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背景下的住宅套型改造研究

2020-09-30 02:29张凯越张宇锋林于鉴陈芷婧
福建建筑 2020年9期
关键词:儿童房套型家庭成员

张凯越 张宇锋 林于鉴 陈芷婧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福建漳州 363105)

0 引言

我国自2016年起全面实施二胎生育政策,二胎政策的开放,使得先前的三口之家家庭结构发生变化,生活习惯以及居住空间的需求随之发生改变。二胎出生前,许多家庭所购的住房格局多以一个小孩为主,住房格局相对固定,套型通常是两居室,在有二胎的情况下房间如何进行分配就成为了难点。在原户型已经无法满足新增的功能需求,且高额房价对许多家庭仍是沉重负担情况下,对条件有限的套型通过改造来适应二胎家庭的居住需求就成为了当前极为迫切的社会需要。基此,本研究主要针对常见的中小套型进行合理性、有针对性的套型改造,以适应二胎家庭所需要的特殊套型格局。

1 二胎家庭住宅套型改造的关注点

三口之家住宅套型,一般属于中小套型,居室通常是两间,有了二胎之后,起居等活动空间及家庭成员的心理状态都会有所变化,一定程度上将对中小套型的家居寓所设计提出时代性挑战。

1.1 主要矛盾

(1)新加入一名成员后,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减少,二胎的卧室空间和活动空间未配备,其所需的物品储备空间不足。

(2)新增家具、设备、结构等与原家居环境的协调问题,新增部分能否完善地融入家居环境。

(3)家庭结构随着二胎年龄不断变化,家庭成员对居住环境的需求也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持续发生变化。

1.2 家庭成员心理状态

(1)二胎宝宝角度

婴儿时期是人最为脆弱的一个生命阶段,身体弱小且不善表达。婴儿接触最多的物质环境就是家居环境,以婴儿感知出发,营造一个安全、温馨的生活环境,则将有助于婴儿的身心发展。

(2)父母角度

为给二胎提供足够物质保障,父母将要承担一定的经济压力,而喂奶、换尿布等日夜无休的劳动及婴儿频繁的哭闹,可能导致父母精神压力骤增,这种超负荷的生活环境有可能影响夫妻感情甚至可能导致母亲产生产后抑郁[1]。科学合理的套型环境设计,可以有效减少婴儿哭闹,从而有效预防此类家庭问题。

(3)头胎孩子角度

在过去,由于家中只有一个孩子,因此父母对于孩子的关注非常集中,这使得头胎孩子很容易产生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但由于二胎的到来,家长的注意力难免分散,对于第一个孩子的关心也会减少[2]。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关注头胎孩子的心理方面建设,防止出现疏于照顾而对头胎孩子造成的不良心理影响。

2 改造目标与策略

2.1 改造目标

构建以生活方式主导的居住空间。首先,立足提高空间利用率,为新家庭成员提供足够的居住空间,但同时又不能影响原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其次,设计时对空间进行合理规划,注意保持空间弹性,以适应今后居住家庭在二胎不同生命周期的居住需求,减少改造时的工程量,降低二次装修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2.2 改造策略

(1)从婴幼儿心理感知出发,根据儿童成长需求提供对应设计

婴儿时期的儿童几乎没有活动能力,喂奶、换尿布等物质需求和对父母的依赖,必然需要家长长时间的陪伴,在此阶段可将婴儿房放置于夫妻卧室内,方便陪伴。预留出的儿童房,暂时可作为前来照顾孩子的亲属或保姆用房,以及儿童的活动室,日后可变换为二胎卧室。

幼儿时期儿童开始慢慢探索这个世界,需要足够的场地练习爬行、走路和游戏,在该阶段保证儿童安全是该阶段设计的首要任务,尽量防患于未然,通过设计避免意外事故发生。例如:使用圆角家具或在有棱角的家具上布置防撞条,确保儿童活动时不会被磕碰伤;插座电源放在儿童触及不到的高度,或设置防止触碰外盖等。在这一阶段儿童慢慢接触、认知生活物品,对世界充满好奇,为提高儿童认知水平、开发孩子动手能力,应当为儿童创造一个空间足够且具有趣味性的活动场地,并注重温度、色彩、图案、采光等科学配套,因为这些物质因素均会一定程度影响儿童心情,潜移默化影响儿童的性格养成。

