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

2020-10-20 02:24朱建丽
广告大观 2020年6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校英语

朱建丽

摘要:论文从“课程思政”国内外研究现状入手,分析在英语课程中贯穿思政理念的必要性,并提出英语 “课程思政”建设的三条路径,强调突出英语课程教学中的育人导向,帮助学生融通中外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培养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和阐释好中国特色的能力。

关键词:高校;英语;“课程思政”;路徑

引言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不但强调了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而且也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全球范围来看,世界各国都开展了专业领域与德育相结合的研究。英国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会计行业的诈骗行为应该归咎于高校的教育者没能对学生进行伦理培训。美国俄亥俄大学的Connie认为,德育应该渗透到整个会计专业的教学中。奥地利学者通过实验证明,价值观与知识一体化教育模式在对师范生培养过程中整合了道德判断与知识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追本溯源,“课程思政”源于上海市2014年启动的《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专项计划》,其目的是充分发挥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困境。高德毅(2017)在《从“思政课程”转向“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一文中谈到,从战略高度构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突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通,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创造性转化。邱伟光(2017)在《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一文中指出,“课程思政”是指高校教师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内在德性,转化为自己精神系统的有机构成,转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或能力,成为个体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和方法。从既有的研究来看,研究内容主要聚集在外语教师个体对单一“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和初步实施;研究方法采用定量分析较少,可信度不够;“课程思政”教学评估方面也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仍需在外语“课程思政”体系方面进行探究,形成一个完备的、可复制推广的建设方案。

目前,“课程思政”的观念深入人心,全国各大高校相继掀起了关于“课程思政”的热潮。本研究将结合西安外事学院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探索改革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探究新时代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以期发挥英语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实现语言课程与“课程思政”双赢,推动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

二、高校英语“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英语教学中思政教育乏力

文化是语言文学、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时间概念、空间关系等累积的沉淀物。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时至今日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语言,无疑承载着丰富的西方国家的文化信息,包括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等。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始终离不开对英语文化的探讨,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英语文化信息。例如教师引领学生阅读英文名篇名著、收听英语广播、欣赏英语电影、通过国际互联网查询以英语为载体的各种信息,深入了解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文化内涵。根据语言学习规律,虽然大量可理解性语言文化信息的输入是英语学习不二选择,但同时应该看到一些青年大学生往往缺乏鉴别现象与本质的能力,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恰当的教育引导,那么这些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将存在某些误区。

(二)英语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1国家形象的缩影

英语专业学生作为未来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直接参与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国家形象,是世界经济与贸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文化鉴别的要求

英语专业学生频繁面临中西文化的交汇和冲突,但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处于形成期,对外来文化和思潮缺乏辨别 力,因而极易被外来文化糟粕所误导。

3完整人格的塑造

王国维说过,“古今中外之哲人无不以道德为重于知识者,故古今中外之教育无不以道德为中心点”。思政教育有利于塑造学生人格,其效用不言自明,如与专业课程结合,可达到事半功倍、润物无声的效果。

4重视程度的不足

英语专业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许多人仍持有传统教育观,认为思政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属责任。在当今形势下,加强英语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意识形态、民族精神、文化自信和商业道德的教育,成了刻不容缓的任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局限于思想政治课程,所有课程都应成为其中一环节;不能仅靠思政课教师,所有教师都应参与其中;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某个专业的“特殊使命”,所有专业都应给予重视。

三、英语 “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一)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组建一支政治素质过硬,育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英语教师+学业导师+正蒙导师”的专家型教师队伍。打造西安外事学院“教师+导师”、学生、课上、课下,线上、线下“六位一体”的英语“课程思政”实践路径。

1发挥党员教师和师德先进教师的积极带头作用,组建不同的英语“课程思政”团队:《英语口语》“课程思政”团队、《英语听力》“课程思政”团队、《英语阅读》“课程思政”团队、《英语写作》“课程思政”团队、《英语翻译》“课程思政”团队和《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团队。

基于教材内容,六个“课程思政”团队分模块挖掘教学中的思政元素,更新教学内容。基于PBL(问题型教学法)和TBLT(任务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外语教师课上利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技巧,将思政内容与英语教学无缝对接,实现潜移默化。课下,教师可采用Flipped Classroom(翻转课堂),通过微课、慕课的方式在教学平台上传融入了“思政”元素的教学资料,或发布搜集资料的任务,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通过书面或口头报告的产出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

2学业导师

发挥任课教师担任学生学业导师的积极作用,组织开展积极向上的英语校园文化活动,优化校园人文性育人环境。如:开展融入了“思政”元素的英文朗诵比赛、英文写作、翻译大赛、口语演讲比赛等,使德育教育延伸到“第二课堂”。

3正蒙导师

充分发挥西安外事学院正蒙书院德育教育项目的优势,践行任课教师担任学生正蒙导师的使命与责任。正蒙导师可利用现代化网络媒体资源和社交平台,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等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动态,并在群里定期推荐含有“思政”元素的文字及音视频资料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如美国探索频道播出的记录片《习近平的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China:Time of Xi)。

营造“无形”的外语文化氛围

(二)注重活动侧重,凸显培育目标

在具体实施中,要注重各种英语文化活动的侧重,力争凸显对大学生相应综合素质培育的活动目标。以西安外事学院为例,在每学期都会进行各种课外活动和开展各种与专业相关的竞赛。以多种形式使大学生了解外国民俗及其内涵,培育其跨文化交际意识;理解外语思维方式,从而初步树立一定的全球思维。通过对西方节日的了解,激发大学生外语学习热情,并利用该类文化活动进行如“爱心传递”等主题教育。如英语话剧比赛,配音大赛可以让学生理解话剧或者影片中体现的外国社会文化现象,进一步加强跨文化交际意识。“英语之星”演讲比赛、辩论赛、英语角可引导大学生在外语综合能力运用中增进对外语文化的理解,增强外语文化信息敏感性,逐步开拓较好的国际视野。

以英语为载体,引导大学生通过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关注并理解语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是开展外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基本途径。同时,将英语文化活动进行分类有利于活动侧重,在不同类别活动中能够较为明晰地对大学生相应综合素质进行培育,以利用校园文化中的英语文化建设服务学校综合育人目标。

(三)形成高水平英语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到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目前“课程思政”仍处于探究阶段,只能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在教材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层面。而课程是人才培养体系的最基本单元,“课程思政”作用重大,意义深远,应着重探究英语不同课程群的“课程思政”建设,把思政元素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教材体系,以进一步完善西安外事学院英语“课程思政”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形成高水平英语人才培养体系。

四、结语

高校英语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对于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师应该加强学习和研究,以国情教育、文化传承、职业素养为切入点,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学习等多元途径,切实做好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融合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体会到思政教育的魅力,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提升职业素养。英语课程中的思政教育也是一个长效工程,如何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系统性地设计“课程思政”的内容体系与考核办法,还有待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进一步探索总结。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5.3

[2] 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日报》2018.9.11

[3]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6.12.8

[4]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2019年8月14日)

[5] 《教育部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

[6] 韩宪洲,深化“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着力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2

[7] 孙春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奋力开创新时代教育工作新局面[J]. 求是,2018年第19期

(作者单位:西安外事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高校英语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