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疫情语境的多元写作项目开发案例

2020-10-12 10:06屠美玲杭州外国语学校浙江杭州310023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0年27期
关键词:常识公共卫生产品

屠美玲(杭州外国语学校,浙江杭州 310023)

一、案例背景

疫情期间,一个重要的概念“公共卫生常识”浮出水面,进入大众视野。卫生专家呼吁普及公共卫生常识,在控疫和防疫中发挥积极作用。然“公共卫生常识”一词,似乎未进入义务教育课程。我们曾调查本校初二年级243名学生的公共卫生常识初始经验,以及他们通过何种渠道获取公共卫生常识,结果显示,学生的认知普遍模糊、贫乏。这给自主建构和宣传知识提供了契机。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已不满足于接纳“是什么”的知识,渴望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渴望自己觉悟的同时也能使人觉悟。由此,项目化学习的驱动问题——如何建构和宣传公共卫生常识——产生了。基于疫情的真实复杂的问题情境,单一的写作既浪费资源又影响教学效果,具有适切性的多文体多文本写作成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迫切需求。

二、案例描述

第一阶段:悟道明理

【目标】

团队分工阅读,建构公共卫生常识,提升信息素养、法律意识和思辨能力,培养敬畏自然的意识。

【写作任务】

1.小论文。整理常见流行病,绘制病菌传播路径图,遴选在预防传染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公共卫生常识,明确“公共卫生常识”核心概念。从事实和理论层面,论述“公共卫生常识”对预防流行病传播、提高公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2.列出常见野生动物,以一种或几种野生动物为第一人称,写一篇自述。阅读对象为小学低段学生。

【学习过程】

1.推荐阅读单,建议运用选择性阅读策略。

(1)新闻纪实类

①《财新疫情深度报道 武汉如何一步步走到围城》

②《方方武汉日记合集》

③《紧急报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日本拍摄)(提示:关注环球报道,倾听各种声音,提升信息素养)

(2)法律条文类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③《国际卫生条例》(2005)

④《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

(3)理论及科普类

①《从非典型肺炎暴发流行以及防止工作引发的几点思考》(何权瀛)

②上海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的公开课

③《“冠状病毒”是什么?武汉新型肺炎是如何使人生病的?》(永乐老师公众号)

④《看世界名画中的瘟疫,知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丹尼尔,迷上收藏公众号)

⑤《中国人的博“疫”史》(吾球商业地理公众号)

⑥书籍:《知乎周刊 病毒星球》、《上帝的跳蚤》(王哲)、《大流感》(王哲)、《公共卫生安全》(陈坤)、《公共场所卫生与传染病预防》(刘洪亮)

⑦《美国中小学必修课程 健康与幸福》(与流行病及公共卫生相关的内容)

学习材料和任务传达后,小组运用选择性阅读策略,分类自主阅读,集中突破核心概念,并从新闻事实层面、理论层面摘录与“公共卫生常识”相关的经典材料,再群文比照,去芜存菁。接着,小组汇聚材料,分享争鸣,初定思路。然后,学生独立写作,交流完善,形成小组终稿,并上传作品。最后,师生从“作品质量”和“小组合作”两方面给予评价。

从整个年级的实际情况看,学生作品参差不齐。如何优势互补,改进后续学习?我们创设了项目化学习直播课——学习阶段成果交流及反思跟进。

首先是整理年级优秀作品,传给各小组学习,师生共同提炼优秀作品的特点。然后,开展小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思维先行,关注观点、材料、思路和规范四方面内容,重点强调在分类阅读交流的基础上,如何综合驾驭经典材料,有理有据有层次地阐述观点。接着,展示小论文的规范格式,强调入门规范和学术诚信。最后,撰写“野生动物自述”,针对学生写作平实有余生动不足的问题,提醒学生倾听阅读对象的反馈意见,寻找科学性和文学性巧妙结合的路径。

第二阶段:学“术”践行

【目标】

通过讲座、阅读材料和实际行动,学习项目化学习的通用知识和技能,树立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写作任务】

1.拟一份有质量的调查表,访谈有代表性的人物,实地观察记录,并汇总、分析材料,得出结论。写一份调查报告/观察报告/访谈报告。

2.写一份产品设计方案。

【学习过程】

从书斋生活走向田野研究,在疫情期间有诸多困难。我们建议学生以网络调查和采访为主,提醒学生实地观察务必做好个人防护。针对如何进行观察、采访和调查,并写出规范的分析报告,项目组教师又开了一堂直播课——学以致用,项目化学习实践知识和技能。直播课以报告写作为支架,结合实践传授知识和技能。

“访谈”技能的学习,以一份完整的访谈报告为支架,重点讲解如下内容:如何围绕目的收集数据和意见;如何拟定提纲,斟酌问题的价值;如何与访谈者取得良性互动;如何进行组员配合或借助工具及时做好记录。

“观察”技能的学习,以将新闻稿改成观察报告为支架,明确观察报告的格式和内容,讲解观察前的准备、观察中应具有的品质、观察后的整理分析等实践知识。

“调查”技能的学习是重头戏,其中,拟一份质量比较高的问卷,设计少而精的问题是重中之重。调查结果的分析和调查报告的写作,结合经典样例进行指导。

技能在实践中炼成,浓缩型的课堂指导,其效果有待检验。事实证明,仅四成左右的小组能写出完整且有质量的实践报告。利用网络学习的优势,发挥这些小组的作用,及时分享,适度点评,可以让学生不断看到优质的学习范本,再结合自身实践主动学习,自悟自改。

