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理性审视

2020-10-09 10:09张冬梅
河北科技图苑 2020年4期
关键词:社会化服务高校图书馆

摘要:近年来,要求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声音越来越多,图书馆也意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对当前高校社会化服务进行理性审视,有利于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化服务的认识与开展。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是创新服务,高校图书馆应该大力丰富自身资源、提升服务的专业性,积极拓展服务范围,以践行图书馆的使命感,确立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存在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理性审视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3897/j.cnki.hbkjty.2020.0060

国外对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实践和研究起源较早。在英、美、日本、加拿大等国家,高校图书馆进行社会化服务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在美国,几乎所有的高校图书馆都向社会免费开放,自由出入,甚至连身份证件都无需提供。所以,美国高校图书馆也被誉为高校里的“公共图书馆”,并一度成为各国效仿和读者羡慕的典范[1]。在我国,图书馆向校外用户开放的科技查新、图书借阅、文献传递以及其他各种非校内服务,都被称之为社会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在形态变迁和服务创新发展过程中孕生出来的一项新型服务项目,起步较晚,而且内容并不广泛。至今,关于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内容尚无统一的界定,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服务仍是当下物联网和数字化时代图书馆服务内容中备受关注和引发热议的话题之一。

1 当前高校图书馆对开展社会化服务的态度

任何一种新服务的产生都会引来业界的热议,社会化服务也不例外。笔者于2020年3月15日,以“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为主题,在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中共检索到相关论文712篇。通过阅读文献发现,关于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研究中主要有如下观点: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等政策支持;也有观点认为高校图书馆是高校与社会间的一个窗口,开展社会化服务在宣传高校的同时还能最大化的提高高校图书馆资源的使用率;还有部分观点认为开展社会化服务时,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工作分工与角色定位不好界定。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作为我国图书馆体系中的不同分支,有着相同的社会属性与功能,但是二者的具体任务和服务对象不同。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公共图书馆是由国家或地方政府管理、资助和支持、免费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机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就是在为师生教学、科研服务的基础上,同时满足部分社会公众对专业性知识、信息获取和利用的需求。因此,从性质角度而言,开展社会化服务并不会改变高校图书馆服务于高校的本质,更不会让其变成“公共图书馆”;从服务内容上讲,两者仍是各司其职,或者说是相互补充。

近年来,有关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具体方式、如何运行以及关于社会化服务的理论意义和可行性、目标人群、困境、技术应用、发展机制等问题都在图书馆学的理论中被提及。但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加上社会服务自身的某些特殊性,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理性审视还较少。

2 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依据

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属于公益性服务范畴[2],探讨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开展,须先解答“供”和“求”两个问题:一是从供给侧(高校图书馆)思考、分析其开展社会化服务的可能性,包括基本条件、理论依据、运行管理机制等,解决“能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二是从社会这一需求侧思考社会化服务的可行性,分析社会用户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显性和隐性需求,包括实体空间的使用、知识服务的方式等,解决“需要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2.1 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政策依据

2015年,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通知,第三十七条指出:“图书馆应在保证校内服务和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发挥资源和专业服务的优势,开展面向社会用户的服务[3]。” 自此,有关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研究和实践活动便日益增多。笔者以为教育部是希望高等学校图书馆为社会用户提供文献资源保障和专业信息咨询服务以推动全民信息素养的提升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提出开展社会化服务战略的初衷,是能为全体民众提供更优的學习资源和更专业的知识服务,让全民受益,其根本是为满足国家发展战略的需求,即创建学习型、创新型国家。

2.2 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的切实需求

图书馆人面对事业发展中的各种挑战,最积极的应对姿态便是服务创新。各种服务创新中,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以“活动”为特征的各种社会化服务。各高校开展社会化服务的动机包括:拓展服务领域、提高影响力、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承担社会责任等几个方面。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声势逐渐增高,但针对“为何开放”“开放什么”“怎样开放”等具体问题鲜少给出明确的答案。在此问题上,理论研究上的模糊与高校图书馆急于创新的心理,在某种程度上带给了高校图书馆“精神压力”。在开展社会化服务的早期,图书馆人需要突破旧的思想禁锢,突破以静态文献服务为基本特征的传统图书馆服务,创建与新的社会信息环境相适应的新型服务思维。社会化服务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无疑是一项服务上的创新,对促进图书馆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3 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应注意的问题

