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畜禽肉中沙门氏菌全基因组分析与分子溯源

2020-10-19 00:32郭焜鹏张海韵王芳斌
食品与机械 2020年9期
关键词:源性同源琼脂

宋 晟 高 晗 严 礼 郭焜鹏 张海韵 王芳斌

(1. 食品安全监测与预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117;2. 湖南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117)

沙门氏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一种属于肠杆菌科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就邦戈尔沙门氏菌和肠道沙门氏菌这两个物种而言,迄今就已发现2 500余种血清型。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的主要病原菌,沙门氏菌通常会引起发热、呕吐等不良反应,是腹泻病全球四大病因之一[1-2]。某种情况下,沙门氏菌甚至可以进入血液,引发脑膜炎。为治疗沙门氏菌病,通常采用抗微生物药物,但大量抗生素的滥用,导致部分菌株产生耐药性,使药物失效[3-4]。人类患沙门氏菌病有可能是食用了被沙门氏菌污染的动物源性食品,如蛋、肉、禽和奶等。对于沙门氏菌以及其他食源性致病菌的溯源研究,主要有传统的沙门氏菌分离鉴定技术、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 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技术以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近年来,随着新一代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基于全基因组测序分子分型技术广泛应用于食源性致病菌溯源中,具有快速精准等技术优势[5-7]。

实验室对长沙市销售的生鲜鸡肉、生鲜猪肉进行了随机取样调查,依据GB 4789.4—2016分离、鉴定样品中的沙门氏菌,以充分了解长沙市销售的生鲜鸡肉、生鲜猪肉的污染状况,为防治沙门氏菌所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并对分离鉴定出的40株沙门氏菌,进行全基因测序与分子溯源分析,研究其溯源关系、致病机理、耐药机理,为沙门氏菌基因层面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试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鼠伤寒沙门氏菌标准菌株ATCC14028:实验室保存;

生鲜猪肉(24份,每份2 kg)、生鲜鸡肉(27份,每份2 kg):湖南省长沙市各大农贸市场;

缓冲蛋白胨水(BPW)、四硫酸钠煌绿增菌液(TTB)、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SC)、HE琼脂:青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亚硫酸铋琼脂(BS)、木糖赖氨酸脱氧胆盐琼脂(XLD)、革兰氏染色液试剂盒(Gram Stain)、三糖铁琼脂(TSI)、营养琼脂(NA):北京陆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革兰氏阴性菌鉴定试剂卡(GN):法国Chromagar公司。

1.2 仪器

拍击式均质器:Masticator Silver型,西班牙IUL公司;

低温培养箱:MIR-254L-PC型,日本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K 2 compact30型,法国生物梅里埃股份有限公司。

1.3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将采集的新鲜猪肉24份与整鸡27份放入无菌均质袋中,用BPW冲淋后,拍击式均质器拍击猪肉2 min,用手搓揉整鸡2 min,BPW淋洗液培养18 h。

1.4 增菌与分离培养

吸取1 mL培养18 h的BPW淋洗液,转种至10 mL TTB中,(42±1) ℃培养24 h,同时吸取1 mL培养18 h的BPW淋洗液,转种至10 mL SC中,(36±1) ℃培养24 h。从TTB与SC中各挑1环划线至XLD、BS、HE平板。BS平板与XLD平板(36±1) ℃培养48 h,HE平板(36±1) ℃培养24 h。

1.5 生化试验

自选择性琼脂平板上挑取沙门氏菌典型菌落,接种三糖铁,(36±1) ℃培养24 h。

1.6 革兰氏染色

自选择性琼脂平板上挑取沙门氏菌典型菌落,经生理盐水稀释,涂片固定后,革兰氏染色,显微镜观察细菌形态。

1.7 鉴定与菌株保存

自选择性琼脂平板上挑取典型菌落,接种营养琼脂(36±1) ℃培养24 h,得到纯化单菌落,采用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单菌落经营养琼脂纯化后用菌种保存管于-70 ℃保存。

1.8 全基因组测序

对40株沙门氏菌进行基因组DNA的提取、测序、功能基因预测注释等工作由广州研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株形态、生化鉴定结果

