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Na对高碱煤热解及氮热变迁的影响

2020-10-14 00:09杨天华杨小龙魏砾宏开兴平郭良振李润东
煤炭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准东煤样速率

杨天华,杨小龙,魏砾宏,开兴平,郭良振,李润东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能源与环境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新疆准东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储量高达3 900亿t,据统计准东煤炭可供使用100 a[1]。准东煤作为高Na煤,其碱金属Na含量占灰分含量的2%以上。由于碱金属Na的易挥发性,常引发锅炉结渣问题[2-6],引起学者的广泛重视。通过逐级萃取法将高碱煤Na形态分为水溶Na、醋酸铵溶Na、盐酸溶Na以及不溶Na[7-8]。新疆高碱煤的Na普遍以水溶Na为主[7,9],哈密煤和伊东煤水溶Na含量高达90%[10]。

已有研究表明,Na作为煤热反应的催化剂,可改变煤热反应的活性[11],从而影响煤的整个热解过程。WANG等[12]通过水洗比较原煤与水洗煤,发现Na对煤热解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原煤与酸洗煤热解对比研究发现,碱金属的存在,降低了主热解阶段挥发分释放速率以及热解最终失重率[13]。LI等[14]通过逐级萃取法,分析了不同形态的Na对准东煤的热解产气量影响,结果表明盐酸可溶性Na提高了准东煤热解产气阶段H2,CO,CO2等气体产率。

煤热解过程中氮以气态氮(NH3,HCN,CH3CN,HCNO)和焦油氮形式释放,部分存于半焦中,后续燃烧过程中生成NOx与雾水结合形成雾霾污染环境。由于Na在煤热解过程的干燥脱气阶段、主热解阶段和二次脱气阶段都表现出较强的影响,因此,必然也会对热解过程中氮的热变迁产生影响。现有研究Na对煤氮热变迁的方法,主要分为2种,一种是向脱灰煤或原煤中添加碱金属Na,这种方法可有效针对单一碱金属影响进行热解研究。OHTSUKA等[15]向脱灰煤中加入NaOH研究了Na对煤热解燃料氮析出的影响,结果表明Na可抑制N2的生成。郑盼盼等[11]使用浸渍法对褐煤负载不同含量NaOH进行热解实验,结果表明Na含量的增加降低半焦氮含量,促进半焦中季氮的生成。另一种是逐级萃取法,通过原煤与水洗煤或酸洗煤进行比较,能有效反应实际情况中碱金属矿物质对煤热解的影响。WANG等[12]研究发现,水洗脱除水溶Na导致煤中燃料氮NO,N2O析出高于原煤,Na的存在有利于减少NOx排放。另外,王永刚等[16]在流化床反应器中对褐煤进行快速热解实验,通过比较原煤和酸洗煤发现碱金属矿物质的存在可降低半焦N的残留率。

上述研究可以看出,Na对煤热解过程中氮迁移转化有一定的影响,目前大多数研究旨在了解Na对半焦N以及NOx排放的影响,但关于单一形态Na对高碱煤热解过程中NOx气态前驱物生成影响仍缺乏全面的了解。笔者采用准东煤作为典型新疆高碱煤,在1 100 ℃条件下,研究水溶Na对高碱煤热解特性的影响,以及热解过程NOx气态前驱物析出规律,为新疆高碱煤新型燃烧技术及低NOx燃烧技术的开发提供参考。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煤样

将准东煤研磨并选取粒径小于74 μm的颗粒在105 ℃的烘箱中干燥24 h以除去水分待用。根据我国煤的工业分析(GB/T 30732—2014)、元素分析(GB/T 31391—2015)及灰成分分析方法(GB/T 1574—2007),对煤样进行分析,结果见表1,2。由于灰化温度为815 ℃,将导致部分Na挥发[17],测得的Na含量与实际情况偏低。直接消极法测定的Na含量能准确的反应煤中Na的含量[8]。取0.2 g煤样,用HNO3∶HF=1∶3的比例的消解液进行微波消解,消解后进行赶酸,将消解液定容至100 mL,将所得消解液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检测,最终直接消极法测得东煤中Na的含量为4.22 mg/g,远大于灰成分分析方法测得0.95 mg/g的Na含量。

