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抑郁症研究进展

2020-10-09 10:32徐雪娇李天英田家华
中国医药导报 2020年23期
关键词:抑郁症研究进展针灸

徐雪娇 李天英 田家华

[摘要]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主要有意识活动减退、认知功能损害等临床表现。随着患病率和致残率的不断提高,抑郁症的治疗备受关注。针灸治疗抑郁症的方法主要包括针刺法、灸法或两者结合,发现以针灸为主要手段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针灸治疗不会出现西药治疗的副作用以及耐药等问题,与西药联合使用在提高疗效的同时也降低其副作用,为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针灸有望取代西药而成为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本文总结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针灸;抑郁症;疗效;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R24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20)08(b)-0028-03

[Abstract] Depression has also been known as depression disorder, with 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nclude decreased conscious activity and impaired cognitive function. With the increasing prevalence and disability rate,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Acupuncture treatment for depression mainly include acupuncture, moxibustion or a combination of the two method, and found that acupuncture as the main method of treatment has achieved good clinical efficacy and has been recognized by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Acupuncture treatment will not have the side effects and drug resistance of Western medicine. In combination with Western medicine, it improves the efficacy while reducing its side effects, providing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Acupuncture is expected to replace Western medicine and become the main treatment for depress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acupuncture in treating depression,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Key words] Acupucture; Depression; Treatment effect; Research Progress

近年來,抑郁症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神经精神疾病之一,临床可见情绪低落、悲观厌世、有自杀倾向等表现。抑郁症的治疗已被列入全国卫生工作重点。传统的西药治疗主要包括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三环类抗抑郁药,且大多有困倦、口干、视物模糊等副作用,严重者可见心血管副作用、急性中毒甚至于死亡。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针灸作为传统方法,在抑郁症的治疗过程中具有效果明确、毒副作用小的优势。抑郁症属于中医学的“郁证”“癫”范围,《灵枢·癫狂篇》对癫的治疗提出:“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取手太阳、阳明、太阴,血变而止。”提示早在内经时期已经采用针刺放血方法治疗抑郁症。《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提出“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的郁证治则。古代医家对于抑郁症的探讨及丰富的临床经验总结为现代中医治疗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临床借鉴。

1 针刺治疗抑郁症

根据选穴部位主要分为头针和体针,临床疗效采用抑郁相关量表与血清分子水平检测等进行综合评价。

1.1 头针治疗抑郁症

中医认为头部为诸阳之会,通过针刺头部穴位,对全身阳气进行综合有效调理,起到醒脑安神,平肝潜阳之功效。头针治疗抑郁症的主穴有百会、印堂和神庭等[1-2]。研究显示[3-5]针刺头穴与心理疗法相结合能够有效治疗抑郁症。于钦明等[6]研究显示,与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比较,针刺头穴配合俞原配穴治疗卒中后抑郁临床效果优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另有研究显示[7-8],与单纯服用抗抑郁药比较,以头穴为主治疗卒中后抑郁,能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状态。以上研究提示针刺头穴治疗卒中后抑郁效果显著,不仅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同时可对卒中后一系列躯体症状进行有效治疗,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董艳等[9]选取百会为主穴并以调督通脑的针刺方法治疗青少年抑郁,与口服盐酸舍曲林比较,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提示针刺在青少年抑郁的治疗上效果显著。随着青少年抑郁群体的不断扩大,其治疗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针刺作为有效且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有望取代西药广泛用于青少年的治疗中。综上,以头穴为主治疗抑郁症配合心理疏导,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治疗过程中配穴的选取大都以辨证论治作为指导思想,通过中医整体观念对患者进行调理,达到综合治疗的目的。

1.2 体针治疗抑郁症

腹针疗法的建立是以神阙穴位为核心的中医理论。通过对腹部穴位的刺激达到条畅气机,活血化瘀的功效。通常以气海、关元和天枢为主穴。姜浩等[10]以腹针结合程氏三才针法治疗抑郁症,结果显示与单纯腹针治疗比较,加用程氏三才针法效果显著。提示腹针结合适当补泻手法治疗抑郁症行之有效,值得推广。

