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性、时代性与艺术性的融合与统一
——从浪漫曲《丁香花》管窥拉赫玛尼诺夫的艺术歌曲特征

2020-10-14 00:36
乐府新声 2020年3期
关键词:尼诺夫拉赫玛丁香花

王 楠

[内容提要]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创作了大量体裁丰富、意蕴深厚的音乐作品,他的浪漫曲抒情优美,洋溢着澎湃的激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他以复杂的音乐创作技法、丰富的织体、极富色彩性的和声,推动俄罗斯乃至欧洲浪漫主义声乐作品的发展,为后世的音乐创作与表演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是连接俄罗斯民族乐派与欧洲后浪漫主义的纽带。本文针对浪漫曲《丁香花》创作、演唱与表现进行分析与研究,挖掘作品音乐深层特征与情感特质,从而管窥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创作基本特征,进一步观察与探索20世纪俄罗斯浪漫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Sergei Vassilievitch Rachmaninoff)是20世纪俄罗斯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留下了大量体裁丰富、意蕴深厚的音乐作品,为后世的音乐创作与表演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是连接俄罗斯民族乐派与欧洲后浪漫主义的纽带,是可敬的近代音乐创作先驱者。拉赫玛尼诺夫的一生创作大量的音乐作品,包括三部交响曲,四部钢琴协奏曲,三部歌剧以及交响诗《死岛》、《悬崖》、《波西米亚随想曲》和大量的钢琴前奏曲、变奏曲、练习曲等。除此之外,他还作有大量的室内乐和艺术歌曲等作品。他的作曲风格深受柴科夫斯基的影响,音乐抒情优美,洋溢着澎湃的激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充满史诗式壮阔震撼人心的力量。

拉赫玛尼诺夫在他丰富多彩的音乐创作中,对浪漫曲这一题材情有独钟,他共创作了83首浪漫曲,将自己的情感与认知宣泄在与众不同、独具风格的旋律中,以复杂的音乐创作技法、丰富的织体、极富色彩性的和声将浪漫曲的写作推向了又一个高峰,推动俄罗斯乃至欧洲浪漫主义声乐作品的发展,是声乐作品史册中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浪漫曲代表作有《春潮》、《别唱吧,美人》、《早晨》、《这儿真好》、《在神秘黑夜的寂静中》、《练声曲》、《夜》、《在我的灵魂里》、《雏菊》、《小岛》、《凄凉的夜》等,深受广大业内人士喜爱,一直活跃在世界舞台上。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浪漫曲《丁香花》在众多的浪漫曲作品中不仅独具特色,更是所有作品中最能代表作曲家艺术形象与情感特色的一部作品,本文即以此为切入点,针对作品的创作、演唱与表现进行分析与研究,挖掘作品音乐深层特征与情感特质,从而管窥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创作基本特征,进一步观察与探索20世纪俄罗斯浪漫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

一、拉赫玛尼诺夫与《丁香花》

1873年,拉赫玛尼诺夫出生在俄罗斯奥尼加城,富裕的家庭生活让他从小受到了良好的音乐教育和熏陶。16岁时,他考入了莫斯科音乐学院,开始了严格、正规、系统的音乐学习,他先后师从于著名钢琴家齐洛蒂、著名作曲家塔涅耶夫和阿连斯基,并以优异的成绩在钢琴和作曲班毕业,这样的学习经历也为他具有高难演奏技巧的音乐创作奠定了基础。在早期的艺术生涯中,拉赫玛尼诺夫是以钢琴演奏家的身份活跃在乐坛中的。他以自己双手的优长和聪慧善思的头脑,在继承前辈艺术家演奏特色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演奏风格,并同时尝试进行音乐创作。1897年,作品演出遭遇挫折的拉赫玛尼诺夫被聘为莫斯科马蒙托夫私立歌剧院的助理指挥,开始了指挥生涯。1900年,《第二钢琴协奏曲》完成与演出成功,为拉赫玛尼诺夫迎来了他艺术生涯的高潮,他创作了交响诗《死岛》、《第三钢琴协奏曲》、《十三首前奏曲》、《音画练习曲》等大量高难度作品。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44岁的拉赫玛尼诺夫应邀到瑞士演出,之后移居美国,并在晚年创作了《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等作品。