3.1 超承受力的供给活动

社会化服务的合理性辩护理由中,最有力的支撑点便是文献资源的共享属性,信息服务的专业性以及社会用户对高校的向往性。众所周知,在开展社会化服务的活动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成本,但这些成本、福利必须有个界限,不能为追求社会用户欢迎而随意增加服务成本,更不能凡事以读者欢迎作为衡量标准。例如开展社会化服务中非常常见的图书借阅、到馆学习和文献传递,在活动开展之初为取得很好的效果,往往把服务对象的门槛设置得很低,社会用户凭相关证件即可享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但活动一旦形成规模化,这种活动的“创新”则需要大量的文献资源和物理空间以及专业馆员共同支撑,而一旦因为压力而终止服务,则会带来极坏的影响。因此,这样的服务很显然对当前文献资源、硬件设施及专业馆员配备等方面仍资源短缺的高校图书馆而言是不适宜的。

3.2 远离图书馆主题的活动

现代社会很多组织机构都在积极地面向社会开展公益性活动,如医院提供围绕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等健康相关的社会服务;律师提供法律咨询方面的社会服务,都是围绕各自的业务主题。图书馆是围绕文献、知识或信息服务为主题开展服务的,围绕该主题,高校图书馆可进行与信息素养相关的社会化服务。图书馆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活动设置,如真人图书馆、读书沙龙、信息服务咨询等。近来,图书馆对外开放的活动中较多见的是“接待”活动,如接待各中小学以及其他组织机构的参观,尽管在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理论上有很多支持此类服务的声音,但是高校图书馆自身应分清主次,“服务于本校师生的教学和科研”是首要工作任务,对外开放必须要以保障本校师生的资源利用不受影响为前提。如果过多的开展这类服务,影响到本校师生对图书馆的日常利用,也就等同于偏离了主题。

3.3 青睐优势群体的服务

图书馆向来是以服务自立,而服务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服务对象的无特殊化。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服务对象的无特殊化体现在服务对象不仅包括各附属单位、社会其他事业单位或职能部门,还应包括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的其他普通社会对象、残疾人、老人、低幼儿童等特殊人群。以当前社会化服务活动中比较多见的“图书外借”服务为例,虽然活动是举着社会化服务的旗号,但是,基于各高校办学特色和学科建设以及学生规模等因素而建立的馆藏资源结构,决定了任何一个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都不可能适合或满足所有的社会读者。此外,高校图书馆也不可能真正对全社会读者开放。所以比较多见的开放对象是各高校自己的附属单位。很显然,附属单位的对象就成了备受这个活动青睐的优势群体,图书馆人应警惕因为这一“创新”而将服务对象倾斜于优势人群,有失服务公平性。

4 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内容设计

合理的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应该有科学的顶层设计与管理,有目标明确的内容设计。但是,社会化服务作为图书馆人应对信息时代挑战的创新举措,会产生一些目标不是十分明确的活动,甚至可能会有一些无法被理解和接受的构想。在社会化服务发展的早期,我们应该对各种创新业务有更多包容,以鼓励探索。但是,当社会化服务的概念在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变得十分普遍,甚至正逐步发展为图书馆日常服务项目之一时,这就须对其提出理性审视的要求。依据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目标或价值取向,可将当前我国的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分为 4 种类型。