吕沛宛等[11]针刺四关(合谷与太冲)为主穴治疗肝郁气滞型抑郁症,结果显示针刺效果显著优于口服氢溴酸西酞。四关穴具有平肝潜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之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由肝郁气滞引起的病证。提示辨证取穴在抑郁症治疗中至关重要。有研究采取以得气为宜的不留针方法治疗抑郁症,治疗后针刺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口服盐酸帕罗西汀[12]。快速针法能缩短留针时间,减轻针刺疼痛,同时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孙维政等[13]采用针刺三阴交和内关为主穴治疗抑郁症,针刺患者抑郁相关症状改善明显优于百忧解。该研究针刺组还增加了疏肝解郁的中药,临床上常采用针刺结合中药或西药治疗抑郁症取得较好的效果,中药复方常见的有逍遥散[14-15]和四逆散[16],西药常见的有氟西汀[17-18]和帕罗西汀[19-22]。针刺与西药联合治疗抑郁症的有效率普遍高于单纯西药治疗,并且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23]。

夹脊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督脉为人体的阳脉之海,总督人体一身之阳气;膀胱经位于后背脊柱两侧。针刺此两经具有调和阴阳,改善脏腑功能的作用。研究显示针刺夹脊穴治疗抑郁症,其效果优于补中益气汤[24]。高振东等[25]以膀胱经的背腧穴为主穴治疗抑郁症,结果显示针刺的有效率高于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以上研究提示夹脊穴治疗抑郁症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2 灸法治疗抑郁症

灸法具有无创性的特点,通过温热效应对穴位进行刺激,起到温通气血,调和阴阳的作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艾灸治疗的过程中,个别穴位可以让患者自行治疗,能够缓解紧张情绪,增强效果。研究显示[26-27],与服用西药比较,艾灸百会穴等治疗抑郁症效果确切,无不良反应且不影响代谢。与单纯口服盐酸氟西汀比较,艾灸神门、神庭和四神聪穴等位配合口服盐酸氟西汀治疗效果更佳[28]。王晓红等[29]将艾灸盒放置于背腧穴,治疗效果与口服米氮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少。艾灸盒是在传统悬灸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具有控温效果好不易烫伤的特点,值得推广使用。邓科穗等[30]选取百会穴等腧穴进行热敏化灸法治疗,结果显示灸法组疗效优于药物组。提示热敏化灸法在对传统灸法进行改良的同时疗效显著。以上研究提示,艾灸治疗抑郁症效果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发生。但同时也应注意,使用传统艾灸方法治疗时,部分患者因不耐灸法的热感或者气味而提前结束治疗。因此,改良后的艾灸方式应更易使患者接受,在此方面需要广大医生总结临床经验,寻求最佳的治疗方式。灸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较少,样本量较小,应鼓励开展大样本量多中心联合研究。

3 结语

抑郁症的发病人群涉及各个年龄层次,发病数量日益增长。原发性抑郁,伴发或继发于其他疾病的抑郁症逐渐增多,其治疗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抑郁症发病原因复杂,西药治疗存在易反复和副作用的问题。以往中医仅作为抑郁症治疗的辅助手段,随着针灸不断被世界医药卫生组织认可,其逐步取代西药治疗。本文对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采用针灸治疗抑郁症效果显著同时能够对患者进行综合调理。在整理资料时发现,针灸治疗抑郁症的分子机制研究较少,大多数为临床疗效观察,因此应当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进一步研究针刺治疗的相关机制,效果确切的同时提供更加充分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段希栋,李守艳,万浩鹏.调神解郁针法治疗肝气郁结型脑梗死后抑郁症临床观察[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43(3):284-287.

[2]  郭颖,孙颖哲,赵永厚,等.头穴丛刺治疗抑郁症[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5(2):289-291.

[3]  黄亚州,贺军.针灸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概况[J].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20,9(2):65-68.

[4]  黄娟,武平,王丹,等.针灸结合音乐治疗轻中度老年抑郁症30例[J].光明中医,2017,32(5):644-646.

[5]  袁婷,熊俊,王雪,等.针灸治疗原发性抑郁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3):1548-1553.

[6]  于钦明,王丹,李鴳,等.头穴配合俞原配穴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9,35(6):27-30.

[7]  王艳君,李革飞,王晔博,等.调督通脑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9,41(6):927-930.

[8]  李美荣.脑卒中后抑郁症针灸治疗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8):28,37.

[9]  董艳,黄玮宏,张月,等.“调督通脑针法”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7,23(2):67-68,71.

[10]  姜浩,王铁云,李海燕,等.腹针療法结合程氏三才针法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9,51(8):218-220.

[11]  吕沛宛,郑伟锋.针药并用疏肝解郁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9):1010-1011.

[12]  周秀芳,胡捷,张迎梅,等.附子逍遥散配合快速针刺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6,27(11):1515-1517.

猜你喜欢
抑郁症研究进展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抑郁症患者脑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