分离获得的40株典型菌株,在BS琼脂培养基上,形态为棕褐色或黑色且有金属光泽,菌落周围呈黑色;在HE琼脂培养基上,形态为蓝绿色,带黑色中心;在XLD琼脂培养基上,形态为粉红色,带黑色中心。接种三糖铁琼脂,斜面红色产碱,底层黄色产酸,产H2S琼脂呈黑色,产气,琼脂中有气泡;经革兰氏染色,油镜可观察,两端钝圆的红色杆菌,革兰氏阴性,经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鉴定为沙门菌属。

24份生鲜猪肉中有20份样品检出沙门氏菌,检出率为83.3%;27份生鲜整鸡中有20份样品检出沙门氏菌,检出率为74.1%,说明零售生鲜猪肉与生鲜整鸡沙门氏菌的污染率非常高。

2.2 40株沙门氏菌基因组基本信息

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对40株沙门氏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进行序列组装。由表1可知,猪源性沙门氏菌的scaffold数目在24~71,基因组总长度分布为3 842 688~5 019 323 bp,GC含量平均为54.08%。由表2可知,基因数在4 012~4 382,基因平均长度在932~958 bp。鸡源性沙门氏菌的scaffold数目在23~73,基因组总长度分布为4 638 420~5 201 462 bp,GC含量平均为51.93%。基因数在4 016~4 476,基因平均长度在930~959 bp。20株猪源性沙门氏菌基因组总长度的平均值比20株鸡源性沙门氏菌基因组总长度的平均值小425 799 bp,而GC平均含量却比20株鸡源性沙门氏菌多2.15%,说明猪源性沙门氏菌与鸡源性沙门氏菌在基因组层面存在差异,也暗示两者来源不同,在运输与销售环节的交叉污染可能性小,而饲养、屠宰运输环节猪与猪之间、鸡与鸡之间污染可能性大。

2.3 猪源性、鸡源性沙门氏菌单拷贝直系同源基因分析

直系同源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的某一部分序列具有同源性,例如蛋白质的同源性,DNA序列的同源性,而单拷贝直系同源基因是指在不同物种中具有相同序列,相同功能,但基因组中拷贝数为1的基因。单拷贝直系同源基因,大部分为管家基因,在分子系统学中起重要的分子标记作用,通常用于构建生命树的主干及主干和末梢之间的分枝[8]。分别对20株鸡源性沙门氏菌与20株猪源性沙门氏菌的基因组信息进行分析,统计基因家族、单拷贝直系同源基因、多拷贝直系同源基因、独立旁系同源基因、其他直系同源基因。由表3、4可知,20株猪源性沙门氏菌共有3 988个基因家族,单拷贝直系同源基因数在2 170~2 191,鸡源性沙门氏菌共有3 919个基因家族,单拷贝直系同源基因数在2 159~2 183。单拷贝直系同源基因主要包括内肽酶活性基因、水解酶基因、蛋白质分泌调节基因、核糖体结构基因、谷氨酰-tRNA还原酶基因等。

表1 20株猪源性沙门氏菌基因组信息

2.4 基于单拷贝直系同源基因分别构建猪源性、鸡源性沙门氏菌系统进化树

基于单拷贝直系同源基因分别构建猪源性沙门氏菌系统进化树(见图1),结果显示20株猪源性沙门氏菌明显聚集为5簇,FC10728、FC11983、FC10743、FC11961、FC11980 5株聚集为1簇,FC10733、FC12045、FC10701、FC10726 4株聚集为1簇,FC10738、FC10718、FC10717 3株聚集为1簇,FC10758、FC11967 2株聚集为1簇,FC10739、FC10745 2株聚集为1簇,另有4株FC10755、FC11958、FC10730、FC10702无明显聚集。

