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研究的现状、热点与前沿

2020-10-10 08:33孙德良武佩剑韩志勇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关键词:发文创客学者

孙德良 杨 栋 武佩剑 韩志勇(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233030)

引言

王佑镁和陈赞安(2016) 指出“创客”(Maker)业已成为引领全球新工业革命的加速器[1]。国内外不同学者对“创客”概念的定义各有不同,如:毛红芳和吴耀武(2018)把那些勇于创新,喜欢自己动手,通过分析和创造把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界定为创客[2];2012年,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把那些不以牟利为目的,只是为了个人或团体的兴趣和爱好,并能够将一定技术挑战的想法转变为现实的人界定为创客[3],并引发了全球性的“创客运动”(Maker Movement)浪潮。创客运动从欧美传播到中国带来的首要结果是“创客空间”在中国大陆的迅速建立,并且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等一线大城市。如:“北京创客空间”(北京)、“新车间”(上海)和“柴火创客空间”(深圳)等[4]。由于创客及其运动的开展有利于创新要素在各行各业中产生,因而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创新能力,在2015年,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和逐渐受到重视,“创客”第一次被列入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引起了极大关注。

随着创客运动在全世界的广泛开展,国内外学者对“创客”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本文基于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2013—2018年)文献,利用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工具对“创客”领域进行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分析,可以更清晰、直观地理解国内外学者关于“创客”的研究脉络,为未来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由于CSSCI 数据库信息完善、质量高,代表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因而本文选用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为检索平台,通过篇名(词)=“创客”或关键词=“创客”进行期刊检索,下载时间截至2019年3月20日,所下载的文献时间跨度为2013—2018年,共检索到397 篇。由于文献总量不多,经与专家讨论并通过文献追溯、阅读与分析,慎重筛除13篇包括会议综述、讲稿和非研究性论文,得到最终用于本文分析的文献数为384 篇,以供本文分析研究并使用。

本文利用陈超美教授开发的、并被广泛应用于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具体版本为CiteSpaceV.5.4.R1。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共被引分析或关键词及其聚类等可视化分析形成图谱,用于了解某一领域研究的现状、热点及前沿趋势,目前已被各国学者广泛应用[5]。

二、统计分析

(一)发文量变化与期刊学科分布分析

年度上某个研究领域发表论文数量的多少和变化情况总体反映了该研究领域受研究者关注程度和重要性表现等,国内学者对创客的研究比国外晚2年左右[6]。

从发文量来看,2013 到2018 样本总量是384 篇,年均64 篇。从样本文献来看,2013年仅有2 篇,均是以创客空间为研究主题,这也可以理解为国内学者对创客的研究是从创客空间为研究主题开始的。2014 有关创客的研究也只有8 篇文献,但是从2015年起,研究数量有了爆发式的增长(达到68 篇),并且在2016年到达峰值(125 篇),2017—2018年(分别是107 和74篇)尽管有所回落,但是仍高于2015年的数量,说明关于创客的研究仍然是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搜集整理的关于创客研究的384 篇文献分别发表在47 种CSSCI 期刊上。从期刊数量分布来看,发文量超过12 篇的有10 种期刊,主要集中在教育类杂志上,其中最多的是《现代教育技术》杂志,有52 篇;发文量最少的期刊仅有1 篇(共有9 种不同的来源期刊)。从学科来看,384 篇文献主要集中于教育学到体育学等11 种学科,其中最多的是教育学(194 篇),其次是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129 篇),第三是管理学(29篇)。

(二)主要研究力量分析

1.研究者分析

在对Citespace 设置时,均固定采用同样设置的如下:时间范围(Time Slicing)为“2013-2018”,时间分区(Year Per Slice)为“1”,阙值选择(Selection Criteria)设置为“Top50”。在进行作者合作网络分析时,选择节点类型(Node Types)为“Author”,于是得到含有617 个作者、650 条连线的作者合作网络图,并据此统计出的高产作者及其发文数量情况。前10 高产作者中以最高作者王佑镁为例,创客研究共有9 篇论文,其中第一作者5 篇,参与作者4 篇,发表杂志分别有: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开放教育研究等三种,级别较高,对该领域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学者合作研究方面,与王佑镁合作的学者最多。另外,所有作者合作网络密度较低,仅有0.0034,表明国内创客研究的协同效应较低。

2.研究机构分析

从创客研究领域高产机构及发文数量看,发文数量最高的是武汉大学,达到16 篇。其次是山西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均为15 篇。发文量14 篇有2 家,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和温州大学。发文量12 篇的分别是东北师范大学和清华大学。前10 名高产机构10 家,共计98 篇论文,占样本总量的30.47%。从统计数据来看,创客的研究机构主要是我国高等院校(“985”“211”等重点高校排名靠前),并且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各4 所高校),华中地区和东北地区各1 所高校。

