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踪藏在绝版杂志里的老摄影家们

2020-10-20 05:49张文睿
北京纪事 2020年10期
关键词:摄影杂志

张文睿

北京摄影师冯立祥,干了一件很“酷”的事儿。

——缘起一册“绝版杂志”。

冯立祥喜欢收藏《中国摄影》杂志。上网搜、托人买,逛书摊儿,全套400多本,淘齐了。

一位经营旧书刊的朋友却对他说:“您还差一本!《中国摄影》杂志有两个总第53期,一本是1974年复刊那期;另一本嘛,是1966年第3期,没发行过。当初,杂志社社长、总编辑各有一本样刊。眼下呢,其中有一本进入了旧书市场。”

几经辗转,2013年底,冯立祥买到了1966年第3期《中国摄影》。捧着这本绝版杂志,冯立祥前后翻、里外看,一个想法,从心底产生了。1966年第3期《中国摄影》,共刊发了36幅摄影作品。冯立祥想,这些作品的作者如果还健在的话,应该是八九十岁的老人了,时光过去半个世纪了,这些老前辈们,都在哪儿呢?

于是,他开始一一寻找这些老摄影家,让他们在杂志上签名、写感言,又给老人们拍了一些肖像。

这段历史寻踪,不仅是为拍摄历史镜头的摄影家们立像,也是为中国摄影史志拾遗。

拍摄者袁毅平:

影像之下,要有些内在的东西 

与袁毅平前辈见面,是陈申老师引见的。

陈申,曾任中国摄影出版社副社长,写过《中国摄影史》,里面遗漏了冯立祥收藏的《中国摄影》1966年第3期里记载的珍贵内容。看过这一册已为藏品的旧杂志,陈申题写了两行感言:“立祥同志收藏此件,据我所知存世不过一二。”

袁毅平代表作:《东方红》

就这样,2014年9月5日,由陈申领着,冯立祥来到海淀区一个老旧的小区,敲开了袁毅平的家门。袁老的家有些窄小,住的是一个老楼的小两居,袁老自己住一间,老伴儿住一间,没有厅,房间内堆满了摄影书籍。

看到旧杂志,88岁的袁毅平感慨万千:“这本杂志是样书。当初,印刷厂送来两本,临发行时却接到上级指示,要求停刊。”

袁毅平1926年出生于江苏省,年少时在上海一家照相馆当学徒,1942年成为店堂里的摄影师。1949年袁毅平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到重庆后任新华日报社的摄影记者。1954年调到人民日报社,后在《中国摄影》工作,曾任副主编、主编、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等职。代表作《东方红》,曾获1961年中国摄影优秀作品评选一等奖。

拍摄者魏德忠:

能定格历史的,一定有一个民族和时代的精神

魏德忠的作品《“韩村的精神”越来越旺》,刊发在绝版杂志第27页。作品拍了7位老人,在讨论着什么话题。老汉们穿着厚厚的青布棉袄,每一张脸,都溢满了笑意。

魏德忠代表作:《“韩村的精神”越来越旺》

2015年6月13日,冯立祥见到了魏德忠老师。早上7点30分冯立祥登上北京西到郑州东的火车,10点半敲响了魏德忠的家门。捧着1966年第3期《中国摄影》,魏德忠有些激动:“这一组河南兰考的作品,我都没见过呀!”

《“韩村的精神”越来越旺》,是魏德忠代表作之一,更能代表他摄影成就的作品,则是他用10年时间拍摄的大型画册《红旗渠》。

魏德忠,1934年生于河南新蔡。1957年开始在河南日报任摄影记者。1963年作品《小水库显神威》获第十四届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大赛荣誉奖。1996年当选为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

1960年2月魏德忠到林县采访,在红旗渠的工地上,看到运料独轮车如织如梭,还有人吊在半空中,凌空開凿,抡锤打钎,场面令人震撼。红旗渠修了10年,魏德忠跟拍了10年。与修渠的乡亲们同吃、同住。

刘俊生:

遗憾没给焦裕禄多拍几张

得见刘俊生,则得益于魏德忠引荐。

刘俊生作品《毛主席的好学生——焦裕禄》,刊发在绝版杂志第26页。这是一张给千千万万读者留下记忆的作品。焦裕禄披着衣服,两手叉着腰,在他身后右侧,是3米多高的泡桐树。焦裕禄的头扭向右侧,他微笑着,目光中饱含着深情。

刘俊生代表作:《毛主席的好学生——焦裕禄》

拍《政治促生产》那年,他30岁。

朱立荣1936年出生。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新闻专业,毕业后到新华社任摄影记者。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变故,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再往后,年老体弱,放弃了摄影,从事一部分文字工作。

