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新闻传播的道德话语表征与功用

2020-10-09 10:49肖薇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表征功用

肖薇

关键词:法制新闻;道德话语;表征;功用;伦理语用学

摘 要:在伦理语用学视域下对道德话语予以界定,建构道德话语分析框架,并借助三角互证策略,从言语行为和礼貌变异入手,探求法制新闻传播中的道德话语表征。研究发现:断言类言语行为比例最高,其次为批评、质疑、赞扬和指令类,尚未发现抱怨、致歉、宣告及承诺类话语;具有批评责成意味的不礼貌用语数量最多,其次为修辞性和标记性言说,规制性和贬损性话语较少。两个维度下的道德话语具有表征方式和交际意图上的互补性,且均表现为案件类新闻的高凸显度。验证了道德之于话语的伦理普遍性,阐释了道德话语在文化价值、历史发展、应然实然等方面对于构建秩序、实施评价、规范人际、引导舆情、助益法治的伦理功用,阐明了道德建构与法制新闻传播共生共变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2435(2020)05-0148-10

Manifestation and Effects of Morality Discourse in Legal News Communication: an Ethic-pragmatic Perspective

XIAO Wei1,2 (1.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230601, China; 2.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Key words: legal news; morality discourse; manifestation; effects; ethic-pragmatics

Abstract: In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pragmatics,the definition and analytic framework of morality discourses are given,upon which the moral manifestation in legal news communication is studied in terms of speech acts and impoliteness as a methodological triangulation. It shows asservatives has the highest number followed by criticism, question,praise and directives while complaints,apologies,declarartives and commissives are scarcely found. Impoliteness is descendingly represented in expressions of critics,rhetorics,markedness,while regulations and derogations are rare. It suggests a complementarity in these two dimensions and a moral salience in judicial cases. It demonstrates the ethic-universality integrated with discourses and effects on construing rules, implementing appraisals, mediating relations, conducting public opinions and realizing legal justice in respects of culture and valu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necessity and reality, accounting for the mutualism between moral discourses and legal news.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一直是国际新闻界的共识,但媒体会通过重复的视觉信息和思想观念的积累对受众进行反复引导[1]17-40,从而实现新闻在信息传递之外的意义评价作用。传播话语研究主要包含话语批评[2]107-128,[3]、系统功能[4][5]、新闻图式[6]、社会实践[7]等类型。法制新闻传播同样承载着相应的话语社会功能,不仅关涉新闻客观性和法律严肃性,还涉及道德风尚、价值评判、舆论监督、传媒自律等问题[8]。因此,法制新闻话语的道德评述性和建构性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维度。

法制新闻广义上可看作“对社会生活各方面新近发生的与法制相关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报道”[9],有一般报道和深度报道之分,前者为事件基本描述,后者还包括情感、法理和哲理解说[10]。新闻学界主要从内容、目的、渠道等视角来讨论法制新闻的社会宣传和大众教化功能。法学界主要把法制新闻视为拓展了的司法战场,认为媒体信息公开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性。语言学界相关研究包括法制新闻的叙事策略[11]、权力意志[12]、话语修辞[13]等,但本质上属于法律方法论研究。整体说来,法制新闻话语在静态描写、动态呈现、意图解读等方面尚不全面,尤其在态度潜势和道德建构上的研究较为有限。那么,该如何看待法制新闻与道德话语?如果法制新闻表达“道德”,其表征方式如何?功用是什么?本文拟就此探讨。

一、伦理语用学:视角及框架

(一)伦理语用学——“道德”取向的话语研究

首先,伦理学元概念“道德”有其语源学意义。“道”是万物之源,“人所共由谓之道”(《四书集注》)。“德者,得也。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四书集注》),意指正直的行为和心性。“故學而至乎礼而止,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劝学篇》),“道德”一词的核心意思就是“德性”与“规范”。而伦理学英文名ethics源于希腊语ethos,最早指风俗习惯,后转变为性向品格,又在亚里士多德伦理学著作中发展为人类德性之意。道德morality源于拉丁语moris,同样表示风俗习惯。伦理学拉丁语学名Philosophia Moralis便直接指涉“道德”。

其次,伦理学包含对基于人伦传统和话语交往的话语道德研究。道德话语是包含德性的语言,公众以公共的视角和批判的眼光来审视自我与他者,由此实现话语的社会共识和道德规范。[14]这一阐释源于西方对话伦理学: 哈贝马斯认为话语伦理是符合普遍化原则的道德规范的应用问题。[15]198阿佩尔认为论证中的交往合理性预设了道德规范,道德规则存在于论证之中并对论证过程产生效能[16]41。换句话说,对话伦理学研究具有普遍性与广泛约束力的道德系统,而道德问题的论证形式便是普遍论证和道德应用的话语形式[17]37。这种普遍语用学路向的对话伦理学,诠证了事实、价值与规范的三分结构,阐明了话语道德规范的理性基础。

