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

2020-10-21 11:35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455000宋红林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4期
关键词:阳性菌阴性菌革兰氏

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455000)宋红林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化脓性炎症,主要发病于中耳黏膜、骨膜甚至深达骨质,多以听力下降、鼓膜穿孔、耳内持续性或间断性流脓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病情严重者可诱发颅内外并发症[1]。研究显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发病主要原因是细菌感染,且病原菌复杂多变,并与抗生素使用、环境变化、地域分布等因素密切相关[2]。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广泛应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菌及其对药物敏感性也逐渐发生变化,为了解该病病原菌构成与耐药性,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本研究选取6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采取耳道分泌物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获得良好研究成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66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范围22~68岁,平均年龄为(43.69±8.67)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为(7.45±2.36)年。

1.2 纳入标准 临床确诊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处于活动期;签订本研究同意书。

1.3 耳道分泌物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 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3]完成以下操作:乙醇(75%)清洗外耳道皮肤与耳廓,于患者外耳道深部鼓膜表面利用耳棉拭子(经无菌生理盐水湿润消毒)沾取分泌物,置入无菌试管内,30min内送至实验室检验;常规种植于培养基行细菌培养,主要有葡萄糖蛋白胨、巧克力、血琼脂等多种培养基;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别菌种,病原菌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施行药敏试验。

1.4 观察指标 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菌分布情况;②革兰氏阳性菌药敏分析;③革兰氏阴性菌药敏分析。

1.5 统计学 用SPSS24.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

2 结果

2.1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菌分布情况66例患者中有62例检出病原菌,检出率93.94%,其中2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3.87%;15株表皮葡萄球菌,占24.19%;其他革兰氏阳性菌9株,占14.52%;17株铜绿假单胞菌,占27.42%;革兰氏阳性菌检出率72.58%(45/62)较革兰氏阴性菌检出率27.42%(17/62)高(χ2=25.290,P=0.000)。

2.2 革兰氏阳性菌药敏分析 共检出45株革兰氏阳性菌,占72.58%,主要有表皮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庆大霉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敏感性较高,对青霉素、克林霉素耐药性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莫西沙星、万古霉素敏感性较高,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性较高,见附表1。

2.3 革兰氏阴性菌药敏分析 共检出17株革兰氏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占27.42%,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敏感性较高,对头孢唑林、氯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性较高,见附表2。

3 讨论

实践发现,随时间推移及环境变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菌耐药性及构成比也在不断变化,相应药敏试验结果亦会有所差异[4]。顾兴智等[5]研究发现,新疆地区2008年~2013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莫西沙星、万古霉素、喹努普汀达福普汀等抗生素具有较高敏感性。熊素芳等[6]学者对武汉市2016年~2018年50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进行耳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研究显示,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致病菌,临床需根据实验结果选择合理抗菌药物。本研究结果显示,6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有62例检出病原菌,检出率93.94%,共检出45株革兰氏阳性菌,占72.58%,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庆大霉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敏感性较高,对青霉素、克林霉素耐药性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莫西沙星、万古霉素敏感性较高,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性较高;共检出17株革兰氏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占27.42%,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敏感性较高,对头孢唑林、氯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性较高,且革兰氏阳性菌检出率高于革兰氏阴性菌检出率(P<0.05),表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菌主要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其原因可能与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生物膜阳性率较高相关。因此,临床对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应选择应用抗菌药敏感率较高的头孢哌酮舒巴坦、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莫西沙星、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药物控制感染及预防术后感染,避免使用耐药性较高的青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头孢唑林、氯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等药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同时临床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时进行药敏试验,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附表1 革兰氏阳性菌抗菌药敏感率

附表2 革兰氏阴性菌抗菌药敏感率

综上所述,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致病菌,临床治疗中应根据试验结果合理用药。

猜你喜欢
阳性菌阴性菌革兰氏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利奈唑胺治疗革兰阳性菌重症感染新生儿的血药浓度监测与疗效评价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不同细菌血流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五代头孢有何区别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我国科学家创制“革兰氏阴性菌”解药
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