FC10728、FC11983、FC10743、FC11961、FC11980 5株猪源性沙门氏菌聚集为1簇,但采样点各不相同,说明该菌种在不同销售点均存在污染,而污染源可能是来源于同一个屠宰基地或同一个养殖生产基地。FC10733与FC10701聚集为1簇,且来源于同一销售点,说明销售点存在交叉污染,或来源于同一供货渠道。另有FC10707与FC10743,FC11983与FC119582分别来源于2个销售点,且并不聚集,说明该销售点所销售的猪肉存在多株猪源性沙门氏菌污染的情况,可能是不同的供货渠道所致。从同源性的程度来看,FC10701、FC10726与FC10733同源性极高,分别来源于2个销售点,FC10717与FC10738同源性极高,分别来源于2个销售点,FC10728与FC10743同源性极高,分别来源于2个销售点,FC11961、FC11980与FC11983同源性极高,分别来源于3个销售点,说明其销售的猪肉分别来源于同一供货渠道。

表2 20株鸡源性沙门氏菌基因组信息

表3 20株猪源性沙门氏菌直系基因与旁系基因分析

基于单拷贝直系同源基因分别构建鸡源性沙门氏菌系统进化树(见图2),结果显示20株鸡源性沙门氏菌明显聚集为5簇,FC10706、FC10707、FC10731、FC10736、FC11978、FC11982 6株聚集为1簇,FC10721、FC11960、FC11964、FC11987、FC12043 5株聚集为1簇,FC10754、FC11959、FC11988 3株聚集为1簇,FC10729、FC11981 2株聚集为1簇,另有4株FC10712、FC10727、FC10735、FC11951无明显聚集。

FC10706、FC10707、FC10731、FC10736、FC11978、FC11982 6株鸡源性沙门氏菌聚集为1簇,其中FC10706、FC10707与FC10731来源于同一品牌超市的2个分店且同源性极高,说明同一品牌超市的供货渠道可能存在污染,导致分店销售的鸡肉污染同一沙门氏菌。FC11982与FC11959、FC11988与FC11960分别聚集成不同簇,但来源于同一销售点,说明该销售点所销售的鸡肉存在多株鸡源性沙门氏菌污染的情况,可能是不同的供货渠道所致,且存在交叉污染的可能。从同源性的程度来看,FC11960、FC12043、FC11987与FC11964同源性极高,分别来源于4个销售点,FC10754与FC11959同源性极高,分别来源于2个销售点,FC10728与FC10743同源性极高,分别来源于2个销售点,FC10706、FC10707、FC10731、FC10736与FC11978同源性极高,分别来源于4个销售点,说明其销售的鸡肉分别来源于同一供货渠道。

表4 20株鸡源性沙门氏菌直系基因与旁系基因分析

图1 基于单拷贝直系同源基因构建20株猪源性沙门氏菌系统进化树

图2 基于单拷贝直系同源基因构建20株鸡源性沙门氏菌系统进化树

2.5 猪源性、鸡源性沙门氏菌致病基因分析

通过数据比对与分析,发现20株猪源性沙门氏菌,20株鸡源性沙门氏菌,共涉及15种致病基因,如表5和表6所示。整体比较而言,鸡源性沙门氏菌致病基因较猪源性沙门氏菌多,20株鸡源性沙门氏菌共有277个致病基因,而20株猪源性沙门氏菌共有271个致病基因。fimA、fimD、ipaH9.8、ipgD&sopB、K08303、ptrB、sipA&ipaA、sipB&ipaB&bipB、sipC&ipaC&bipC、sipD&ipaD&bipD、yeeJ11个基因为20株猪源性沙门氏菌所共有;fimA、fimD、ipaH9.8、ipgD&sopB、K08303、ptrB、sipA&ipaA、sipB&ipaB&bipB、sipC&ipaC&bipC、sipD&ipaD&bipD、sptP、yeeJ12个基因为20株鸡源性沙门氏菌所共有。关于sopE基因,猪源性沙门氏菌中只有FC10730拥有,但鸡源性沙门氏菌中有FC10706、FC10707、FC10712、FC10731、FC10736、FC11978 6株拥有该基因。