由此发展起来的语言伦理学从跨学科视角阐释了既有语言性质、又具道德属性的语言伦理现象,探讨着言语交际中的道德规范系统[18]5。陈新仁教授也指出,特定社会中制约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处的道德秩序会影响、制约着意义的表达与理解;同时,交际者也会通过特定的话语内容和方式建构、凸显、挑战、调整道德秩序[19],并明确提出“伦理语用学”的研究范围。伦理语用学不仅聚焦关涉道德秩序、道德评价、道德偏离的话语表现与建构,也致力于探讨不同伦理类型与话语方式的互动关系,从而确定了其“道德”取向的研究维度。

(二)道德话语与法制新闻

“道德话语”常见于法学研究领域,与法律话语相对应,是关乎社会责任、公众认知、伦理评价的语言形式,体现社会道德观[20],主要表现为司法判决的说理性[21],也逐渐融入立法文书,发挥立法效能,尽管其在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上仍有待商榷。法学视域下的道德话语与伦理语用学视域下的道德话语在概念内涵上有共通之處,都力求反映和解读话语形式中道德规则的普遍性。前者侧重法理学对法律与道德二元关系的宏观性思辨,后者强调语言本体论上的认知和描摹。

对道德话语的考查不仅可以落实在立法和司法话语层面,也可以体现在法制新闻传播层面,这既是道德普遍性的理论研究需要,也是新闻报道的实践研究需要。如在颇受关注的“张扣扣心怀怨恨……迁怒于……故意焚烧……”“张扣扣是个感情细腻、懂得感恩的人”“现代社会之所以选择司法救济替代血亲复仇,是因为司法更文明、更克制、更理性”等显在价值评判比比皆是。而非案件类法制新闻报道中也充满着各式各样的道德话语变体,呈现出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彰显着传媒话语与道德伦理间的关联。

(三)法制新闻中道德话语的分析框架

尽管伦理语用学厘清了伦理与语用研究之间的学科关系,但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未就“道德话语”在语言本体与社会建构之间建立可操作性关联。笔者认为:既然道德规范贯穿于语言各层级,并借助语言各形式反映道德与话语互动,那么若对语言结构进行深度描写,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话语的伦理互动性,理解道德话语的内涵、规范和评价机制,进而对话语建构形成反馈和反思。道德话语表征既可以是直接道德语词如“公德”“道义”,也可以是基于特定社会共识的价值评判如“正义”“高尚”;既可以表现为具体的言语行为,也可以诉诸于抽象的文化社会性。语用学经典理论也能够观照道德话语的描写与解读。因此,作为对伦理语用学的应用型实践,笔者尝试建构了如下分析框架(图1):

图中居上方框表示哲学上属概念中道德话语的伦理本质,即道德的普适性、规约性、表征性。左下方框表示道德伦理的语言呈现,包括基于态度评价、语用话题、社会规范的三类描写路径,每一类又可继续划分为若干描写手段。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描写不必囿于固定的话语分析范式,而是可以根据文本类型、语域差异、语体风格、媒体平台、符号形式、研究视角等灵活选择,在具体方法上可采用量化、质性或两者结合。右下方框是对道德话语的演绎性推论,提供了道德秩序、道德理想、道德规范等五个分析维度,重在探求道德表征的伦理机制和功用。三方形成递归性演进:在道德文化性、价值性、历史性、发展性、应然性、理想性的动态介入下,道德伦理本质可表征为特定话语形式,话语形式描写可基于特定的话语分析视角,话语分析提供了文化的可解读性并再次观照伦理反思。外围虚线框表明,道德话语还可与其他关系学科形成横向界面接口,以探求更多话语实践可能。

二、研究问题与方法

基于上述理论背景和分析框架,拟回答:1)法制新闻传播的道德话语可基于怎样的描写视角;2)话语呈现方式如何;3)伦理语用功效是什么。

(一)研究方法:基于语用话题的三角互证考查

限于篇幅和研究需要,本文只提取框架中“基于语用话题”的分析维度,主要围绕以言行事、礼貌原则、会话含义等话题[22]28-63。其中,言语行为和礼貌一直受到国内外学界普遍关注。基于礼貌言语行为和礼貌变异现象开展的冲突话语研究[23],[24]67-70、不礼貌用语与身份建构研究[25]23等较为常见,在双语比较领域也著述丰富 [26-27],对权势关系、社交距离、冒犯程度等因素关注较多,但伦理因素尚无涉及。

