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纳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探究

2020-10-20 14:02董迁发
广告大观 2020年4期
关键词:玛纳斯史诗非物质文化遗产

董迁发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一直是文化传承的焦点。史诗《玛纳斯》作为一种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初产生于9至10世纪,后来在流传过程中,经过柯尔克孜天才歌手们世世代代的打磨,融进了全民族的智慧,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浓烈的民族特色。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下简称:克州)是《玛纳斯》文化的故乡,本文在网络民族志、查阅大量文献以及实地走访的基础上对史诗《玛纳斯》文化进行初步的探析,以期为进一步做好保护和传承《玛纳斯》文化提供建设性的建议,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现实参照。

关键词:史诗《玛纳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1史诗《玛纳斯》文化发展背景

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十九大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融媒体的背景之下,不断融通多媒体资源,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内涵,有利于增强广大民众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在全社会形成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民间广为流传的英雄史诗,它与蒙古族的《江格尔》、藏族的《格萨尔王传》并称为中国少数民族的三大史诗,史诗《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丰富的传统文化生活的集中体现,讲述了柯尔克孜族英雄玛纳斯祖孙八代抵御外敌,维护民众幸福的英勇业绩,被堪称为柯尔克孜族的“百科全书”。虽然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史诗《玛纳斯》进行了收集、整理、研究工作,但是目前工作不容乐观,还需继续努力。史诗《玛纳斯》涉及了柯尔克孜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研究柯尔克孜族的“百科全书”。然而随着年轻人对这古老史诗的关注度日益减少,这一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2问题与挑战

克州地处祖國最西陲,受到经济、文化环境的制约和限制,给文化节带来了很多的局限性,造成目前活动形式主要依附于民俗活动,故存在着群众性、自发性和业余性发展的特点,致使传承群体的发展受到很大程度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速度和其经济水平一样还处在比较低的程度,其特有的《玛纳斯》文化在开发利用存在不充分的现象。

2.1产业化浪潮的冲击,史诗《玛纳斯》的保护受挫

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产业化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但在产业化浪潮之下,片面地追求利润阻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在追求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短期经济效益的驱动下,不少地方在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产业化的过程中引发了许多有违保护初衷的新问题。在产业化浪潮的冲击之下,把少数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的同时一定不能因为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丧失史诗的本真性,更不能使民众丧失文化自觉意识。本着保护和利用并举的原则,防止资本商业的过度渗入,保持《玛纳斯》史诗的文化特性和内在价值。

2.2专业化人才的匮乏,史诗《玛纳斯》传承断代又断层

多元文化的冲击使《玛纳斯》演唱环境和氛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玛纳斯》演唱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转而去追求“时尚”,然后年轻一代应该是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力量,导致了传承的困难。克州各县市非遗项目数量多,而文化管理部门专业人员紧缺,《玛纳斯》保护研究也同样遇到专业人员匮乏的问题。经走访和查阅玛纳斯奇备案登记情况,大多数传承人不但年事已高,且存在老玛纳斯奇相继去世情况,能够完整演唱《玛纳斯》的玛纳斯奇己经非常稀少,传承过程力不从心。年轻人则因心静不下来,加上要掌握技艺的方法有一定的难度,而不愿意学。

2.3文化品牌效应尚未形成,史诗《玛纳斯》推广难度高

非物质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本身就是一种产品。非物质文化还是现代城里人乡愁情结的“心动点”,可以满足人们探秘、猎奇、寻乐、求知诉求。在这种传统文化浸润中,人们可以濡染一种精神、一种情怀。总体而言,史诗《玛纳斯》品牌文化效应并不明显,《玛纳斯》文化系列产品在策划、建设、运营等方面较为落后、宣传力度不足、形式单一,市场竞争力不强。市场上出现一定数量“文化传媒公司”以拍摄纪录片和撰写书籍等方式开展参与《玛纳斯》保护、传承和研究,但内容单调,没有深度,叙述较为死板。另外,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业比较滞后,文化大项目不多,一些好的文化资源至今尚未得到很好开发,没有发挥出应有效应。

