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水河畔笑看云卷云舒

2020-09-29 10:39冯驿驭蒋炀
当代党员 2020年15期
关键词:白鹅花椒贫困户

冯驿驭 蒋炀

薄薄的白雾笼罩着阿蓬江,两侧是刀劈斧砍般的岩壁;在这之上,一条公路在河谷与山麓间穿行,高低起伏,平添一分惊险。

行走其间,时而被迎面飘来的薄雾笼罩,茫茫不知去处;时而云雾散去,天朗气清,大好河山尽收眼底。

这就是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浪坪乡给人的印象。

过去,这里耕地稀少,土地贫瘠,本地人只能自嘲“好山好水好贫穷”;如今,这里建起了坚实的砖瓦房,撂荒的山地上搭起了生态环保的养殖场,曾经只能靠天吃饭、一贫如洗的村民们,脚踏在硬化过的水泥路上,洋溢笑容,奔向小康。

四角山顶新图景

“嘎!嘎!嘎!嘎!”

在四角山山顶一处禽舍里,数百只鹅正伸着脑袋,扯着嗓子,急切地催促着主人给它们喂食。

这些鹅的主人便是浪坪乡官楠村村民何云玉。

近年来,搞养殖产业,可谓是兴旺红火;可也正是因为经营养殖业,何云玉曾经陷入困境。

“2015年,我在网上看到山东有养殖场卖牛。那时候一头牛的批发价至少都是三四千元,这家才卖1200元,真是便宜。”于是,何云玉怀揣着东拼西凑借来的钱前往山东买牛。

谁知到了对方的养殖场,何云玉只是看了看那些待售的黄牛,就被告知,既然已经看了,就必须得买。价格也不是1200元一头,变成了3800元一头。何云玉这才发现,自己被不良商家骗了。

“那个时候我胆子小,也没见过世面,被对方那么一说,就只好答应了。”怀着后悔与委屈,何云玉被迫花掉20万元,买下了50头黄牛。

经过两天三夜的长途跋涉,50头黄牛乘着大货车,从华北辽阔的平原来到西南陡峭的山地。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这些黄牛因病死了一些,因山地陡峭摔死了一些,最后存活下来的成年牛因品质不好,卖不起价。“只好以进价把牛全卖了,算下来,买牛花的20万元亏得干干净净。”何云玉无奈道。

除此之外,何云玉还患有冠心病,花在看病吃药上的费用更是让本就负债累累的家庭雪上加霜。2017年,何云玉一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我的病让我干不了重活,可日子还得过,乡党委、政府开始帮我想办法。”在村里的支持下,他又开始养起鹅来。

“鹅的生长周期短,六七十天就能出栏上市。”何云玉介绍说,浪坪乡政府与荣昌白鹅养殖促进会合作,大力支持村民养白鹅,并对购买鹅苗的农户予以补助。如今,他养殖的白鹅已经有300余只,一个出栏周期,就能净赚6000多元。

除了养鹅,在家务农的何云玉还和妻子种起了高山糯玉米。农闲时,夫妻俩还会到深山中采草药。

历经一年的辛苦奋斗,2018年,何云玉家收入超过贫困线标准,顺利摘掉了贫困帽。

如今,两个儿子已长大成人:大儿子在沿海务工,小儿子在读大学。趁着暑假,浪坪乡党委、政府还给何云玉的小儿子安排了在乡政府实习的岗位。

何云玉一家也从过去只有25平方米的潮湿阴暗旧木屋,搬进了政府帮助修建的砖瓦新房。

四角山山頂风光旖旎,站在何云玉家新房前的院坝上眺望,只见远处风起云涌,群山壮美,尚未开发的山峦披着翠绿,此起彼伏,绵延不断。

而眼光回到近处,却见到一番别样的景象:一片片碧绿的糯玉米植株随风摇曳,两只狗正露着肚皮晒着太阳,何云玉提着饲料桶,走在禽舍之间,精心照料着他养的这些雪白的鹅。

花椒田间话小康

7月,青花椒已经到了成熟的时节。这些翠绿色的小果子藏在枝叶之间,只需要采摘下来,经过一番炒制加工,就能运往城里,送上百姓的餐桌。

青花椒深受西南地区人民喜爱,在成就了一道道美味川菜的同时,也成就了浪坪乡浪水坝村村民胡仕章的脱贫致富梦。

2012年,在外打工的胡仕章通过熟人介绍,了解到花椒种植这条门路。不久后,因在外打工不顺利,胡仕章选择回到家乡务农。看着自家日益荒废、杂草丛生的农田,胡仕章萌生了通过种植花椒提高收入的念头。

可花椒作为一种种植周期较长的经济作物,在种植的前几年里是没有任何收益的。2014年,胡仕章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为了帮助老胡家发展花椒产业,乡干部想出了法子:用无息贷款和产业补贴的方式,为他解决产业启动的资金问题;通过和企业签约,邀请专家指导,为他解决种植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就这样,胡仕章家的花椒得到了资金的“土壤”和技术的“阳光”,开始茁壮生长。

“2017年脱贫,2018年致富,2019年成为致富带头人。”胡仕章自豪地介绍说,自己脱了贫,还要让乡亲们也跟着过上好日子。

在胡仕章的带动下,村里15户贫困户也跟着种起了花椒,均实现脱贫。

除了种植80亩花椒,胡仕章家还流转了数百亩土地种植辣椒、萝卜等作物。“这几百亩田地,去年就用工5000多人次。”胡仕章说,这样一来也解决了村里的就业问题。

富饶良田,绿水青山,胡仕章家新建的小楼矗立在浪水坝村安宁的山野里。

二楼客厅里,胡仕章正和妻子商量着怎么更高效地驱赶野猪,保护庄稼;屋前坝子里,胡仕章的孙儿正坐在一张小板凳上玩耍。在他面前,乡村风景静谧安详。

胡仕章给了自己一个“奖励”:每一年赚了钱就盖一层楼。如今,他家的楼房已经盖到第三层了。“不过今年不建啦,拿钱把新房子好好装修一下。”看着自己的新家,老胡说,“现在日子好过哟!”

发展方案细到户

为助力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浪坪乡制订了“1+4”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到户产业发展方案,按照每户2500元标准配套落实发展资金,帮助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家庭养殖业等到户产业,实现产业发展贫困户全覆盖。

如今,浪坪乡已建成油茶基地500亩、茶叶基地1250亩、冰糖李基地520亩,发展优质稻谷1200亩、辣椒4000亩、青花椒1200亩、鲜食玉米1000亩、花生500亩、蜜本南瓜800亩、毛白菜400亩;养殖黑山羊1200余只、稻鸭4200余只、中蜂1000余桶、白鹅7000余只。全乡贫困户通过相关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收入增长。

扶贫离不开扶智和扶志。去年以来,浪坪乡精准对接培训需求,开展种养殖实用技术、实用技能、创业就业、扶贫政策培训430余人次,培育致富带头人10人。其中每名致富带头人带动贫困户人数达5人,实现了贫困户收入稳定,脱贫成果得到巩固。

截至目前,浪坪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46户2497人中,已脱贫523户2389人,未脱贫23户108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1.55%降至2020年6月的1.03%。

猜你喜欢
白鹅花椒贫困户
“忘恩负义”的大白鹅
我国古代的玫瑰:花椒
一只大白鹅
当前花椒价格走低 椒农如何积极应对
白鹅写生记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摘花椒
花椒泡脚好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