事实上,施为用意有可能包含交际者评价意图,进而表现为具体话语策略。评价类言语行为既能反映基于社会共识的道德认知,也能反映基于个体认知的道德感言,从而凸显话语与道德的内在关联。法制新闻中大量述评结合的报道手法,也是出于叙述事实或表达判断的需要。另一方面,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关注的是消极或积极话语策略对交际者权力或行为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人际关系建构。而礼貌变异往往更能反映特定社会语境下交际者性别、年龄、地位、职业等伦理因素的潜在影响。因此笔者将从言语行为和礼貌变异的双重维度入手,对法制新闻予以三角互证的考查和解读。

(二)对象界定及语料选取

本文对“法制新闻”做宽式界定:法制新闻除报道法律制定、案件发生、调查、审判以及其他权益纠纷事件等法治信息外,同样也聚焦于政治活动、贪污腐败、环境治理等一切关乎社会民生的现象和事实。

研究锁定“人民网”,分别从2018年6月、9月、12月三个时间段、任一时间节点上选取“法治”专栏新闻报道各10篇,自建小型语料库。作此选择一方面是考虑到“人民网”是基于《人民日报》的国家重点建设新闻类网站,具备权威性、大众化和公信力。另一方面,网站设有“法治”报道专栏,内容涵盖立法动态、行政执法、司法实践、法治监督、社会关注等法治体系建设各方面,更具话题多样性和报道深刻性。

三、法制新闻中的道德话语呈现

(一)从言语行为看道德话语呈现

鉴于评价言语行为与感言在分类的三大标准上一致[28],而断言类言语行为更加现实理性,因此本文采用学界普遍认可的Searle关于言语行为的分类法,着重考查文本中斷言类、感言类道德话语表征,并做微调:将断言类言语行为分为事实性断言(基于客观现状)和评价式断言(基于主观理性)、将感言类言语行为分为赞扬、批评、抱怨等(见表1),以细化考查变量。此外,以“音句”(而非“义句”)作为言语行为标注的切分单位。这是因为,经由文本前测可知,在书写形态完整的句子里,小句施为用意与全句施为用意基本一致;两者不一致时,小句往往实施次要言语行为,对主要言语行为影响不大。因此,这里仍以书写符号为音句的界定标准[29]196,以规避义句的判断主观性,同时避免对次要言语行为的重复计数。

表1显示,文本共包括851条言语行为,断言类占比89.2%,成为法制新闻中最主要的言语行为,其中事实性断言为80.6%,评价性断言为8.6%,这可能与新闻报道的“客观”属性有关。其次是感言类言语行为,总体占比10%,其中批评和疑问类数量较多,分别是3.9%和3.1%,赞扬类次之,暂无发现抱怨类和致歉类。指令言语行为仅有7处,这或许与法制新闻的信息功能而非强制功能有关。暂未发现宣告类和承诺类,这是由于媒体话语宣告权限不足,无法引起事物骤变,也不具备交际承诺性。总体看,断言及感言类具有较强的评价情态,其他类别言语行为也显/隐性地传递出评价意图,呈现出不同于一般新闻报道的独特之处:

首先,就体现事实和理性判断的断言类言语行为来看,如:

①苏春兰是一名年轻的“89后”法官,也是一名共青团员,担任法院的团支部书记,目前在职攻读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今年八一建军节来临前夕,法院派出工作小组到防城边防大队开展走访慰问部队官兵活动,作为该院团支部书记,她义不容辞参加活动。(《无论审判还是执行她们都是“女汉子”》)

②在立案团队里,罗静协助的两位老法官,他们以案件数量多,且为复杂疑难而著称,往往院里年轻法官遇到一些难以把握的复杂疑难案件,都会来找这两位经验丰富的老法官请教。作为助理,需要协助这两位法官办案,罗静身上的担子自然不轻。(《白洋淀畔女法官》)

例①通过对当事人年龄、职业、身份、职位、教育背景和事件活动的详实描述,凸显了人物特征。例②基于对团队成员和办案情况的叙述,形成了对“老法官经验丰富”“年轻法官担子重”的基本判断。相对来说,两例均已提供了多于一般新闻报道要求的基本要素,也都超出了一般交际所需的必要信息量。

其次,就具有感性评价意识的感言类言语行为来看,如:

③防城区人民法院的女法官、女助理、女执行员们,无论是在审判岗位,还是在执行岗位,办起案来、做起事来都是雷厉风行、风风火火,既有女同志的细腻温婉,和风细雨,更有男同志的果敢刚毅、敢说敢做,为推动清案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无论审判还是执行 她们都是“女汉子”》)

本例针对办案风格、女性特质、男性特质一连用了6个直接道德评价词,并以“积极的贡献”做总结评述,形成了强烈的画面感和代入感。这种阅读体验是在传统法制新闻报道中较为少见的。

断言类和感言类言语行为有时体现为特定的语用修辞,如:

④“大美如园”楼盘无证预售,“最严法规”或成“空文”。

⑤难道他们这些购房者到了开发商的眼里,已经成了可以巧立名目任由割取的“唐僧肉”吗?

