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实体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价值评价

2020-10-19 18:25马艳青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3期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化疗

马艳青

【摘 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实体瘤化疗导致血小板减少效果。方法:在第一周期化疗结束后出现的46例Ⅱ度及以上血小板抑制的患者,经过观察,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进行2期化疗前的48小时以及治疗之后的48小时后皮下注射rhTPO;对照组患者也进行2期治疗,与观察组的区别在于2期治疗前没有应用rhTPO。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治疗前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均下降后再次升高,在治疗后的10天和14天能够明显看到观察组血小板计数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进行化疗前应用rhTPO能够让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在较快时间内提升血小板数,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化疗;血小板减少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3--01

肿瘤科在对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时常会因药物发生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而抗肿瘤药物还会增加患者出血发生概率,并且会降低药物治疗的效果。对于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治疗通常采用血小板输注,但在临床应用时发现该种治疗方法存在较多的隐患,如会增加感染艾滋病及肝炎等获得性传染病的患病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1]。通过数据统计得出,在患者进行化疗之前就应用rhTPO能够有益于患者的治疗,而仅仅在化疗之后才开始使用rhTPO的患者多会在化疗后的早期引起血小板减少,使得治疗达不到最佳效果。rhTPO能够增加细胞池中成熟的巨核细胞数量,从而使得血小板数量增加,使血小板的最低值提高,为明确化疗前应用rhTPO对癌症患者的应用价值,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9年9月经过不同的化疗方法治疗后,有50例患者出现了Ⅱ度及以上血小板抑制的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标准的化疗方案剂量进行计算,第一周期的化疗结束后出现了46例Ⅱ度及以上血小板抑制的患者,经过观察,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应用输注血小板的方式来提高患者的血小板含量,并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在27-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04±3.52)岁;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9-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86±4.95)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觀察组:患者开始进行2期化疗,给予患者相同剂量的化疗药物,在化疗前的48小时以及治疗之后的48小时后皮下注射rhTPO(该试剂是来自于沈阳三盛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糖基化的全场分子),应用剂量根据患者的体重计算,每千克体重注射300-600u,对患者的血常规进行监测,一周检测2次,若发现血小板有所下降,则每两天进行监测一次。对照组患者也进行2期治疗,与观察组的区别在于2期治疗前没有应用rhTPO。

本次研究中不使用任何可以生成造血生长因子的药物(如RPO和白介素-11),当患者的血小板严重减少时,或者有明显的出血倾向时,对患者进行输注血小板治疗。

患者在进行化疗后的第7、10以及14天进行血常规监测,如果患者的血小板降低,则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降低较为明显的患者可以让其每隔2-3天检查一次血常规,如果患者的血小板呈现上升的趋势,则改为3-5天检查一次,直到患者的血小板恢复正常。

1.3 观察指标

患者在住院后空腹抽血,检测其血常规。(1)比较治疗14天后患者的治疗效率。(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第7、10以及14天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3)比较两组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治疗有效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

治疗前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均下降后再次升高,P<0.05,在治疗后的10天和14天能够明显看到观察组血小板计数大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3。

3 讨论

血小板减少是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化疗后常出现的并发症,这也是导致患者最终抵抗不了肿瘤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而另一种则是通过IL-11进行治疗,IL-11是细胞因子类物质能够刺激骨骼中的造血干细胞和巨核祖细胞,从而诱导巨核祖细胞的成熟和分化,进而生成血小板,在对于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治疗上有着较为理想的效果,但是IL-11对心脏有着较强的毒害作用,会导致患者产生多种并发症,严重时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4]。而血小板生成素则是一种造血生长因子类物质,能够与血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来参与到巨核细胞的整个生命过程,最终在人体内形成具有完整的血小板,提高机体的血小板数。

综上所述,在进行化疗前应用rhTPO能够让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在较快时间内提升血小板数,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共识专家委员会.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J]. 中华肿瘤杂志, 2018, 40(9):714-720.

孙慧平, 胡琦, 游建华,等.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在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9, 40(3):191-194.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共识专家委员会.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J]. 中华肿瘤杂志, 2018, 40(9):714-720.

冯智, 钟清秀, 黄清波.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丙种球蛋白冲击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观察[J]. 山西医药杂志, 2017, 46(22):2784-2786.

猜你喜欢
血小板减少化疗
骨肉瘤的放疗和化疗
跟踪导练(二)(3)
幼儿异戊酸血症的临床特征分析
幼儿异戊酸血症的临床特征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继发血小板减少1例
血小板减少对心内科危重症患者预后影响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95例临床分析
rhTPO治疗AML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分析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PICC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