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2020-10-13 13:58郑旭辉林燕玲
关键词:体系教育

郑旭辉 林燕玲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福建福州 350108)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大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国内众多高校积极调整课程、优化模式、建设师资、强化实践,不断建立完善信息平台、孵化基地、创业基金等支持体系,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快速提升。但由于起步较晚,我国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尚存不足。根据长江学者黄兆信教授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在主体协同、政策机制、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师资配备、学生考量等方面还存在着碎片化现象[1],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各个主体因子与影响要素的联系互动,进而直接降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成效,导致人才数量与质量都低于预期标准,出现人才知识不系统、能力不突出、思维不深刻、特色不鲜明等问题。综上所述,为了实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由“碎片化”向“系统化”转变,特此提出建设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以系统论为指导,全面探析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相关要素及其互动关系,并加以整合优化、科学配置、合理使用,从而取得“1+1>2”的人才培养成效。

一、逻辑起点: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 创新创业型人才

有学者认为,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创新创业思想和能力突出的复合型人才,拥有着发明家的创新意识、企业家的拼搏精神,同时具备专业基础深厚、逻辑思维广阔、概念构建迅速、社交能力强等优势[2];也有学者认为创新创业型人才是专商结合、学以致用、诚实守信、善于挖掘创新的复合型创业型应用人才[3],是能够运用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和能力来有效解决重大科技问题与社会发展问题的人才[4]。综合看来,学者们主要从知识储备、行动能力、思想意识、人格品质、价值取向等多个角度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概念作出了解释。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创新创业型人才指的是那些以满足社会需求、推动经济发展为价值取向,以强烈的冒险精神、好奇心、专注力与毅力为基本特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跨学科知识基础、出色的组织领导能力,能够准确把握市场发展机遇,并成功创建新的企业或以创新的方式管理现有的组织,最终实现经济财富与社会效益增加的高水平人才。[5]

2.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

体系,顾名思义,指的是与某事物相关的若干事物基于一定的逻辑关系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6]人才培养体系,则是限定了这个有机整体是以人才培养为基本方向、以人才培养效果为最终目标,基于这些先定内容,进而确定相应的培养目标、培养对象、培养路径、培养工具、培养环境等[7],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构成了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内容。以此为据,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就是一个由培养目标、培养课程、教育教学和创业实践等一系列与人才培养配套相关的子系统组成的完整系统。具体说来,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就是指:高等院校基于一定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以创新创业意识强化、能力建构、素质提升为基本目标,联合政府、企业、社会、家庭等多个主体建立而成的以目标控制、主体协同、课程教学、综合实践、机构设置、服务保障、评价反馈为关键行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系统。

(二)理论基础

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需要以系统论为重要理论基础。系统论最先由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提出,论证了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的共生关系与整体功能。在贝塔朗菲看来,一个系统是由许多不同要素及其特定环境构成的有机整体,只要运行得当,其整体功能要远远大于系统中的单个要素功能相加之和。另外,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都是一个自由独立的成分,它们在各自的位置上各司其职,发挥着独特的功能作用;同时,它们独立却不孤立,彼此之间保持着密切的互联共生关系,最终在有机结合中使得系统功能最大化。因此,用系统论来指导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是十分恰当的。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处于不断变化、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而其本身也是一个复杂庞大的有机整体,其中包含了大量形态不同、功能不同、性质不同的组成要素,夹杂着多层多样的纽带关系。只有运用系统论的研究方法加以梳理捋顺,深刻掌握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概念、特征、功能、结构、规律,全面洞察要素种类及其相互关系,才能找出最佳解题方法,向国家社会上交完美的人才培养答卷。

