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诗宗黄庭坚在宜宾与文化自信研究

2020-10-20 06:01高永贵
大观 2020年7期
关键词:黄庭坚文化自信

高永贵

摘 要:文章以一代诗宗黄庭坚在宜宾的诗歌、赋颂及书法创作为依据,全面梳理黄庭坚在文学、文化方面的突出成就,着力挖掘钩沉诗人在宜宾三江大地的生活足迹和文化印记。以诗文为凭,以书法为证,从酒文化、茶文化、食文化、孝亲文化、儒释道文化五个视角,进一步彰显宜宾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独特魅力,为丰富宜宾文化内涵、加快宜宾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文化氛围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一代诗宗;黄庭坚;文化自信

注:本文系宜宾职业技术学院2019 年立项资助的一般项目(ybzysc19-23)研究成果。

文化是一个地方赖以生存发展的根与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让宜宾这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辉,必须充分挖掘宜宾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让宜宾历史与美好时代相融合、优秀传统与时尚色彩相辉映。对一代诗宗黄庭坚在宜宾的文化发掘与研究,正是传承发展宜宾历史文化的题中之义和时代课题。

一、一代诗宗:江西诗派开山之祖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该流派崇尚黄庭坚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且诗派成员大多受黄庭坚的影响,作诗风格以吟咏书斋生活为主,重视文字的推敲技巧。在创作实践中,诗派“以故为新”,重要作家的诗作风格迥异,自成一体,成为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歌流派。点铁成金,出自黄庭坚的《答洪驹父书》:“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夺胎换骨,始见于宋人释惠洪的《冷斋夜话》:“山谷云:诗意无穷,而人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

黄庭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与宜宾有何渊源?公元1045年(宋仁宗庆历五年),黄庭坚生于江西九江修水县。1067年(宋英宗治平四年)考中进士,任汝州叶县县尉。1085年(宋神宗元丰八年)任秘书省校书郎。1086年(宋哲宗元祐元年)任秘书省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1087年(宋哲宗元祐二年)提拔为起居舍人。1094年(宋哲宗绍圣元年)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1098年(宋哲宗元符元年)以“回避亲嫌”为由,戎州安置。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被召为吏部员外郎,推辞不就。1102年(宋徽宗崇宁元年)知太平州,不久便被免,并贬宜州。1105年(宋徽宗崇宁四年)死于宜州。1275年(宋恭宗德祐元年)谥“文节”。在宜宾流杯池公园内,至今仍保留有“黃文节公祠”。

关于一代诗宗黄庭坚在宜宾的故事,笔者以藏头诗形式概括,表达对诗人的敬仰与爱戴。“一门四学自为先,代有子孙题墨园。诗句要如书画览,宗法自然赋宏篇。”(《一代诗宗》)“山登绝顶视界开,谷传羽觞寄情怀。道弄长笛比胡角,人世放下浩气来。”(《山谷道人》)“戎为古族忆诸葛,州立三江更宜宾。安得涪翁留胜迹,置酒浮华见忠心。”(《戎州安置》)

二、曲水流觞:宜宾流杯池的诗酒人生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也是一个酒文化源远流长的国度。宜宾是五粮液的故乡,被誉为中国酒都。在黄庭坚时代,就有“杯色增玉”的姚子雪麴。据黄庭坚《安乐泉颂》描述:“姚子雪麴,杯色增玉。得汤郁郁,白云生谷。清而不薄,厚而不浊。甘而不哕,辛而不螫。老夫手风,须此晨药。眼花作颂,颠倒淡墨。”诗人不胜酒力,作颂以酬。

元符年间,黄庭坚旅居戎州曾赋《廖致平送绿荔枝为戎州第一;王公权荔枝绿酒亦为戎州第一》诗曰:“王公权家荔枝绿,廖致平家绿荔枝。试倾一杯重碧色,快剥千颗轻红肌。拨醅葡萄未足数,堆盘马乳不同时。谁能品此胜绝味,惟有老杜东楼诗。”又赋《荔支绿颂》(为王公权作):“王墙东之美酒,得妙用于三物。三危露以为味,荔支绿以为色。哀白头而投裔,每倾家以继酌。忘魑魃之夔触,见醉乡之城郭。扬大夫之拓落,陶徵君之寂寞。惜此士之殊时,常生尘于尊勺。”黄庭坚早年酷爱饮酒,中年因病停饮,但在宜宾——当时的戎州,却留下了千年胜迹——流杯池。在宜宾天柱山,“笔”造“骚客唱和迁客修”的流杯池,效仿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流觞曲水”意境。流杯池大门有对联“楼伴曲池遗胜迹,客来幽谷忆前贤”以及“池号流杯,飞羽觞而醉目;石成巨砚,映数塔以抹云”。可见当时高朋满座、诗酒流杯的雅致、惬意与盛况。