15种致病基因涉及多种致病机理。fimA,基因注释为菌毛蛋白,特异性介导细菌对于骨髓源树突状细胞的粘附和侵袭作用[9]。fimD,基因注释为外膜引入蛋白,位于菌毛顶端的蛋白,是所有血清型的共有蛋白,介导沙门氏菌直接粘附宿主细胞。yeeJ,基因注释为黏附素,介导沙门氏菌对宿主细胞的粘附,对沙门氏菌的定植起重要作用,化学性质方面,黏附素可能为沙门氏菌表面某种特定的蛋白质结构或糖脂成分[10]。sipA&ipaA、sipB&ipaB&bipB、sipC&ipaC&bipC、sipD&ipaD&bipD,基因注释分别为侵袭素A、侵袭素B、侵袭素C、侵袭素D,4个基因均位于致病岛SPI-1,细菌进入宿主上皮细胞的关键因子,是沙门氏菌的关键毒力因子。ipaH9.8,基因注释为侵袭质粒抗原,可抑制血小板的正常凝集,促使水肿[11-12]。sopB,基因注释为磷脂酰肌醇-4,5-双磷酸4-磷酸酶,是一种肌醇磷酸酶,在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当沙门氏菌侵入人肠道上皮细胞并分泌sopB蛋白后,将激发3-磷酸肌醇激酶依赖性的信号传导,从而使肠上皮细胞Cl-水平提高,打乱宿主的多种信号传导途径。K08303,基因注释为蛋白酶,在上皮细胞起信号传导作用。ptrB,基因注释为寡肽酶B[13-14]。另有4个致病基因为个别沙门氏菌所有,其中sopE,只有7株沙门氏菌具有,该基因注释为效应蛋白,可介导肌动蛋白集合,起细菌内化作用;能刺激肠道上皮细胞导致炎症和腹泻,促进炎症细胞的趋化和增殖;破坏宿主细胞的肌动蛋白,进而使得细菌侵入;引起迟发性细胞毒作用,引起黏膜炎症反应。sopD,基因注释为效应蛋白,在入侵真核细胞中起协同作用。sptP,基因注释为效应蛋白,能引起至少两种蛋白的去磷酸化,抑制肥大细胞的脱颗粒,导致抑制嗜中性粒细胞的聚集,阻止血管内容物流如感染部位,从而引起细菌的全身性感染[15]。TROVE2&SSA2,基因注释为SS-A / Ro核糖核蛋白,是一种RNA-蛋白质复合体,功能上属于一种红斑狼疮抗原,SS-A / Ro抗体可作为新生儿红斑狼疮(NLE)的血清学标志[16]。

2.6 猪源性、鸡源性沙门氏菌耐药基因分析

通过数据比对与分析,发现20株猪源性沙门氏菌,20鸡源性沙门氏菌,共涉及15种耐药基因,如表7和表8所示。整体比较而言,鸡源性沙门氏菌与猪源性沙门氏菌的耐药基因分布情况基本类似,20株猪源性沙门氏菌共有294个耐药基因,20株鸡源性沙门氏菌共有293个耐药基因。acrA、ampG、ampC&penP、norR、norV、norW、nsrR、ompC、ompF、tolC、YHB1&hmp、lepA、pagP、SIG2&rpoS14个耐药基因为20株猪源性沙门氏菌所共有;acrA、ampG、ampC&penP、norR、norV、norW、nsrR、ompC、ompF、tolC、YHB1&hmp、lepA、pagP、SIG2&rpoS14个耐药基因为20株鸡源性沙门氏菌所共有,关于vanX基因,分别有14株猪源性沙门氏菌与13株鸡源性沙门氏菌有该基因。