拉赫玛尼诺夫的一生经历过挫折与社会的动荡,他的音乐在华丽的史诗般的壮阔中始终带有一抹化不开的哀伤,《丁香花》是其为数不多的充满温情的明朗而柔美的作品。这首作品创作于1902年[1]汤雨.拉赫玛尼诺夫<丁香花>的演唱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9.,当时的拉赫玛尼诺夫完成《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创作并且演出大获成功,开始进入早期的创作高峰阶段,同时与妻子纳塔丽娅刚刚结婚,事业与家庭双方面的顺境让拉赫玛尼诺夫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与向往。在《丁香花》的创作中,不仅体现了作曲家如丁香花般在微风中摇曳的愉悦心绪,更是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无限期待,抒发了他对家乡的真挚热爱与依恋。

二、创作特征

这首浪漫曲是一首短小精致单二部曲式作品,调性为bA大调,在明朗的大调性中带有暗淡的色彩,这样的调性选择符合作曲家一贯的特色。歌曲采用了不常见的9/4拍,用以表现清晨微风中丁香花随风摇曳、暗香浮动的感觉。全曲结构分为两段,每段由各四小节的两个乐句组成。主题材料的使用上简练集中、贯穿全曲,对比与呼应相配合,自然地展示出作曲家的高超的创作技巧与包含俄罗斯文化积淀的审美取向。其曲式结构图如下:[1]张璟.音乐作品分析实用教程[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8.

相对于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的《春潮》等相对复杂多变的艺术歌曲而言,这首歌曲显得单纯而清新、质朴而真挚,像是褪去了盛装的少女,更显出纯真的本质,充满动人心弦的气息。与此同时,这样的音乐为演唱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三、演唱与表现特征

对于浪漫曲的演唱与表现不能只拘泥于音乐作品的某一个方面,而要从各个不同的音乐语言表现方面来综合考量,尤其是对于《丁香花》这样一部具有深意和代表性的作品,演唱者更是应从音乐本体、情感的调动以及与钢琴声部的配合等多角度、全方位进行整体性的艺术构思,从而综合提升整体完成度与表现度。

(一)波浪式律动的节奏节拍

在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创作中,节奏节拍的运用总是令人惊喜而与众不同的。浪漫曲《春潮》中复杂多变而充满动力性的节奏为音乐的展开提供了具有极大张力的支撑。而在《丁香花》中,他则是出人意料的使用了9/4的节拍。9/4拍属于复拍子,由三个3/4拍组合而成,具有鲜明的三拍子韵律,但又和普通的三拍子存在很大差别。这样的节拍在音乐作品中的使用并不广泛,尤其在声乐作品中更不多见,而作曲家在此处选用这一节拍显然是有自己的设计与考量。9/4由9个四分音符组成,节拍的重音排列,形成了一种三拍子韵律循环式的节奏特点,见下图:

通过图示可以看出,每一个单拍子当中呈现出小单位的“强弱弱”,而三个小单位联合组成了一个大的“强弱弱”,仿佛波浪连环不断的滚动循环不息。拉赫玛尼诺夫之所以选择这一节拍,正是要借用其连绵不断的韵律特质,来表现丁香花在晨风中摇曳的美景,借以抒发自己对恋人、对家乡绵绵不断的柔情与依恋。同时,虽然单位拍为四分音符,但是作品选用小快板(Allegretto)的速度,所以节奏韵律非常轻快,接近于9/8拍。演唱者在面对这一节拍时,一方面要特别注意韵律与重音的把握,将三拍子的律动特色准确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必须加强气息支持,以绵长稳定的气息高质量的连续不断送出节奏,保证节拍韵律与速度的稳定。

