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粉丝经济与偶像效应的高校学生消费观研究
——以蚌埠市高校学生群体为例

2020-10-09 13:05李子晗刘春路李子晗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刘春路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营销界 2020年17期
关键词:消费观念消费观追星

李子晗 刘春路(李子晗,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刘春路,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随着娱乐产业的发展,明星网红大量出现在大家的视野的同时,也为粉丝消费带来了突破性的发展,一些代言与赞助品牌的销量数据也增长迅速。品牌商们也总是喜欢选用时下人气网红为其代言,来提升自己品牌的知名度,从而扩大其产品销售量。而消费者购买行为产生的这种变化也会对品牌商的发展及消费群体的购买力产生“偶像效应”。因此时间和精力都较为充沛的高校学生就成为这些购买力的中流砥柱。伴随着疫情结束后复产复工的浪潮,一些电商带货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使企业的发展焕发生机,这都可以看出“粉丝经济”对我国经济已产生极大地影响。

高校学生消费基本现状

(一)“粉丝经济”下大学生的消费状况问卷调查

本文选取安徽省蚌埠市高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预测提出不符合研究内容目的和内容的题目后,借助网络问卷平台发布的《大学生追星及消费观调查问卷》调查作为分析样本,回收有效样本210份。问卷调查对象包括大一到大四四个年级的学生,其中男性占比29.52%,女性占比70.48%。家庭地址为城市的学生占56.67%,独生子女占43.81%,家庭收入中等占77.14%。

(二)线性回归分析

将问卷中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分析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类型等九种变量对学生追星消费的影响,分析结果如表1。

从表1可知,将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类型、是否独生子女、月生活费用、家庭收入、追星时间、预计维持喜爱时间、追星费用来源作为自变量,将年追星花销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从上表可以看出,模型R方值为0.391,意味着这九种自变量可以解释年追星花销的39.1%变化原因。对模型进行F检验时发现模型通过F检验(F=2.851,p=0.011<0.05),也即说明九种自变量中至少一项会对年追星花销产生影响关系,以及模型公式为:

表1 线性回归分析结果(n=50)

年追星花销=-0.953+0.080*性别+0.240*年级+0.201*家庭所在地类型+0.063*是否独生子女-0.163*月生活费用+0.725*家庭收入+0.256*追星时间+0.005*预计维持喜爱时间+0.008*追星费用来源。

另外,针对模型的多重共线性进行检验发现,模型中VIF值全部均小于5,意味着不存在着共线性问题;并且DW值在数字2附近,因而说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样本数据之间并没有关联关系,模型较好。

总结分析可知:家庭收入、追星时间会对年追星花销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高校学生“粉丝经济”消费观念基本特征

(一)追星消费水平差异显著

目前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为父母,也有一部分来源于兼职,由于同学们来自不同的城市,拥有不同的家庭背景,每月可支配收入也不尽相同,问卷显示家庭中等人数占76.7%。其中年追星花销500元-1000元占87%,1000元以上占12.5%。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水平的差异是导致消费水平参差不齐的直接原因。

(二)消费方式多元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博、公众号、新闻媒体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娱乐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广泛涉猎,普通人接触明星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大到随处可见的商务广告,小到许多明星利用社交软件进行推广,如此多的广告信息,难免有一款使人心动。随着电商产业的发展,人们动动手指头就可以消费,减少了传统消费所需要的思考时间,也使许多消费者进行冲动消费。

影响高校学生消费观念的集中消费因子

(一)超前消费现象增加

大学生是一个独特的消费群体,对消费有着极其强烈的欲望,理财意识薄弱,因其经济来源主要为父母给予的生活费,没有足够的能力为其欲望买单。一些家庭条件不是很优越的学生,为了满足其消费的欲望以及心理的满足感,往往选择花呗、京东白条等网络贷款的途径。过度盲目的消费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可能出现一些违法现象。