4.1 以文献资源为主要导向的社会化服务

图书馆以文献为载体与社会建立联系。高校图书馆作为我国多种图书馆类型中的一种,作为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首先必须要跟上社会发展、变化的步伐,二是要在高校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承担起自身的职责,三是要与高校一起依靠和利用社会力量求发展。高校图书馆开展以文献资源为导向的社会化服务的优越性分析如下:从资源看,高校图书馆的资源量,尤其是特色资源,自建资源都是社会其他资源无法相比的;从服务看,高校图书馆在文献检索、文献传递、知识产权服务、科技查新等方面的专业化程度也是社会外界不具备的;从人才看,高校图书馆在服务高校师生的同时,也拥有着各学科领域的优秀人才资源,他们与高校图书馆具有紧密关联性,这是其他社会服务部门均不具备的。因此,高校图书馆服务好本校师生的前提下,可以就社会化服务的内容进行有选择、有重点的设定,以提高和满足现代社会用户对专业化信息的需求,为社会经济发展助力。但是对于某些资源匮乏,不具备开展社会化服务的高校图书馆来说,不应去追社会化服务的潮流,还是应该先做好服务自身高校师生的本职工作。

4.2 以引领阅读为导向的社会化服务

图书馆与阅读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近年来,国家提出的“全民阅读”号召,对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工作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助推作用。图书馆应结合社会关注的热点、自身的馆藏资源特色和馆员的学科化背景,利用大数据的挖掘技术,精炼出具有权威性与灵活性的消息内容,借助图书馆网站,微信公眾号、微博等各类社交媒体,多渠道、多样化方式向全社会用户进行经典阅读和碎片化的主题阅读推广。

4.3 以文化活动为导向的社会化服务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思德教育、补给知识的第二课堂,因此,高校图书馆承担着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重要责任,以及践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能。反之,拥有大量专业性强且信息素养高的大学生读者也是高校图书馆最具特色的特点。这些大学生读者大多在20岁左右,他们充满活力与激情,有着较为丰富的知识储备。近年来,高校图书馆以文化为导向进行的一些文化活动已经在很多高校开展得如火如荼,也收到了比较好的社会效益,如真人图书馆、阅读交流分享沙龙、阅读有奖征文比赛、阅读摄影大赛等。因此,笔者认为根据高校图书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以文化为导向的社会化服务一定会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4.4 以专业性为导向的社会化服务

每一所高校的学科体系都是围绕和满足社会各行各业的生产劳动需求而设立,换言之,高校在行业专业性方面可以为社会树立标杆。此外,每一所地方高校的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当地政府,社会的支持,高校应该开展一系列社会化服务来回馈社会。高校图书馆可以结合各馆的文献资源和各高校的人才资源,举办专业性的社会化服务。如医学类高校可组织举办健康教育、法学类高校可举办法律宣教等专业性活动,此类社会化服务对提高自身高校知名度和地方影响力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后,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是以满足用户需求而进行的,关注用户体验的实际感受与注重用户需求同样重要。建立反馈渠道,图书馆在开展社会化服务活动的同时,要善于通过新媒体、网络互动、问卷调查等方式,及时主动了解用户的问题与需求并进行反馈,对图书馆当前服务存在的不足加以改进,努力提升用户满意度,方能助推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婧,李健丽.国外大学图书馆社会服务调查及启示——以美国和日本20所大学为例[J].圖书馆理论与实践,2018(9):66-70.

[2]宋永虹.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公益性开发利用研究[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1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通知[EB/OL].[2020-01-04].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736/s3886/201601/t20160120_228487.html.

作者简介:张冬梅(1981-),女,硕士,徐州医科大学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智慧图书馆。

(收稿日期:2020-03-28 责任编辑:张长安)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voices asking university libraries to open to the society. Libraries are also aware of their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A rational review of the current socialized servi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conducted. It is conducive to the understand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zed services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The socialized services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are innovative services. University libraries should enhance their own resources,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ism of the services, actively expand the scope of services, refuse to follow the trend, fulfill the mission of library, and establish the sense of social existence of university library.

Keywords:University Libraries; Socialized Services; Rational Review

猜你喜欢
社会化服务高校图书馆
关于学习型社会建设与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探讨
完善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促进家庭农场发展
廊坊地区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情况的调查分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浅谈灵武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与实践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