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缘
——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四川行

2020-10-15 03:45许超
云南农业 2020年9期
关键词:阿姐养蜂蜂蜜

许超

什么是缘分?佛教中所谓“缘起”,是世间万物偶然关系的组合。我相信缘分,不仅因为对佛教思想的敬畏与认同,还因这种相遇相知、淡淡的情感,是一片精神乐土,滋养我们以正能量。

2018年10月15-21日,因工作安排,我有幸带领昆明市的学员赴四川农科村参加中组部、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此次培训为新型农业主体培育主题班,培训课程运用模块教学,分为经验传授、研讨交流、专题讲座和现场参观四个模块。期间,承办单位邀请专家学者讲授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合作社运营与管理、乡村振兴战略、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形势与任务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知识;邀请首届十佳农民做优秀带头人和成都市郫都区农科村原支部书记做经验交流;分组座谈交流学员各自的产业情况、发展思路、合作需求,以及新型农业主体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应对措施等内容;组织参观考察国家农民合作示范社——崇州市杨柳土地股份合作社、土而奇农庄电商平台,全国文明村——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郫都区石羊村。

在一堂“农业创新创业指导”的课上,清楚听到一名学员用普通话与老师对答如流,我迅速将目光锁定到一名身穿藏族服饰的阿姐身上,眼前为之一亮,不由心生好奇,偏远山村的一名藏家妇人居然有这般好的表达能力,思路清晰,反应敏捷。阿姐介绍自己来自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松岗镇莫斯都村,藏族,汉名叫胡宗明,藏名叫彩仁吉,意为健康长寿之意,有自己的家庭农场,养着阿坝中蜂,规模不大,生产独具特色的原生态蜂蜜,产品品牌就叫做“彩仁洁藏家”……马尔康,正是《尘埃落定》的作者阿来的家乡,想起小说中的傻子二少爷,总能站在“不争”的角度去“争”,也总能得到命运的眷顾。虽然小说情节和阿姐没什么联系,但我想阿姐必定有一颗平缓安静的心,才能表现得如此从容淡定,有种心似繁花艳丽,身如古树不惊的感觉。

必然又偶然的机会,外出参观的大巴车上,我与阿姐同坐。简单的寒暄后,我们翻着各自手机上与养蜂相关的图片,交谈得兴致勃勃。途中为了活跃气氛,阿姐被邀请为大家献歌,她歌唱时神态悠然自若,平缓的曲调、悠扬的歌声,氛围中充斥着浪漫神秘的色彩,我的脑海不断浮现出藏族的歌舞绘画、悬挂的五彩经幡、冈底斯神山、寺院、尼玛堆、转经筒,不由想起仓央嘉措“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我想,这便是此行与阿姐结缘的开始。

首先,我们来到崇州市杨柳土地股份合作社展厅。据介绍,该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5月,位于崇州市隆兴镇黎坝村,由村民发起的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方式组建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入股面积九十亩余,入股资金95 570元。合作社主要从事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经营,实行种子、肥料、农药的“三统购”和机耕、机防、机收、田管的“四统一”,合作社年终经营收入按9∶1比例按股分红,即九成用于土地入股分红,一成作为公积金、风险金和工作经费。

阿姐很认真地听着、看着,只有片段的时间,阿姐和我说着她曾经的故事:阿姐生长的地方,就是她手机照片上那般湛蓝的天空,高不可攀又触手可及,倒映在湖水中的是被地面一分为二的蓝色,亦虚亦实,每个角度的景色都没有重复;漫山的野花随风飘摆,姹紫嫣红,安静恬淡,顺地势开放得恰到好处;清泉从山间流出,正好经过阿姐家门前,如此的纯净与纯粹,是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的极致。阿姐从小生活在那样的地方,漫山都是山珍,中草药、野生菌极为丰富,阿姐年轻时以采药为生,每次上山采药一去就是十余天。说到这又不禁想到鬼谷子老先生,常年深居山谷,采药修道,持身养性,与世隔绝。我相信,采药的过程亦是修炼心性磨炼意志的过程,也正因为有此经历,阿姐在日后的生活与创业中才能坦然面对挫折与失败,才能锲而不舍、坚忍不拔。