表1 准东煤原煤样品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表2 准东煤原煤样品的灰成分分析

1.2 煤样负载碱金属Na

实验选取准东煤作为典型代表,研究新疆高碱煤中水溶Na对其热解特性及氮转化的影响。为避免煤中固有Na以及其他矿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原煤用盐酸酸洗脱除煤中的可溶性无机盐后,得到脱灰煤样(DC)。新疆高碱煤中水溶Na的含量多数在4~8 mg/g内[8],且煤中水溶Na以NaCl为主[2],因此,实验采用机械混合法向脱灰煤中添加NaCl制备Na添加量为0.4%,0.5%,0.6%,0.7%,0.8%的脱灰煤粉,样品编号分别为DC-0.4,DC-0.5,DC-0.6,DC-0.7,DC-0.8。

1.3 热解实验

采用产自德国NETZSCH公司的STA 449F型热重-差示扫描量热仪(TG-DSC)与iS50 FT-IR红外分析仪、QMS-403D-Aeolos型四极质谱仪的联用(TG-DSC-FTIR-MS)方法进行热解实验。实验称量100.01 mg样品进行热解实验,实验设备的温度解析度为0.001 K,天平的解析度为0.1 μg。另外,DSC和MS之间的连接管路采用程序恒温,即DSC炉膛出口到MS仪器入口之间的连接管路恒温在265 ℃,防止热解气在管内冷凝。以Ar为热解实验保护气,进气速率为50 mL/min,升温速率为20 ℃/min,终温为1 100 ℃,达到终温后保持5 min。

1.4 动力学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Coats-Redfern积分法[18],利用煤热解反应的失重(TG)和失重速率(DTG)数据确定反应过程的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参数[19-21]。

根据阿累尼乌斯定律,

(1)

f(α)=(1-α)n

(2)

其中,k0为指前因子,min-1;E为活化能,kJ/mol;T为温度,K;R为气体常数,8.314 J/(K·mol);n为反应级数;α为样品在时间t下的转化率。

α=(m0-mi)/(m0-mf)

(3)

式中,m0,mi,mf分别为原料在开始阶段,反应过程中以及结束阶段时的质量。

在TGA实验中,加热速率β=dT/dt,式(1)可转换为

(4)

根据Coats-Redfren积分法可将上式转换为

(5)

对于煤热解过程中的温度和其活化能的大小来说,E/RT≫1,1-2RT/E≈1,即Coats-Redfern方程右端第1项几乎与温度无关。当n=1,利用ln|-ln(1-α)/T2|对1/T作图[22],所作曲线近似为直线,斜率为-E/R,截距为ln(AR/βE)。由此,可得到煤热解反应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

2 结果与讨论

2.1 Na对煤热解特性的影响

2.1.1热解特性曲线分析

图1为煤样热解的TG,DTG曲线,图中煤热解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40~295 ℃干燥脱气阶段,根据文献[13],该阶段失重是由于煤中的水分与吸附气体CH4,CO2等气体的析出。第2阶段:295~800 ℃主热解阶段,以解聚和分聚反应为主,此阶段煤热解释放大量的碳、氢和氧的化合物。第3阶段:800 ℃以上二次脱气阶段,以缩聚反应为主,少量的氢气、甲烷和碳的氧化物释放[12],失重速率放缓。DTG曲线中,DC-0.4样品在40~295 ℃时的失重速率快于其他样品,而其他添加Na的煤样失重速率慢于脱灰煤,可知在热解初期,少量的Na有利于煤粉干燥脱气反应。主热解阶段除DC-0.6的失重速率明显增大外,其他样品均与DC相当。图中,二次脱气阶段过程中,煤样DC-0.6,DC-0.8甚至形成了1个新的失重峰。Na添加量为0.6%与0.8%时,增加二次脱气阶段煤热解的失重速率,促进了850~1 000 ℃温度段内半焦的热解。由此可知,Na对脱灰高碱煤热解特性存在较大影响的温度范围是低温段(40~295 ℃)和高温段(>800 ℃),少量Na促进低温段的干燥脱气反应,大量Na促进煤的高温二次脱气反应,但未能发现Na的添加量与失重曲线之间明确规律性。

