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勃,挥毫间点釉成彩

2020-10-20 05:48瓜子雨田
收藏·拍卖 2020年9期
关键词:釉料彩绘器物

瓜子 雨田

头一回见彭勃的作品,就被瓷器上充满新鲜感的画面吸引:灵动的线条,丝丝入扣的描绘,还有露珠般的釉滴点缀,极具装饰感的画面让人惊艳,同时也欣慰于遇上一种“新瓷语”。他的“新”已无法沿用固有的思维,归纳到传统的工艺或门类中去。只能姑且称之为叫创新混合型彩绘,或许更为合适。

瓷上彩绘,前人已创造过太多经典。作为一名陶瓷艺术家,80后的彭勃毅然选择做一些更特别的尝试,不断赋予彩绘新的可能。他善于进行工艺混搭,喜欢“点釉成彩”。虽然平时彩绘的技法与釉料都与前人无异,但经过他的演绎,总能讓人耳目一新,别具新意。

渗入到日常的热爱,已无需“坚持”

彭勃把自己的工作室安置在景德镇乡郊的一栋民宅里,周围都是空旷的绿野,更远处便是绵延的群山。这样能让他远离喧嚣,静下心来创作。

平日的生活也过得很朴素,工作室里除了实用的桌椅、工具,摆放最多的就是一件件素胚陶瓷,他喜欢在陶瓷上彩绘,热衷于一点一点地把空白转化为色彩斑斓的画面,他享受装饰带来的快感。

即使从事多年陶瓷彩绘,拥有了扎实的功底,自我风格也日渐成熟,但彭勃对创新的热情始终不减。他既能耐得住寂寞,也能在长年累月的累积中寻求突破。

可以说彭勃的创新更多时候是在日复一日、一个接一个的陶瓷彩绘中进发出来的。他有着惊人的耐力,即使描绘相同的画面,面对成百上千件空白的陶瓷素坯,他也能气定神闲地把一丝不苟贯彻到每件器物、每根线条上。也许有些伟大,总是在历经十年磨一剑的修炼后方能成就。

不同于一般匠人的彩绘,彭勃并不认为在瓷面上反复描绘同一画面是枯燥乏味的,相反,他乐在其中,每一回他都尝试在构图、局部的处理上作出微小的变化,但不经过仔细对比也无从辨认,只有他自己才能知晓个中隐藏的小心思。

寻常人会钦佩这种默默“坚持”,但对彭勃而言,每天执起画笔,在陶瓷上不厌其烦地勾勒、平涂、点釉,从清晨描到日落,这早已是渗入日常的惯性动作,这种动作源于他对陶瓷彩绘执着的热爱,已无需以“坚持”二字形容。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彭勃对待每一根线条都能处理得恰到好处,画笔随着平和的心境游走瓷上,画出流畅的弧度,如同悦动的旋律,整齐、均匀但绝不呆板。也不会让人感到“密集恐惧症”,相反,这是一种“强迫症治愈系”的视觉呈现,总能引起“极度舒适”。

把美好的畅想注入瓷中

彭勃的彩绘带着鲜活的灵性。他喜欢画鹤、画鱼、画龙,这些优雅而祥瑞的动物,一直植根于中国的文化血脉,但他的演绎却与传统的大相径庭。笔下的动物都长着水灵灵的大眼睛,活泼中带着几分憨厚,极具个性;他还别出心裁地选择颜色釉的釉料在鱼鳞、龙身、翎羽上直接进行点缀,烧成后便凝结其上,如一颗颗光洁的露珠,增添画面的立体感;有时还会涂上一抹银彩,进一步丰富了色彩层次,华美异常。

如果细细观察可以发现,鹤、鱼、龙的身子总被彭勃巧妙地“藏”了起来,让人无法完整地一窥全貌,这样细部的装饰便可以最大程度地吸人眼球。每当转动把玩时,器中的鹤、鱼、龙也随之游动起来,如在天上、水中遨游,给予观者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彭勃的内心也一定是天真烂漫的,他把这份美好倾注在笔下的每一处细节中。一件真正好物能激发人与人之间心理共鸣,引人遐想。使用者会想象画者如何倾注心血在器物上,如伺从无到有地创造画面;而创作者在每一次落笔时也会联想器物日后摆设的场景,使用者如伺在掌上把玩、观赏……也许,这种美好的畅想,让彭勃耐住性子,精心打磨,让笔下的每一处细节经得起观者的推敲。

或者说真正让人钦佩的是,彭勃把常人眼里的枯燥转化为五彩斑斓的诗,不管走多远,他的内心依旧是此间少年。

猜你喜欢
釉料彩绘器物
身如器物
器物之心
漫话国宝·陕西历史博物馆
渗花釉料及其制备方法、渗花抛釉砖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抗菌陶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高透强化白陶瓷釉料及制备、使用方法
快门风景
器物之心
一种不透水的熔块型陶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
彩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