随后,我们来到崇州市白头镇的土而奇合作社。该合作社通过智慧农业平台,在农产品生长的全过程中实现全程监控,保障生产安全。为进一步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崇州市供销合作社依托互联网技术牵头引导各农资经营公司开展农资溯源体系建设,组建崇州市农资协会,农资配送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开展基层农资放心店信息化改造,建立现代POS系统的农药销售网点,逐步将该市农药、化肥、种子等农业投入品纳入溯源平台,为农业生产提供质量安全可靠的农资。

阿姐告诉我,这是个很好的平台,马尔康的很多农产品是通过这个平台实现产销一体的,但是她自己的蜂蜜没放进来,因为供不应求,而且也不打算扩大生产,把现在已有的东西做细做精就够了。我挽着阿姐胳膊走在大部队的最后,一边细细打量着她精美的服饰,一边听阿姐讲故事。阿姐说她的家乡有14种语言,相应也有14个样式的服饰,我看到的是最好看的一种,刺绣以黄色为主色调,配有红、绿、蓝、黑等颜色,大襟、圆领、长袖、束腰、长裙,领口、袖口、对襟的边沿有用五彩丝线锈成图案或镶嵌花边,素净庄重,朴实大方。

说到养蜂,还得从2008年说起,她的亲人因病住院,每天都需要注射1000多元一支的蜂毒针剂,得知蜜蜂不仅可以产蜂蜜,蜂毒还具有祛风除湿、止痛的功效,阿姐决定自己养蜂。藏族信奉佛教,与蜜蜂争蜂蜜在宗教意义上是不可取的,也不被周围的人所接受。虽然亲戚邻里不赞成,但阿姐执着坚持,从此开启了漫漫的养蜂之路。在家人的极力反对下,阿姐用小孩子大哭的方式,首先说服了丈夫,开着拖拉机去到100千米以外的娘家买了50个旧蜂箱,小时候见父亲养过蜜蜂,阿姐知道蜜蜂喜欢住过蜜蜂的蜂箱,第一年虽然没取到蜜,但总算收到十多群蜜蜂。第二年开始分蜂,她不知所措了,简单粗暴揭开蜂箱盖子,把蜂团刨进去,结局可想而知,蜂团散开来蛰得她直掉眼泪。这年阿姐拥有大约100群蜂,但仍然没有收到蜜。从十多群蜂到100群蜂,从没有蜂蜜到收到少量蜂蜜,养蜂之路就在出现困难、解决问题中周而复始,但终因没经验、缺技术而举步维艰。

2016年阿姐应朋友之邀,带着自己的产品参加成都举办的“西博会”,收效甚微。转而去了四川农业大学,在教学基地看到GN箱,觉得这个蜂箱做巢蜜很好,得知是由退休的龚教授发明的,心生拜师之念。经介绍,又辗转周折去到龙泉驿的养蜂基地,看到密密麻麻的满地蜂箱,心想可能是大山以外的场地有限,才这么摆放,但见识到400群蜜蜂进出蜂箱有序,才恍然大悟,这就是她需要学习的技术。从蜂场回家后,眼看所剩无几的蜂群,她寻思着只有走出去多学多看,才能解决多年来养蜂中层出不穷的问题。在一次全国养蜂提高班上,她终于见到了龚老师,学习老先生的养蜂技术,也学到了为人之道——诚信立身,还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养蜂学员共同建立养蜂技术交流微信群,得到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

眼看午饭时间到了,这一路被阿姐曲折经历牵动的心也得放一放了。看得出阿姐年轻时候定是英姿飒爽、豪情万丈。同行的学员说起喝酒,逗阿姐不醉不归,她风轻云淡地说,年轻时候和领导吃饭,独自喝了三瓶茅台,气氛融洽,相处甚欢,无欲无求,现在想来也不后悔,本无所求,再喝一次也无妨。我想,“无所求”不是没有目标,无欲无求,而是不攀缘附会,始终坚持为自己的信仰不卑不亢的有所为、有所求。

下一站是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一个集旅游、酒店、餐饮、休闲于一体的特色乡村。与普通的国有土地性质不同,这块十多亩的土地是四川省“第一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项目。以“土地入市”为契机,战旗村的集体资产被盘活,成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资本,推动集体经济发展走向市场化和专业化,使村民脚下的土地释放出改革的红利。