二、内核模块: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要件

(一)目标系统:厚植人才基因

目标系统主要由总目标、分目标与子目标三个层次组成。其中,总目标就是提高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数量与质量,积极向社会输送满足国家经济发展需要、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分目标主要分为三个维度,即培养对象创新创业意识的强化、创新创业知识的掌握、创新创业能力的塑造、创新创业品质的提升。而最底层的子目标则是分目标展开细化的具体内容。与创新创业意识强化相对应的子目标,主要包括好奇心、好胜心、想象力、求知欲、求异性、进取心、事业心、竞争意识、完美主义、终身学习意识等;与创新创业知识掌握相对应的子目标,主要包括专业基础知识、经济学知识、管理学知识、社会学知识、心理学知识等;与创新创业能力塑造相对应的子目标,主要包括机会识别能力、判断决策能力、领导统筹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社交公关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等;与创新创业品质提升相对应的子目标,主要包括责任感、抗压性、意志力、诚信度、敬业度、乐观积极、渴望成功、大胆果敢等。

(二)主体系统:联结多元场域

该系统主要包括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家庭五大主体场域。政府作为公权力的持有者,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摆在教育发展战略的优先地位,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有效调整高等教育管理措施,保证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得以有序开展。[8]高校作为高水平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内含学生与教师两大核心成分,既要承担主要的教育培养工作,帮助学生增加知识储备与技能储备;又要充分对接政府、企业,为学生发展搭建起内外沟通桥梁。企业作为科学技术创新的主要承接者,需要为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强化人才培养的风向标作用,保证高校内部人才培养与外部市场发展供需匹配。社会,是创新创业型人才施展拳脚的主阵地,社会的文化包容性、观念开放性与服务完备性都影响着创新创业人才及其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家庭环境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启蒙作用不容忽视,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使学生在玩乐中收获、在激情中探索、在责任中拼搏,提高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成功的可能性。

(三)资源系统:整合催化养分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它涉及面广泛,持续周期长,需要源源不断地注入必要的资源,确保培养工作顺利开展。基于认识角度的不同,可以对这些资源做出不同的分类。根据供应主体的不同,可分为政府提供的资源、高校提供的资源、企业提供的资源、社会提供的资源、家庭提供的资源等;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以政策、师资、教材、资金、信息、平台基地、设备、人才等为主的显性资源,以机制、舆论、技术、管理、服务、校友影响力、品牌效应、市场容量等为主的隐性资源;根据作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影响人才培养战略规划与执行的直接资源,以及为人才培养战略提供支持与便利的间接资源。为了整合更多的资源,高校必须尽力挖掘更多的利益相关者,洞察了解不同主体的需求所在,并做到求同存异,找出共同目标与共同利益。而共同利益的实现需要共赢的利益机制做保证,又因为共赢不是“同时赢”,还有先后之分,因此不同主体之间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沟通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了解的重要手段,信任关系的建立有助于整合更多的资源,降低风险,增加效益。

(四)执行系统:促进价值增溢

在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体系建设过程中,教育、实践、合作、管理、保障、评价等是基本执行内容。教育,主要包括专业教育、跨学科教育、素质教育等,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理清事物之间的基本关系,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实践,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比赛、活动、实习、创业等实操活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构建新的思路,并且付诸于行动,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合作,是要加强政校企社家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相关的物质、能量与信息间的有效交换,开创多元协同的良好局面。管理,是由确定的机构部门根据职责所在,对人才培养的相关事务进行领导、管理、控制与协调,保证人、财、物等资源配置到位,运用得当,朝着既定的目标持续前进。保障,旨于通过文化支撑、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技术指导、基地建设、平台服务等途径来支持和推动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和运行。评价,是要动员不同领域的评价主体,使用科学多样的评价方法,针对不同的评价指标进行考核反馈,找出主要矛盾与主要方面。

(五)文化系统:打造思想温床

文化系统主要包括国家发展文化、校园建设文化、市场运行文化、社会观念文化等方面。在国家发展文化上,我国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创新要素在更广范围内加快流动,从多方面入手,为创业“新四军”创造了功能更加完善的创新创业环境。在校园建设文化上,积极准确对接社会发展需求,重视营造学以致用、产教融合的学术氛围,高度强调知识的应用与转化,逐步形成以“坚定信念、破旧立新、投身实践、创新科技、追梦创业”为核心的现代校园文化。[9]在市场运行理念上,进一步放开新创企业市场准入,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做到松绑减负,出台实施一套维护公平竞争的监管举措,为新创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创造平等机会,为企业优化转型释放发展空间。在社会观念文化上,大力培养适宜创新创业的文化环境,做到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平等开放,自由进取;勇于尝试,宽容失败;注重合作,以人为本等等,让所有创新创业活动享有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让锐意创新和创业成为一种潮流、一种风尚。