三、文化自信: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在宜宾大地璀璨生辉

从黄庭坚的诗酒人生中,我们不难品味到中国文化的醇香与绝妙。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这就是文化自信。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对于文化自信,我们的底气在于:我们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从黄庭坚在宜宾的足迹中,我们可以窥斑见豹,深刻体悟和领会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黄庭坚与酒文化

历史上,宜宾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羁縻州——以情况特殊,因其俗以为治,有别于一般州县。刚从京城贬谪到戎州的黄庭坚,发现宜宾人很会享受美酒,喝酒随意没节制,“夷俗尚巫信鬼……相引百十为群,击铜鼓歌舞饮酒,穷昼夜以为乐,储弗尽弗已也”。作为名满京华的大诗人,黄庭坚不仅受到戎州官员的礼遇,也被当地文化人敬如上宾。当时就有刘广之、李任道、黄斌老、成履中、汲南玉、杨履道、彭道微、廖致平、王公权、姚君玉等戎州的官员和文化人纷纷簇拥在他周围,或饮酒赏月,或品酒赋诗,或饮雪麴论酒。在今天宜宾的流杯池、思坡乡、锁江石、金鱼井等地方,还偶有诗酒雅聚的遗迹。在宜宾2年又7个月时间里,黄庭坚竟创作出了近100篇诗词,其中咏酒(借酒抒怀)诗有10首,咏酒词有15首。

(二)黄庭坚与茶文化

我国第一部地方志《华阳国志》(东晋·常璩)和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唐·陆羽)明确记载,宜宾(古称僰道、戎州、叙州、义宾)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之一。

黄庭坚嗜茶是出名的,有“分宁一茶客”之称。黄山谷早年嗜酒,中年时因病停饮,因而对茶更加热爱,常常是“煮茗当酒倾”。他的茶词《品令》,对饮茶的欢悦心情作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和描写:“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零。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法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正如林语堂所言:无论到哪里,只要有一杯茶,中国人都是快乐的。

黃庭坚不仅善饮,而且能词善赋。他作的《煎茶赋》,对烹茶的过程、品茶的审味、佐茶的宜忌,以及饮茶的功效,进行了集中的描述,如:“汹汹乎如涧松之发清吹,皓皓乎如春空之行白云。”“建溪如割,双井如挞,日铸如绝,其余苦则辛螫,甘则底滞。”“味江之罗山,严道之蒙顶。黔阳之都濡高株,泸州之纳溪梅岭,夷陵之压砖,临邛之火井。不得已而去于三,则六者亦可酌兔褐之瓯,瀹鱼眼之鼎者也。”“宾至则煎,去则就榻,不游轩石之华胥,则化庄周之蝴蝶。”展示了诗人对茶的研究,对茶文化的独特体味。“茶”,草木中人。诗人道法自然,以草木中人自适,活脱脱一个“煮茗当酒倾”的“分宁一茶客”形象。

(三)黄庭坚与食文化

1.苦笋

吃苦笋,也是宜宾一绝。黄庭坚在《苦笋赋》云:“余酷嗜苦笋,谏者至十人,戏作苦笋赋。其词曰:僰道苦笋,冠冕两川,甘脆惬当,小苦而及成味,温润稹密,多啖而不疾人。盖苦而有味,如忠谏之可活国;多而不害,如举士而皆得贤。是其钟江山之秀气,故能深雨露而避风烟,食肴以之开道,酒客为之流涎,彼桂玫之与梦汞,又安得与之同年。蜀人曰:苦笋不可食,食之动痼疾,使人萎而瘠。予亦未尝与之下。盖上士不谈而喻;中士进则若信,退则眩焉,下士信耳,而不信目,其顽不可镌。李太白曰:但得醉中趣,勿为醒者传。”苦笋至今也是宜宾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

2.银茄

诗人写《谢杨履道送银茄》四首:“藜藿盘中生精神,珍蔬长蒂色胜银。朝来盐醯饱滋味,已觉瓜瓠漫轮囷。”“君家水茄白银色,殊胜埧里紫彭亨。蜀人生疏不下箸,吾与北人俱眼明。”“白金作颗非椎成,中有万粟嚼轻冰。戎州夏畦少蔬供,感君来饭在家僧。”“畦丁收尽垂露实,叶底犹藏十二三。待得银包已成谷,更当乞种过江南。”在蜀人眼中,对银茄“生疏不下箸”;在诗人黄庭坚眼中,希望“乞种过江南”,可见对银茄的情有独钟。

3.豆粥

诗人《答李任道谢分豆粥》云:“豆粥能驱晚瘴寒,与公同味更同餐。安知天上养贤鼎,且作山中煮菜看。”也许是无可奈何,被迫以豆粥为食,聊以“驱晚瘴寒”,书写了诗人的苦乐人生。

