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文物背后的故事

2020-10-20 06:06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37期
关键词:伤员志愿军战士

抗美援朝战争不仅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还给我们留下了一些珍贵的历史文物。这些珍贵文物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感人的故事,从不同侧面见证了抗美援朝战争这一惊心动魄的伟大历史,折射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广大指战员不怕流血牺牲、不怕艰难困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

担架见证钢铁战士

在辽宁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有一件特殊的文物。它长300厘米、宽67厘米,由几根原木和草绳组成,长方形的木头骨架之间,部分草绳已经破损断裂。这样一件简陋到让人猜不出用途的文物,就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担架队用于运送伤员的担架。

1950年11月,宁儒贤跟随辽宁阜新担架队,在村民的欢送中离开了家乡。

在第五次战役中,他冒着敌人的炮火,穿梭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救下了数百名伤员。“有时候天黑下雨,路滑,走起路来步步是稀泥。敌人的炮弹不断地在担架前后方落下,地面上是密密麻麻的弹坑。每绕过一个弹坑,担架都颠得很厉害。”

最难的是抬着伤员往山上走,一个不小心,伤员就会从担架上摔下来。为了让担架更平稳,宁儒贤想了个办法。他走在前面,把担架带挎到脖子上,两手拄地跪着走,后边的人站着走。山路上尖硬的石头,磨破了他的膝盖,血染红了裤腿。可他说,自己当时只有一个念头,救伤员要紧。

担架队队员之所以把伤员看得比自己还重,是因为躺在担架上的是钢铁般的战士。据宁儒贤回忆,有一次他们突破重重封锁,把伤员们抬到一间被敌机炸坏了的房屋里休息。其中有一位脸色憔悴的女战士,双眼紧闭,左腿用夹板夹着,已被鲜血染红,但她没有叫过一声。

宁儒贤和同志们帮她清洗伤口,翻身,换下脏衣服,悉心照顾她。女伤员很感动,她告诉宁儒贤自己叫黄起荣,今年19岁,是在学校参加志愿军的,随部队前进时踩上地雷炸坏了一条腿。当时很多战士都像黄起荣这样,轻伤不下火线,受伤了也要坚持战斗。英勇的志愿军战士不怕牺牲的精神,也鼓舞着担架队队员。战前动员时,曾有人向宁儒贤描述战场如何惨烈,他却说:“我报名时就想好了,死也要死在前线。”他所在的担架队出国时有170名兄弟,归国时只剩下120名。

18封保存了60多年的家书

“我想你的情分没有分别,我在外经常挂念你的身体如何,照应家事怎样……”在江西省高安市档案馆,收藏着抗美援朝烈士况重晚写给妻子的家书。

况重晚离开家乡时,妻子已身怀六甲。直到英勇牺牲,他都没能见儿子一面。4年前,况重晚的儿子况建国离世,其妻子况嫦娥打开况建国从不让子女碰的旧抽屉,发现一个红色塑料袋静静躺在里面——那是况重晚生前写的18封家书,其中大部分是从朝鲜半岛寄来的。

1950年10月19日,况重晚作为第一批入朝作战的志愿军,成为黄继光、邱少云、平太信等著名战斗英雄的战友。

从这18封家书中,能感受到况重晚烈士对黑暗的旧社会充满了憎恶和仇恨,对光明的新社会充满了热爱和向往。

在写给妻子的一封信中,他写道:“我现在抗美援朝,一心一意保家卫国,所以当兵也是光荣的。”在写给兄长况重日的信中,他鼓励家人:“吃水别忘了淘井人,吃食别忘了毛主席的恩,我们应永远跟着共产党走,积极生产,搞副业,努力支援朝鲜战争,争取当模范军属。弟在前方多杀敌人,保卫家和祖国,为穷苦人民谋幸福。”他还宽慰亲人:“想想我们过去的生活如何,现在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在困难面前要坚持到底,共同克服。”

远在异国他乡,家人是他心中最大的牵挂,“今去信没别的事,弟现在身体强壮,不需兄长挂念。但不知家中情形如何,生活怎样,老少可安?望来信把一切事情言明。再有家中土地改革情况怎样,请把近日情形告诉。弟盼见信后急速回音。”从信中可以看出,况重晚对家乡、对家人的深切思念跃然纸上。

然而,在1952年7月20日的反轟炸反细菌战中,况重晚壮烈牺牲,葬于朝鲜,时年39岁。

杨从芳的“万里号”奖旗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为保障作战部队粮食、弹药、器材等急需物资的供应,后勤运输部队发挥了重大作用。

为保障物资安全运抵指定地点,汽车运输部队深入开展了“万公里安全行车”立功竞赛运动。“万公里安全行车”非同一般。和平时期,这一标准都非常高,何况战争环境中,上有飞机,下有美机投下的三角钉和崎岖不平的道路,还要走夜路!如此困难的标准,志愿军各汽车驾驶员仍是敢于挑战、勇于挑战。

