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椴人工林直径分布规律及生长特性分析

2020-10-16 05:53杨世桢陈晓波王有菊王璧莹
吉林林业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树高生长率材积

陆 斐,杨世桢,陈晓波,初 艳,王有菊,王璧莹

(吉林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 吉林 132013)

紫椴(Tiliaamurensis)是我国东北林区阔叶红松林的主要伴生树种之一。其材质细腻,用途广泛,可作为重要的蜜源植物。

林分直径分布是林分结构的基本规律之一,是研究林木及其材种结构的基础[1]。而林分直径-株数分布规律是树种生长环境及经营措施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2]。研究紫椴人工林直径分布,旨在了解营林措施合理性、提供林分中各径级木的株数信息、估算林分材种出材量、指导抚育间伐、掌握林木枯损进程和确定合理轮伐周期[3]。

本研究以40 年生紫椴人工林标准地内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株数与实际株数作卡方检验,探索该紫椴人工林胸径分布规律,并通过解析木分析林分生长特性。

1试验地概况

紫椴人工林位于吉林市松花湖,1980年,在皆伐迹地营建。地理位置43°41′N, 126°40′E,海拔380 m。该地属长白山低山丘陵地带,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温度4.3 ℃,年极端最低温度-40.2 ℃,年极端最高温度39 ℃,≥10 ℃积温2 800 ℃,无霜期135 d左右,年日照时数2 445 h,降水量674 mm。土壤为暗棕壤,pH6.0,植被为以杨树、蒙古栎、桦树为主的天然次生林和核桃楸人工林,灌木有胡枝子和稠李等,草本有龙芽草、蕨类和苔草等。

2试验方法

2.1直径分布拟合

对标准地内的紫椴胸径每木检尺,以1 cm为径阶距划分径阶,并统计各径阶相应的林木株数。利用ForStat2-2中的“统计分布假设检验”功能[4],进行统计分布假设检验(卡方法),对紫椴人工林标准地的胸径分布数据进行分布拟合,本研究应用正态分布模型、Weibull分布模型、Gamma分布模型和Logistic分布(分位数回归法)模型,分别进行拟合(见表1)。

表1 统计分布假设检验(卡方法) 模型

2.2紫椴人工林标准木树干解析

按平均胸径及生长情况选择标准木,伐倒进行树干解析。按照ForStat2-2软件设计要求,采用2 m区分段法进行树干解析。以标准地及相应的解析木数据为主,进行数据计算及绘制生长曲线图;计算解析木胸径(DBH)、树高和材积的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和总生长量,进行生长过程分析。

3试验结果与分析

3.1卡方检验

根据调查数据计算该林分胸径特征值,平均值16.74 cm,标准差4.606。将紫椴人工林标准地的分布密度函数参数值、卡方检验结果进行整理,结果见表2。

表2 标准地径级分布统计分布假设检验

从表2中可以看出,紫椴人工林林分胸径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和Logistic分布,正态分布的拟合效果好于Logistic分布,而Gamma 分布和Weibull 分布拟合的接近程度都不理想。

3.2紫椴人工林标准木树干解析

3.2.1各生长因子生长分析

经统计,该紫椴标准地林分平均胸径为16.7 cm,平均树高为19.1 m。根据计算结果,在林中选取一株胸径为16.4 cm,树高为19.1 m的标准木,进行树干测定和解析,其胸径、树高、材积生长过程见表3 。

表3 解析木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过程分析

3.2.2分析各种因子生长量

紫椴人工林林木胸径连年生长量、树高连年生长量、材积连年生长量与其平均生长量曲线分别见图1、图2、图3。

图1 胸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曲线

图2 树高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曲线

图3 材积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曲线

从图1、图2、图3中可以看出,紫椴人工林林木胸径和树高在3~6 年处于快速生长期,平均生长量在3~6 年逐渐增加,18 年后胸径生长量平稳减慢,连年生长量比平均生长量下降得快。11 年时树高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第一次相交,连年生长量达到最大值;37年时第二次相交,之后连年生长速度骤减,此时树高平均生长量还未有明显下降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紫椴人工林材积在前30年均衡生长,平均生长量始终在平稳增长,还未出现拐点;材积连年生长量在29~33年快速增长,达到最大值后呈快速下降趋势;材积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未相交,说明该人工林未达到材积数量成熟龄。

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率曲线如图4。

图4 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率曲线

从图4中可以看出,紫椴人工林树高、胸径和材积的连年生长率呈现基本相同的发展趋势,尤其是12年后,树高和胸径二者的曲线几乎重合,表明以胸径和树高各自的总生长量为参考,它们的生长速度几乎相同。在12年以后,胸径和树高的连年生长率一直保持在极低的水平,表明其胸径和树高的生长速度缓慢。材积连年生长率降低的速度与胸径和树高的降低速度相比稍慢,降低到最低点的时间与胸径和树高一样,以12年为转折点,7~12年以前处在持续下降的阶段,12年以后下降的速度比较平稳,同样渐渐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材积连年生长率始终大于胸径和树高生长率。树木胸径、树高和形数共同决定树木的材积,材积连年生长率下降较慢是受到形数的影响。

4结论与讨论

4.1紫椴人工林林分胸径分布规律

松花湖40 年生紫椴人工林林分胸径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和Logistic分布,正态分布的拟合效果好于Logistic分布。林分的平均直径、直径分布范围及直径标准差随着林龄的增大而增大。从正态分布偏度系数看,偏度为正,峭度为负,说明该地段径阶分布离散程度大,人工林胸径的变动系数比较大,表明其直径分布的范围较大。这可能与造林密度、立地条件以及坡度、坡向等因素综合作用有关。也可能林分因强烈的个体间竞争发生明显的自然稀疏,但还没有达到极限分化。上述研究表明,地块上的林木已进入或正进入自由竞争阶段,及时进行林分密度调整,是当前地块紫椴人工林经营首要考虑的问题。

4.2紫椴人工林分结构及生长规律

通过标准木树干解析,对紫椴人工林分结构及生长规律进行研究,胸径、树高在3~6年处于快速生长期,18 年后生长量平稳减慢。材积在前30 年衡增长,尚未达到材积数量成熟龄,人工林目前生长还处于上升期,其材积还有一定的生长空间。

猜你喜欢
树高生长率材积
广西一元立木材积表适用性评价
日本落叶松以林分平均木材积生长率代替林分蓄积生长率可行性验证
海南省马占相思生长率模型研建
阿拉尔地区胡杨材积与胸径、树高的关系分析
海南省桉树生长率模型研建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
人工福建柏胸径与树高关系的研究
不同种源马尾松树高与胸径生长相关模型研建
基于海南省连清资料建立松树和橡胶树材积生长率模型
不同坡位和造林密度对四种桉树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