(二)原生家庭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石,对消费观念的影响不容小觑。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家长的过度溺爱,物质生活的充分满足,使他们对金钱观念逐渐淡化。许多大学生花钱没有节制,没有计划,花完再找家里要,缺少独立自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许多父母忽视对孩子的理财教育,没有正确引导孩子的绿色消费。缺乏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与独立的品格,使他们很容易形成功利、享乐的消费观念。

(三)媒体社群应援物文化的兴起

当下的“应援文化”最初来自于日本,原本为声援、助威的意思。这个词原来是在日本校园中,对运动会或其它比赛项目的运动员进行加油助威的形式,后来,日本的偶像产业发展越来越迅速,“应援”也从原来的校园延伸到了娱乐产业。随后,这种“应援文化”传入韩国,后又引进到中国。在粉丝圈中,通过应援来支持偶像事业,使其获得更高的人气。但粉丝群体极易受到煽动,往往造成冲动消费。

关于此种研究背景下高校学生的消费观的思考

(一)存在的问题

现今明星网红代言产品层出不穷,单个明星的代言量也飞速增长。据公众号寻艺品牌星统计,某当红女艺人月代言产品数量高达34。流量爱豆是影响“粉丝经济”的主力军,但因其当红周期短暂且更新迭代迅速,今天还炙手可热的明星,明天或许就会因为某件事情翻车;这个月还因为综艺的热更被追捧,下个月很可能就查无此人。在这样的情景下,一些狂热的“粉丝”为了维护其爱豆的利益,保持其人气,而产生疯狂的购买行为,不计较产品是否适合,全都一股脑的选购回家,不断满足自己追星的骄傲感和满足感,导致该行为逐渐加深,从而使消费观念不断畸形。此外,大学生消费心理不成熟,在消费品的选择与使用方面缺乏经验。在面对外界诱惑时缺乏抵抗力,容易受到广告宣传与营销的影响,做出不合理的消费行为。

(二)可行性建议

“粉丝经济”体现的是“粉丝”群体对明星爱豆的偏爱行为,明星代言与推广对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改变是巨大的。当购买同类产品时,很多粉丝“粉丝”考虑是否购买的因素大多数是该代言人其是否信赖与喜爱。随着互联网产业的不断发展,各大社交平台的兴起,一些网红的粉丝量也不可小觑。而明星网红对消费者的消费引导又不局限于代言,在疫情期间,“电商直播带货”也是一个逐步发展的新颖的“粉丝经济”的发展形式。因此笔者将对上述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培养大学生粉丝理性消费观需要社会、高校以及学生自身共同努力。首先,政府应积极发展作用。各级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运用行政、经济手段完善政策及法律法规,建立一个科学健康的市场消费秩序,从而对一些品牌方及经纪公司进行规范。政府也可以联合高校一起加强绿色健康消费观念的宣传,避免一些不健康的消费行为发生。其次,加强网络监督,避免大学生误入歧途,媒体及明星共同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再次,高校加强对学生的消费道德培育,高校在对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举办相关主题演讲、宣讲,开设相关选修课程,老师以身作则对学生们的消费观进行引导,不仅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绿色的消费观念还有助于形成优良的校风。最后,学生应自觉提高自身的内在素养,不盲从跟风,有自己的主见。

结语

大学生应培养良好的消费观念。首先,努力提升自己的内在品质,不盲从跟风,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和金钱观;其次,增强理财意识,合理计划自身消费支出,养成“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再次,要懂得感恩,学会体谅父母劳动的艰辛,努力克制自己的欲望,养成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最后,注重精神消费,大学生应重视学习、开拓自己,自觉抵制不道德的消费行为,使自己的消费观念更加完善。

猜你喜欢
消费观念消费观追星
全球拍天宫 “追星”少年拍不停
正确认识消费
超级富翁帮你追星
简简单单的追星时光
高中生日常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调查研究
“90后”消费观
消费观
编辑部追星日常
高中生消费观念与学校周边经济生活的关联探讨
大学生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