坐吧!”热情的尹以珍招呼我们。

走近尹以珍的家,三层楼房十分抢眼,红棕色线条勾勒橙黄色墙面,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一串串蒜辫子,长长短短地垂挂在墙壁上,屋旁苗圃里满是辣椒、葱蒜等蔬菜。

原来,这是尹以珍家去年才修建的特色农家乐。

“别看现在这房子像模像样,两年前我还住在半山腰的泥瓦房里呢!”谈起近些年的变化,尹以珍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

在尹以珍的印象中,坑坑洼洼的泥巴路、蜘蛛网似的电线、随处可见的垃圾、老旧破败的房屋曾是这里最普遍的景象,村中只有土路连通每家每户。“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曾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我以前在家种地,挣不到钱不说,碰上收成不好,一亩地还得倒赔几百元。没办法,就只能去外面打工,做梦都想着‘啥时候能坐在家里挣钱。”尹以珍说,早年间,她一直和丈夫杨加明在浙江打零工,盼望着回家却又迟迟不敢回家。

然而,一条路的打通让尹以珍坐在家里挣钱的“梦”成真了。

天元乡南接红池坝国家森林公园,西与城口县相连,天元乡党委、政府决定依托巫溪红池坝和城口亢谷两大景区,以“红池天谷、宁河元乡”为形象定位,重点打造两大观光带。

而新华村正好处在天红路峡谷观光带。因此,当地利用天红路峡谷风光和新华村原有乡村旅游基础,通过完善旅游综合服务站、乡村广场等旅游基础设施,打造天红路最美乡村旅游景观大道,将新华村打造成了红池坝的后花园。

依托旅游业态不断延展,当地综合服务接待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天元乡决定调动群众积极性建设乡土民宿,推动各具特色的农家乐遍地开花。

尹以珍和杨加明听闻消息后,第一时间返乡,申报了民宿项目,开办了农家乐,并取名“郁金香”。

回忆起接待的首批游客,尹以珍满脸幸福:“从没想过我们这儿也有游客来,去年靠办农家乐,添了好几万元收入。”

基础条件的改善,唤醒了沉睡的大山,曾经的穷乡僻壤有了吸引人的力量,越来越多的人吃上了“旅游饭”。就如同尹以珍说的那样:山里的春天来了。

脱贫,要有一份妥妥的拼劲

6月30日,天元乡宝坪村。

用竹篾编织成的栅栏、用鹅卵石铺就的小路、用瓦罐装饰的墙角……一步一景,一巷一色,种种乡土风情给宝坪村增添了别样的韵味。

这番景象,对村民胡德兴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16年前,身为团堡村(现宝坪村由原团堡村、鞍坪村、香坪村合并而成)村主任的胡德兴就是在这个地方,辞掉了村主任一职。

彼時,胡德兴“身负巨债”,为了还清债务,无奈只能辞职外出务工。

“不辞职离开,待在天元,寻不到赚钱的门路,这些年来所背负的6.8万元债务一定是还不上了。”胡德兴认为,只有去外地打工,才能还清债务。

然而,几经辗转,十多年过去了,外出打工的胡德兴依旧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不仅没能还清原有欠款,债务反倒增加到了13万元。

13万元,对于那时天元的任何一户村民而言,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2017年,胡德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不久后,他迎来了自己的帮扶人。

“不论天晴下雨,扶贫干部们都在走村入户,宣传政策、落实方案。”胡德兴回想起那时的场景,感慨道,“不管是县里、乡里还是村里,都有干部到户宣传。“

胡德兴享受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贫困户补贴、小额无息贷款等。

胡德兴贷款5万元,准备以此作为“卷土重来”的资金。

资金到位了,发展什么产业?胡德兴想到,天元这边一直有养殖中蜂的基础,何况现在养殖中蜂还有一定的补贴。有了补贴,成本大大降低,利润全是自己的。

说干就干,胡德兴立即购买了50桶中蜂。

“没想到,第一年我的蜂蜜就供不应求,收入2万多元。”获得第一桶金的胡德兴没有犹豫,拿着这2万元开始了接下来的投资:2018年初,他购买了52只能繁母羊,之前的50桶中蜂分箱后达到100多桶;2019年,他流转了40多亩土地种植中药材;2020年,他又养殖了100多只鸡、6头猪、7头牛……

“现在,我的手里还有2万多元余款。我从没想到能够还清债务,更没想过还能有余款。”胡德兴的产业日渐壮大,喜事连连的他干劲也越来越足。

猜你喜欢
德兴楼房农家乐
From decoupled integrable models tocoupled ones via a deformation algorithm*
农家乐里去休闲
麦香——一『厅级农民』赵德兴
江西铜业集团(德兴)铸造有限公司
杜鹃花红农家乐
欢迎来咱农家乐
“楼房”与“平房”
让农家乐再乐起来
GLOBAL EXISTENCE OF CLASSICAL SOLUTIONS TO THE HYPERBOLIC GEOMETRY FLOW WITH TIME-DEPENDENT DISSIP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