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脱成就孔子

2020-10-20 05:51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38期
关键词:专长哲学家周国平

林语堂把《论语》当作孔子的闲谈读,读出了许多幽默,这种读法很对我的胃口。近来我也闲翻这部圣人之言,发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

在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一重事功,二重人伦,是一种很入世的文化。然而,作为儒家始祖的孔子,其实对于功利的态度颇为淡泊,对于伦理的態度又颇为灵活。这两个方面,可以用两句话来代表,便是“君子不器”和“君子不仁”。

说一个人不成器,就等于说他没出息,这是很忌讳的。孔子却坦然说,一个真正的人本来就是不成器的。有人讥他博学而无所专长,他听了自嘲说,那么我就以赶马车为专长罢。

其实,孔子对于读书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纯学术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还主张读书是为了完善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庸俗之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君子不器”这句话不仅说出了孔子的治学观,也说出了他的人生观。

有一回,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聊天,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其中三人分别表示想做军事家、经济家和外交家。唯有曾点说,他的理想是暮春三月,轻装出发,约了若干大小朋友,到河里游泳,在林下乘凉,一路唱歌回来。孔子听罢,喟然叹曰:“我和曾点想的一样。”人生在世,何必成个什么器,做个什么家呢,只要活得悠闲自在,岂非胜似一切?

孔子实在是一个非常通情达理的人,他有常识,知分寸,丝毫没有偏执狂。“信”是他亲自规定的“仁”的内涵之一,然而他明明说:“言必信,行必果”,乃是僵化小人的行径(“径径然人哉”)。要害是那两个“必”字,毫无变通的余地。他还反对遇事过分谨慎。我们常说“三思而后行”,这句话也出自《论语》,只是孔子并不赞成,他说再思就可以了。

也许洒脱只是孔子的一面,但它使我可以放心承认孔子是一位够格的哲学家了,因为哲学家就是有智慧的人,而有智慧的人怎么会一点儿不洒脱呢?(摘自《古典的力量》 周国平 著 中华书局出版)

猜你喜欢
专长哲学家周国平
周国平的读书之路
好梦何必成真
在水边
我们因为懒惰而努力
高中体育组合技能单元教学策略的优化探讨
船夫和哲学家
量化民族志:一种融合定性与定量的教育研究方法
《周国平少年哲学智慧书》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奇货可居
泥泞处脚印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