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规范图书编校流程

2020-10-15 09:46何章艳
传播力研究 2020年9期

摘 要:图书质量是出版工作的生命线,如何提高图书质量是每个出版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三审环节、编辑加工环节、校对环节、通读环节四个方面来阐述图书编校流程的规范化问题,以期通过加强图书编校流程管理来保障图书质量。

关键词:编校流程;三审;编辑加工;校对;通读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09-0-02

图书质量是出版工作的生命线。然而目前我国图书市场的现状令人堪忧,每年质检中都有一批图书编校质量不合格。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编校制度没有落实到位,部分出版社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对图书出版流程的管理;另一方面是编校人员责任心不够,工作中不按流程来做,存在“以编代审”“编校合一”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不断加大图书质量检查力度,同时还对图书出版“三审三校”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以进一步加强出版管理,提高图书质量。本文主要从三审环节、编辑加工环节、校对环节、通读环节四个方面来谈一谈如何规范图书编校流程,切实提高图书质量。

一、三审环节

审稿是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目前,图书出版的审稿工作实行三审责任制,初审、复审、终审三个环节缺一不可,任何两个环节的审稿工作都不能同时由一人担任。审稿主要是对书稿的内容和形式加以衡量和评价,重点考查书稿的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文化积累性和可读性,同时应注意作品内容的创新性,防止剽窃他人劳动成果。

(一)初审

初审应由具有编辑职称或具备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人员担任(一般为责任编辑担任)。初审要通读全部稿件,然后在此基础上从专业角度对书稿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学术价值进行审查,把好政治关、知识关、文字关。初审时编辑可通读两遍书稿:第一遍略读,了解书稿的主要内容、体例结构、语言风格等,重点关注书稿辅文,了解书稿的来龙去脉,对其总体质量做到心中有数;第二遍精读,即逐字逐句地细读书稿,对其内容的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等进行鉴别和审查,同时处理书稿文字表述方面的问题,如纠正错别字和标点符号、修改病句等。

通读书稿后,应对书稿的内容质量、表现形式、是否具有出版价值等做出评价,给出审读报告。初审报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介绍书稿的基本情况,如书稿来源和作者基本情况,书稿是否齐、清、定,是否进行外审,等等;其二,对书稿进行评价,如说明书稿的基本内容、结构层次、表现形式、主要特色、文字水平、读者对象及其出版价值等;其三,对书稿提出取舍意见和修改意见。

初审是审稿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为之后的复审和终审提供依据,因此,初审工作一定要做到位,严把质量关,决不能让不合格的书稿进入生产领域。对于包含破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政治立场、政治倾向错误及其他危害社会安定等内容的书稿要坚决不予出版;对于存在科学性、结构性、逻辑性方面问题的书稿要谨慎处理,需要退稿的要给出充分的退稿意见,需要修改的应及时通知作者,并给出具体修改意见;对于意识形态正确,科学性、逻辑性强,具有出版价值的书稿应予以采纳,并指导作者进一步完善书稿,提高书稿质量。

(二)复审

复审应由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编辑室主任一级的人员担任。复审也应通读全部书稿。

复审首先要对初审提出的意见进行审核;其次要对初审中指出的需要注意的地方及通读过程中发现的敏感内容进行仔细审读;最后针对书稿质量及初审报告提出复审意见,对书稿做出总体评价,并解决初审中提出的问题。

(三)终审

终审应由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社长、总编辑(副社长、副总编辑)或由社长、总编辑指定的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人员担任。终审是三审中的最后一级,主要是从更高的角度来审视书稿,对书稿内容的思想政治倾向、学术质量、社会影响、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规定等方面做出评价。终审者还要关注初审意见和复审意见,解决初审和复审提出的问题。对初审、复审意见不统一的地方以及书稿中的重难点问题要全面审读、仔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书稿能否采用做出评价。

二、编辑加工环节

图书出版要坚持责任编辑制度。书稿的责任编辑一般由初审者担任。编辑加工是图书出版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整个编辑工作中处于重要地位,也是图书编辑量最大的工作。编辑加工主要是消灭书稿中的差错、弥补书稿中的不足之处、规范书稿中的语言文字、提高书稿的总体质量。对书稿进行编辑加工也充分体现了编辑的创造性及其業务水平,高质量的编辑加工可以使书稿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切实提高书稿质量。