三、研究热点和前沿动态分析

(一)文献共被引分析

1973年,美国情报学家Smal 和苏联情报学家Marshakova 分别提出了“文献共被引”(Cocitation)的概念,作为测度文献间关系程度的一种研究方法[7]。两篇或多篇文献同时被后来的一篇或多篇施引文献共同引用被定义为“文献共被引”,共被引的频次越多,说明文献间的关系越密切。通过文献共被引分析,可了解和掌握共被引文献的特征、网络结构及变化趋势[8]。文献共被引分析是CiteSpace 特色功能之一,通过对研究文献的数据集合进行科学的文献共被引关系的挖掘与分析,不仅能够展现被引文献之间的网络分布特征,还可以揭示出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势。

选择节点类型(Node Types) 为“Cited Reference”,通过Pathfinder 和Sliced Networks进行修剪(Pruning),为了显示的简洁性,仅对共被引次数为8 次以上的作者进行了标注。

在前10 篇高被引文献中,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的杨现民2015年在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期刊上发表的《创客教育的价值潜能及其争议》一文被引频次最高,达到了71 次,是研究创客教育的主要节点文献和代表文献。杨现民2016年在《远程教育杂志》期刊上发表的另一篇文章《建设创客课程:“创课”的内涵、特征及设计框架》,此文献中心度达到0.18,说明该文对其他学者的研究影响程度较大。克里斯·安德森在2012年出版的《创客:新工业革命》专著共被引48 次,为前10 篇高被引文献里面唯一不是期刊论文的文献。

(二)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既是文献全文中心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揭示,又是文献收录和文献索引的重要标识,是分析该领域研究热点和前沿的重要依据,高频关键词常被用来确定一个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关键词共现是指关键词在领域文献集中共同出现的情况,高频关键词的共现聚类能够揭示特定领域的重要研究主题,关键词知识图谱有利于分析特定领域的研究热点[9]。在选择节点类型(Node Types)为“Keyword”后,为了突出重点和便于观察,将标示内的阀值提高至5,以过滤出现频次不高的关键词,得到以“创客空间”、“创客”和“创客教育”为中心构成三大关键词共现图。其中,“创客空间”出现的频次最高,为155次,中介中心性为0.31;“创客教育”中介中心性最高,达0.68,频次为146;“创客”居中,频次和中介中心性分别是77 和0.51。

(三)前沿动态分析

陈超美(2006) 将特定领域内一组突变(burst)的概念或研究问题定义为研究前沿。突变是指在某一时间段内的术语、关键词或者被引文献频次激增,用突变强度表示[10]。利用Burstness 进行突变词探测,可以明确创客研究的前沿动态。

表1 创客研究关键词突变

从表1 中可以看出,从2013—2018年的6年中,2013—2014 两年间突变关键词是创客空间,并且Burst 强度最高达到2.0131,表明在创客领域研究初期,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客空间。2014年总理“两创”的提出及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颁布驱动下,“两创”成了热门研究主题,所以在2015—2016 两年间“大众创新、创客文化、创新教育和3D 打印”在创客研究领域也成了研究的热门主题,同时也说明国内学者在在国家政策引领下,创客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有了更进了一步。自2016年到2018年的2年间,创新创业教育和STEAM 教育成为突变关键词,说明学者们对创客的研究产生了一定的聚焦,主要集中在创客教育方面,既包含中小学教育又包含大学教育。从突变关键词可以看出,2016 是承上启下年,因而发文量较多。

从始于2013 的“创客空间”到2018年的“创新创业教育”和“STEAM”教育的关键词突变来看,关于创客的研究正在逐渐“跨界溶合深化”“内容精质化”“主题本土化”和“主体多元化”[11]。也说明了创客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STEAM 教育的溶合是当前及将来很长一段时间的热点和前沿问题。

结 语

通过对2013—2018年CSSCI 收录的384篇关于创客研究文献的可视化分析,着重分析了创客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现状和研究前沿,得出如下结论:

(1)通过作者合作网络分析发现,前10 位高产作者分别是:王佑镁、傅骞、郑燕林、曹芬芳、张立国、陈珊、王德宇、李卢一、吴永和和韩芳。温州大学的王佑镁合作者最多,其余也有两人合作或多人合作的情况,但总体合作不强。发文量最大的研究机构均为国内高等学校,其中既是“985”又是“211”的高校居多,如: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同济大学,占比达60%,说明创客领域研究力量层次高,力量强。

(2)通过文献共被引网络结构分析可以发现,杨现民(2 篇),祝智庭(2 篇),克里斯·安德森等3 位作者与其他5 位作者的共被引频次依次较高,对于国内创客领域的研究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3)通过对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近6年来学者对创客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创客”“创客空间”和“创客教育”三大主题上,而且文献中三大关键词上常会同时出现(在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上会表现为很多的连线)。通过关键词突变分析,从2015年开始,创客研究更多的聚焦于“创客教育”方面。从宏观上看,这既符合国家政策导向,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中观上看,是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要求;从微观上看,有利于个人接受更好的教育和发展。

本研究数据仅限于使用中国社会科学索引(CSSCI)数据库,没有使用WOS 数据库和国内其他数据库(如CNKI)中的数据,因此所取得的结论还值得进一步研究以检验和完善。本文对创客关键词突变分析后发现,在“双创”和国家政策导向下,“创新创业教育”和“STEAM 教育”是创客研究的主要方向。

猜你喜欢
发文创客学者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创客大赛
“小创客”有法宝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学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