(四)黄庭坚与孝亲文化

中国有二十四孝:既有孝感动天的虞舜,也有戏彩娱亲老莱子;既有鹿乳奉亲的郯子,又有百里负米的仲由;既有啮指痛心的曾参,又有芦衣顺母的闵损;既有亲尝汤药的汉文帝刘恒,又有拾葚异器的蔡顺;既有埋儿奉母的郭巨,又有卖身葬父的董永;既有刻木事亲的丁兰,又有涌泉跃鲤的姜诗;既有怀橘遗亲的陆绩,又有扇枕温衾的黄香;既有行佣供母的江革,又有闻雷泣墓的王裒;既有哭竹生笋的孟宗,又有卧冰求鲤的王祥;既有扼虎救父的杨香,又有恣蚊饱血的吴猛;既有尝粪忧心的庚黔娄,又有乳姑不怠的崔山南;既有涤亲溺器的黄庭坚,又有弃官寻母的朱寿昌。

从二十四孝中,我们看到了让人敬仰的黄庭坚。尽管他地位高,名声大,然而侍奉母亲却一丝不苟。平时母亲的起居饮食,都是自己亲自动手,连母亲用的马桶都是黄庭坚亲自刷洗,即所谓“涤亲溺器”。别人劝他说:“你做了大官,洗刷马桶之类的事,就让婢女去做,何必自己动手呢?”黄庭坚却说:“职位再高,也要讲孝道。侍奉母亲,没有什么高贵与下贱之分。”后人以诗赞道:贵显天下闻,平生孝事亲。亲自涤溺器,不用婢妾人。黄庭坚的孝顺与亲力亲为的侍奉,至今令人动容。

(五)黄庭坚与儒释道文化

晚年的黄庭坚,看清了自己的内心,看清了当时的官场。自云:“似僧有发,似俗无尘。作梦中梦,见身外身。”完全就是一个亦儒亦僧亦道的形象。他说:“前身寒山子,后身黄鲁直。颇遭俗人恼,思欲入石壁。”流杯池有这样一通石刻:南极老人无量寿佛,正是对联“身似西方无量佛,寿如南岳老人星”的生动写照。诗人陆游曾到宜宾,在《叙州》诗云:“楚柂吴樯又远游,浣花行乐梦西州。千寻铁锁还堪恨,空锁长江不锁愁。”就在锁江亭对面的宜宾半边寺,有对联写到:“锁江石,石锁江,锁夷锁狄锁岷江;半边寺,寺半边,半崖半坎半路边。”半边寺向上走,就是真武山。从东汉顺帝时期开始开展道教活动,唐朝时,又有吕祖白天在翠屏山练剑,夜宿真武山。宋代杨道人也在此洞修炼成仙。山后有郁姑台,“郁姑仙踪”乃古宜宾八景之首。此外,在距离宜宾不远的李庄,有很高古文化欣赏价值的慧光寺、玉佛寺、南华宫、文昌宫、东岳庙等“九宫十八庙”。不难想象,这些都是黄庭坚等文化名流当时的徜徉之地。今天,李庄对面还有一地,名叫涪溪口。据说与涪翁黄庭坚有关。

诗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入于儒,出于道,逃于佛,有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情趣,清静虚明的心理境界,展示了当时儒释道盛行的时代画图。

总之,要让宜宾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辉,增强文化自信,利用好文化遗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随着宜宾文旅发展步伐的加快,打造以流杯池为核心、辐射带动其他景点的黄庭坚宜宾文创产业园恰逢其时。不妨简单梳理一下宜宾连片景点,流杯池、山谷墨园、黄文节公祠、吊黄楼、锁江亭、半边寺、真武山、石牛寺、李庄“九宫十八庙”、涪溪口。再对接涪陵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彭水绿荫轩、广西宜州、江西修水,推动对黄庭坚的研究和地方文化的挖掘,让古迹“活起来”,让名人“站起来”,这将是一件告慰古人、传承文化、提振精气神的盛举。

参考文献:

[1]刘昭棠.黄庭坚谪居宜宾时期的诗歌创作[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3):104-109.

[2]凌受勋.黄庭坚与宜宾酒文化[J].中华文化论坛,2005(4):152-154.

[3]杨静平.论“黄庭坚”对城市人文景观的贡献:以宜宾流杯池公园为例[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3):132-133.

[4]欧阳雪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其经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党课之六[J].党课参考,2019(21):24-35.

[5]梁承用.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特色及其价值研究[D].湘潭大学,2019.

[6]刘世军.米田水注《画继》笺正[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2):42-46.

[7]许昌盛.高校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9.

[8]刘晶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思想研究[D].青岛大学,2019.

作者单位: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黄庭坚文化自信
白饭、皛饭与毳饭
从棋品看人品
从棋品看人品
从棋品看人品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黄庭坚一夜三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