志愿军各汽车连硬是诞生了不少“万公里安全行车”驾驶员。这样的成绩不仅仅靠驾驶员的驾驶技术,更靠他们的胆识与机智。因为这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驾驶,而是边驾驶边战斗。

杨从芳就是“万公里安全行车”的获胜者之一,并获得了“万里号”奖旗。在一次执行任务过程中,他不仅安全地逃过了美机的追击,而且机智地挽救了整个车队。

1951年8月的一天晚上,杨从芳所在运输部队正通过美军飞机封锁线,一辆汽车因故障堵塞了通路。这时,3架美军飞机临空盘旋,投下30多颗照明弹。整个车队暴露在美机下面!千钧一发之际,杨从芳在照明弹燃尽的瞬间,突然打开车灯拐路急驶,给美机造成视觉差,错误判断车队的位置。杨从芳边开车边向远处观察,寻找脱离敌机的方向。美机中计跟踪轰炸杨从芳的汽车。当杨从芳驾车“七扭八拐”地跑出相当长的距离后,看准前方不远处一隐蔽位置,突然关闭车灯,巧妙地躲开了敌机的轰炸和扫射。与此同时,杨从芳所在车队的30多辆汽车迅速安全转移。当杨从芳驾驶着汽车重归车队时,战友们无不为他感到骄傲。

排雷英雄姚显儒的钢钳

美军在朝鲜战场使用的地雷多种多样,“联合国军”走到哪里,地雷就埋到哪里。这些雷成为他们的“护身符”,但对志愿军却形成了严重威胁。要说起来,也真是奇迹。戳破敌人这些“现代化技术”装备起来的武器,不是什么技术专家,而是从没学过地雷制造技术的普通战士。姚显儒就是这样一位排雷专家。

姚显儒,甘肃省灵台县人,自幼家境贫寒,没有上过学,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担任志愿军某部3连8班班长。

1952年2月12日晚,雨雪交加,姚显儒奉命带领一个加强班到敌人前沿的游动阵地去伏击敌人,可等了一夜,却不见敌人踪影。他叮嘱战士注意监视,自己前去观察敌情。哪知刚刚爬到山腰,两只受惊的山羊便飞快地向山上跑去,接着“轰”的一声,山羊被炸飞了。

姚显儒想起连长曾说过,敌人在阵地前沿埋设了大量的地雷,以阻拦我军的攻击。他决定带一个战士到敌人的雷区内,探究地雷的奥秘。

在一个生满各种杂草和小树的山坡上,姚显儒刚刚迈过左脚,发现有一条细细的铁丝拦住他的右脚。他小心翼翼地顺着绿色细铁丝走了大约四五米,在一棵矮树下,看到一个绿色的铁盒子——地雷。他蹲下来,仔细研究地雷外部的构造和每一个零件。

姚显儒对身旁的战士说:“你离远些,仔细看我怎么拆。如果我牺牲了,你要接受我的教训,继续努力,一定要把拆雷的方法找出来。”他盯着铁环,心里琢磨着,这一定是发火的地方,如果有人绊到铁丝,触动它,地雷就会爆炸。应先剪断铁丝,只要它不受震动,地雷自然也就不会爆炸了。他用手把铁丝轻轻扣住,用钢钳夹断。然后他开始拆卸。他先看看雷帽,发觉雷帽和雷身是个螺丝口,于是屏住气,一手压着雷身、一手慢慢转动雷帽,把它拧下来。雷帽里有弹簧和撞针,雷身里有雷管和底火。他又仔细端详雷管和雷身衔接的地方,试着拔了拔,拔不动,用手轻轻一拧,雷管拧下来了。他抱起雷身用力向外一抛,没有爆炸,这才放下心来。此时尽管天气很冷,可汗水还是湿透了他的内衣。

此后,姚显儒和他手中的钢钳就开始忙了。他抓紧一切时间研究各种地雷的拆法并教其他战友拆雷。很快,姚显儒起雷的方法传遍了各个单位。在传授和实习中,一批又一批排雷专家产生了。他们把敌人的地雷成堆地起出来,再悄悄埋设在敌人阵地的交通道路上,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短短几个月中,姚显儒和他的战友们共起回地雷227个,破坏地雷300多个,给400多个地雷搬了家,有20多个敌人被炸死。

(综合央广网、《宜春日报》等)

猜你喜欢
伤员志愿军战士
志愿军六天三炸“水门桥”
绿茵小战士快乐友谊赛
抗美援朝,美军阵亡人数为何比志愿军的低
鸡蛋战士
云山战役中志愿军的作战要览
灾难现场,这支华侨华人的“志愿军”令人动容!
军医教你战场上如何自救互救
国际主义战士
蓝色生命线
蓝色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