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实践教学探究

2020-10-09 10:23潘舒展杨雪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年18期
关键词:基础课实践教学计算机

潘舒展 杨雪

摘要: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包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要求,对于大学生计算机综合素质的提升备受关注,特别是对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建设一般被列为各大院校必修的公共课程,然而,大部分高校针对计算机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探究方面还有待提高,该文着重论述了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相应的实践教学策略与方法,以期提高大学生计算机理论与实践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18-0080-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目前我国处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方面有很大的空缺,为了填补新时期社会发展对IT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我国各大高校开展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才的竞争也日益激烈,高校对大学生计算机技术的实践教学也在不断地摸索与进步当中,针对当下全球信息网的交流与借鉴,开展对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更合格的信息技术创新型人才。

1 实践教学的意义

计算机基础课实践教学是指将实践作为学习的主要方式与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之下,深化理解计算机基础课的理论教学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综合水平。计算机基础课不是一门纯理论的课程,而是一门内容极其丰富、运用领域广泛、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开展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启发之下,基于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达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适应社会的需求与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展计算机实践课程有助于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认识到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的不足之处,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为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实践教学的开展也可以检验教师的教學成果,教师根据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反馈表现,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不理想的地方,结合学生的问题和需求修正教学方法,达到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1]。

2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主要的教学环节包括:集中授课与上机辅导。集中授课环节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上机辅导课程时间又比较少,一般一周一节,加之理论知识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加大了学生的理解困难,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联系不紧密,导致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2.1 实践教学规划安排不合理

当下高校计算机实践教学存在着规划安排不合理的情况,第一,实践教学课程时间的安排不合理,一般会安排在上午或下午的最后一节课。学生在经过一上午的学习之后,精神有些疲惫,再去上机课时有些抵触情绪,希望尽快结束课程,有的学生已经在思考中午吃什么饭了,有的甚至直接逃课。第二,教师对计算机课程的认识不够,认为学生掌握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皮毛就可以参加工作了,对Office,Excel,PPT,PS等教学内容不够深入。特别是现在大学生本身就有一些计算机基础,对教师讲解的重复知识已经没有新鲜感,自然学习兴趣不高。第三,高校对计算机课程重视度不够,虽然是安排的必修课,但是却没有要求考取相应的计算机证书,对学生的要求还停留在学分和单科考试阶段。教师对计算机课程考试不严格,流于形式上的点名、记分、合格[2]。第四,实践教学模式单一,一般是室内的上机训练,上课频次少,且教学内容不精细,学生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互结合,错失了学以致用的好时机。

2.2 教学理念不能与时俱进,忽略学生的创新能力

面对全球的信息技术网格化发展,现代化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有了新的要求,高校也要随之及时调整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目前各大高校计算机教学理念滞后,实践教学计划、目标、设施等落后,教材内容的固定,没有及时融人新时代的先进理念。教学还是固守传统的以知识灌输的方式为主,实践课程按照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来授课,导致实践课程的教学理念完全偏离轨道。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薄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学生的创新能力,导致学生在实践课程中的教学成果不理想。

2.3 大学生计算机水平具有明显差异

受大学扩招政策、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录取的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也就使得处于同一班级的大学生在计算机使用水平上的差异进一步扩大,这一情况的出现使教学大纲的合理设计面临更大的难度。同一班级的大学生往往来自全国各地,而生长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家庭条件优渥,拥有相对丰厚的物质资源及条件,因此也往往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基础;而来自贫困偏远地区的大学生受物质条件的影响,对计算机的接触较为有限,因此在应用操作计算机的基础能力上就比较差,这使得大学学习过程初期计算机教学的进度面临着较大问题。

3 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策略与方法

大学生是自我管理很有规划的一批,特别是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头脑清楚有逻辑,动手操作能力很强,对计算机基础实践课程有自己的想法和设计意识。大学生是敢于改变且付诸行动的一批,是我国社会建设的知识储备人才,高校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上应该对大学生赋予一定的创造空间,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信息技术创新型人才。

3.1 加强实践教学的理念更新,鼓舞学生的创新意识

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与压力,为了国家和社会的蒸蒸日上发展,也为了大学生毕业之后能够找到对口的工作,高校应该摒弃落后的计算机实践理念,加强实践教学的理论更新。首先,学校要对计算机实践教学给予充分的重视,寄予计算机教学教师严格的要求,合理安排资金配置,为学生创造优质的实践教学环境。其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该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针对当下学生在实践学习中的问题,制定相应的策略,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善于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大力鼓舞学生自由的创新意识,学生身上的潜能是看不到的,往往是挖掘和激发出来的,所以,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鼓舞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实践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挖掘学生隐藏的潜能,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计算机事业的长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3]。

3.2 拓展实践教学模式,建立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

封闭式的单一实践教学模式,严重限制了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一周一节的实践教学课程,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实践教学一方面是对理论课程的回顾与加深,另一方面是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效果的检验。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成果,改善学生课上实践时间的不足,高校应该积极拓展实践教学模式,将封闭的单一上机课程改变为开放性的实践教学体系。第一,高校可以整合全校的计算机资源,开展自主预约练习形式,一来缓解了学校资源的配置不足情况,二来增加了学生实践操作练习的时间,为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不断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第二,高校可以尝试联系校外机构,开展校企合作,校外企业的计算机工作一定程度上是对学校学习知识的检验,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对自身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查漏补缺,也为学生毕业之后踏人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增加工作经验。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计算机综合能力的提高、迈人社会的经验值增加等方面,具有非凡的意义。

3.3 强化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自我学习能力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同时兼顾理论知识能力及实践水平的课程,且课程内容在这两方面均具有一定高度的要求,仅靠被动接受的方法进行学习是无法达到相应标准的。因此,在实践教學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强化,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自我学习能力作为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工作进行。这方面的培养意味着要同时重视学生独立工作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一定水准的设计能力与美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此外,还要重视学生正确学习态度的树立,帮助学生培养出严谨治学、自强不息、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由于教师无法准确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因此学生之间在计算机基础上存在的差距需要靠学生努力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学习、去弥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能使学生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主动进行学习与补充,运用合理而具有科学性的自我学习方法,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善并强化自身,跟上整个班级的教学进度,缩短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差异,使整个班级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处在相近的层次。

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持高度关注,首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学习的重要性,对学生在思想上的懈怠加以督促,做好对学生相关知识体系与技能的指导工作,并及时启发学生运用各方面知识解决问题。在培养过程中要强化学生的认识,使学生意识到计算机的学习是无法通过某个时期的集中强化就可以做到的,这是因为计算机相关行业还处在高速发展中,连同整个社会也处在飞速的发展过程中。因此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学生自身也必须在不断的发展中强化自身,重视各方面能力水准及综合素质的提升,使自己的成长能够顺应社会的发展潮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整个社会以极快速度更新换代的环境下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面对当前高校实践教学规划安排不合理,实践教学设施不完善,实践模式单一,教学理念落后,忽略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情况,高校积极开展计算机基础课实践教学策略与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的理念更新,鼓舞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实践教学模式,建立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期改善目前实践教学的不足之处,促进学生计算机基础综合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盂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实践教学研究[Jl,黑河学刊,2015(1):124-125.

[2]何丽.大学生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硅谷,2010,3(2):168,166.

[3]毕欢.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探讨[Jl.计算机教学,2018(2):91-92.

【通联编辑:唐一东】

作者简介:潘舒展(1987-),女,山东德州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改革、学前教育、韩语;杨雪(1986-),女,山东德州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信息安全、计算机信息通信。

猜你喜欢
基础课实践教学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职教体系下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