⑥以非法的手段来谋求自身各种利益的最大化,如此将“生意经”念得滚瓜烂熟的开发商,能说是守法经营、童叟无欺的良心企业吗?(④⑤⑥均摘自《“大美如园”楼盘无证预售,“最严法规”或成“空文”》)

⑦学校的这一说法能够成立吗?学校真的就不该对死者负有赔偿责任吗?这到底是不是推脱责任?学校凭什么说自己没有责任?(《女博士教研室遭奸杀学校该不该赔偿32万》)

例④巧妙运用引号,不仅具有直接援引的信息功能,还具有标记性符号的语用修辞功能,强化了楼盘信息、开发商及其漠视法律的行为。句中还借助状字“或”展示了预测性含义,避免了断言的绝对化,但话语批判性仍清晰可见。例⑤⑥的修辞反问和概念隐喻(如“唐僧肉”)使得表达更具责成意蕴。例⑦运用排比修辞,质疑和不满溢于言表,属于典型的感言表达,有别于一般新闻客观性、中立性要求。

此外,指令类言语行为主要通过祈使或命令句式达到其法律宣教、献策建议的目的,如:

⑧我们呼吁引入“浪费罪”,用《刑法》来惩治机关浪费。(《挥霍可耻 浪费犯罪》)

⑨1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闲置费。(《土地闲置,为何没人征收闲置费》)

⑩如何以一种诚实的态度和患者交流,恐怕应该是当下医疗机构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医生出诊被殴打,医患关系亮红灯》)

普法新闻指令类言语行为多以高量值的情态词体现,如例⑨“应当”,这就与立法文本在形式和内容上保持了一致;而献策建议则多以祈使语气或低情态赋值表达,如例⑧中“呼吁”一词传达了温和的申述;有时也会利用或然性副词来降低高情态赋值,如例⑩中“恐怕”削弱了“应该”的强制性,语气得到缓和。

(二)从礼貌变异看道德话语呈现

以例③为代表的积极评价言语行为也可视作礼貌视角下的积极面子话语策略,为避免此类重复性描写,同时也考虑到礼貌变异的伦理性(前述),这里只考查不礼貌话语呈现方式。根据已有分类以及不礼貌的直接程度、情感凸显度和话语攻击度,其呈现特征如表2所示。

贬损类不礼貌用语主要体现为对事件或涉事人直接的、不留情面的点评,主观立场鲜明,批判态度明显,话语攻击力强,如例11中对警车违停现象、警察特权思想、监督机制缺位的不满跃然纸上,“人凭车威”“岂能‘任性”也加强了评判意味。不过贬损类总体数量最少,占比3.3%,这与其他类型如网络用语礼貌研究[25]28结论有较大差异。批评类用语数量最多,占比59.95%,表现为对事件或涉事人的理性评述,评价意图明显。报道者一般将所报道事件或行为与法律法规、社会公约、道德规范相关联,从法、理、情视角加以评述,进而产生较强的积极面子威胁。其次为间接类不礼貌用语,占比25.6%,表现为话语的修辞性和有标记性,如例14中一方是“小心翼翼”“战战兢兢”“进退维谷”的行人,一方是“来来往往毫不减速”的车流,那么“平安过个马路”需要借助“人生所有的运气”也就不足为奇了。对比、夸张、暗讽等辞格的叠用,令人印象深刻。读者在最佳关联指引下,解析话语修辞并获得语境效果即评判而非单纯幽默。例15则通过派生词缀“女-”来实施隐性评价,使“博士”高知身份和“女”博士性别身份与替考行为形成反差。间接类不礼貌话语与传统报道手法相比可谓标新立异,其较高的占比量也较出人意外。规制类不礼貌用语数量相对较少,占比11.15%,多见于新闻正文和结语,话语攻击力较弱但具有指令或规劝意味,从而对消极面子产生威胁。

此外,笔者发现法制新闻中的不礼貌用语发生于字词、短语、句子、语篇等各层面,是语义明示、语义回指、话题共现等手段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例12以“明明清楚”“有意无意”“心安理得”“肆无忌惮”“违法性”“违法成本”等短语和“拿……不当回事”的句式,形成了一连串明示化的语义链,凸显了事件在日常和法制双重语境下的不良影响,既能对当事人产生强烈面子威胁,也能引发公众思考。