三、灵魂属性: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特征

(一)理论性与实践性

创新创业是一个复杂的知识创新、知识输出、知识应用、知识转化过程,需要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提高创新创业成果的科学性与引领性。因此,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需要实现专业理论教育与创新创业系列教育的有机融合,根据通识教育、入门教育、深度教育、重点教育的具体培养要求逐级深入,帮助学生搭建起多元化的创新创业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由“一专”向“多能”发展。同时,创新创业是一个由设想到现实的过程,因此实践模块不可或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就是为了更好的实践,理论学习的目的在于为今后的实践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需要通过创新创业仿真训练、赛事参与、企业实习、在校创业等实践活动来进行巩固提升。只有亲身参与、真切感受,才能强化学生认知,使其在具体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真正做到知识应用、要领掌握,实现综合能力与整体素质的快速提升。

(二)耦合性与有序性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需要考虑到政校企社家多个不同主体的力量动员与共同利益,需要考虑到体制、政策、机构、师资、课程、资金、平台等要素因子的整合与配置,需要考虑到课程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产权保护、支持保障、评价反馈等多个环节的设计与执行,需要考虑到内源性培养动力与瓶颈、外部性发展机遇与前景、支持性文化规范与约束等背景环境,总体呈现出错综复杂的、非线性的耦合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并非无规律、无秩序。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内含教育基本规律、个体成长规律、组织发展规律、经济运行规律等作为基本行动指南,能够有效确保该体系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阶段清晰。在此基础上,有关主体遵循客观规律开展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调动各种要素因子,扎实推进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使得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最终呈现出稳定有序的发展状态。

(三)开放性与内生性

在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中,高校不再是一座封闭保守、自我发展的“象牙塔”,不再只是潜心钻研、不问世事,而是逐步走向社会中心,关注并参与社会发展。高校积极增加与外界的沟通、交流、互动与合作,努力从中汲取有利的养分因子,厚植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沃土。无论是前期准备中的需求把握与战略规划,还是中期执行中的教育实践与资源调配,或者是后期验收中的成果转化与人才检验,都需要高校面向外围,扩大开放。在经历长期发展之后,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将形成制度化、系统化的发展态势,那些驱动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事业深入开展的内源性力量、外拉性力量、支撑性力量不断融合汇通,使得体系内的不同主体和要素之间形成资源共享、协同促进、内生成长、持续优化的稳定局面,自然而然地构成了生命力旺盛、反哺能力强大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生态系统。[10]

(四)共生性与独立性

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需要动员到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家庭等多个主体,他们彼此之间需要保持互助协同关系,一旦共同目标达成一致,就能建立起相应的合作联盟,使得每一个主体在进行战略决策与实际行动时,既要追求自身的发展目标与最大利益,又要考虑他方,兼顾其他主体的利益,实现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功能大于单个主体功能的总和,最大限度满足不同主体的不同需求,形成良好共生局面。与此同时,每个主体仍然保持各自的独立性与自治性,而不受其他主体干涉,它们基于自身特点与职能,在各自的领域,建立各自的组织,做出各自的决策,制定各自的计划,实现各自的价值,各司其职,不断自我革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但需要注意的是,联合时期必须要建立科学透明的协同规则,只有一定规则体系的约束下,才有可能实现良性自治。[11]

(五)动态性与平衡性

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服务知识经济发展需要。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社会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更新,优胜劣汰、更新换代的频率越来越快。相应地,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内容也要做出适度的调整升级、与时俱进,根据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来动态开展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保证其具备的知识体系与能力素养能够不断适应瞬息万变的现实社会。而在这动态发展过程中,各个不同的系统与要素“手挽手、齐步走”,共同对抗、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各自调整、因势利导,任何一个因子的改变都能有效带动与之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其他因子的变化,整体保持步调一致、齐头并进,有效维持体系正常的物质循环、能量交换与信息共享,使其始终保持在一个平衡发展的状态。

