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四象”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

2020-10-20 04:00李文送广东湛江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教书育人 2020年29期
关键词:四象生动生态

李文送 (广东湛江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生本教育是1999 年由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关于生本教育的内涵,多数人认为生本教育是相对于师本教育而言的,是“以生为本”和“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在解读生本教育的内涵时,人民教育出版社原副总编、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会长吕达认为“生本”还可以理解为“以生动为本”和“以生长为本”。在他们的观点基础上,笔者对生本教育的内涵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和解读,形成了“三维四象”生本教育的思想,并初步开展了基于这一思想的课堂教学程式构建与实践。

一、“三维四象”生本教育的思想内涵

教育教学的本质是一种生命活动,是立体的,即“三维”。透过“三维”,我们就能够触摸到事物的“体”,并把握脉络和掌握规律。“三维”的任何一端发生变化,“体”就会发生相应变化,由此知变、识变和懂变。《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三,三生万物。”而万变不离其宗。宗是什么?宗就是“本”;宗在哪里?宗在“三维”。知道了“体”,还需要懂得“面”,方能辨认个体。即教师眼中不仅要有学生,还要有生命乃至生态,所以要建立“四象”的概念。不同领域对“四象”的表述有别,如地理用春、夏、秋、冬表示温差与气象;几何用X 轴、Y 轴垂直交叉表示象限;人事用吉、凶、悔、吝表示顺利与阻碍。《易传》曰:“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无穷,无穷复归太极。”如果把教育教学视作太极,那么教师和学生就是两仪,师生两仪互动形成课堂教学的“四象”(生活、生动、生长、生成)。“‘四象’潜藏了事物的发展规律,知道‘四象’,就知道了事物的特征、明确了方向,也就懂得化解之道。总之,‘三维’可察‘变’,‘四象’以明‘化’。”

“三维四象”生本教育思想内涵由“三维”和“四象”组成(图1)。“三维”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遵循“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和“以生态为本”的思想,并用这些思想去引导学生成长为具有生命情怀和生态思维的人;而“四象”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可从“以生活为本”“以生动为本”“以生成为本”和“以生长为本”落实以人为本的社会价值和教学目标。从形态结构上看,可以看出“三维四象”生本教育的思想内涵像个“人”,凸显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从整体上看,“以学生为本”是核心,“以生命为本”和“以生态为本”是由“以学生为本”这个核心含义发展出来的宏观含义;“以生活为本”“以生动为本”“以生成为本”和“以生长为本”则是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的微观的操作层面的含义。该4 个操作层面的含义犹如4 条彩带,共同构成了“活”“动”“成”“长”的美妙而生动的画面。这与当代著名教育学家顾明远先生倡导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的教育理念相吻合。如果把“三维四象”生本教育比喻成一棵大树,那么“以学生为本”就是枝条,“以生命为本”和“以生态为本”分别是树茎和树根,“以生活为本”“以生动为本”“以生成为本”和“以生长为本”都是树叶;树叶通过光合作用能够为枝条、树茎和树根制造有机物,而树根能够为树的其他部分提供水和无机盐;教师则如“三维四象”生本教育这棵大树的输导组织,负责传送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等养料,但不能只做导管,也不能只当筛管,否则学生容易出现学不会、学不了的问题,从而产生厌学的现象。

二、“三维四象”生本教育课堂教学的程式

“三维四象”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种教学方式,是实现教育与教学相互融合的尝试。基于这一思想进行的课堂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教无定法”,但可以按照一定程式开展基于这一思想的课堂教学。为此,笔者构建了图2 所示的程式。也就是说,在“三维四象”生本教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生命情怀和生态思维,并从“以生活为本”“以生动为本”“以生成为本”和“以生长为本”等途径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所培养的人和自己都能成为具有生命情怀和生态思维,即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现代公民。

因此,“三维四象”生本教育课堂教学为了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通过发挥学生最大的作用,共同生成教学的过程,使学生在一种自由和谐的氛围中情感不断得到陶冶、美化,使课堂成为学生的“情感滋养站”;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在评价中提升,在交流中碰撞,在共享中进步,使课堂成为学生的“思维碰撞域”;挖掘并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体悟,使课堂充满生活的趣味与人情味,使课堂成为学生的“生活现场”;讲究情境创设,让学生体验生命的奥秘和生态的规律,感悟生命的魅力与意义,并从生动的讲解中得到震撼和感动,从而成长为具有生命情怀和生态思维的人,使课堂成为学生的“智慧成长园”。

三、“三维四象”生本教育课堂教学的试验效果

按照“三维四象”生本教育思想内涵和程式,笔者曾在高一级所任教的4 个班级中随机选择高一(2)、(4)班为实验班,高一(1)、高一(3)班为对照班进行了试验。一年后,实验班学生的课堂学习气氛、生物学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合作探究的参与性、主动提问的积极性、学习任务的完成度、整体和个体的精神面貌以及学习成绩等方面均比对照班要好。就拿生物学的学习成绩来说,对两学期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实验班平均分、优秀率和及格率分别为80.4 分、41.0%和97.4%,分别比对照班高出4.9 分、9.9%和8.9%(图3);经过t 检验发现,平均分的|t|=3.220>t0.05=2.776,但<t0.01=4.604,而优秀率和及格率的|t|分别为4.809、5.750,均超过t0.01=4.604,可见实验班和对照班的优秀率和及格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平均分的差异虽没有达到极显著水平,但存在显著差异(P<0.05),这表明实行“三维四象”生本教育可以提高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总之,“三维四象”生本教育通过“三维”的视域去构建、去解读生本课堂教学,体现遵循生命的天性和自然的规律去认识和实践教学,特别是强调用生态的思维去培育生命,是非常新的思维角度和境界。此外,以“四象”为途径组成的“活动成长”的意蕴和理念很有新意,既有效落实了“育人为本”的课堂教学价值取向,又反映了对师生生命生长的关注和关怀,从而实现对本真课堂教学的追求。

猜你喜欢
四象生动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生动“演”绎,“讲”出精彩
《四象》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方向漫谈
良渚玉琮反映天地观念的再思考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