就在我们的学员在战旗村党群服务中心前合影留念时,阿姐落落大方走过来加入了我们的队伍,是故“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短暂的相交让我们如多年老友,一心想借照片将缘分封存很久。众多学员中,我总能紧跟她的脚步,一半得益于她别致的服饰,一半有赖于她身上的故事。万物的发展,总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在坚持不懈的养蜂路上阿姐终于否极泰来。她不断参加各种培训班,在一次养蜂高级培训班上,她认识了中科院蜜蜂研究所的杨冠煌研究员,得知阿坝蜜蜂是我国原产蜜蜂中个体最大的一种,已列入国家和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她决心回去好好保护这群精灵。然而杨老师却听不懂她的语言,建议她回家去跟着新闻联播学说普通话。阿姐是很走心的人,回家照做了,得贵人相助,之后的路便顺理成章。

最后一站,郫都区石羊村,成都市的“三美示范村”。依托自身丰富的苗木资源优势,成片种植有色植物,积极发展观光旅游,通过众筹模式成立的公司,盘活了闲置资源,壮大了集体经济,当地的农户用自己的资产入股,土地入股,苗木入股,增加了收入。

一路走着,一路听着从扩音器中传来关于石羊村的介绍,我脑海里构建的却是阿姐故事中的一个个画面。一次,她在山上遇见一对问路的夫妇,正愁于语言不通找不到下山的路,正好遇见会说普通话的她,听游客说明意图后,阿姐见天色已晚便邀请到家里吃晚饭。上车回阿姐家时,她的背篓不小心刮到了车门,女人极为不高兴,男人用眼神暗示着她别大惊小怪。在为夫妇俩准备晚餐的两小时,女人的眼神几乎没有离开过阿姐。藏族是盛情好客的,阿姐为夫妇俩准备了牛肉、糌粑、酥油茶和蜂蜜,晚饭后,夫妇俩道谢准备离开时,掏出一叠钱递给她,说剩下的食物也想带走。在阿姐看来请客人到家里吃饭是因为有缘,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不能把这种情分当做一种交易。男人最初以为阿姐嫌钱少,又从钱包里拿出几百块,阿姐见状忙解释,再三拒绝。此时,女人似乎心生愧疚,为见面时的尴尬而道歉。阿姐欲留宿游客,带他们去到储存蜂蜜的房间,里面干净整齐的放着一张床,她告诉他们收蜂蜜的时候会在这里住,如果愿意可以免费住在这里。夫妇俩心存感激,留宿了一晚。第二天一早,阿姐准备好了早餐,为游客送行,临走前,这对游客夫妇买下了阿姐当时屋里的所有蜂蜜,她收到了4000元钱。原来,这个男人是一个大学的教授,并拥有自己的化工厂,此后,便与阿姐签下订单,将她的蜂蜜作为福利发给化工厂的职工。事后,阿姐的儿子告诉她,当时她不小心刮花的车价值上百万。

也是因为机缘巧合,阿姐又认识了一位北方制药厂的负责人,阿姐每年为制药厂提供两吨蜂蜜作中药制剂,她的产品从此不愁销路,供不应求。也许对于为人处世、接人待物,除了真诚,她什么都不会。“人之初,性本善”告诉我们,人性的真善美是与生俱来的,我们要做的不过是不忘初心、永远真诚。付出总有回报,阿姐建立了马尔康彩仁洁家庭农场,注册了“彩仁洁藏家”商标。我相信,当为自己的初衷而坚持不懈的时候,就会得到命运的眷顾。

分别时,阿姐对我说她和云南很有缘,喜欢云南,喜欢云南人。我也因为敬佩阿姐而喜欢阿姐,她是一个干脆坦荡、落落大方的女子。我开始向往马尔康的天高云淡、溪流山涧,满心期待在最美的季节去阿姐的家乡,看一看阿坝的精灵,还有漫山野花。

——后 记

我用有温度的文字,充满个人情感作此纪实报告,为我此行的工作画上一个圆满句号,并向兢兢业业发展农业、带头致富的新农人致敬!

猜你喜欢
阿姐养蜂蜂蜜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养蜂车的应用与效益
爱是一捧浓浓的蜂蜜
“蜂蜜”CP
兔阿姐的礼物
不翼而飞的蜂蜜
阿姐减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