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陌生女人”形象分析

2020-10-20 12:41史晓熠
广告大观 2020年6期
关键词:情感共鸣戏剧爱情

史晓熠

摘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创作的中篇小说,其灵感来源于他在生活中收到的两封陌生女人的来信。本文将深入分析“陌生女人”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爱情;纯粹;戏剧;情感共鸣

故事讲述了一个陌生女人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对一位著名作家的告白,她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爱的深沉与奉献。这篇小说描写的爱情和我们通常理解的并不一样,与其说爱情,不如说是一场单相思。她卑微到尘埃里,用其一生追逐着这场自导自演的执念。女主人公是一个略带几分自虐和悲剧色彩的人物,让人痛惜也让人心疼,哪怕随时自我牺牲,也要给自己爱的人空间,给他自由。

这是一场飞蛾扑火,一出自我毁灭。将死的她,弥留之际她用怎样复杂的心情写下了洋洋洒洒的盛大告白,我们不知。

作为读者,我们无法读懂一个人的一生,就算共鸣到每一根神经,每一根毛发为之触动,也无法感知那般情景。整篇文章有着丰富的心理描写,我们只能透过这只言片语,去体会这个陌生女人的感情。

1.初见

几乎每一个女孩在年轻的时候,都会有一个“王子”梦,勾勒自己理想情侣的轮廓,她也不例外。

原文中是这样描写她的期待的:"我试图想象你的模样:你是个戴眼镜的老先生,蓄着长长的白胡子,就像我们的地理老师一样,所不同的只是,你更和善,更漂亮,更温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在当时就确有把握地认为,你准长得漂亮,因为我当时想象中你还是个老头呢。在那天夜里,我还不认识你,我就第一次做梦梦见了你。"

从信中我们得知,在遇到R先生之前,女主是一个家境贫寒,自卑孤独、毫无阅历而又情窦初开的少女,她的父亲早已去世,母亲成天心情压抑,靠养老金生活,对她并不体贴。因此她极度的缺乏男性的关爱和照顾。

汤显祖在《牡丹亭》中这样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她感叹“我这个十三岁的姑娘,当时象着了魔似的被你吸引住了。”R先生看向她时,她便感到心里象着了火似的。以为他的柔情蜜意只针对她,是给她一个人的。就在这一瞬间,她觉得她这个还没有成年的姑娘一下子就成长为一个女人,而这个女人从此永远属于他。

唐代诗人韦庄在《思帝乡》中写到,“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谁家的少年郎啊,青春如花真风流。我想以身相许嫁给他,一生一世就此休。纵使他薄情辜负我,不后悔也不害羞。

然而这却是一个悲剧的起点,她爱上的R先生是一个轻浮风流的人,并不喜欢受感情的约束,他们两个注定没有感情上的交集。而女孩也清楚这一点,她选择义无反顾地奉献自己,成全他的自由。在信中她告诉他,“我只有你,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而我却始终爱着你。”

慢慢长大,大多数人回顾暗恋时光里的卑微与怯懦,勇敢和苦楚时都会自嘲的一笑,此时今刻,当我们再次咀嚼这种酸楚时不免为这种孤绝纯净的爱所感动。

我走过山的时候山不说话,我路过海的时候海不说话;红尘繁华呀,如果心里有一个光芒万丈的人,或许多了一份信仰,也多了一份孤独。

当我们认真审视小说中这段感情时,不难发现,它是建立在卑微上的。张爱玲曾语:“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这种卑微,不仅仅表现在他们家境的巨大反差上,也许每个女人在动情的一霎那,都会显得那样卑微,他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在你心里都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女主一样放肆地拥抱她心目中的爱情,她坠入到爱的深渊,永不超生。

见到R先生后,她甘愿做一颗尘埃,幻想着自己的爱开出那朵纯洁的白玫瑰。我爱你,与你无关,与现实无关,与世界无关。

这种爱情不抱希望,低声下气,曲意逢迎,委身屈从,热情奔放,这和一个成年妇女的那种欲火炽烈、不知不觉中贪求无厌的爱情完全不同。这是一种只有孤独的孩子才能把全部热情集聚起来。