(三)双重维度下道德表征的互证性

1.话语呈现与交际意图的一致性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直接不礼貌用语如贬损、批评可基本视为事实性或评价性断言,规制类不礼貌用语几乎涵盖了断言及指令言语行为。而间接不礼貌用语主要体现为情态赋值较高的感言类言语行为,在话语风格上,其修辞及有标记性都不同程度地传递出批评、质疑、赞扬等意义潜势。

尽管两者在数量和分布上并非一一对应(因为某种言语行为可以体现为不同的礼貌变异,同一礼貌变异也可能实施不同的施为用意),但在语言手段的综合调遣下,两者在总体分布和交际意图上具有重叠性和一致性,具有法制新闻的道德表征共性。

2. 话语呈现与新闻类别的相关性

在语料分析过程中,笔者发现双重维度下道德表征的互证性还体现为新闻类别的相关性,如:立法新闻中言语行为较为多样化,引述语的大量使用使得礼貌变异比例上升,有标记话语使用频繁;庭审新闻则较多出现直接道德语词,断言类言语行为较为集中。为进一步验证,笔者根据“人民网”报道以及学界惯例,将法制新闻分为案件类(违法犯罪、违章违规、民事纠纷、贪污腐败)、普法类(宣讲、科普)和社会民生类(生活生产、食品医药),并就不同类别文本的言语行为和不礼貌用语情况做了如下统计(图2、3):

案件類法制新闻囊括了绝大多数的言语行为和不礼貌用语,社会民生类次之,普法类最少。断言类言语行为集中出现在案件类新闻报道中,感言类在案件新闻中的出现频率略高于社会民生类,指令性言语行为仅有7处(3处为案件新闻、4处为普法新闻)。具有明显积极面子威胁的批评类不礼貌用语集中出现在案件新闻中(400处),而此类新闻报道同样也包含了大量间接不礼貌用语,既有评判性又有修辞性。社会民生类报道中也包括一定量的批评(110处)和间接不礼貌用语,且在数量上多于普法类新闻(17处)。规制类不礼貌用语主要分布于案件类(62处)和普法类(33处),极少出现在社会民生新闻中(3处)。而单就普法类新闻看,其使用数量最多的恰恰是规制类。此外,贬损类不礼貌用语在所有法制新闻类别中均为最少。

总体看,道德话语在案件类法制新闻中表现最为活跃,这或许与语料选取方式有关(非配额抽样)。案件新闻的话题性可能影响媒体的报道取向。

四、法制新闻道德话语的伦理功用

法制新闻道德表征尽管各有不同,但都与一整套道德规范相关联,本质上体现为:观念文化和价值精神,是主体的观念和行为对他人与社会的善恶意识,并通过制度文化加以确证,即道德的文化性和价值性;历史延续和自觉继承,由道德外部的人类生活实践决定,道德风尚的变化与当下重大社会历史事件相关,即道德的历史性与发展性;实际约束和理想追求,是社会通行和个体履行的有效规范,也是对道德理想准则、道德理想关系、道德理想人格的超前反映和自觉追求,即道德的应然性和理想性。该系统不仅制约着话语的产出,也影响着话语的理解。下面将针对法制新闻言语行为和礼貌变异的呈现特征做具体阐释。

(一)建构道德秩序、触发道德认知

首先,断言尤其事实性断言之所以占比最高且主要分布于案件类法制新闻,这与道德的价值评判性有关。通过大量或超量信息的提供,事件、背景、当事人等内容得以详述,价值理念融入其中,形成“常识、常理、常情”的道德秩序框架,触发民众的道德认知。如例①②中既有对人物在性别、年龄、身份等伦理属性方面的详述,也有“义不容辞”“经验丰富”等直接评价,反映出身份与行为之间的内在逻辑性,而这种逻辑就是人们基于特定共识的对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秩序裁定——你是何人、从事何事、如何说话、如何行事,都承载着特定的社会期待,并接受社会监督和评判。

