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公共英语考核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2020-10-21 05:03杜萍刘海涛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考核模式高职公共英语实践性

杜萍 刘海涛

摘要:高职公共英语考核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需求,必须加以改革。针对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考核模式、评价现状、评价改革方向、改革实践与细则等内容进行了阐述,以提升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考核模式;实践性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提出,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对于阅读和翻译及书面表达(特别是应用文写作),大部分学校都能够在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考核中充分体现出来,然而日常交际、业务交际缺乏具体可操作性方案。当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存在高职高专学生数量增加、学生基础下降、学生英语学习状况极不平衡、英语授课内容与学生专业及职场交集度不高等问题。

一、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评价现状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评价试题构架整体以英语A、B级考试题型为蓝本:即听力部分、词汇与语法部分、阅读理解部分、翻译部分、应用文写作部分。虽然A、B级考试的试题设置已经相当科学、合理,然而将其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期末考试,还有很多不妥之处。第一,题型偏重知识性考核,无法与高职学生将来的职场环境相适应;第二,高职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整体较差,采用A、B级试题设置,学生测试过关率偏低;第三,终结性考试方式容易使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和课堂表现;第四,这种考试方式使得课堂授课内容变得单一化和机械化。

二、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评价思考

第一,考核内容改革;第二,考核方式改革;第三,考核性质改革;第四,考核成绩构成改革。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英语课程评价改革主要采用以下模式。一是终结性考核与形成性考核相结合。考核模式既包含终结性考核,又包含形成性考核,改变“一考定乾坤”。这样,既督促学生加强平时学习,重视平时分项测试成绩,也有助于教师顺利开展教学工作。二是理论知识考试与实践技能考试相结合。考核中不但包含理论知识考试,还包含实践技能考试,使“教、学、做”有效结合,从而使学生学习实效性得以大大提高。三是课堂评估与测试评估相结合。同时包含课堂评估与测试评估两个方面,加大教师课堂组织权限,提升教师课堂组织效能,同时,保证学生出勤率和课堂活动参与度。四是综合测试与单项测试相结合。前期有单项测试(听力和口语),期末有综合测试,这样使得测试兼顾学生不同状况,并使考试更加公平、公正。五是教师主评与学生参评相结合。教师考评听力考试、卷面考试,口语测试则是在教师主导下,由各班优秀学生组建“口语考评小组”,对其进行培训后,在各班进行分组考评。

三、高职公共英语考核模式改革实践与细则

(一)考核模式框架

考虑到高职英语课程评价改革方向,将考核模式框架从宏观到微观进行了三个层面的划分。第一个层面为过程性与终结性总体划分:平时教学管理中的成绩+测试成绩;第二个层面为二级划分:平时教学管理中的成绩=考勤情况+作业情况+课堂表现,测试成绩=实践技能测试+笔试;第三个层面为测试成绩的三级划分:实践技能测试=听力测试+口语测试,笔试=阅读+翻译+写作。

(二)分值的分布及分析

1、注重平时教学管理。对高职学生来说,平时教学管理至关重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遵循三大原则:坚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原则;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人才原则;坚持职业素质养成原则。学生一旦进入企业、工作岗位,便不得不面临管理和考勤的问题,这正是加强平时教学管理的原因所在,即在学生没有工作之前,帮助他们形成守规矩、讲纪律的意识。

2、测试成绩各方面均衡分布。对照“基本要求”,将考试内容分解为听、说、读、写、译,各占总分的10%。同时,将听力测试与口语测试单独列出来,方便教师自主、灵活进行测试,使教师更容易了解学生真实学习状况。

(三)考核时间安排

考核模式有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对于形成性考核,即平时的教学管理,除了作业考核稍具有阶段性外,其他内容就在于平时;而对于终结性考核,即测试,一般固定在期末,而听力测试和口语测试则采用灵活性原则,由教师自行安排。

(四)考核内容及细则设置

平时教学管理包括考勤、作业、课堂表现等内容。首先,考勤主要包括旷课、请假、迟到、早退等内容,共30分。旷一节课扣1分,请假4节扣1分(四舍五入),迟到和早退两节扣1分。其次,作业评定主要包括作业次数、作业质量等内容。作业评定共分三档:作业次数满,且质量优为9分档;作业次数满,质量一般为7分档;作业次数不够,质量差为5分及以下档。每一档上下浮动为1分,可有满分,不写作业为0分。最后,课堂表现主要是学生课堂中听课和参与活动情况,以6分为基准分,标准由教师定,加到满分10分为止;扣分主要针对学生课上说话、睡觉、玩手机等情况,扣完基准分6分为止。

(五)口语考评

1、组建口语考评组。首先,以班级为单位分成若干小组,由学生选举或教师指定产生小组长,小组长组建本班“口语考评组”,包括口语考评员和资料搜集员。

2、对口语考评员进行培训。对口语考评员进行口语、评分标准和考核流程培训。

3、口语考评具体流程。口语测评员打开手机录音设备;测试学生报出班级、学号、姓名;口语测评员对学生口语测评进行打分,按“姓名-学号-分数”格式保存录音文件;测试完毕后,制作口语测试成绩单,与录音文件一同提交给资料搜集员;资料搜集员将全班口语测试资料(包括成绩单和录音文件)提交给英语教师,再由英语教师进行审核;英语教师审核完毕后,确定成绩并计入到总考核成绩中。口语测试资料保留半年时间,以备复核。

通过改革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考试模式,一方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较大提高;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更加客观规范。

参考文献:

[1]李少兰,李静,李欣.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程考核改革研究[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7(2).

[2]杨明.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考试模式现状分析与改革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09(12).

作者简介:杜萍(1972-),女,河南中牟人,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刘海涛(1979-),男,河南中牟人,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责任编辑 刘常兴)

猜你喜欢
考核模式高职公共英语实践性
高中物理教材实践性栏目育人价值及其实现策略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课程的第一性
实践性教学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高校《税法》课程考核模式的现状与改革的思考
基于泛在学习平台的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设计
基于慕课的高职公共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考核模式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设计
基于协作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