除了节拍的使用外,弱起的乐句处理是这部作品另一个显著的节奏特点。在整部作品中,每一个句子都是以弱起的方式开始的,虽然这是作曲家常用的节奏手法之一,但是我们还是能够看到他的良苦用心:弱起的开始随着节奏律动自然地引入了乐句,轻柔顺畅,与波浪般的节拍浑然一体,更适合表现音乐形象,使浪漫曲更具有整体性和画面感。对于演唱者而言,这是非常值得引起重视的部分。歌曲中的弱起,分别有从第8、2、5拍进入的,对于稍快的9/4而言,一定要把握好节拍律动,才能准确地从不同的弱拍进入;同时必须处理好声音进入时的气息与力度,不要突兀,要轻柔地徐徐推出弱而结实的声音,这些部分更需要有稳定的气息作为支撑,所以看似柔美飘逸的《丁香花》其实对演唱者的气息是有着很高要求的。

(二)起伏与上行特征的旋律

这首浪漫曲的旋律优美抒情,充满对美好生活与未来的渴望与憧憬,但是也同样带有鲜明的拉赫玛尼诺夫式音乐风格。他的旋律具有厚重的俄罗斯文化积淀,凝重中充满力量,优美中透着忧郁,又在奔放中散发着狂野与放荡不羁。《丁香花》旋律相对柔美而抒情,但是在这份优美背后仍然带有一份无法掩饰的深厚情怀。歌曲旋律主要由起伏波动式和上行跳进式两种主要特征构成(见例1)。

例1.(第1-5小节)

起伏波动式的旋律用以配合同样具有波动式特点的节拍节奏,用以表达丁香花的形象和作曲者在美妙晨光中漂浮荡漾的美好心境,上行小跳式旋律表现了音乐中明朗而积极的情绪与情感。

由于作品中这两种旋律特点的使用非常集中,贯穿全曲,所以演唱者一定要充分重视这两种旋律特色的表现。对于起伏波动式旋律,演唱时一定要在处理好旋律线条和力度的变化,要唱出优美而流畅的旋律线条,使上下行音乐的迂回起伏自然流动,仿佛晨风拂过心田;演唱的同时做好此处的力度变化,可以看出,几乎每个起伏的波动都包含着一次力度的渐强与减弱,也是一个力度的小起伏,是一个小单位的音乐表现,要将力度的变化的过程与音乐起伏的流动配合起来,以平稳的气息推动,形成完美的音乐细节设计与表达。

(三)稳中求变的调性

与拉赫玛尼诺夫的其他浪漫曲不同,《丁香花》的调性与和声设计朴实、单纯,没有复杂的转调,没有花俏的变音,也没有炫技的和声设计,将一切都回归自然,以平和坦然的状态唱出心中最美的声音。这首作品是bA大调,可以看出,作曲家选用了大调性作为主调性是为了凸显音乐明朗优美的基调,但是其调性为包含四个降号的bA,就好似在明亮的大调上蒙了一层暗淡而色彩,同时也带有了一种淡淡的忧郁之美,这样的调性设计是具有拉赫玛尼诺夫风格特点的手法。整首作品中没有转调,在12和15小节处有离调的元素(见例2),在B段部分形成了对比与调性波动。

例2.(第11-16小节)

演唱者要充分把握作品的调性基调色彩,在演唱时既要唱出音乐中愉悦而幸福的美好心境,又要把握住拉赫玛尼诺夫风格中淡淡的凝重与忧伤,这种透着忧郁的美好是最打动人心的。在歌曲的B段部分演唱者要把握住整体调性在统一中的对比,尤其在12小节处出现了向二级的离调,在15小节处出现了关系小调的色彩对比,这些都是在B段进行的调性色彩上的变化,为音乐发展形成张力,虽然这些色彩性变化主要体现在钢琴部分,但是在声乐演唱中要同步展现这一变化,从而形成调性色彩的整体性呈现,并于16小节回到主调bA大调上,展现出调性色彩的再现。

