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研究

2020-10-09 13:05韩守彩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团林镇人民政府统计站
营销界 2020年17期
关键词:信息化农业经济

韩守彩(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团林镇人民政府统计站)

由于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所以短期内农业经济在我国作为基础性产业的地位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带动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号建设工作的开展。然而就目前来说,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措施在护体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大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所以,相关部门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做好农业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的相关工作,才能实现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的目的。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内涵及内容

(一)内涵

所谓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实际上就是合理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搜集、整理、分析和利用不同类型的农业信息,从而达到推动农业经济快速、高效发展的目标。首先,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收集农业市场发展的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数据依据,调动农户的农业生产积极性。其次,优化配置农业生产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内容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几方面:(1)农业教育与科技信息化。为了提高我国农业发展的水平,相关部门必须合理的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专业人才,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保障。(2)农业生产要素的信息化。农业部门必须严格的按照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合理的配置和利用水资源、土壤、肥料以及机械设备等农业生产要素,促进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升。(3)农业市场信息化体系的建设。政府部门应该借助先进技术手段及时准确的获取农业市场发展的信息,指导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才能在推动农产品产购销一体化发展模式发展的同时,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信息化观念较为落后

农民群众思想观念严重滞后是造成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建设和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的关键原因之一。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长期以来大多数农民因为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未能从思想上认识到外界知识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尤其是在很多农村中,村干部都是由村民选拔出来的,这些村干部不仅存在着思想水平低、文化素质不高等缺点,而且还因为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最终致使上级部门下达的指令未能得到有效的执行。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了严重影响和制约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二)信息化技术人才不足

专业信息化技术人才严重缺乏是当前我国农村在开展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时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农民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教育和培训,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导致农村在开展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时,出现了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再加上农村环境条件相对较差,很多城市的信息化技术人才不愿去农村发展,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基础设施不完善也是导致我国农村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无法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由于很多地方政府部门针对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较少,所以广大农村地区在开展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时,经常因为存在着网络覆盖不完善且先进农机设备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农户只能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开展农业生产。

(四)技术更新不能及时跟进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技术理论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但是由于这些理论知识并未得到实践应用的检验,信息化技术是否能够满足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

(一)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就目前而言,我国在积极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时,仍然存在着信息化科研力度不足、涉农经济信息服务体系不完善等各方面的问题。首先,相关部门应该继续加大信息化建设科研工作投入的力度,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与科技发展紧密融合在一起。逐步扩大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应用的范围,充分发挥多元化农业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水平。其次,以网络化平台为基础,建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体系的终端,切实做好农业生产中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以及利用工作,整合优化农业生产的资源,为农业生产工作的开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二)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

由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涉及到的行业和部门众多,所以政府部门必须充分发挥其宏观指导的作用,才能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稳步提升。也就是说,政府部门应该以宏观政策为引导,调动相关部门和行业参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同时通过设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专项基金的方式,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才能在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的基础上,为我国现代化农业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三)借助信息化整合农业现有资源

信息闭塞、市场沟通不畅是严重阻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一情况,政府部门应该借助宏观调整政策,加快农业经济市场资源整合的步伐,通过构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共享平台的方式,推动农业产业的全面发展。(1)合理运用网络平台向广大农户随时公布农产品市场的价格信息,帮助农户随时随地地掌握农业经济信息,为后续农业发展思路的谋划提供数据依据。(2)加大网络平台公布信息审核的力度,确保信息公布的完整性、有效性以及真实性,避免因为农业市场信息不准确,影响农业生产工作的开展。

(四)建设专业化信息化队伍

随着国家和政府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的迅速提高,我国政府部门针对农业生产扶持的力度也越来越大。所以,各个高校应该通过开设与农业产业相关专业的方式,加快高素质应用型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步伐,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优秀的专业人才。此外,各地方政府还应通过树立典型,建立信息技术模范团队的方式,引导农民认识到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生产产生的积极影响。同时加大农户农业信息化技术操作培训的力度,促进农民素质的稳步提高,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注入充足的动力。

(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一旦该项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了资金缺乏的问题,必然会因为基层设施建设无法顺利完成,制约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体系的发展,影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所以,政府部门必须深刻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通过设立专项扶持基金的方式,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六)加大力度开展信息技术研发

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是确保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各地方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为农业经济信息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政策支持,通过建立科学合理产业规划和管理模式的方式,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严格按照以农民为主体的原则和要求开展农业新技术的研发工作,才能在促进农民经济利益稳步提升的基础上优化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功能,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迈入到了信息化时代,政府部门也应该积极地进行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才能推动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所以,政府在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大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而且还应积极的鼓励各个高校培养专业的农业技术人才,通过建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方式,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信息化农业经济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