学生根据小组项目意向,运用至少一种工具进行实证研究,并根据研究找到基于生活的真实问题。找准问题,设计有效的宣传产品解决问题,须写一份产品设计方案。方案的写作指导,我们借用相应写作模板,方便学生轻松入门。为打开学生的思路,项目组教师又开设了一堂网络直播课——诱导与创意:宣传语微创作。直播课从语言、海报、视频及实物角度,启发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和设计思维,创制适合大众或适合不同人群的持久有效的宣传产品。

从学生设计方案的实际情况看,暴露的问题是缺失产品概念,对产品的可行性方面缺乏认证,这反映出前期的调查研究流于形式或未真正发挥作用。对此,我们建议学生开展第二次或第三次调查采访,从现有条件、生活需求等方面仔细研读报告。

第三阶段:创制展示

【目标】

创制宣传公共卫生常识的产品,培养设计思维和动手能力,初步形成“大我”情怀。

【写作任务】

1.写一份产品说明书。

2.写宣传语,创制一个宣传产品。

【学习过程】

学生创制的产品多为影像文字宣传产品。这体现了这个年龄段孩子驾驭网络媒介的能力。展区和公共空间的设计,运用3D 建模技术,有一定的专业水准;面向幼儿和中小学编写的教材,有趣有料,中英文结合,体现了出色的文字表达和美编能力;小游戏、小程序的设计,进入市场的前景看好。产品要进入生活被大众接纳,有赖一份高质量的产品说明书。产品说明书主要包括产品设计理念和产品特色介绍两方面,要求文字简洁、准确和生动,这考验了学生的说明文写作功底。说明产品特色,学生游刃有余,但对阐述设计理念则捉襟见肘。说明书写作的过程,使产品背后隐藏的科学、思想和情怀,被学生看见。学生大呼长见识了,他们切身体会到:原来一个产品背后有那么多的学问,特别是关乎“人”的学问。

关于宣传语的创制,学生大多用文字和影像的方式,忽视了实物出色的宣传功能。事实上,实物能积极地融入消费者的生活,不仅可看可用,而且在互动的同时还能帮助人们提高生活品质。讲评课上,学生意识到,走进寻常百姓家,倾听大众的愿望和诉求,才能创制出普遍而永久的宣传产品。

虽然学生的作品存在缺憾,但最后的网络展示课,学生依然热情高涨。近三小时的分享,在线人数不降反升。学生说:“这是我们自己孕育的孩子,关心是必须的。”

三、案例反思

本次项目化学习活动,历时近20 天。活动开展比较顺利,线上线下合作密切,形成了43件产品和50余篇优秀写作样稿。学生认为“这将是中学生涯的高光时刻”,希望后续的学习增加小型项目化学习活动。综观整个活动过程,从写作教学的角度可作以下几点反思:

首先,多元写作,要发掘给写作提供用武之地的焦点问题。本次项目化学习的驱动问题“如何建构和宣传公共卫生常识”,可谓顺势而为,借势发力。大规模的疫情,给身处象牙塔的青年学子带来了心灵和思想的激荡。无穷的远方都与“我”有关,当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全球命运共同体、土地生命共同体……这些嘴边的“高大上”,变得很接地气,甚至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里。有学生感叹是项目化学习拯救了疫情期间颓丧的自己。复杂问题伴随着诸多矛盾冲突,“建构和宣传”需要高阶思维的参与。每一阶段的活动带领学生离开舒适区,尝试各种实用文体文本的写作,写作的功用和价值得以显现。“写作实际上是一种书面交流表达和交流活动,写作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获得应付生活需要的书面交流活动。”基于真实情境的多元写作印证了这样的定位。

其次,基于真实复杂语境的多元写作,要重设计、重实践。基于真实复杂语境的多元写作,目标指向解决问题,写作任务设计要有针对性。要建构认知并形成观念,建立在阅读事实和理论基础上的小论文写作是最佳途径;要创制产品,田野研究报告、产品设计方案和产品说明书是理所当然的写作内容。基于生活的写作不需要万事俱备步步为营的周密指导,做中学、学中做应是常态。小论文写作对初二学生来说难度很大,但部分学生在未经任何策略性知识指导的情况下,写出了合格乃至优秀的作品,其主要原因是有丰富的理论和事实材料,有明确的问题指向,有强烈的写作欲望。若是为生活而写作,学生在写前必有潜在的模糊的实践经验积淀,一旦进入相应的写作语境,这些知识会由隐而显、从模糊到清晰。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多元写作,没有特定的评价者,实践即是评价的舞台和检验作品的唯一标准,交流顺畅、能解决问题的就是好作品。

基于复杂情境的任务型写作已成为中学写作趋势,这必将引导写作教学超越“技”的窠臼,导向培养写作智慧和发展人的正途。□◢

猜你喜欢
常识公共卫生产品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哈医大公共卫生学院供暖系统整改方案
靠不住的常识
健康常识我知道
常识:哪杯更冰凉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公共卫生
医药资讯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