15种耐药基因涉及多种耐药机制。acrA,基因注释为膜融合蛋白;TolC,基因注释为外膜通道蛋白,两者相互配合,形成主动外排系统,由膜融合蛋白acrA捕获抗菌药物后,通过外膜通道蛋白TolC,将抗菌药物运转至外界。ompC、ompF,基因注释为外膜孔蛋白,细菌接触抗菌药物后,发生外膜孔蛋白ompC、ompF的表达基因失活,造成孔蛋白丢失或严重减少,最终导致β-内酰胺类药物进入菌体内减少,切断β-内酰胺类药物输入细菌体内的途径,以产生耐药性。ampC&penP,基因注释为β-内酰胺酶,可使使易感抗生素水解而灭活[17]。ampG,基因注释为β-内酰胺酶感应信号传感器,编码一种依赖质子动力势能的单要素渗透酶,起到向胞浆内传递诱导信号的作用。AmpG蛋白是细胞黏肽循环中的关键蛋白。若ampG基因缺失,细菌会完全丧失AmpCβ-内酰胺酶的诱导性或只表达低水平诱导[18]。YHB1&hmp、norR、norV、norW、nsrR,基因注释分别为一氧化氮双加氧酶、厌氧型一氧化氮还原酶转录调节因子、厌氧型一氧化氮还原酶、一氧化氮还原酶FoRd-AND(+)、Rrf2家族转录调节因子 & 一氧化氮敏感的转录阻遏物,沙门氏菌通过还原一氧化氮,实现对一氧化氮的脱毒,导致吞噬细胞无法杀死沙门氏菌,从而提高沙门氏菌对宿主的抗性[19]。PagP,基因注释为酰基转移酶,沙门氏菌细胞外膜的酰基转移酶PagP,能将磷脂的C16碳脂肪酸链转移到内毒素分子的脂肪酸链上,形成次级脂肪酸链,PagP产生的内毒素可以干扰TLR4的识别,使沙门氏菌对阳离子抗菌肽产生抗性[20]。SIG2 & rpoS是RNA聚合酶的主要识别因子,当沙门氏菌处于逆境条件下sigma因子启动调控网,改变其对不同环境压力的应答,以克服胁迫环境。lepA,基因注释为GTP结合蛋白,能识别错误转位的核糖体,使其有机会正确转位。另有vanX为27株沙门氏菌具有,该基因注释为D-丙氨酰-D-丙氨酸二肽酶,可将细胞胞壁中合成的D-丙氨酰-D-丙氨酸水解,导致细胞壁前质末端的二肽发生结构化变化,从而降低万古霉素药物分子跟细菌细胞壁前质的结合力,以获得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21]。

表5 20株猪源性沙门氏菌致病基因分析†

3 结论

(1) 长沙市零售的生鲜猪肉与生鲜整鸡,沙门氏菌的污染率非常高,如缺乏必要的微生物学知识及防护措施知识,很容易引发交叉污染,发生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事件,因此在日常的食品安全监管以及卫生督导工作中,应加强沙门氏菌来源、防护、预防治疗的教育工作,消费者也应增强卫生防范意识。

(2) 通过对40株沙门氏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统计基因家族、单拷贝直系同源基因、多拷贝直系同源基因、独立旁系同源基因、其他直系同源基因相关信息,并以猪源性沙门氏菌2 170~2 191个单拷贝直系同源基因,鸡源性沙门氏菌2 159~2 183个单拷贝直系同源基因,构建系统进化树,实现了猪源性、鸡源性沙门氏菌的全基因溯源。

(3) 通过对猪源性、鸡源性沙门氏菌致病基因的预测可知,生鲜畜禽肉中筛选出的沙门氏菌含有多种毒力因子,包括侵袭基因、分泌效应蛋白、黏附素、肌醇磷酸酶、菌毛蛋白、外膜引入蛋白、效应分子,通过协同作用,产生综合毒力。在基因层面上阐明了沙门氏菌可能存在的致病基因与致病机制,提示了沙门氏菌潜在的致病风险,为药物研发与疾病治疗提供了分子基础。多个耐药基因,多种耐药机制的发现,说明养殖环节可能存在抗生素滥用的情况,加快高耐药性毒株的产生,因此,农业生产监管部门应加大抗生素使用危害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养殖户抗生素使用的监管力度,从源头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降低对抗生素的依赖。

猜你喜欢
源性同源琼脂
中南大学发现治疗雄性激素源性脱发新方法
功能训练联合任脉灸用于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效果观察
琼脂基环保包装材料的研究进展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消除国产琼脂磷酸盐沉淀的工艺优化及设计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以同源词看《诗经》的训释三则
马传染性贫血琼扩试验中琼脂配比浓度及温度因素对琼脂板制作的影响
有效选择沙门氏菌培养基
“铤”有“直”义的词源学解释——兼说/直/义的同源词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