四、牵引梯度: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与运行路径

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与运行需要充分发挥各大组成系统的功能优势,在充分掌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特色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科学灵活地组合调用各大系统的全部要素,坚持以战略规划为主导核心,以教育教学与实践实训为培养之翼,以组织建构、保障服务、评价反馈为驱动引擎,形成以“一心二翼,三轮驱动”为基本思路的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运行机制。见图1。

(一)强战略规划主导:审时度势,统领全局

坚定不移地立足于“教育兴国,科技强国”的国家发展战略,高站位规划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品质为宗旨”的培养理念,严格遵循人才发展的基本规律,将具有不同价值取向的高校、政府、企业、社会、家庭统一起来,打破传统的思想边界、学科边界、产业边界、地域边界,不断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移、技术开发、企业创立、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形式各样的合作活动,通过取长补短、资源共享等方式充分激发各个主体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和潜能,最终建立起产学研用高度融合的管理机制、教育机制、市场机制与服务机制,实现政策领域、知识领域、商品领域、意识领域的多力合一,促进知识生产模式的快速形成与优化,推进高等教育进行综合改革,强化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不断满足国家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发展需求,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二)以教育教学建基:里应外合,专博并举

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工程,引导大学生形成更多正向的价值判断,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不断强化家国情怀,在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更多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国家;坚持以课程体系调整为关键抓手,按照“专博并举,分层递进”的基本原则,明确入门引导、通识普及、专业强化、个性化探索等不同阶段的教育重点,并以此为依据,完善以“公共必修模块、公共选修模块、专业必修模块、专业选修模块、实践环节模块”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坚持以教学方法变革为创新点,结合因材施教、以人为本、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积极实施小班教学、翻转课堂、个性化指导等新型课堂授课方式,综合使用参观考察法、头脑风暴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项目参与法、师徒组合法等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活动的启发性与体验性;坚持以师资队伍建设为突破口,积极选拔任用一批创新创业意识强烈、理论深厚、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承担主要教育任务,同时邀请合作企业、杰出校友、家长群体中的优秀代表进行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传授与分享,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率。

(三)以实践实训夯基:层层深入,循序渐进

联合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主体展开训练营建设、赛事举办、企业实习、在校创业等实践实训活动,充分利用政府的政策引领优势、企业的资金平台优势、社会组织的志愿服务优势。创新创业训练营主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项目为导向,由营内成员自主组建团队、确立创业项目,并与相应的导师进行双向匹配,进行有效的对接指导,完成商业计划书后,再进行路演交流,并邀请企业代表、协会代表参与评价指导。高质量的创新创业类竞赛已成为人才培养的一个新路径,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培养方法必须充分运用起来,通过举办“校级—省级—国家级”不同级别的创新创业类竞赛,层层打破学生的心理障碍,增强心理素质,积极在融入生活、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发掘创业灵感与机会。加强企业实习实训,实行订单式、委托式、定向式人才培养方式,依托校友资源优势,积极与政府、新创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加强联系,签订合作协议,建设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创新创业平台。在校创业是学生真正走向自立、独当一面的关键阶段,创业学生能在试错成本较低的情况下,以核心领导或成员的身份大胆实施创新创业计划,切实提高领导能力、管理能力、执行能力、思考能力,快速积累创业经验,开拓自身的人脉网络。

(四)重组织机构管理:科学建构,精准服务

首先,成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由校党委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由学校办公室、宣传部、学生工作处、人事处、科技处、校友会等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担任小组成员,负责统筹协调创新创业资源,制定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对各项具体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与管控,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与权限。其次,按照“教育培训—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商业转移转化”的发展思路设立多元化、专业化的服务机构,如创新创业指导中心、产学研合作研究中心、技术研发中心、技术转移办公室等,从政策解读、设备供应、平台建设、对外交流、资金筹措、产权保护、商业转化等多个层面助力创新创业型人才成长。再次,加强对创新创业社团的精细化管理,发挥成员凝聚性强、专业基础扎实和兴趣爱好浓厚的优势,细化社团设立、成员准入条件,制定科学实可行的考核标准;不断完善社团内部的成分构成,优化社团内部的职能安排;扩大社团活动的权限与范围,提高项目化与市场化水平;改善社团运行条件,如配备专业负责的指导教师、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场地供应等。[12]

