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健康体检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

2020-10-21 11:35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528244欧兰芝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4期
关键词:细胞学薄层鳞状

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528244)欧兰芝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2019年4月在我院行健康体检宫颈癌筛查的2000名女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年龄区间22岁~62岁,平均年龄(42.13±2.16)岁。纳入标准:所有研究对象均无宫颈手术史,且有性生活史,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自愿参与。

1.2 研究方法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由医生以窥阴器暴露宫颈,擦净宫颈的分泌物,用特制的宫颈刷在宫颈外口和宫颈管旋转7~10周,收集宫颈口及颈管的脱落上皮细胞,并将毛刷头部脱下放入盛有细胞保存液的小瓶内,加入比重液离心后,分离标本中的黏液、血液和炎性细胞,在经过二次浓缩离心后,弃去废液,将浓缩的细胞成分转移到自动制片机上操作,细胞经自然沉淀转移到涂有粘附剂的载玻片上制成直径为13mm超薄层细胞,并在全自动制片过程中同时完成细胞染色。

1.3 观察指标 ①将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与病理的阳性符合率。②比较病理与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鳞状上皮细胞低度病变、鳞状上皮细胞高度病变及鳞状上皮细胞癌变诊断上的符合率。③计算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运用SPSS18.0处理,计数指标表示为例数/百分率,卡方检验;计量指标表示为均数±标准差,t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附表2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与病理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比较(%)

2 结果

2.1 比较病理与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符合率 2000例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女性中,有21例异常,宫颈癌2例,异常结果发现率为1.05%。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诊断为阳性19例,阳性符合率为90.47%。

2.2 比较病理与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不同病理上的诊断准确性 病理与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鳞状上皮细胞高度病变及鳞状上皮细胞癌变上的阳性符合率与病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附表1。

2.3 病理与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比较 病理与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诊断敏感性、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附表2。

3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诊断阳性符合率为90.47%。病理与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鳞状上皮细胞高度病变及鳞状上皮细胞癌变上的阳性符合率与病理比较无显著差异,且病理与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诊断敏感性、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不同病理上的阳性符合率更高。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法在操作过程中用细胞刷收集宫颈表面脱落的细胞,让取样更加全面,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并且,在操作过程中运用了更先进的细胞保存技术,可以避免保存方式不当或空气等相关因素对检查结果准确性的影响,避免了细胞重叠现象的发生,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结构,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1][2]。

综上,在健康体检宫颈癌筛查中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细胞学薄层鳞状
关于子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异常ICD-10编码的建议
端粒酶相关蛋白1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表达*
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临床筛选的临床价值
红花续断胶囊中当归、川芎及大黄的薄层鉴别
薄层色谱法在中药定性定量研究中的应用
18F-FDG PET/CT结合薄层螺旋CT、增强CT和临床资料在孤立性肺空洞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薄层色谱法的操作要点及影响因素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PD-L1的表达与P16、HPV感染以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分析
阴道镜检查在异常细胞组织学中的必要性
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联合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应用于宫颈癌筛查的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