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胎母猪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技术措施

2020-10-13 05:56李清林汤海林张锦余孙杰龙冷电波王荣芳宋灵峰
养猪 2020年5期
关键词:输精公猪发情

李清林,汤海林,张锦余,刘 伟,孙杰龙,冷电波,丁 宁,王荣芳,宋灵峰

(1.湖南省益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 益阳 413046;2.湖南省益阳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益阳 413001)

头胎母猪是指从选种到产完第1胎仔猪后断乳时的母猪。管理到位的规模猪场或集团公司都单独设立头胎线或头胎场,与经产母猪场相距一定距离,目的是控制母猪二胎综合征,提高二胎及以后母猪的繁殖效率,降低母猪的淘汰率。一般美系长大或大长母猪根据遗传性状,从1岁左右开始产仔,要求头胎猪产健壮仔9.2头以上;母猪的使用年限4年左右,平均一年产仔约2.3窝,一生产仔9胎左右,胎均9.8头以上健壮仔。但有的猪场,母猪产仔平均不到7胎就被淘汰掉了,尤其是第2胎时,繁殖性能明显下降,淘汰率达40%,一个母猪群3年左右时间就全部更新了。所以,头胎母猪饲养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全场母猪源头指标的高低、胎龄结构调整及全场猪群生长的健康度,最终影响到猪场资金的周转快慢和效益的高低。

1 饲养头胎母猪工作者的职业要求和人才的培养

头胎母猪饲养管理工作者,一般从21日龄仔猪断乳选种回来饲养开始,经过较长的饲养管理一直到配种、怀孕、产仔断乳后近345~365 d,才能看得出结果的好坏,而期间还有技术管理及疫病防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培养头胎母猪工作者,应选择认真而有耐心、诚稳而有责任心、遇到困难和面对低谷时不轻易言败服输的、能够分析问题大胆创新并敢于冲出困境的有自信心的人才。头胎母猪饲养管理工作者应选择理论知识、生产实践及管理操作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并且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理论、技术、操作及管理的要求,从而增强生产管理和技术指导能力。

2 头胎母猪的引种计划、运输与猪群选择

2.1 引进计划包括引进种猪场的选择和评估,经济合同的签订以及售后服务等

根据本场种猪群的胎龄结构和配种计划,头胎母猪应制订详细、具体的引种计划,确定需要引进的体重、数量和具体时间,最好避开高温季节如南方地区6月中旬至9月中旬发情配种。

2.2 引种运输

运输途中应尽可能避开从疫区通过,严禁与其他动物接触。装车前,车和猪群要严格消毒。运输时,夏秋季高温阶段应选择在清晨或晚上气温凉爽时,冬春季节选择在中午前后的高温时段。运输途中应有专人押运,做好防暑降温、防寒保暖及生物安全工作。

2.3 猪群选择

第1次选择:引进场仔猪在21日断奶、体重6~7 kg时,自留场仔猪2月龄、体重20~25 kg时。选择生长好、四肢健壮、同窝产仔数高、母性好、无遗传疾病和其他疾病的健康仔猪做头胎母猪。头胎母猪从自留场选择能够做到这一点,头胎母猪从引进场选择因很难了解到这些真实资料,能做到这些就很难。所以引种要到诚信度非常高的种猪场引种。

第2次选择:4月龄、体重60 kg时。选择活泼健康、四肢结实、后躯宽,背腰平直、外阴较大下垂、有效乳头对数在7对以上,发育良好匀称,母猪的膘情在3分左右。第2次选择比第1次更细致严格,且起决定性作用,挑选好后,严格按头胎母猪饲养方式进行管理。

3 头胎母猪的健康管理和驯化

3.1 健康管理、卫生和防疫

猪在运输过程中容易产生肢蹄损伤、出现应激等,应及时治疗护理。到场后,在卸猪前后,要对猪、人、车、物品、场地及赶猪通道严格消毒,并且单独饲养于专门的后备猪舍,为缓和运输应激,运回当天不喂饲料或喂少量青饲料,待1~2 d胃肠功能恢复正常后进行自由采食,饮水中应添加多种维生素或补液盐5~7 d。在后备舍隔离饲养30 d以上,确认其无病后,再转入头胎生产线或头胎场,但建议不立即与现有母猪集中饲养,饲养到70 kg时,开始按既定的后备母猪或头胎母猪的免疫程序接种疫苗,提高母猪自身免疫力;做好日常卫生等基础工作,调控好“三定”,控制好“三度”。

3.2 驯化

转入头胎线饲养到95 kg或7 d后,按10头头胎母猪和1头老母猪比例混养,使其与本场的基础群交叉感染,从而达到抗菌谱水平与本场的病原谱一致,避免或减少引种风险。