(五)重保障措施兜底:多管齐下,保驾护航

第一,加强创新创业文化建设,通过宣传栏、讲座、沙龙、公众号推送等多样化形式,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自由开放、锐意创新、大胆创业、宽容失败、多元发展、服务奉献的精神风尚,让创新创业文化深入人心。第二,大力出台支持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高校要制定和完善学分转换、保研激励、休学创业、资金与空间提供等支持政策,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和动力;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来促进体制创新、加大财政扶持、规范市场运作、提高创业投资、优化配套服务等。[13]第三,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设立专项基金来支持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并实现市场化运作,同时拓宽融资渠道,动员银行金融机构、合作企业、风投公司等提供低息或免息贷款服务、提供创业启动资金。第四,推进创新创业平台基地建设,包括科学研究平台、成果转化平台、产业承载平台、服务咨询平台、信息交流平台等,高度整合丰富的优质资源,推进平台内资源共享,促进创新创业工作交叉融合,强化凝聚效应。[14]第五,优化知识产权保护与权益分配,严格按照现法律制度对创新创业成果进行合理的保护与分配,大力惩戒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

(六)重考核评价升级:有则改之,嬗变发展

在评价权重上,应倾向于考量创新创业精神、工作能力、职业素养、个人品质的提升,而不只是通过学业分数、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情况等量化数据来对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简单粗略的评价。在评价主体上,要努力实现多元参与,除了校内师生之外,还应邀请政府主管部门工作人员、行业代表、权威专家、校友代表、风投专家等不同领域的人员参与评价过程,从不同需求角度和思路出发,综合考核人才培养过程与结果。在评价内容上,除了对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精神、能力、成效等方面进行评价之外,还要对教学课程、师资队伍、工作部门、服务平台、环境氛围等支持性要素进行评价。在评价方法上,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短期与长期皆考量,综合使用问卷调查法、工作记录法、目标管理法、工作计划考核法、标杆对比法等科学方法,确保标准明确、程序公平。在评价应用上,应该把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结果与学生评优评先、保研升学等奖励相挂钩,与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相挂钩,与专业建设考核相挂钩,与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相挂钩,与各学院、各单位及领导班子考核相挂钩,使其成为各项工作考核的重点内容之一。

注释:

[1] 黄兆信:《众创时代高校创业教育新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

[2] 高新宇:《吉林省中职学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报告》,硕士学位论文,长春师范大学,2019年。

[3] 葛宝臻:《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年第12期。

[4] 朱家德:《高校创业教育的三重突破:事实、组织及理念》,《现代大学教育》2018年第6期。

[5] Shaker A. Zahra,Eric Gedajlovic,Donald O. Neubaum,Joel M. Shulman,“A typology of social entrepreneurs: Motives, search processes and ethical challenges”,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vol.24,no.5(2009),pp.519-532.

[6] 杨 丽:《省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南大学,2009年。

[7] 曹华芳:《基于市场需求发展的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8] 尹洪炜:《新加坡创新创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江苏高教》2018年第11期。

[9] 步德胜:《高校创客文化建设路径探析》,《中国成人教育》2016年第10期。

[10] 黄兆信、王志强:《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路径研究》,《教育研究》2017年第4期。

[11] 齐立辉:《基于生态理论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构建》,《继续教育研究》2018年第9期。

[12] 向 东、郑 铮:《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与专业社团的精细化管理》,《继续教育研究》2017年第7期。

[13] 中国政府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汇集发布解读平台,http://www.gov.cn/zhengce/zhuti/shuangchuang/.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http://www.moe.gov.cn/s78/A08/gjs_left/s3854/cxcyjy_ssfa/201604/t20160413_238066.html,2016-04-13.

猜你喜欢
体系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TODGA-TBP-OK体系对Sr、Ba、Eu的萃取/反萃行为研究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什么是“好的教育”?
探索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创新应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如何建立长期有效的培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