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媒体有关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报道的调查研究
——以《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为例

2020-10-16 10:55李彦松
视听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中国日报仪式

□ 李彦松

2019年国庆阅兵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阅兵,全面展现了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伟大成就,极大程度地影响着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不可否认,“现实中国”和“报道中的中国”存在一定偏差,中国的对外传播未完全适应国外受众的信息需求,同时,国外媒体对中国的相关报道也未做到完全客观全面①。

一、研究设计

媒体选择:本研究选取《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的一系列国庆阅兵相关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中国日报》设有专门的英文版,是沟通中国与世界的网络桥梁。《纽约时报》则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行,拥有良好的公信力与权威性②。

研究样本的选取:本研究选取《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两大报纸2019年9月15日至2019年10月15日刊登的关于2019年中国国庆阅兵仪式的全部新闻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吉林省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平台”,对两份报纸在上述时间段内进行关键词搜索,通过输 入 “China Anniversary”“China National Day”“China Military Parade”搜索相关的报道。通过人工阅读及分类,笔者去掉包含关键词但报道内容与国庆阅兵仪式无关的报道,最终得到《中国日报》61篇相关报道,《纽约时报》21篇相关报道。

二、中外报道比较

(一)词频统计分析

本研究利用NVivo11软件和ROST CM6对文本进行统计,得到文本中每个词的频率,经对比本研究选取前18个高频词汇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中国日报》词频统计表

通过表1可以看出,《中国日报》有关国庆阅兵仪式的报道内容中规中矩。关键词大多围绕国庆仪式展开,“right”“development”“cooperation”等词语也在排行榜前列,强调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在人权建设、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

表2 《纽约时报》词频统计表

根据表2可以看出,在《纽约时报》的相关报道中,中国香港“Hong Kong”高居榜首,达到258次,与其相关的“protester”“police”也在排行榜前列。本应该报道与国庆阅兵仪式有关的内容,记者却用大量文字提及香港事件,相关关键词频率甚至超过国庆阅兵事件本身。自2019年6月以来,香港反对派和一些激进势力借和平游行集会之名,进行各种激进抗争运动,公然挑战国家主权和“一国两制”③。《纽约时报》对香港问题的持续关注,特别是在国庆期间的频繁报道,也侧面体现出美国的潜在意识形态。

“party”“communist”等词语也在排行榜前列。在西方语境中,西方人往往将“party”误解成一个典型的利益集团独掌国家权力,并下意识地认知为其野蛮独裁;“communist”也具有贬义,人们总是能想起斯大林在苏联实施的大规模清党、监禁、流放和残杀④。赵心树教授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标准英译“Communist Party of China”名不符实,而是自我污名化和妖魔化,错误的译名已经并将继续给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华民族的国际形象、集体心理和对外关系造成巨大损害,应该正名为“Chinese Council of Leaders”⑤。

“military”等词也占有大量的比重,可以看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美国对中国武器装备和军队建设的关注。比如“阅兵式的展示品‘giantDF-41’,这是一种洲际弹道导弹,可携带10枚核弹头,可以对美国的任何地方发动攻击”,虽然对中国新的武器装备进行介绍,但所引用的例子偏偏要提及导弹可以对美国发动攻击,给读者以强烈的暗示。再比如标题《Tanks,Missiles and No Pigeons:China to Celebrate 70th Birthda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中,特意强调仪式上有坦克和导弹的亮相,但却偏偏没有象征和平的和平鸽,尽管在正式仪式上放飞了7万只和平鸽,但记者在进行新闻内容写作时却选择对事实视而不见。

(二)结构分析

梵·迪克将新闻话语总结为由概述、情节、后果、口头反应、评论构成的一种新闻图式范畴。他认为,无论是记者和读者都在不知不觉地运用这些图示来制作新闻、理解新闻⑥。沿用这一思想,选取2019年10月1日发布的两篇主题类似的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一篇是《中国日报》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一篇是《纽约时报》的《图片中:中国的国庆以盛大的场面和大炮为特色》。

图1 《中国日报》话语结构

从图1可以看出,《中国日报》报道的话语结构清晰明了,从概述部分就可以得知报道主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大会,在情节部分可以看出大会准备、阅兵游行等次级议题,背景部分可以看出整体社会环境处于团结、奋进、和平的发展阶段等。评价部分则会表明作者的情感倾向,虽然没有口语反应,但作者通过表达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信心,也间接地代表了报纸的立场与观点。

图2 《纽约时报》话语结构

《纽约时报》所呈现的主题是国庆的盛大庆典,在标题中特意强调场面盛大、武器火炮众多。但其内容并不只局限于阅兵仪式,故事的展开中所体现的次级议题涉及北京天安门的雾霾、中美贸易战、香港暴乱、穆斯林问题等话题,但《纽约时报》并没有用明确的结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通过引用消息来间接传达自己的隐性观点,认为香港暴乱挑战权威,给盛大的国庆典礼蒙上了厚重的阴影。

《中国日报》的整篇报道以国庆阅兵仪式整件事作为叙事主干,按照时间顺序先后描写仪式过程,文章整体风格偏文学化,大量运用华丽辞藻。《纽约时报》则是概括式导语开头,内容与《中国日报》基本类似,但其在后面的行文中却提到雾霾污染、香港暴乱等负面话题。并且《中国日报》直接表明自己报纸的立场,《纽约时报》却通过口语反应来间接表明其隐藏的倾向性。这也验证了严怡宁的观点,报纸要传达的立场和隐形的观点透过故事范畴中的背景和评价体现,通过对背景信息的选择性呈现来设置报道语境,并通过对评价的选择性引用来反映报纸的立场⑦。

三、结论

媒体的新闻报道不仅影响人们对某一事件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公众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和态度。作为信息把关人,《纽约时报》在报道时大量报道与中国相关的负面信息,使得国外受众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中国的负面刻板印象。而《中国日报》也并没有客观全面地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立体展现中国形象。

中美新闻报道在跨文化传播中存在差异,因此,以《中国日报》为代表的中国媒体今后应主动掌握议题设置的话语权,借鉴国外媒体的成熟经验,遵循国际受众喜爱角度多元、形式多样、观点争鸣的偏好规律,平衡报道内容,以使新闻框架能更好地契合受众阅读口味,更加生动立体地传递中国形象。

注释:

①程露,强力静,夏晓.新中国成立70周年对外报道:展示新发展、呈现新变化[J].对外传播,2019(12):17-19.

②刘永红,傅挺.《纽约时报》对华军事报道的及物性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3(04):3-4.

③新华社.特稿:修例风波中暴力乱港实录[EB/OL].人民网, 2019-08-16.http://hm.people.com.cn/n1/2019/0816/c42272-31300844.html.

④赵心树.国际传播中的信息翻译与词字翻译——以“中国共产党”的英译为例[J].国际新闻界,2004(04):12-17+24.

⑤赵心树.“中国共产党”的英译应该改——与李贵升教授商榷[J].国际新闻界,2010(11):118-126.

⑥[荷]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M].曾庆香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⑦严怡宁.美英大报关于“奶粉事件”的叙事结构[J].国际新闻界,2008(10):33-36.

猜你喜欢
中国日报仪式
漫画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
十岁成长仪式
模糊语言在英语新闻中的语用研究
——以《中国日报》为例
仪式感重要吗?
2016年《中国日报》“两会”数据新闻报道研究
Talking strategies
《中国日报》欧洲版荣获英国“最佳国际报纸奖”
开营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