书稿编辑加工应处理以下几类问题:一是消灭差错。首先要消灭政治性差错,如书稿中涉及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的差错,涉及民族、宗教问题方面的差错,涉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方面的差错等要坚决予以消除;其次要将书稿中的知识性、逻辑性、科学性和语言文字方面的差错一一消除,标点符号使用、数字用法等要符合国标。二是核对引文。书稿中的引文一定要核查,尤其是加了引号的直接引文,从文字到标点符号都必须与原文一致,并且要完整准确地表达原意,不能断章取义、歪曲原意。不加引号的间接引用也要注意引用的准确性。核查引文的同时还要注意核查相应的脚注或文后参考文献,脚注或参考文献中的信息必须准确,参考文献格式应符合国标。三是查对资料。对于书稿中出现的事件、人物、时间、地点、数据等要特别注意,有疑问一定要核查,且要找权威资料核查。编辑加工中还要注意这些信息重复提到时前后是否一致,相互关联的内容要注意其内在逻辑性,看是否有可疑之处。四是处理图表。图表内容也是书稿的重要部分,编辑加工中要认真处理好图表。例如,图表设计应符合规范,图表要有序号、名称,图表的字体、字号、风格等要统一,在书稿中的位置应先文后图表,图文要一致,等等。五是统一体例格式。一本书或一套丛书的体例格式应统一,这也是书稿发排前必须处理好的工作。编辑加工时需对书稿中的内容板块、标题层次、图表格式、引文注释方式、数字符号用法、辅文设计等进行整理和统一,使书稿整体结构更加完善,也便于排版人员对书稿进行设计和排版。

编辑加工还要注意把握一定的原则:一是政治性差错必须消除干净;二是不能迷信作者,而应善于质疑,但要慎改,多查证,改必有据;三是尊重作者,多与作者沟通交流,不能随意改动稿件,更不能将对的改错了。

三、校对环节

图书出版要坚持责任校对制度和“三校一读”制度,其中责任校对应由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专职校对人员担任。专业校对是图书出版必不可少的环节,直接影响图书的质量。一般图书的专业校对应不低于三个校次,重点图书还应增加校次。

校对主要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核对校样的页码、目录、标题层级、图表编号的顺序,保证图表编号与正文一致;二是消灭校样中的文字、语法、标点符号差错;三是处理图表方面的差错,如图表格式差错、图表内容与正文不一致等;四是核查事实,对于书稿中介绍的事件、时间、人名、地名、机构名称等信息有疑问的要查证,同时还要注意前后保持一致;五是核对引文、脚注信息,这里主要是抽查和对有疑问的进行核查;六是注意书稿内容前后的逻辑问题,重点查看前后内容表述是否矛盾或重复;七是解决排版造成的差错,如数字破行、标题沉底、独字成行、标题转行错误等;八是统一全书的体例格式;九是指出原稿中可能的差错和不妥之处。

校对是保证图书质量的重要环节,必须重视。校对应注意把握以下原则:一是忠于原稿,但不能拘泥于原稿,对原稿有疑问时要查证,也可指出问题请责编处理;二是善于质疑,勤于核查,校对人员要善于使用各种标准和工具书,而不能凭经验想当然地修改书稿;三是认真负责,不能有依赖心理,不能将问题留给下一个校次处理;四是校对符号使用要规范,改动时字迹要清晰,不能潦草,以免給改红、核红工作带来不便。

四、通读环节

通读是三校后、付印前对书稿质量的最后把关,一般由责任编辑来担任。通读工作要求责任编辑要从头至尾再看一遍书稿,以期发现书稿前期工作中可能存在的疏漏,进一步提高书稿内容质量与编校质量。由于通读是对付印前的清样进行通读,所以便于从整体上把握书稿,容易发现前期分散校对中存在的问题。

通读工作适合采用列清单的方式逐项进行:第一步,以CIP数据为准,核查书稿封面、扉页、版权页等关键部位的信息。例如,核查封面、扉页、版权页中的书名、作者、书号、定价等相关信息是否一致,封面、扉页、版权页中必须要有的信息是否齐全,等等。第二步,以目录为准,检查书稿的框架结构。首先,查看目录本身,看标题设置是否合理、体例是否一致;其次,将目录与正文对照,并按不同层级逐一核查每一级标题的序号,防止出现目录页码与正文不一致、标题序号断节(如有序号一而无序号二)等情况;再次,核查图表序号、注释序号、参考文献序号的连贯性及其是否与正文一致,检查书眉、篇章页,检查全书页码连贯性;最后,检查目录与内容提要、序言、前言、后记等涉及章节名称的相关表述是否一致。第三步,通读全部书稿,兼顾书稿内容的思想性和科学性。通读时对书稿中涉及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民族、宗教问题,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评价等内容要尤其注意,政治性差错必须消灭干净,不能疏忽大意。同时要兼顾书稿语言文字的规范、体例格式的统一以及内容的逻辑性、科学性等,力求将书稿中的差错消灭干净。

总之,规范图书编校流程,是提高图书质量的重要保障。出版社应重视图书编校流程管理,将图书编校流程落到实处,并不断优化图书编校流程,切实提高图书编校质量;同时,要加强编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编校人员的业务水平。编校人员也应重视图书编校流程,严格按照编校流程来做,将每一步工作都认真做到位,那么图书质量就有了保障。

参考文献:

[1]苗雨雁.科普期刊编校流程优化的实践与思考[J].新闻传播,2017(5):13-14.

[2]宋秋颖.关于图书编校质量的一些思考[J].传播力研究,2019(13):165.

[3]梁旭.落实三审三校制度,把好图书质量关[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98-100.

[4]蔡鸿程.编辑作者使用手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收稿日期:2020-3-11

作者简介:何章艳(1987—),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中级编辑,硕士,主要从事编辑出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