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课程”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2020-10-14 14:46姚景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17期
关键词:隐性课程心理健康大学生

姚景

摘要: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的课程教学则是实现心理健康目标的重要途径,其包含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种类型。隐性课程作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隐蔽性、丰富性和持续性等特点,其价值挖掘对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从物质、精神、制度和行为四个层面讨论了隐性课程可能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隐性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问题的提出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环境的日新月异,当代大学生将面临层出不穷的压力与挑战,心理问题不断凸显,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也日益攀升。因此,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隐性课程已经逐渐成为教育界探讨的热点话题之一,相关研究呈井喷式发展,但是在心理健康教育相关领域的研究却十分有限。

“隐性课程”是一个外来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学者菲利普·W·杰克逊(Jackson,P.W) 1968 年著作的《班级生活》一书[1]。其后,国内外教育界的学者们不断对隐性课程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有研究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向对“隐性课程”的概念加以界定。但是,纵观国内外研究,《教育大辞典》中对隐性课程的界定比较权威:“隐性课程是广义的学校课程的重要部分,其主要特征是潜在性和非预期性。它既不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中反映,也不通过正式的教学来实施,但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或干扰教学目标的实现”[2]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集知识讲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以促进学习者积极心理品质的生成、实现学习者全面发展为目标。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向学习者传授心理健康相关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自身实际心理问题的能力,培养积极心理品质,这就对传统教学之外的隐性课程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一方面隐性课程打破了显性课程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全面、持久、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尤其对于某些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机低下,以及对公共课程不够重视的学习者而言,化显性教育目标为隐性教育目标,能帮助学习者消除逆反心理,达到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效果。因此,从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出发,分析隐性课程对学习者心理健康的影响,积极挖掘“隐性课程”及其价值,发挥隐性课程作为显性课程重要补充的作用,才能全面实现育人目标。

二、隐性课程的类型及其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有研究者将高校隐性课程从宏观上划分为几种类型,包括物质层面的隐性课程、精神层面的隐性课程、制度层面的隐性课程及行为层面的隐性课程[3]。这些不同层面的隐性课程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习者的身心健康存在消极意义。

1.物质层面隐性课程的影响

物质层面的隐性课程指高校校园中所有的无生命客观存在物,例如校园环境、地理位置、教学设备、建筑风格及布局等。美国精神分析家哈内认为, 许多心理问题都是由于对环境的不良适应而引起的[4]。脏乱的校园环境容易导致学生出现烦躁、郁闷、不愉快等负面情绪,而过分拥挤的空间,容易对学生造成压抑的感觉。有些学校地处偏远,在交通条件的限制下,学生外出或与外界的交流机会较少,如果校园环境不够优雅、美丽,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下容易出现焦虑、浮躁的心情,严重降低了学生对所处环境的认同度,削弱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并进一步影响学生对自身的评价。其次,气候条件不良,如湿度的过湿、过躁与温度的过高、过低,都容易引发学生情绪的不稳定。另外,对于高寒地区的学生来讲,还可能出现不适应当地的环境等问题。

2.精神层面隐性课程的影响

精神层面的隐性課程指高校特有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精神追求,包括校风学风、文化传统、心理氛围等。充分挖掘精神层面隐性课程资源的积极价值,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成长、发展,“孟母三迁”的故事就充分说明了精神层面的因素对个体的影响。反之,如果没有良好的校风学风,学生很难体验到学习的重要性,还容易出现烦躁压抑、孤独无助等问题,不利于学生的成才与成功。没有优秀的文化传承,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归属感、荣誉感和自信心,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容易引发学生贬低自我价值等心理问题的出现,进而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3.制度层面隐性课程的影响

制度层面的隐性课程主要是指高等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包含管理制度、行为规范制度、考核制度等。缺乏人性化的学校管理,容易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无法对制度产生认同感,不利于学生对制度规范的内化。过分严格的学校规章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学生长期处于内心紧张、过分焦虑的心理世界,导致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受到不良影响,从而阻碍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甚至还会出现心理上的问题。过松的管理制度,又容易导致学生惰性的生成,无法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

4.行为层面隐性课程的影响

行为层面的隐性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工作者对学习者的言传身教、学校各主体间的人际关系以及学生活动等。作为教育者,如果不能发挥师德的榜样模范作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不但会使学生失去效仿的对象,不利于学生自身人格的建设,而且无法让学生信服,弱化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其次,和谐的人际氛围能促使学生产生积极、愉悦的情绪体验,而紧张的人际关系则容易让学生陷入孤独、恐惧和焦虑的不良情绪之中,有碍于学生主观性的发挥。此外,服务活动、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等内容如果过分单调,学校生活不充实,那么学生就很难从宿舍走出来。“宅”在宿舍的生活方式又容易导致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及自我意识等方面问题的出现。

