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立马九岭”的无悔青春
—— 访五分校十六期同学黄文礼

2020-10-10 07:49罗永生高林
黄埔 2020年5期
关键词:总队

□ 罗永生 高林

黄文礼,男,1921年9月22日出生,云南弥渡人。1939年,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五分校(昆明)第16期步科第18总队学习。1940年10月军校毕业,分入湘鄂赣地区国民党第1集团军58军新11师32团1营1连任少尉排长,驻守在湘鄂赣边区通城,参加过多次战斗。1941年7月,在通城九岭战役中受伤致残,伤愈后转入广西泉州军政部荣誉军人第七临时教育疗养院疗养。因战事紧张,随疗养院迁至贵州安顺。1952至1954年,参加区秋粮征购工作。1955年,在织金猫场粮管所任会计等工作。1976年12月退休。现任贵州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

2017年8月的一天,黄文礼老人的儿子黄浩在网上看到《楚天都市报》刊载了题为《“立马九岭歼顽敌,屡教倭奴弃甲还 重立 立马九岭 抗战纪念碑》的报道:在从106国道通城县马港镇往湖南平江方向的路边,立起了一块硕大的石碑,上面写着 立马九岭 四个遒劲大字。据介绍,这是通城百姓为纪念当年长沙保卫战中九岭大捷而建。黄浩之前听父亲多次向自己提起这段经历,那是一段父亲挥洒青春热血的时光,那里更是父亲抗击倭寇受伤致残的荣光之地。黄浩立即将立碑一事告知父亲,年近百岁的黄文礼老人没有言语,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看得出他的目光里交织着对那段岁月的肯定与淡然。黄浩不再多问,只是自己反复阅读,并珍藏在手机里。

投考军校奔赴抗日前线

1921年9月,黄文礼出生在云南弥渡。时值抗战军兴,滇军部队相继编组为国民革命军第60军、58军,投入抗日战场。在艰苦作战中,滇军基层军官伤亡很大,中央军校和其他兵科学校分配来的毕业生远远不敷使用,而军团长卢汉希望尽量用云南籍人员来补充。在这种情况下,卢汉迫切希望能够在后方培养一批云南籍的初级军事干部,训练完成后送往前线。1939年,卢汉任命第60军参谋处的李韵涛为第30军团干部大队大队长,返回昆明筹备招生。第1集团军干部总队下设3个大队,训练期一般为一年左右。为了让这些学生取得正式的军事学校学籍,也为了能从中央领取一些办学经费,总队派人前往重庆与军事委员会军训部交涉,军训部最终批准这个总队隶属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五分校,列为第16期第18总队,同时任命邱开基兼任第五分校副主任。因此,这个总队有了 第1集团军干部总队和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16期18总队 两个番号,高中毕业的黄文礼通过考试成为其中的一员,从此走上了从军报国之路。

1940年10月,黄文礼从军校毕业,与同学们一起步行前往湘鄂赣地区抗战前线第1集团军总司令部报道,随后被任命为58军新11师1营1连少尉排长,从此投身于抗日洪流。其间,部队主要驻守湘鄂赣边区通城至崇阳侧面的狮山阵地与日军对峙,黄文礼随部队先后参加过多次战斗。

“立马九岭”右眼受伤致残

1941年,日本派兵从鄂南突击,欲沿湘鄂公路进犯长沙,途中必须经过通城县九岭。当时,驻守九岭的第10师溃不成军,九岭失陷。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电告58军,命令副军长鲁道源立即赴前线督战收复九岭。黄文礼作为58军新11师32团1营1连少尉排长,与该军将士一起参加了这场残酷的九岭阻击战。经浴血奋战,九岭重归中国军队手中,鲁道源当即题词立马九岭”。每每回想起这些经历,黄文礼老人倍感自豪。

同年7月,在湖北通城的九岭争夺战役中,黄文礼的右眼不幸被炮弹碎片击伤,经长沙湘雅医院、湘潭兵站医院、衡阳94后方医院、湖南东安165后方医院、桂林第8陆军医院等多家医院治疗,受伤右眼未被保住,眼球被摘除。黄文礼被定为二等伤残军人。经过半年的治疗后,伤愈的黄文礼被转入广西泉州军政部的荣誉军人第七临时教育疗养院疗养。

/ 中年的黄文礼(前排左二)与家人合影。

/ 黄文礼(第二排左三)与家人合影。.jpeg

随着战事紧张,第七临时教育疗养院迁至贵州安顺,黄文礼一直在该院疗养,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定居贵州安享幸福晚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文礼被短期劳教管制,后来从事秋粮收购工作。1955年,在粮管所任会计。他充分发挥特长,工作积极突出,多次获得单位好评。1976年12月,黄文礼退休。

如今,在家颐养天年、四世同堂的黄老常说:“儿女孝顺,晚辈成才,有的还远渡重洋到英国留学,连曾孙也上大学了,这是我最开心幸福的事。”他时常关注新闻,收看电视节目,出门散步时也不忘买上一份当天的报纸。近年来,尽管身体状况欠佳,但他仍保持生活规律,天气好就外出活动健身,平常与家人一起打打麻将、拉拉家常。为了方便儿女们对他的照顾,他还常常往来于省城贵阳和织金县城之间。

79年后的今天,从湖北通城县马港镇往湖南平江方向106国道旁立起的 立马九岭 大字石碑,正默默述说着 九岭大捷 的悲壮抗日故事。战役的亲历者黄文礼,即将步入他的百岁人生。老人记忆力下降,对往事的记忆逐渐模糊,仅有的左眼看东西也感觉越发吃力了。但是,面对晚年的幸福生活,这位百岁黄埔老人自豪地说:“尽管自己过去饱经沧桑,但能活过来就不易,我对今天的生活感到十分满足!”这应该是黄老对自己当年无悔青春的最好注解。

/ 贵州省黄埔军校同学会机关干部看望黄文礼(右二)。

/ 黄文礼的军礼照。

猜你喜欢
总队
所有的“象”往之路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2017年1—3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环保警察
2016年1—8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3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3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少先队有没有“五道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