(2)促进家庭成员交流同时保证各自隐私

在二胎政策下,一定要注意私密性的空间设计。内部空间的组织要满足家庭成员的个人心理需求,如家庭成员不同成员之间、公用与使用空间之间以及“动”与“静”空间之间等,均应有适当的分离[3]。

(3)流线简单高效,串联各功能空间并保证不冲突

居住流线是由住户在居室内活动产生的路线所形成,通过人的活动将室内空间组织起来。如果功能空间布置不合理则会出现流线交叉,影响居住者居住质量。住宅的套内空间一般由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这几个基本的空间要素组成,大致可分为“公共圈、个人圈和劳动圈”这三类[4],套内空间的组合须根据不同的家庭类型居住需求来配置,包括“家庭结构、成员特征、居住行为和居住心理及人体工程学等因素”[5]。

(4)适应家庭成员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需求,保证空间灵活性

住宅内部布局,一般根据家庭成员组成、性别、年龄、生活习惯、工作需求灵活地分割空间,但又往往随着家庭的成长,各家庭成员的行为模式和生活习惯不断产生变化,各功能空间也会发生变化。二孩家庭日常流线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婴幼儿期流线的设计重点是父母的日常起居和对孩子的照顾行为[6]。例如:儿童房与老人房的位置相邻,国内的大部分家庭,由于夫妻双方多要忙于工作应酬,子女多由老人照顾,因此将老人房与儿童房布置于相邻的位置更加便于老人照顾儿童的起居[7]。

同时,也要与时调整家具,以满足儿童的成长发育需求。

(5)功能复合,构筑弹性空间

由于中小套型面积有限或个别房间面积较小,不能满足居住需求时,可以考虑进行功能间的复合。例如,起源于日本,适合于小户型家庭的LDK空间一体化设计。该设计将起居、餐厅、厨房等家庭3个公共功能空间复合,打造出宽敞的家庭核心区,满足多个成员各自的需求。

复合空间里,“区域”概念取代了“房间”概念,在保证原始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将多种功能进行复合在一块大空间里。功能复合产生的大空间有利于采光通风,而通透、明朗的视线则使空间显得更加宽敞舒适,家居气氛更加轻松自由。但为保证原始使用功能、区分空间的边界,复合空间内应进行适当分割。

(6)复合空间内进行灵活性隔断

复合空间内不同区域间的空间隔断,尽量避免死板的硬性隔断。保证宽敞的空间感,同时要灵活地适应不同时期家庭的居住需求。

上世纪70年代物资匮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习摄影是奢侈的,因为黑白胶片不仅价格较贵、不易保存,而且洗印工艺复杂。洗印出来的同一幅作品没有完全一模一样的,件件称得上“绝版”。从事摄影工作的人既要具备艺术家的天赋和悟性,又要具备工匠精益求精的韧劲,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底。

①可以尝试通过柔性隔断,或者半隔断,使空间隔断的同时保证视觉的延续,同样也虚化了空间的边界。

②进行隐形的空间分隔。家具分割:使用博古架、展示架、书架等,分割收纳一应完成;沙发、茶座、办公桌等在复合空间中自成一片领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兴趣角。

③地面分隔:地垫、泡沫拼板等划定为孩子的游戏区域。顶面、墙面分割:利用不同的材质、颜色、点线面的几何走向等来实现不同功能间的转变。其他分隔如绿植,不同的灯光设置等。

(7)拓展收纳空间

二胎的到来使家庭突然多出许多婴幼儿用品,可能会由于储藏空间不足导致杂物堆叠,使房间凌乱不美观。对此建议参考以下几条收纳思路:

