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课堂理论的创业课程改革模型构建

2020-10-13 12:12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创业者导向支架

战 婷

(大连财经学院 基础教学部,辽宁 大连 116622)

创业是一种摆脱地区经济困境的途径,市场经济下,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出路就是充分就业,而实现充分就业的最有效途径就是促进科学创业[1]-[3]。为帮助人们进行科学创业,研究创业规律,突出创业实践性特征,构建创业课程模型[4]。国外许多学者研究创业模型很大程度上依赖发达国家,以发达国家的创业现象为基础,这些研究中并不完全适用于国内的创业模式;在国内的研究中,主要基于国内的国情,面向创业实践,针对国内的创业理论体系下构建创业模型,并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实证研究[5]-[7]。但是以往的创业课程模型已经不能满足适应创业环境的变化,很多人在创业初始摸不清现今的创业形式,使得创业难以进行。针对这种情况,构建基于智慧课堂理论的创业课程改革模型,智慧课堂理论的应用使得创业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性,能够更好地提供更加准确的创业决策,形成符合国情的创业理论体系,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证研究奠定基础。

1 基于智慧课堂理论组建教学情境支架

智慧课堂主要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技术打造的智能、高效课堂,创设出有利于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通过智慧的教与学,促进学生在创业中的智慧发展[8]。智慧课堂主要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在正式上课前做好充足准备,合理构建创业课程教学准备支架可为创业课程赋予更多的内涵,智慧课堂教学准备支架具有多种形式[9]。如图1所示。

在正式上课前,教师可通过智慧课堂向学生推送很多优秀的教学资源,通过教学准备支架为学生提供创业上的指导,对学生在资源的选择和使用上提供意见,为学生未来的创业做好充足的准备。同时教学准备支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和创业课程内容相关的教学工具,辅助学生完成创业内容的学习[10]。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智慧课堂教学理论为教学准备支架的顺利构建提供便捷的条件。

图1 课程教学准备支架在创业课程中的应用

在教学准备支架的基础上,学生在课前已经对新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教师在课上便可以构建教学情境支架,创业课程教学内容借助教师组建的教学情境进入到学生的眼睛和耳朵,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11]。教师通过智慧课堂理论,结合信息技术组建教学情境支架,使创业课程中创业环境更加真实、生动,提高学生对创业课程的接受程度,加强创业课程视觉化表征和言语化表征,使其通过加工进一步形成浅层心象表征和浅层言语表征[12]。再通过合理的教学支架,在两种表征之间建立一定的关联,进行关联性加工,在创业课程教学中,使创业内容进入到学生的感官。

创业课程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对创业环境的模拟,模拟出真实的环境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意识到创业的困难程度[13]。智慧课堂下的教学情境支架能够创设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如直观的图片、视频等,极大地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结合教师对创业教学内容的言语化表征,学生的思维会很快进入创业课堂中。在创业课程进行中,智慧课堂理论下构建合作活动更有助于每位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探索创业知识,在组建的教学情境支架中,设计合作框架,促进创业课程的有效教学。教师也能借助教学情境支架,结合具体的交流活动小组的组内讨论和组内展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加强学生对创业课程的接受程度。

2 建立创业导向多阶段作用机制

创业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在市场动荡复杂而高度不确定,市场应用情境尚不明朗的变革特征下,对以往的创业进行改革,针对现今的创业形式,建立创业导向多阶段作用机制。创业导向主要包括环境导向、社会导向、盈利导向和机会导向四种绿色创业导向类型[14]。其中环境导向是指创业公司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创业初期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的承载能力,将环境与自然资源作为创业考虑的必要条件;社会导向是指公司对社会环境的利益相关者的影响,以及社会对公司的反馈和帮助;盈利导向主要是考虑企业自身持续经营和盈利前景,从经济角度出发对创业进行评价思考;机会导向则是考虑机会本身的风险和可行性,利用合适的机会降低创业的风险性,增加创业的可行性。

创业导向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行动决策思维过程,并指导创业行动策略的选择和制定,通过导向影响可持续创业的多维绩效[15]。在环境导向作用下,更能驱动参与者形成具体的绿色目标,获得社会支持。需要注意的是,过高的环境导向对创业计划的执行有不好的影响,不利于创业计划的进行,但是环境导向与社会导向表现出的显著的交互作用对能够以社会福利的增加来中和环境导向引起的问题。此外,机会导向在盈利导向和社会导向的作用下,更加注重社会支持的获得,促进创业绩效的经济层面。