4 头胎母猪的饲养

4.1 分栏和卡位食槽喂养

群养分栏饲养,根据饲养栏舍大小及猪的大小定群,密度不宜过大,保证每头猪有2.0 m2或以上的活动空间,群养有利于发情。卡位食槽(图1)喂料,卡位长1.0 m、宽0.6 m。经调教的头胎母猪,每头猪固定一个卡位食槽,定位定量喂料,有利于控制膘体肥瘦。栏舍内卡位外最好采用半漏粪地板。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检查饮水器1次,防止堵塞,保证饮水器干净清洁,饮水流量每分钟1.5~2 L。

4.2 适时换料和优饲

头胎母猪按体重大小分为3个饲养阶段:在2次选种后到体重95 kg,应饲喂中猪料两周过度到大猪料;体重95~125 kg,这是头胎母猪性成熟期,这期间应专门配制头胎母猪料或后备母猪料,此阶段对钙、磷和微量元素、维生素E要求相对较高;体重125 kg到配种,这期间为了让头胎母猪发情多排卵,应让其自由采食高蛋白质饲料如哺乳料。

4.3 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

舍温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头胎母猪的发情配种,要求头胎母猪舍温度控制在18~26℃,过高时采取开启水帘等措施有效降温,过低则要采取密闭门窗甚至加热等有效措施升温保暖。

5 头胎母猪查情诱情及促发情措施

5.1 查情诱情

5.1.1 公猪查情 头胎母猪一般在160日龄、110 kg以上时开始查情与诱情。对卡位栏和限位栏饲养的头胎母猪,诱情公猪和母猪的直接口鼻接触是有必要的;对大栏饲养的母猪,此时应该用性欲旺盛的优秀稳定的公猪直接接触,每天接触刺激2次,每次5~10 min,有利于刺激头胎母猪性成熟和发情;对上述两种诱情,都应该用10~28月龄的公猪。最近连续3年,用经过反复挑选好的10 950头后备母猪,分成18组进行大数据对比统计,将母猪赶至8~28月龄的公猪栏,第1次发情时间平均为183.5 d,最早的是176日龄,最晚的是223日龄(表1)。同时还发现在第一情期发情率将高于将公猪赶进母猪栏的12.6%。只有查准了头胎母猪的初情期,才能确定配种日期。同时要求员工做好母猪的发情记录卡,打好耳标。母猪达到第一情期的时间越早,其繁殖性能越好。用优秀的公猪查情,优于其他任何查情方式,当然也需要提高配种技术员的辨别能力。

表1 不同年龄公猪诱情头胎母猪的效果

5.1.2 公猪信息素或气味剂查情 这种方式,适用于大栏、卡位栏及限位栏。其主要成分是公猪唾液类似物,有效成分是雄烯酮、雄烯醇等。具体操作方法是:对180日龄左右头胎母猪,每天上午和下午对鼻喷洒气味剂1次,每次2 mL,连续21 d,出现静立反应等发情反应的,立即停止喷洒,并做好耳标和记录。对超过21 d还没有出现发情的,肌注PG600,3 d后开始喷洒气味剂,每天2次,每次2 mL,连续4 d,出现发情即可停止喷洒。超过240日龄或280 kg以上还没有出现第一情期的,考虑淘汰。这种方式能提升头胎母猪第1次发情率6%~9.5%,第3次发情配种后,产仔数比用公猪诱情的平均多0.49头,有利于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及带毒传播,还可以避免公猪的疲倦和消极怠工,非洲猪瘟等疫病流行时期值得推广。

5.2 促发情措施

公猪和气味剂除可以查情诱情外,也可以催情,此外还可以采用如下辅助方法。

5.2.1 加强运动 实际工作中,部分头胎母猪难以发情。可进行户外运动包括运动场自由运动或放牧运动4 h左右或用货车装载颠簸运动10~20 km左右,每天2次,3~5 d时间可以使50%以上的头胎母猪发情。

5.2.2 变换环境 饲养过程中,从一栋赶到另一栋或从一栏赶到另一栏,通过改变2~3次饲养环境,环境的刺激可促进发情。

5.2.3 加强营养,短期优饲 头胎母猪配种前半个月开始自由采食,所用饲料要能满足头胎母猪对蛋白质、能量和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营养需要。这一阶段如不能专门设计配方,建议使用哺乳母猪料营养成分相对较高有利于卵子的形成和排卵子数量,短期优饲能促进20%~30%不发情的母猪发情。