初见之后的日子里,因为R先生喜欢读书,她一跃成为班级第一。因为R先生热爱音乐,她突然练起了钢琴。因为R先生潇洒大方,她每天都把自己打扮的干干净净。年少的她坐在冰冷的门道里守候着R先生,亲吻他的手摸过的门把,偷他进门之前扔掉的烟头,就因为R先生嘴唇接触过它。无数次地借故跑下楼去,到胡同里去看R先生屋里的灯光。她最害怕R先生出门旅行,他一出门她便心情恶劣,百无聊赖,茫茫然不知所从,一股绝望的情绪让她落泪。就像《清平乐 恼烟撩露》中描写的女子和情郎分别后的场景“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R先生一出去旅行,她就开始了心波荡漾、百无聊赖地等待。

后来,因为要随母亲改嫁到因斯布鲁克,陌生女人人生中第一次远离了R先生。因斯布鲁克这座城市没有他,对于她而言就像是空无一人的地狱,她足不出户,拒人千里之外,自我折磨,孤独寂寥地生活。也许幸福的都是短暂的。

2重逢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你问我爱你有多深,也许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只知道从你来时,就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习惯了在冰冷的门道里守候着你,习惯了到胡同里看你屋里的亮光,习惯了我那一个个因爱发狂荒谬可笑的行径。若不是因为思念你,怎么会深夜还无意睡眠;若不是因为思念你,怎么会对着你写的文字看了又看。

朝思暮想的R先生终于出现她面前,她义无反顾地扑到他的怀里,一头栽进她的命运之门。她当然知道,潇洒风流的R先生从来不会拒绝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她当然知道,这荒唐潦草的一夜风流留不住这个男人。然而这些年来一直至压抑的炙热情感在遇见他的这一刻,让她一无所顾。而且她从来也不会后悔,将自己所有的一切,自己的初恋、初吻、初夜都献给这个男人,如果能让R先生快乐,她就觉得心满意足。

3.出生

“我的儿子昨天死了——为了这条幼小娇弱的生命,我和死神搏斗了三天三夜,我在他的床边足足坐了四十个小时,当时流感袭击着他,他发着高烧,可怜的身子烧得滚烫。”

整封信的开头就预示着这是一个悲剧,在和R先生的几次缠绵过后,这个陌生女人怀上了R先生的孩子,为了不让R先生感到一点负担,她选择放下自尊心和羞耻心,坚强地生下了他的孩子。

她把对R先生的爱寄托到孩子身上,因为是R先生的孩子。她宁肯自己受尽屈辱,也不愿让孩子受到这个世界的半点恶意。为了将孩子抚养长大,她选择了卖身。在她眼中,孩子就仿佛R先生的影子,那股潇洒的样子像极了她爱的人,虽然她委身于形形色色的男人们,但是依旧坚守着那份尊严,坚守着她和R先生的孤独、坚贞不渝的爱情。

小说中多次出现白玫瑰来隐喻陌生女人纯粹的爱情,这种爱情完美而凝重,脆弱而坚强,就像是一个高贵而脆弱的瓷器,她就这样守口如瓶、孤独地呵护着那份感情。她所承受的,是无边无际的落寞,无法打捞的欢愉。

4.永别

“那些爱,曾让我看山是你,看水是你,看人间全是你。我嫉妒你身边每一个无关紧要的人,他们就那样轻而易举的见到了我朝思暮想的人。如果没有你,明天不值得期待,昨天也不值得回忆。我渴望见你一面,我不会开口要求见你,这不是因為我骄傲,你知道我在你面前我没有骄傲可言。纵然有一百万个离开你的理由,我也会找一个,为你留下,可是今天,我没能保护好我们的孩子,他走了,我也活不下去了,我可以很自信地说,我的死不会给你带来任何牵绊,只是未来的日子里,请你每逢生日,自己给自己买上些玫瑰花,让我知道,虽然我走了,但是我的爱情还在,它就盛放在你的花瓶中陪伴你,圣洁而又高贵着。”

5.后记

成年人在看这篇小说时总带着一种理性,而这种理性偏偏会给自己一种怀疑,怀疑这样的爱是否存在,这样奋不顾身的爱是否值得,胡兰成曾问张爱玲,“你爱的如此深切值得吗?”答曰:“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这些都是成年人才有的悲哀,我们变得如此的小心翼翼,提防和怀疑着世间的纯粹。愿我们都能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勇气去追逐爱,接受爱,相信爱,也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作者身份证号码:云南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情感共鸣戏剧爱情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传统戏剧——木偶戏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情理和谐 成长相伴
如何通过朗读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消费热潮下新都市电影的审思
爱情来了
解读爱情
戏剧就是我们身边凝练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