将创业导向加入到创业课程中,增强创业导向对创业绩效各个维度的影响,保证创业导向对创业绩效有持续影响,使其在多阶段的情景下社会导向对持续绩效表现出稳定的预测效度。结合创业的实际情况,将创业导向机制作用执行在创业课程中的不同的阶段。在遭遇创业困境时,由社会导向的价值引导参与者搜集外界信息、解读外界信息,将自身碰到的困难合理化,提升自身对困难的接受程度;另外在创业困境中通过社会导向进一步争取有用的社会资源,在创业课程中重点引导这一方面,是形成稳健、均衡而持续的创业行动的关键。由于创业导向中社会导向和环境导向是固有元素,在创业导向的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基于教学情境支架,在创业课程中得到综合运用,更全面地作用在创业课程中。

3 整合创业课程资源

创业课程资源对于创业人员的成长和创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整合课程资源更容易被创业人员接受和理解。为了实现制定的创业课程安排,需要明确所需资源,因为资源对创业者的行为有重要影响。创业者需要知道课程资源中的现有资源,以及当前资源与实际创业所面临的机会之间的差距。一些课程资源可以直接利用,一些资源需要经过整合才能使用。这主要围绕着创业课程的核心主题来选择,主要根据资源的层级性与可接受性相匹配原则进行选择。一般而言,资源层级越高,说明创业课程持续时间越长,为创业者带来的优势越明显。

创业课程资源主要来自已经取得成功的创业团队,在特定的行业中,创业成员的社会网络资源和技术对于创业的成功至关重要,创业者需要合理选择资源,将资源运用到自身的创业项目中,解决创业中碰到的问题。在获取资源时,需要判别出这种资源对实现创业成功的目标是否关键,将关键资源吸引到自己的创业项目中,并使之为自己所吸收和利用。资源整合的完整步骤如图2所示。

图2 创业课程资源整合过程

只有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才能让创业课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挥出最大作用。

4 构建创业课程改革模型

在课程学习前期的每个阶段对知识的获取必须选择终止还是继续搜寻,当创业者搜寻课程信息的阶段数大于1的时候,就会有一个搜寻费用,该搜寻费用是创业者搜索或得到评价该机会可获利性所需的付出的费用。在构建创业课程改革模型中,保持模型数学上的易处理性,减少搜寻费用。

假设创业者在阶段时刻停止,此时获得的期望利益取决于该时刻的课程预期收益和该时刻积累的搜寻成本,期望收入主要由“接受”或“拒绝”机会决定的。对于创业者面临的每个学习机会是时刻的知识状态,通过接受或者拒绝一个机会使创业者得到一定的预期收益,该预期收益承载了一个资源是好还是坏的概率。在任何一时间点上,创业者的收益不仅由他所做出的选择是接受还是拒绝来决定,收益还和创业课程本身资源是否为好资源有关系。由于存在第三种可能的学习行为,继续观察到下一阶段再确定完整的课程。

创业课程改革模型就是最优模型,创业课程在不完全信息的基础上做出的最优选择,构建最优模型使创业课程满足创业者的实际需求,创作者也能拥有足够的信息判断自身创业实际所处的阶段。

创业者并不关心创业后财富的最终值,而关心财富相对于某一参考值的变化量,这一参考量常常是创业者当前的创业水平,货币损益就是根据现状定义的。创业课程的改革主要根据创业者的价值取向,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主要是通过人的思考和决策决定。在模型中价值取向用价值函数来表示。如图3所示。

图3 价值函数

基于价值函数构建模型中,得到:

P′(xt,K)=αxt×[1-Et]×π-[1-εxt]×[1-Et]×W-αxt×Et×η

(1)

其中P′表示创业者的预期收益,xt表示t时刻的知识状态,α表示搜寻成本,Et表示知识的完整性,π表示接受知识的收益,W表示未接受知识的损失,η表示价值函数。针对创业前期,创业者面临的每一阶段的困难和问题,对创业课程进行革新,在个人价值函数的影响下,用两个权重函数表示“获利”和“损失”。模型的构建就是为了使创业者的预期收益最大化,只有当创业课程中创业者的行为是接受资源,并且此时的预期收益大于个人价值函数中的损失,即为最优模型。基于个人的价值函数,在创业课程不断改革的过程中,获得与预期收益相等或超越预期收益的利益,即为构建的创业课程的最优模型。

5 结语

本文在全面总结国内外创业课程模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基于智慧课堂理论构建创业课程改革模型,以创业者的预期收益为目标,在正确的创业导向的引导下,构建出符合目前国情的创业课程改革模型。培养良好的创业文化,提高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帮助创业者成功创业,大力鼓励各类人员和各种形式的创业,为未来的行业创新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创业者导向支架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偏向”不是好导向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犬只导向炮
互联网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