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家庭教育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作用

2020-10-20 07:14杨晓宇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21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生

杨晓宇

摘  要:自我意识发展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内容。以现阶段小学生成长情况为依据,结合近年来教育革新提出的要求,明确新时代发展中家庭教育特点,分析其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作用,以此为引导小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保障。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自我控制能力;评价能力

【中图分类号】G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1-0012-01

在小学生健康成长中,家庭教育一直都是教育研究的重难点。了解当前小学生成长情况分析,父母教育方式既会限制孩子自我意识发展,又会影响社会行为、思想品德及自信心等内容。由此可知,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学校和家长逐渐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开始从学生全面发展角度入手,研究如何充分展现这一教育的积极作用,以期在引导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同时,达到预期教育目标。下面主要从四方面对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家庭教育作用进行分析。

1.自我控制能力与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对自我意识发展影响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简单来讲,自我控制能力是指人对自身行为意识的控制。通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尤为关注孩子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可以从小加强学生自我控制意识,并在长期坚持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如果家长非常尊重孩子的想法,也可以由此培养他们自我控制能力。相反,如果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总为孩子做决定,不仅会限制他们的自我思考,而且会影响自主独立。因此,在小学阶段,不管是家长还是学校都要加大对家庭教育的研究力度,注重结合小学生成长需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例如,现如今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受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叔叔阿姨等家人的宠爱,事事过于依赖父母,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家长进行“能力培养”会议沟通,一方面向他们传递培育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为他们提供可以选择的教育方式,比如,早睡早起、生活自理、爱护环境等,这些习惯都可以在一定意义上锻炼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长此以往势必可以为自我意识发展奠定基础。除此之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家长可以让小学生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样不仅能锻炼他们的劳动能力,而且可以从小培养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2.评价能力与家庭教育

小学生评价能力不仅包含家长对孩子的评价,也指学生的自我评价。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家长在评价小学生时,一定要客观且公正的去说,决不能为了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而失去评价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不能过高标准地批评孩子。通过公平公正的评价小学生,不仅能帮助他们更好认识自我,而且可以在认可与批评中解决不足,以此在学习与成长中不断完善自我,并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结合近年来小学生成长情况分析,家长在评价的同时,要掌握好尺度,只有这样才能在展现评价优势的基础上,为未来小学生正确评价自我提供有效依据。与此同时,家长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確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以此在构建自我评价意识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在这一过程中,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此时只有提出良好的教育方式及内容,才能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3.自信心与家庭教育

自信作为人成功的起点,是一个人的重要个性品质,也是自主精神的基础组成部分。拥有自信心的小学生,相信自己可以在不断努力中达到预期结果。因此,培养自信心对小学生成长与学习关键重要。从家庭教育角度分析,家长对小学生自信心的影响非常大。如果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小学生进行鼓励教育,并在各方面都非常注重调动他们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那么小学生拥有的自信心将远远超过其他人,此时不管是参与活动还是解答问题都可以得到优异成绩。由此可知,家庭教育及所选方式对小学生自信心培养及整体水平都极大影响。例如,正在上三年级的明明是一个心思细腻的女孩,平时在课堂中很少会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班主任在了解这一现象后与明明的父母沟通,希望可以在家庭教育方面培养她的自信心。因此,在周末父母带着明明来到了菜市场购买苹果,爸爸妈妈鼓励她自己去和商贩沟通。明明一开始不愿意去,但受到父母的鼓舞,不仅买到了喜欢的苹果,而且还用自己学习的知识帮助商贩解决了找钱的“难题”。回到家里后,父母纷纷称赞明明,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只要有机会父母就会带着明明来到市场,并鼓励她自主交流,长此以往明明逐渐有了自信心,并开始在课堂中回答相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父母对小学生的鼓舞非常重要,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而且可以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

4.教育方式与家庭教育

对刚步入校园的小学生而言,随着学习基础知识的增加,他们的思维意识也越发完善,并由此形成了具有个性化的想法。因此,家长在与小学生沟通交流时,要将他们看作独立的个体,正确掌控他们的思维变化,并在他们遇到问题或产生错误观点时进行指导。由于小学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父母在教育指导时必须要时刻关注学生变化,及时发现潜藏的安全隐患,并向他们传递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保障他们可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

综上所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而言缺一不可。因此,在素质教育理念下,面对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的小学生,家长必须要明确自身的职责,结合他们的成长变化与需求,提出有效的家庭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自我意识有序发展,并构建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黄德琴.推开这扇虚掩的门—论家庭教育中亲子有效沟通的基础与途径[J].情感读本,2017(05):9-9

[2]胡庆菊,梁炜明,张雪娴,etal.家庭教育方式和隔代抚养对小学生心理问题倾向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8.27(12):1123-1126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特意和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