图1 不同Na含量下的煤热解过程TG及DTG曲线

表3为煤TG/DTG热解曲线的参数,初始热解温度Ts为煤干燥脱气阶段后期挥发分释放最小速率所对应的温度,(dw/dt)max为最大失重释放速率,(dw/dt)max对应的温度为Tmax,半峰宽ΔT1/2为对应于(dw/dt)/(dw/dt)max=1/2的温度区间,热解特征指数D[23]为:D=(dw/dt)max/(TmaxTsΔT1/2)。由表3可知,随着Na含量增加,最大失重释放速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煤样DC-0.6较原样提高6.7%;同时随Na含量增加,Tmax不断增大,样品最大失重速率所对应的温度向高温区段移动。从热解特性指数上看,煤样DC-0.4,DC-0.6热解特征指数D大于煤样DC,说明Na添加量为0.4%与0.6%整体表现出对煤的热解反应有利。这主要是因为0.4%Na添加量显著降低了初始热解温度,而0.6%Na添加量提高了脱灰煤的失重速率。由于其他样品均未能在热解过程中的几个特征参数上优于脱灰煤,导致其综合热解特性低于脱灰煤,即0.5%,0.7%,0.8%的Na添加量在总体上具有抑制脱灰煤热解的作用。尽管0.8%的Na添加量在第3个失重阶段具有良好促进二次脱气的作用,但其在热解温度低于800 ℃时表现出较强抑制热解的作用,所以其热解特征指数最低。

表3 煤样热解的特征参数

2.1.2热解动力学分析

WANG等[12]采用了Coats-Redfern积分法计算准东煤热解动力学参数,发现当反应级数n=1时,拟合曲线相关系数R>0.99,采用一级反应来描述煤热解是合理的。与此同时,DAI等[24]在研究煤热解动力学过程中,提出的总包一级反应模型,将煤热解理解成无数个独立的一级反应组成,及n=1来计算煤热解动力学参数。笔者初步判定煤的热解为一级反应,并利用ln|-ln(1-α)/T2|对1/T绘制出脱灰煤动力学分析的曲线,如图2所示。脱灰煤样的热解动力学曲线被分成3个阶段,各段拟合曲线的相关系数R均>0.99,所以3个温度段用独立的一级反应来描述煤热解是合理的。笔者对其他样品进行了热解动力学分析,同样符合一级反应。运用平均活化能Em描述高碱煤热解的反应特性,Em=∑EiFi,其中Ei为各阶段的活化能,Fi为各阶段的质量损失分数。

图2 煤样DC热解的Coats-Redfern动力学分析曲线

表4为煤热解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由表4可知,第2阶段的表观活化能E大于第1阶段和第3阶段,此温度区间对应着DTG曲线失重速率较大的温度区间,这一结论与先前研究者的结论类似[12]。在第2阶段,需要高能量来进行大分子破裂和焦炭形成的过程,这导致在煤的整个热解过程中表观活化能最高。而第1阶段主要发生侧链断裂和热稳定性差的活性基团的断裂,低温热解阶段的活化能较其他阶段最低。煤热解的平均表观活化能Em总体呈现一个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说明当添加量≤0.6%,Na作为煤反应的催化剂,降低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当添加量>0.6%时,由于反应中Na含量过多影响了煤在正常情况下的热解,抑制了整个热解反应。

表4 煤热解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

2.2 Na对煤热解氮转化特性的影响

2.2.1含氮气体FTIR的分析

图3为煤热解过程中气体产物的三维红外光谱曲线,波长为500~4 000 cm-1。根据波长对应的官能团,图中检测出CO2,H2O,CH4,NH3以及HCN等气体热解产物。NH3特征峰出现在波长966 cm-1,HCN的特征峰出现在波长650 cm-1,CO2与H2O的特征峰则出现在2 310和3 700 cm-1。