①集中收纳:设置立式大容量储存空间,在客厅电视墙、走廊墙面设置集中柜式收纳,放置杂物、玩具、书籍等。

②分散收纳:特定物体直接就近收纳,方便使用。例如:服务阳台设置收纳柜,存放清洁用品与洗衣粉,起居室设置储物凳存放孩子玩具等。

④收纳空间结合其他必不可少的物品,比如:融入功能空间界面的嵌墙柜,结合收纳功能的桌椅、床等。

需要注意的是,设计储物空间时尽量从方便住户日常使用角度出发,防止出现死角与不便拿取的尴尬空间。同时,人是灵活可动的主体,不必因担心流线交杂而不在诸如交通空间边上做收纳。

3 案例分析

3.1 案例一(图1)

图1 厦门市集美区夏商新纪元住宅套型平面图

(1)二胎卧室:布置两张床,两张大小床代表了不同年龄的孩子。这个细节体现出二胎政策放开后对于家庭成员结构产生的影响,考虑到人口结构的问题。

(2)宠物空间连接儿童房和客厅:猫、狗可以自由出入客厅和儿童房,猫、狗可以成为孩子儿最好的玩伴,这个细节,体现出中产阶级对生活情趣品位的追求。

(3)亲子卫生间:卫生间可分可合,既可以提高卫生间的利用率,又方便父母照顾两个小孩的卫生情况。

(4)开敞式阅读区:家长可以一边做晚饭,一边辅导孩子完成家庭作业,这对于儿童的成长非常重要。同时,阅读区可以营造家庭共同办公学习的积极向上的氛围,成为另一个家庭公共空间。

3.2 案例二(图2)

图2 厦门市翔安区万科金域缇香住宅套型平面图

该套型中的两个较大房间,完全满足主卧、次卧的需求,而中间两个较小的房间则定义为“可变空间”,其功能视具体家庭情况而定。对于改善型二胎家庭来说,则主要可以作为儿童房及功能空间。4个房间布局非常紧凑,相互之间动线很短,整个空间的可变性非常高。以下就根据不同的家庭人口结构举一些可变空间的改变。

(1)改造成双儿童房

将两个房间全部变为儿童房,为二孩打造亲密无间的居住娱乐空间,也方便父母对小孩的照顾;若有一方父母来,二胎卧室还可给父母来住,也靠近卫生间。两个儿童房甚至可以打通,作为一间来用。

(2)改造成儿童房+儿童活动房

可以设计儿童房与儿童活动空间,相邻的位置也极为方便,父母也可以及时照应。此种房间的布置,考虑到二胎新生儿不能独立的情况,还很有可能是和父母同住,而大一点的小孩可以独自一人居住儿童房。因此,活动房可以看成是这个家庭卧室之间的核心,类似于别墅中的“家庭厅”,当然还可以改造成影音室,或者游艺室之类的活动空间。

(3)书房+衣帽间

可以设立书房作为二孩学习和家长办公的场所,方便于营造家庭共同学习生活的氛围,促进了小孩和家长的互动,也方便家长照顾小孩,且衣帽间可以看成是充分利用储存空间并且加强儿童审美及规划能力的一个亮点,这一设计对于家庭关系和儿童心理有很大帮助。

4 结语

立足对二胎全生命周期家居需求,笔者尝试在空间布局设计上助力解决二胎家庭在各个阶段的居住需求变化, 希望可以实现减少换房机率, 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的目标,让更多的居住中小套型的二胎家庭能够通过功能置换、弹性空间设计、功能叠加的改造手法获得一个经济型的全生命周期居住套房。

猜你喜欢
儿童房套型家庭成员
韩国市区内老年集合租赁设施分析*
——以首尔市Signum Haus和Noblesse Tower项目为例
儿童房家具采买法则
家庭成员的排序 决定孩子的格局
论蔡和森、李富春革命家庭成员赴法勤工俭学之原因
不只是童趣 儿童房实用打造宝典
单元式住宅套型的创新设计
单元式住宅套型的创新设计
照明不能只图光亮儿童房光源设计有妙招
单元式住宅套型的创新设计
第一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