3对策建议

3.1着眼价值保护,挖掘史诗《玛纳斯》的内在附加值

以正确的保护观念为指导,对文化遗产产业适当地开发,避免损害遗产本身的文化价值,并让古老的文化遗产在当今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在更大的范围内继续发挥文化影响力。一是成立专门委员会和建立专业调查研究队伍。全面整合《玛纳斯》文化研究成果,成立专门的《玛纳斯》委员会以研究《玛纳斯》学术专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研究者、经营管理专家等人员结构组建专业调查研究队伍,既做好文化挖掘工作,又做好文化保护工作。二是建立专业的资料库收集与玛纳斯相关的数据。对现有《玛纳斯》的内容做一个清晰、全面的普查,对其进行分类管理、登记、整合,建立起《玛纳斯》专门的资料库,定期对资料库数据进行更新、查漏补缺,做到资料库内所存储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3.2加强文化交流,扩大史诗《玛纳斯》的国际影响力

《玛纳斯》不仅流传于中国新疆,也流传于中亚、土耳其、阿富汗等国家柯尔克孜人聚集的地区,在中外文学史上享有巨大声誉。多渠道推动文化走出去,扩大史诗《玛纳斯》的国际影响力是《玛纳斯》文化的归途。一方面民族原创歌剧《玛纳斯》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积极推动文化广泛交流,搭建史诗《玛纳斯》领域相关的国际商业交流与资源互动平台,通过挖掘、整理和研究传统文化艺术,活态化传承及传播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引入新媒体技术,按照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分门别类的建立文化数据库,完善检索系统,让公众了解这部人类遗产增强文化创新意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提高《玛纳斯》的知名度,同时加强媒体团队的创新意识,扩大《玛纳斯》文化的推广力度。

3.3打造产业基地,提升史诗《玛纳斯》的受众参与度

文化产业基地的打造是提升史诗《玛纳斯》受众参与度的关键一环,有利于全面整合《玛纳斯》的各类人才资源。此外,还要不断给文化基础资源加入新的元素、注入新的活力,引进和培养文化产业方面的专业人才,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致力于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史诗《玛纳斯》非遗传承人群,以现代化、系统化的专业教育突破传统非遗传承的零散、单一的限制,积极探索非遗传承与现代大学教育体系建设的深度融合的新模式,较为系统地了解非遗、直观地接触非遗,认识非遗的历时性、共时性和当代价值。此外,打造产业基地能够举办固定的非遗文化节会,培养一批民间非遗人才,开展具有鲜明特色的非遗活动,形成非遗文化产业链,打造全国非遗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全国文化旅游景点,展示史诗《玛纳斯》的文化魅力。

4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在产业开发的过程中,要想实现开发和保护的双赢,必须尊重其特殊性,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玛纳斯》不只是一部珍贵的文学遗产,而且也是研究柯尔克孜族语言﹑历史﹑民俗﹑宗教等方面的一部百科全书,它不仅具有文学欣赏价值,而且也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大潮的今天,史诗《玛纳斯》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保留其内涵的前提下也需要创新与发展,不断为其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苏比努尔·尼亚孜.市场化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以史诗《玛纳斯》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17(01):77-79.

[2]  李婷. 新疆柯尔克孜族《玛纳斯》保护与传承的管理策略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4.

[3]  刘少英,罗君波.非物质文化遗产岩鹰拳的传承与保护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0,39(03):137-144.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猜你喜欢
玛纳斯史诗非物质文化遗产
玛纳斯河
从《中国史诗》里读懂中国
9月27日到碧玉之都玛纳斯县开启浪漫之旅
梵克雅宝再现艺术史诗
史诗
有柯尔克孜人的地方就有《玛纳斯》
破解说唱艺人的记忆之谜
史诗与认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