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幼儿园领域教学活动的评价

2020-10-20 06:10李丛丛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领域核心

李丛丛

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幼儿园领域教学

当前,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逐渐引起全球关注,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制定教育政策、开展教育实践的基础。2016年形成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3个维度,6大要素,18个基本要点,它主要面向基础教育,幼儿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也要与中小学一致,培养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幼儿园教育提供了更整體的教育视野,更明确的发展方向,也助推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进一步落实与深化。幼儿园教学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指南》的32个学习和发展目标是核心素养在幼儿阶段的具体表现,如:核心素养“自主发展”维度包含健康生活的要素,具体表现为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指南》中健康领域与之相对应的教育发展目标阐述是: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情绪安定愉快,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卫生习惯,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在五个领域发展目标中可以找到相对应的核心素养要求,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幼儿园领域教学活动评价提供了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领域教学活动评价——对幼儿“学”的评价

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因此领域教学活动评价必须关注学习的主体——幼儿,必须关注对“幼儿学”的评价。

1.评价领域教学活动中幼儿的情感态度。核心素养的自主发展维度包括学会学习、健康生活两大要素,因此,领域教学活动评价要评价幼儿表现出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评价科学领域的教学活动,不能只关注幼儿了解了怎样的科学现象、学到了怎样的科学知识,更要评价幼儿在探究过程中是否喜欢亲近自然、喜欢探究科学现象,幼儿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是否热情满满、认真参与、积极探索。

核心素养的文化基础维度包括文化底蕴、科学精神两大要素,科学精神的具体内涵是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结合核心素养及《指南》的教育目标,在评价中班社会领域教学活动时,要关注幼儿能否按自己的想法进行自主活动,能否在活动中积极出主意、想办法。评价大班幼儿社会领域教学活动,要关注在教学活动中,与别人的看法不同时,是否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并说出理由。这些针对幼儿学习情感态度的评价标准,符合“理性思维、批判质疑”的核心素养要求。

2.评价领域教学活动中幼儿的能力。核心素养的社会参与维度包括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两大要素,实践创新的具体内涵是: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劳动意识是指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等。问题解决能力重点是指能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等。在以上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领域教学活动在评价时,要评价幼儿在教学活动中能力的发展与表现。比如,大班幼儿科学领域教学活动评价,要关注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领域教学活动评价,要关注幼儿的口语交流能力、阅读能力;艺术领域教学活动评价,要关注幼儿的审美能力,表现创造美的能力。

3.完善幼儿评价方式。为了更好地对“幼儿学”的情况进行评价,在运用传统评价方式的基础上,接受新理论,运用新的评价方式。比如,教师观察教学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可以运用微格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价。微格教学法在中国教育中悄然开展,微格教学评价模式也开始进入了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中,评价人员捕捉有意义的事件,借助影像设备进行拍摄,通过回放某个片段,对幼儿的学习行为进行微格分析,从而评价教学活动背后幼儿的发展情况。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领域教学活动评价——对教师“教”的评价

从核心素养的高度来评价领域教学活动,实质是评价教师的教是否充分尊重和顺应幼儿的发展。

对教师教学目标设定的评价参考:教学目标的确立体现适宜性、针对性、整合性、达成性,整合性即目标体现幼儿知识、能力、态度的综合素养;

对教学内容的评价参考: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体现经验适宜性、挑战适度性、自然整合性,教学内容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

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价参考:教学方法的运用符合幼儿心理特征、认知特点、学习特点,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幼儿学习中的主动性;

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参考:教学活动过程的展开注重情景性、操作性、互动性、推进性,教学结构的设计符合合理性、流畅性、有序性、开放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行为体现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教学观。

四、领域教学活动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1.领域教学活动评价应当是全面的。评价主体多元化以促进主体发展,评价项目全方位以促进全面发展,“评教师”“评幼儿”并重以促进师幼共同提高,评价方式采用对话式以促进观点的碰撞以达成共识,评价类型多样化以促进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的解决。

2.核心素质是领域教学活动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美国著名的教育评价学者斯皮尔伯格就教育评价说过一句非常精辟的话: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领域教学活动评价作为学前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不局限于证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幼儿的学习效果,而是为了更好地改进教学活动,使之能更好地顺应幼儿的学习需要和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需要。在评价基于核心素养的领域教学质量时,要注重整合的理念,强调在幼儿园各领域教学活动和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让领域教学活动评价既有利于幼儿的现实发展,又有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领域核心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2018年热门领域趋势展望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