(四)力度与速度的把握

由于这首浪漫曲的纯粹与质朴的音乐基调,音乐的力度与速度的对比和变化并不强烈,但是仍在原有的音乐设定中形成了生动鲜活的变化,赋予音乐以生命力。整首歌曲的速度为小快板,显然作曲家对这首歌曲的定位是积极而向上的,音乐始终保持这一速度,基本上没有太大改变,只有在13小节处出现了渐慢(rall),并只经过一小节后便回归原速,由此可以看出,拉赫玛尼诺夫不希望因为过度的改变速度拉慢歌曲节奏律动,影响作品的节拍韵律。整首作品的力度设计以弱偏多,这可能与整体的音乐形象有关。晨风中、朝霞里,丁香花随风摆动、芬芳迷人,令人醺然欲醉美景飘荡着轻柔的歌声,所以弱的力度比较适合。在B段中,音乐的力度开始改变,在11和16小节两处重要位置使用了强力度,宣泄了情感,形成了对比,营造了高潮,将情绪推向了高峰。

演唱者对于力度的处理要从整体与局部两个方面来把握。首先要在明确整部作品的力度偏弱轻柔的特征之后,在B段处做出自然而恰到好处的对比,使作品的力度形成整体性的统一;同时要做好局部细节的力度变化,前文中提到在每一处起伏的旋律音型中都有力度形成的渐强—减弱波动,要尽力做好这些细节,使音乐真正的鲜活生动起来。对于速度而言,演唱者应保持好作品要求的小快板的速度,因为9/4的快速演唱并不好控制,每小节节拍较多,强弱规律变化快,容易造成速度的不匀,所以要加强这一节拍的提速训练,并兼顾做好音乐中的渐慢等小变化。

(五)与钢琴的默契配合

在拉赫玛尼诺夫的艺术歌曲作品中,钢琴声部绝对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这些钢琴声部设置可以与声乐部分剥离开来,形成独立的钢琴音乐部分。这说明了在艺术歌曲中钢琴在达成整体高超艺术性时的重要地位。《丁香花》的钢琴声部具有优美中蕴藏力量、抒情中带有凝重的独特韵味,在动听之余充满耐人寻味的魅力。钢琴采用了右手八分音符律动和左手低音长线条旋律的搭配。其中的八分音符律动将复拍子9/4分解成3组单拍子3/4,以分解和弦的方式在每组中进行具有基本规律的滚动(见例1),这与整个作品中富于流动起伏的整体音乐创作与表现是非常相符的,作曲家用这样的织体形式搭配节拍、音型及力度进一步塑造了微风轻拂、暗香浮动的音乐意境。

左手低音部分的长线条旋律素材来源于歌曲的主题材料,也就是前文中提到的起伏式旋律材料(见例3),与人声部分形成呼应与对比,使声乐与钢琴有机融合为一体,同时也令悠扬飘浮的歌声中融入了厚重而忧郁的色彩。演唱者要充分重视钢琴的重要性,认真做好与钢琴的配合。要与钢琴做好9/4韵律的配合,做到节拍韵律准确、整齐同步,尤其是在较快速度的情况下,能够协调划一;能够有默契地相互配合处理好歌曲中的各种变化,如速度和力度的改变、节拍规律的突然变化、两者之间的呼应等,必须做到默契配合、水乳交融,共同完成好对这首浪漫曲的演绎。

例3.

演唱者要完美的演绎一首艺术歌曲是很不容易的,在了解歌曲的基本结构、创作特征、背景、音乐情绪之后,再从节拍、节奏、旋律、调性、和声、速度、力度等各方面入手,全方位的认识作品、了解作品、研究作品才能真正开始运用声乐技巧形成对歌曲的准确把握,同时还需要配合俄语的歌词,对音乐情绪进行塑造与表达,从而真正完成对这首浪漫曲的音乐表现与二度创作。

四、基本艺术特征

通过对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丁香花》的创作与演唱表现的研究与梳理,结合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作品的其他创作特点,我们基本上可以看出拉赫玛尼诺夫的浪漫曲折射出以下几个基本艺术特征:

(一)浪漫性特征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罗斯各种音乐风格和流派并立,主要包括以格林卡、塔涅耶夫等人为代表的古典主义流派,以柴可夫斯基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流派,以斯克里亚宾、斯特拉文斯基等人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流派等。从作品中可以看出拉赫玛尼诺夫对自己音乐的定位,他受柴可夫斯基影响很大,主要是继承了浪漫主义音乐特征,但又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在他的创作中从不缺乏丰富、复杂、先进的音乐创作技巧,但同时,也从未丢弃传统的音乐创作逻辑,他在将丰富的创作技法与俄罗斯风格的音乐语言结合起来,用优美抒情的音乐表现思想情感,表达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与感受,描绘世纪之交俄罗斯人民的生活状况与情感表达。

(二)民族性特征

在拉赫玛尼诺夫的艺术歌曲中,曲调深沉、抒情而宽广,线条流畅、个性鲜明,他将俄罗斯的民族音乐风格与音乐特质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富有浓郁的俄罗斯艺术魅力。这是源自于作曲家内心深处的俄罗斯民族文化与艺术的积淀,更是源于他对俄罗斯深厚而细腻的热爱。拉赫玛尼诺夫曾说:“我是俄罗斯作曲家,我将用我的眼睛和心灵来表现我的祖国,祖国给了我丰富的创作灵感以及美妙的自然风光,这是我精神的源泉。”俄罗斯丰厚的艺术歌曲土壤,滋养了拉赫玛尼诺夫的浪漫曲音乐创作,所以在他的浪漫曲中也极大地保留了俄罗斯式的抒情音乐特质,旋律上下行居多,气息悠长,善于表现富于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内心丰富的情感,带有俄罗斯歌曲中的忧郁深沉气质。

(三)时代性特征

在拉赫玛尼诺夫的浪漫曲中,从各个方面清晰地呈现出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在对于歌词的选择上,作曲家在这首作品中选取了象征主义诗人贝开托娃的诗来进行创作。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现代主义各流派当中最早也是最大的文学哲学流派,在西欧象征主义的影响下产生,而又被融入了俄罗斯民族文化内涵。对这一诗歌的创作本身就是对当时俄国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记录与表现,具有鲜明的时代标签。同时,作品在创作技法上的丰富与新颖也是吸收了当时俄罗斯音乐技法的创作优长,具有鲜明的后浪漫派特色,时代性特征非常鲜明。

(四)悲剧性特征

在拉赫玛尼诺夫的众多浪漫曲中,《丁香花》是相对较为积极愉悦的作品之一,但是其情绪的内核还是保有了其特有的淡淡忧郁。曾有评论说由于拉赫玛尼诺夫长期旅居国外、远离祖国,所以他晚期音乐创作中总有一种忧郁、悲伤的情绪,但是如果认真聆听他的音乐,就会发现其实这原本就是拉赫玛尼诺夫音乐的本质,与时期无关。在创作的后期这种悲伤的情绪可能更为明显而浓重,但是那种忧郁的色彩应该和他性格、接受的教育、审美以及受俄国音乐深沉忧郁特色的影响有着重要的关系,所以歌曲隐隐带有着一些悲剧性特色,使音乐更加充满打动人心的力量。

“在芬芳的浓荫下,丁香花在盛开,我要去把握的幸福寻觅……”浓郁的芬芳、微风中的绽放,丁香花是拉赫玛尼诺夫一生中最美的回忆,也是对故乡最美的印象。2007年拍摄的记录拉赫曼尼诺夫生平的电影《紫丁香》便以此为名,也更加凸显了这首歌曲的重要性与代表性,透过这首作品呈现出了作曲家的情怀,展现了艺术歌曲的魅力,更是体现出了拉赫玛尼诺夫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他的艺术歌曲创作是俄罗斯18到19世纪之交的时代缩影,是俄罗斯社会文化艺术进程中的一颗璀璨之星,是极具民族性、时代性与艺术性的完美融合,是留给世界音乐园地的宝贵财富。拉赫玛尼诺夫的浪漫曲作品将会像记忆中的丁香花一样,生动鲜活、永远盛放,以浓郁的芬芳感染世人、暄香远溢……

猜你喜欢
尼诺夫拉赫玛丁香花
大提琴演奏的悲剧审美表达——以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为例
丁香花
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作品33之8的演奏分析
惦念
美丽的丁香花
传奇女飞行员“逃美”激怒阿富汗
丁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