图4为波长966,650 cm-1随温度升高吸光度变化的FTIR光谱曲线。图4(a)中波长966 cm-1曲线出现了2个峰,位于300 ℃之前的峰值是由煤中水分干扰引起的[25];煤热解生成NH3温度主要位于560~900 ℃,对应于DTG曲线的主热解阶段和二次脱气阶段。该温度区间内产生大量NH3的原因在于低温段产生的含氮杂环化合物聚合成大分子物质,进入焦炭和焦油中,高温条件下煤热解产生大量的氢气,氢自由基攻击焦油和焦炭中杂环氮化合物的N位点,使得在此区间内释放出大量的NH3[26]。剔除水分干扰的部分曲线后,对图4(a)NH3的析出曲线进行积分,得到其对应的峰面积见表5,发现Na可明显增加NH3的析出量,当添加量为0.7%时效果最明显,NH3的析出量增加了61%。根据文献[15,26],分析NH3的析出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有:① 吡咯作为煤中主要的含氮物质是生成NH3主要来源,Na通过对吡咯开环催化促进了NH3的生成;② Na会促进煤热解过程中焦油裂解为NH3。由图4(b)可以看出,HCN的生成主要集中温度350~840 ℃,峰值温度为500 ℃,该温度区间位于在DTG曲线快速失重阶段,HCN生成伴随着煤热解的快速失重。温度350~840 ℃时,HCN主要是由煤分子结构中热稳定性差的含氮杂环结构产生的。对图4(b)HCN析出曲线进行积分,其峰面积见表5,可以发现HCN析出曲线的峰面积远高于NH3,低加热速率条件下实验所用煤样热解HCN生成量远高于NH3,对于煤燃烧过程NOx气态前驱物,HCN是最主要的。比较不同煤样HCN积分面积,发现较少的Na可促进HCN的生成,而当Na添加量≥0.6%时,Na的添加对HCN生成起抑制作用。这是因为Na促进HCN二次反应生成NH3[16],导致HCN量减少。同时,密度泛函数的理论研究证明了,吡咯生成HCN过程中,Na增加反应的能量壁垒,抑制吡咯生成HCN[27]。总体上Na添加量≥0.6%时,可减少燃烧过程NOx气态前驱物的生成。

图3 准东煤热解挥发性产物的三维FTIR光谱曲线

表5 NH3和HCN的FTIR曲线积分峰面积

图5 煤样热解过程产生含氮气体质谱图

2.2.2含氮气体的MS分析

由图5(c)可知,CH3CN主要析出区间为350~800 ℃,析出峰为490 ℃,此区间对应着DTG曲线的主热解阶段,CH3CN生成伴随着煤粉快速失重。图中CH3CN析出温度区间与HCN相似,这是因为HCN生成最主要来自于CH3CN的分解[26]。Na的存在可影响CH3CN生成,当Na的添加量为0.4%,0.5%,CH3CN析出峰较样品DC明显升高,样品DC-0.4,DC-0.5HCN析出曲线较原样也是增加的,这是因为Na的添加影响CH3CN生成间接的改变了HCN析出量。

3 结 论

(1)准东煤热解第2阶段的表观活化能要大于第1阶段和第3阶段;当添加量≤0.6%时,Na作为煤反应的催化剂,可降低煤热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2)低加热速率条件下,对于准东煤燃烧过程,4种NOx气态前驱物的以HCN为主,其生成量远高于NH3。

(3)准东煤热解NH3生成的温度区间主要位于560~900 ℃,Na对NH3生成有促进作用;HCN的生成主要集中温度350~840 ℃,较少的Na可促进HCN的生成,而当Na添加量≥0.6%时,Na的添加对HCN生成起抑制作用。总体上当Na含量≥0.6%,可减少NOx气态前驱物的生成。

(4)结合Na对准东煤热解特性和氮变迁的研究结果,发现Na含量为0.6%时,既有利于准东煤的热解,又减少NOx前驱物的生成,因此0.6%的Na含量有利于准东煤的热解利用。

猜你喜欢
准东煤样速率
阿电1号炉燃用神华准东煤掺烧总结
预氧化对煤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影响的实验研究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知识与能力提升
水分对某矿突出煤层坚固性系数影响研究
突出煤样孔径分布研究
新疆首个煤炭资源主题能源馆开馆
速度和速率有什么不同
网络扫描发包速率学习算法
某锅炉掺烧准东煤的优化试验
莲心超微粉碎提高有效成分的溶出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