道德伦理还体现为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涌现的各种新事物和新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新的伦理考量,不断调整、消解、重构社会道德秩序,体现为道德的历史性与发展性。在高官贪腐、医患矛盾、“星二代”轮奸案等案件报道中,断言类言语行为几乎占据全版:“高官腐败对党、国家和人民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坏更广更深,关键原因就在于他们掌握着更大的公共权力、支配着更多的公共资源……潜伏期长……拉帮结派……生活作风糜烂……不收手不收敛……带病提拔,‘边腐边升…… 肆意利用‘余权干政。”“首先,医生应客观对待检查数据和患者感受之间的矛盾……其次,对于手术预期能否叙述得更加客观……再次,面对质疑,如何获得患者的信任。”“从案件性质来说,XX的行为更多的是个人行为,以个人行为评判家长及家庭教育成败也有失公允……涉案人需要受到法律严惩,但并非要一棒子打死,尤其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更需要给其接受教育和改过自新的机会”,这些话语综合调遣了句法、修辞等手段,对高官贪腐行为特点及恶果加以总结、对医患矛盾双方权责义务进行梳理、对未成年人犯案事实、裁决依据和社会诉求予以解读,描绘出官员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一幅幅社会秩序图景,引发人们对道德理想、社会正义、公序良法的深入思考。

从批评、修辞、有标记类不礼貌话语集中分布于案件类法制新闻的情况看,其目的是通过直接评价和间接表述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道德表征。值得注意的是:规制类用语主要分布于普法新闻中,尽管其占比仅为11.15%,远远少于批评、修辞、有标记类。而且在仅有的7处指令性话语中,4处都源自普法新闻。这显示出道德话语一定程度上的法规制作用:语言作为法律的载体势必发挥其相应的法律普及和宣讲功能,尤其当报道涉及立法、法律修正或废止时,法规制功用会随着话语制约力的增强而增强。不过,道德话语的本质功用依然是道德秩序的建构而非法律规范的制定,道德话语不可能取代法律话语。这就能够解释,为何断言/感言类言语行为、批评和间接类不礼貌用语很少出现在普法新闻中,且暂未发现宣告类言语行为。毕竟,道德话语无法强制人们的行为,而是借助善恶标准、情理标准和文明标准来建构道德秩序、促成社会风尚。当然也得承认道德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差距。

(二)实施道德评价、引发伦理思考

从言语行为看,感言类言语行为除1处表示媒体视角下对当事人的良好祝愿外,其余84处均为显性评价,表示赞扬、质疑、责成等。如例③中积极评价的连用和例⑦中排比疑问的运用,凸显了新闻话题度,体现了法制新闻的传播价值:依事实、亮观点、有态度、表褒贬,也是对道德文化性、价值性、应然性、理想性的表达。

从礼貌变异看,除规制型话语外,其余四类均可视为道德评价,传达出贬损、批评与暗讽的意味。出于用语规范性要求,贬损类在数量上远远低于其他网络话语类型(如微博),但足以表达其犀利的贬损含义,属于新闻语篇的“另类”。大量修辞手法表现出对是非美丑的评判。而有标记话语也反映出基于比较、鉴别和推理的道义判断。

法制新闻的态度性还是各类言语手段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在一则楼盘销售的报道中,几乎覆盖全篇的断言类言语行为、批评责成类不礼貌用语以及概念隐喻“狮子大开口”“唐僧肉”“生意經”“出手狠辣”等,尽显媒体对商家不齿行径的批判。

而就新闻类型分布情况看,之所以案件新闻中评价语居多,这可能与案件新闻评述结合、多视角融合的报道手法有关。案件新闻通常包含负面信息,尤其对刑侦案件暴力血腥的细节描述、对贪腐案件桃色传闻的渲染、对青少年犯罪原生家庭的追溯等,都会在信息功能外辅以道义评价功能。这不仅可以满足新闻的深度报道需求,也能满足公众对涉事人、公检法或第三方立场的关注需求。此外,民生类新闻中也有相当数量的评价语。在《便利不是拒收人民币的理由》中,直接评价如“任何拒收现金的行为,都损害了人民币法定地位,也侵害了普通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剥夺了消费者对支付方式的选择权。……尊重与保障不同消费者的权利,赋予消费交易同等的便利,是基本的商业之道”,既明示了报道态度,又指出了为商之道。民生话题与百姓日常忧戚相关,生活小事往往蕴藏着人生哲理。道德话语的影响力也不限于事件当前,还包括可能由此引发的观念嬗变,体现出价值诉求的历史发展性。

(三)构建伦理关系、规范人际互动

道德话语建构着人际伦理、规范人际互动,突出表现为新闻标题的有标记性,如《无论审判或执行,她们都是“女汉子”》《城管持板砖打人,官方回应称系个人恩怨》《女子遭男闺蜜强奸》《90后团伙打造虚假网络外汇交易平台》《大学教授“日记门”》《宝马女酒后砸饭店,交警父亲大闹派出所》等。报道正文中也俯拾皆是,主要建构起以下几种社会伦理:

性别伦理:基于自然性别差异和社会性别差异对两性在社会角色上给予行为规范。“女强人”“女法官”的词缀派生影射出“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认知,当代女性精英化、职场化未必广为接受。“女高知”“女博士”还可能暗示“高文凭低颜值、高智商低情商”的言外之意。“女司机”则往往等同于“车技差”,动辄被冠以“马路杀手”名号。当然,性别标签也不乏有诸如“男幼师”“男保姆”等积极言说,是道德时代性的产物。

职业伦理:基于社会分工给予调节原则。城管、教师、医生、警察、的哥、医代、月嫂等职业都在相应职业伦理观照下各司其职,秉持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良心,维护职业利益和公共利益。媒体一方面对城管违法、教授堕落、医代勾结等不良现象予以曝光,一方面对职业理想的正能量追求加以宣扬,例如在《律师“入伙”城管执法》《临汾车夫哥》等新闻中,当事人的“跨界”身份充分体现出不同职业伦理的融合,宣扬了新时代道德风尚。

年龄伦理:反映年龄与道德发展及规范养成之间的内在关系。相关报道往往以年龄为标杆,以断言和感言阐明其权责、说明其个体或群体属性。这常见于年龄群体的标签化,如“房价过高、更在意生活品质、工作流动性大等因素是90后置业观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不少60后父母们,依然保持‘认买不认租的固有思维”等。这显示出特定年龄结构内具有相似成长背景的人更易与其他同时代人产生共有认知,进而形成特定的言语行为;同时也说明,不同年龄群体间的不同价值评判也可能引发伦理冲突和深层社会矛盾。此外,年龄标签有时具有贬义色彩,如“95后女生被男闺蜜抢男友”“一名90后青年,组建了一个11人的90后贩毒团队”,他们非但没有涉世未深的简单青涩,反而极具圆滑世故和离经叛道。这种语义蕴含呈现出规约化倾向,其话语合理性和道德失范性问题也值得我们注意。

亲缘、地位伦理:用以明示身份和人际规范,如“据了解,刘慧是张斌的继女,张阳是张斌的儿子,张蕾是张文武的女儿,张斌是张文武的堂弟。嫌犯被警方抓捕后,张斌发现,杀人凶手竟然是同村的堂兄张兴艳”,句中人物叙事突显出嫌犯在这起恶性杀童案件中虐害至亲、罔顾伦常的凶残性。亲缘伦理既是道德规范的准绳,也是司法裁判的辅助,关系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衡平。地位伦理关系的构建相对更复杂,通常以曲折变化、限定词或非常规搭配来实现,如《富二代为求刺激贩卖万部淫秽视频》《“奥迪女”召警车打人,网友呼吁公布真相》等,体现了当下社会以房产、车辆及名品消费为代表的财富观,能够触发人们对家庭教养、公民素质、价值导向等问题的思考。

(四)辅以情理监督、促进法治正义

法制新闻的道义监督作用主要体现在案件及普法类语篇中的指令言语行为和规制类不礼貌用语中,分别占比0.8%和11.15%。如“我们呼吁引入‘浪费罪,用《刑法》来惩治机关浪费”“类似事件不能停留于个案式的解决,当地警方有必要在制度层面作系统化的‘打补丁,……及时消除无辜者的刑事犯罪记录”“法律规定是铁的,但执行中却可以有温情”“虽然XX之子涉嫌的案件性质恶劣,涉案人需要受到法律严惩,但并非要一棒子打死,尤其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更需要给其接受教育和改过自新的机会”,以上例句通过指令、断言及规劝来亮明观点:浪费惩治法律化、执法内容制度化、执法方式人性化、司法正义弹性化、道德公义包容化。话语语力在监督国家机器、遏制权力腐败、促进法治正义方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某些描述和断言涉及到当事人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隐私信息,部分批评与修辞类高情态赋值的不礼貌话语也易使新闻报道产生娱乐化倾向,这就可能导致道德失范,严重的还可能妨碍司法独立。因此,道德话语在媒体传播中应注意“量”和“度”,要规避传媒审判和道德异化。

(五)引导舆情走向、共筑社会责任

以反问、诘问、连续发问的方式表明立场,在强调质疑、渲染气氛上有不可小觑的作用(如例⑤⑥⑦),读者易产生共鸣。而大量礼貌变异传递出批判的明示意义或意义潜势,也引导着社会舆情的走向,强化着社会责任感。从语篇层面看,分镜头、给特写、变焦距等特殊谋篇安排,使得新闻报道呈现出全息视角,优化了阅读空间。