三、“隐性课程”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1.熏陶感染,创设怡人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学生开展各类活动的场所,也是隐性课程的重要构成之一,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着潜在的影响。心理健康显性课程教育、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等途径所发挥的效果还依赖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知识和技能的内化。因此,如果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校园环境,那么其产生的效果在辐射范围和持续时间上都会大打折扣。换言之,创设优美怡人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中接受“无声教育”,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首先,从整体着眼,合理规划学校建筑。建筑属于无声的伴侣,我们既要考虑各区域的使用功能,又要兼顾建筑与建景的关系,从造型到色彩上都应该彰显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此来平复学生的内心。其次,从局部入手,优化校园环境。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影响中最理想的色彩是自然环境中各种植物所构成的绿色世界,它能使疲劳了的大脑功能得到调整使紧张的神经得到缓解[5]。因此,绿化是优化校园环境的基础。此外,柏克霍夫提出的“柏克霍夫商”显示:审美度=秩序性+复杂性,在做好绿化的前提下设计出一定的层次感,并通过人格化的植物和典型的艺术雕塑体现校园的特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有利于校园美感的提升,能让学生有种美的享受,在提升审美能力的同时身心也得到了发展。同时,整洁作为秩序性的一种反映,也是校园环境优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整洁舒适的校园环境能产生赏心悦目的感受,有利于师生的心情愉悦。

2.潜移默化,加强精神层面建设

如果说物理层面的环境是硬环境,那么精神层面的环境则是软环境。精神环境作为校园环境最核心的灵魂,具备极强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有着催人奋发、协作进取、推动学校发展的作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由此可见,校园环境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潜藏着教育的意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一方面,要围绕校训精神建设校园文化环境。例如以宣传栏、手抄报、校园广播以及新媒体等为载体,营造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并积极向学生传递学校训、爱校园的观念。通过校训的感召力与震撼力,让学生在积极健康的校风熏陶中耳濡目染、陶冶情操,从而实现人格特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潜移默化的变化。另一方面,要端正学习态度,培育优良学风。通过张贴名人标语激励学生、树立身边榜样引导学生、举办专家讲座感染学生等方式激发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让学生在有意无意中肯定自身存在的价值,积极探索人生方向并努力完成自我实现。

3.以人为本,管理育人协同创新

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系统中最具权威性的因素,它不仅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也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发展的保障系统,同时它还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发挥着管理育人的作用[6]。高校制度建设作为隐性课程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具有极强的育人功能。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我们也应该充分重视管理制度在培育全面发展的学生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首先,在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应当从受教育者的心理需求出发,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受教育者独立人格的培养。其次,遵循民主的原则充分调动受教育者参与对自身的管理,既有利于受教育者将强制的管理制度内化为自觉行为,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受教育者的主人翁意识,有利于受教育者体验控制感从而促进主观幸福感的提升。此外,受教育者参与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对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养成也有着积极意义。

4.寓教于乐,丰富行为层面载体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成为学生爱戴的老师,那你就要努力使你的学生不断地在你身上有所发现。要让学生有所发现,教师就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人格魅力”[7]因此,作为对学生有着最直接、最深刻影响的教育者,不仅要为学生传授知识,用自己的智慧去点亮学生的智慧,更要注重自身人格的塑造,用自己的人格去影响学生的人格。以教育者的行为为载体向学生渗透人格、态度、价值观等内容的教育,一方面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直接的示范榜样,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除行为类载体以外,活动类载体能将趣味性与科學性、学生兴趣与教育目的有机结合,也是提升心理育人效果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坚持常规性活动与特色主题活动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最终实现兴趣培养、人格塑造、情操陶冶以及知识增长等目的,并在班级、校园形成良好的心理与人际氛围,为学生顺利完成自我实现创造有利条件。具体而言,在常规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增强班级凝聚力,通过团体辅导等营造良好的宿舍氛围;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主题活动中,可以以“5·25”心理健康节、世界精神卫生日以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等为契机,开展专题讲座、演讲、辩论以及各种形式的相关竞赛等。这既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动机,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又能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总而言之,个体的心理健康是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将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多方资源,创新方法加以利用,才能真正使心理健康教育出现实效。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65.

[2]顾明远.教育大词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75.

[3]蒙隽瑶.中美高校隐性课程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5:13.

[4]汪红烨.关于大学校园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探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S1):98-100.

[5]吴文澎.高校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D].合肥工业大学,2007.

[6]刘立新,孟洪武.学校制度文化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教学与管理,2010(30):12-13.

[7][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译.和青年校长的谈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3:172.

猜你喜欢
隐性课程心理健康大学生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大学生就业趋势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校企合作开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的优势与机制研究
中国古代教育对高职院校隐性课程的启示
浅析隐性课程对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
论小学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