胡明:

一条龙式工作法,延续了40余年

胡明的作品《我又能说话啦!》刊发在绝版杂志第56页。标题下有一行小字:“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青年医生杨仁中(左)发明创制‘人工喉成功”。

胡明代表作:《我又能说话啦!》

作品拍的是一位叫李树义的老年患者,在“人工喉”手术成功后,给家人打电话的场面。老人右手持话筒,满脸喜悦。在老人身旁的是青年医生杨仁中。杨医生微笑着,分享着老人的喜悦。

见到胡明老人,是2015年8月8日。胡明生于1931年10月。1949年参军,1950年开始新闻摄影生涯,1964年胡明转业到《济南日报》社,曾任摄影部主任、山东省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据胡明介绍:“我是1949年年底,成都战役结束后,在部队返回川东地区剿匪时,调入团政治处宣传股从事战地宣传报道工作的。所使用的照相机,还是我的前任报道员1948年淮海战役时的战利品。相机尽管破旧笨重,行军作战携带也很不方便,但我仍十分珍惜它、爱护它,还跟随我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

蒋少武:

不让历史留下空白

蒋少武的作品《到农村落户》,刊发在绝版杂志第52页。作品呈现的是,3位下乡的女知识青年与一位农村老大爷一起拉家常的画面。一股泥土气息,扑面而来。

在作品一侧,蒋少武写道:“1965年第一批下乡知青,五十年了,记忆由(犹)新。”

蒋少武代表作:《到农村落户》

拍这张照片那年,蒋少武34岁。

2015年8月21日,冯立祥在沈阳见到了蒋少武老师。蒋少武老人身板挺硬朗,满脸笑意。当馮立祥拿出老杂志,请前辈翻阅时,蒋老马上就说:“这片子,我是在开原县拍的……”

蒋少武出生于1932年。山东文登人。曾任辽宁日报编委、摄影美术部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辽宁分会副主席。有近百幅摄影作品参加过国际影展、全国影展和辽宁省影展。其中,《小平同志您好》获辽宁省第二届新闻摄影作品展览金牌奖。

1992年,蒋少武的文集《历史,写在瞬间》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发行。《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为之写了序文。文中讲,1960年代初期,蒋少武已经是全国有名的优秀摄影记者。但他感觉只了解传统的摄影理论,还不够,他开始研究国际上新闻摄影的新趋势。为了阅读国外资料,他开始学习英文。范敬宜还当过几天他的“启蒙老师”。

陈勃:

毛泽东主席说“《中国摄影》我每期都看”

2015年9月与陈勃老师联系上,几经辗转。陈老前辈身材清瘦,腰板儿挺拔,口齿清晰,不像是一位年近90岁的老人。

捧着自己亲手编辑的绝版杂志,陈勃前辈一边翻阅一边感慨。陈勃讲,1962年7月24日,毛泽东主席在接见中国摄影学会主席石少华时说:“你们出的《中国摄影》,我每期都看。”

陈勃代表作《冒雨奋战》

陈勃介绍,1966年初春,在北京朝阳区中阿友好公社,办了一个以农业题材为主的展览,1966年第3期《中国摄影》杂志所刊登的摄影作品,大部分来自这个展览。

陈勃,河北阜平人。1925年出生。曾任《中国摄影》杂志副主编、主编,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曾获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陈勃从事摄影工作半个多世纪,早年以新闻摄影为主。他的作品《天安门上的欢笑》《周总理打乒乓球》等,曾在海内外广为流传并展出。

李汉孝:

摄影记者要把图片说明写得过关

2016年5月3日,冯立祥在京郊房山区见到了李汉孝老人。老人家耳朵不太好使,但身体硬朗。李汉孝曾在新华社工作,1960年代中期,李汉孝被安排在新华社的“五七干校”。转过年“五七干校”被某部队收编了,后又集体转入武警系统。

李汉孝的作品《一片丹心为病人》,刊发在杂志第57页。作品标题右侧有一行6号字:济南第二医院眼科副主任陈智慧(左二)治好了失明二十七年的盲人。李汉孝在自己作品的一侧,题写了8个字:“医德高尚、妙手回春。2016.5.3。”

李汉孝代表作《一片丹心为病人》

冯立祥在采访笔记中写道:“非常遗憾,李汉孝老人耳朵听力弱了,这让我们之间的交流异常吃力。翻阅过李汉孝老师的摄影作品集,颇有感触。他的图片说明写得特别好,具体、翔实、清楚、干静。”

猜你喜欢
摄影杂志
《食品科学》杂志征订启事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2020年杂志订阅单
杂志介绍
杂志收纳碗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