五、结 语

本研究构建了伦理语用学视域下的道德话语分析框架,以道德表征为问题导向,对自建语料库中的法制新闻进行了深度话语描写,研究发现: (1)道德表征可基于经典语用理论如言语行为和礼貌原则,结合施为用意、评价意图及礼貌变异,对话语伦理加以描写,形成一个彼此关联的三角验证型话语描写视角。(2)从话语呈现看,断言类使用频率最高,其次为感言及指令类,尚未发现抱怨、致歉、宣告及承诺类话语。礼貌变异主要表现为具有批评责成意味的直接不礼貌用语,其次是具有暗讽夸张效果的修辞及有标记言说,再次是具有消极面子威胁力的规制型话语,较少出现贬损类话语。言语行为和礼貌变异具有道德表征的互补性,且均表现出案件新闻的高关联度。(3)法制新闻道德表征一方面印证了社会伦理之于话语伦理的普遍性原则,另一方面体现了言语机制对于建构道德秩序、实施道德评价、规范人际伦理、引导舆情走向、促进法治正义的伦理功用。当然,道德规范无法取代法律规制,道德话语失范也应当引起学界重视。

本研究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伦理语用学的理论建构和实践应用,不足在于:分析框架仍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样本量偏少且缺少历时性维度,主流媒体语料难以全面代表当下融媒体现状。但笔者期望以此为契机,探求法制新闻的“理”“情”共生,以期对伦理语用学的深入和法制新闻的传播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 Michael Morgan. Living with television: The dynamics of the cultivation process[M]// Jennings Bryant &  Dolf Zillman , eds.. Perspectives on Media Effects.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86.

[2] Wodak Ruth. The genesis of racist discourse in Austria since 1989[M]// C.R.Caldas-Coulthard & M.Coulthard, eds..Texts and Practices: Readings i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ondon: Routledge,1996.

[3] 辛斌.批评语言学与英语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J].外语教学,2000(4):44-48.

[4] Martin J.R.,Rose David. Working with Discourse: Meaning Beyond the Clause[M].London: Continuum,2003.

[5] 王振華.“硬新闻”的态度研究——“评价系统”应用研究之二[J].外语教学,2004(5):31-36.

[6] Van Dijk T.News as Discourse[M].Hillsdale: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1988.

[7] 成文,田海龙.多模式话语的社会实践性[J].南京社会科学,2006(8):135-141.

[8] 张召国. 法制新闻深度报道应把握的几个原则[J]. 当代传播,2012(6):89-90+93.

[9] 蓝鸿文.专业采访报道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0] 张华.新闻深度报道的现状与前景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5(9):91.

[11] 薛朝凤.法制新闻话语叙事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12] 陈坚,法制新闻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7(21):97-98.

[13] 冉高苒.法制新闻中的修辞困境及其化解策略[J].研究生法学,2019(2):17-28.

[14] 杨礼银,朱松峰.论哈贝马斯的实践话语理论[J].国外社会科学,2008(5):47-53.

[15] Jürgen Habermas. Erl?uterungen zur Diskursethik[M].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91.

[16] Kart Otto Apel.The Response of Discourse Ethics to the Moral Challenge of the Human Situation as Such and Especially Today[M].Leuven: Peeters Publishers,2001.

[17] 哈貝马斯.包容他者[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8] 陈汝东.语言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9] 陈新仁.跨学科前沿研究:伦理语用学[J].中国外语,2017(3):9-10.

[20] 姜涛.道德话语系统与压力型司法的路径选择[J].法律科学,2014(6):21-31.

[21] 杜健荣.论司法判决中道德话语的运用偏差及其校正[J].理论导刊,2017(10):99-104.

[22] 陈新仁. 新编语用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3] Culpeper, Jonathan. Towards an anatomy of impoliteness[J].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6 (25):349-367.

[24] Derek Bousfield. Impoliteness in Interaction[M].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8.

[25] 张玮,谢朝群.网络语境下不礼貌语用与身份建构分析[J].当代外语研究, 2015(5):23-34.

[26] Alsulayyi M. N. A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 use of apology strategies by Saudi EFL teachers and British 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a pragmatic approach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lish Linguistics, 2017(7):45-57.

[27] 陈新仁,李捷. 当代中国礼貌观城乡差异调查与分析[J].外语研究,2019(1):29-36.

[28] 陈希.对评价言语行为归属问题的探讨[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14(4):81-84.

[29] 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荣 梅

猜你喜欢
表征功用
虎鹤门身法八势
“定篇”及其课堂教学有效性表征
单亲家庭儿童自卑心理的表征及形成原因分析
铁锰双组分氧化物催化剂低温催化还原性能表征研究
花朵的作用
对化学语言及其教学的再认识
当前心育课无效教学的表征及策略分析
钢笔和墨水的争吵
功用遮阳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