5.2.4 频繁分、合群 对久不发情的头胎母猪,将多头母猪按膘体、大小重新频繁合群或分群饲养,这样有利于刺激母猪发情。

5.2.5 延长光照时间 对光照短或较弱的环境,可增加光照强度或延长光照时间16 h/d以上。

6 头胎母猪的发情记录

种母猪引进后,根据引进种猪场提供的系谱档案资料,做好头胎母猪的发情登记管理,为头胎母猪的配种提供依据。为了保证母猪第1胎的受胎率、产仔数及母猪的正常使用年限,头胎母猪一定要到第3次发情时,才能初次配种。具体见表2。

表2 头胎母猪发情登记

7 头胎母猪的配种

头胎母猪的配种要符合3个条件:一是配种年龄在225日龄以上,二是体重在140 kg且发情2次以上,三是膘体在2.5~3.5分,这样才能提高头胎母猪的利用率。头胎母猪配种过早、体重过小且膘体过肥,初产时难产的比例增多,初产后发情困难,乏情母猪比例增加。

头胎母猪应努力做到自然发情,对产仔数和受胎都会有帮助,具体有效的措施在头胎母猪的日常管理中已经提到。生产稳定,场内有御用的优秀公猪时,尽量减少激素的处理。

头胎母猪的配种。配种时间建议出现静立反射后就马上配种,间隔8~12 h再配种1次。稍有发情迹象初配如不接受,强制输精。查情准确,母猪静立反应明显时,配种2次优于输精3次。

8 头胎母猪人工授精

规模猪场,现在大都是采用人工授精。发情检测的准确,输精时间的确定及所输精液质量的好坏,都会显著地影响配种分娩率和产仔数,其中,低分娩率问题主要是因为受胎失败或妊娠失败造成的,而低产仔数问题主要是由于发情鉴定不准或输精时间上把握不准造成的。

具体的操作规程在此不再赘述,但提醒输精过程中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8.1 环境要求

输精人员要温柔对待猪只,不能抽烟、唱歌和喷洒香水等,保持环境清静。

8.2 卫生问题

输精管尽量避免被污染,污染应弃用;母猪的臀部尤其是阴户及周围卫生,输精前后应该保持干净干燥。

8.3 母猪接触公猪的时间

母猪不宜过早接触公猪,以免输精过程中刺激减少而消极怠工。

8.4 问题母猪的处理

对有返情、子宫内膜炎等问题母猪,输精前3~5 min注射缩宫素2 mL,有利于提高受胎率。

8.5 振动和温差问题

搬运精液箱动作要轻;保存的精液在使用前,一定要检查,检查前精液温度要在恒温38℃的水浴锅中回温;配种时,冬天应戴纱手套输精,避免温差较大的打击。

9 配种后的饲养管理

9.1 喂料管理

配种后 0~3、4~28、60~90、100~114 d 的各阶段,按阶段精准喂料量、按期换料种类很重要,尤其是0~3 d的少食、90~100 d加料量以及 100~114 d 优饲,控制膘体做到不肥不瘦。做好这一点,不只是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可以预防产后难产,确保产后乳汁充足,保证产后母猪及胎儿的健康发育。

9.2 妊娠检查

主要是18~48日龄的受孕检查,每天喂料之后用公猪做妊娠检查2次;也可以用B超做28~48 d妊娠检查。

9.3 适时免疫

主要是猪瘟、伪狂犬病、乙脑、口蹄疫、圆环病毒病、蓝耳病、流行性腹泻等疫苗,要根据抗体水平的检测结果,制定合适的免疫程序,配种前后适时做好免疫。

9.4 环境控制

主要是控制环境“三度”,保持猪舍内干净、干燥、温暖和空气的新鲜。另外,要做好冬季的防寒保暖和夏季高温的防暑降温,定期有效消毒。冬春季节,头胎母猪配种前每天增加2~3 h的光照。

9.5 档案管理

主要是第1、第2次的发情记录、配种记录、返情流产记录、产仔记录、断乳记录和免疫记录的制卡跟猪管理,上述纸质存档备份管理及电子版管理三统一,每头母猪的所有档案记录要求长期保留。

10 头胎母猪的淘汰

头胎母猪有下列5种情况之一者可考虑淘汰:1)膘体太瘦或太肥,即2分膘体以下或4分膘体以上的。2)8月龄经激素等多种方法处理仍未出现过初情期的。3)有子宫内膜炎,经治疗后无效的。4)有肢蹄病,经治疗后无效的。5)连续3次配种不孕或2次流产的。

头胎母猪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是,完成既定的生产任务指标,并超额完成生产任务指标是王道。

猜你喜欢
输精公猪发情
猪子宫内深部输精技术与应用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可视输精枪在广西母水牛生产中的应用
母猪低剂量精液深部输精技术研究
奶牛产后首次发情行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如何调教种公猪
种公猪使用年限缩短的原因及延长方法
关于肉牛冻精改良异地输精的解冻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的探讨
不同来源PMSG对肉山羊同期发情及排卵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