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新型学徒制教育实践探索

2020-10-21 04:18傅潇莹
锦绣·上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新型学徒制实践探索产教融合

摘 要: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高职教育也迎来改革,实行产教融合政策,新型学徒制就是一种重要教育实践探索。通过实施新型学徒制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加专业的技能型人才,是促进就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本文将对产教融合背景下新型学徒制教育实践展开研究,希望通过分析目前新型学徒制教育存在的问题来研究出更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的高职教育模式,通过企校双师制来提升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的紧密性,以便为社会提供更加专业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产教融合;新型学徒制;实践探索

为了满足现代社会产业结构调整需求,职业教育必须进行改革,从而才能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2015年,人社部与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在全国12个省市开展新型学徒试点工作,这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方向[1]。目前,我国在新型学徒制教育教学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我国新型学徒制起步较晚,且并没有在全国普及,怎样通过产教融合提升教学效率,为高职教育转型提供发展策略成为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通过建立完善的新型学徒教育体制,充分发挥其在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方面的作用。

1.新型学徒制概述

新型学徒制又称为现代化学徒制,是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的一项教学模式。可以将其看成是“招工即招生、入厂即入校、校企联合培养”,是一种双师制教育模式[2]。其中,新型学徒制的重点内容有三点:培养对象和培养模式、培养主体职责、培养目标和主要方式。具体来说,培养对象和培养模式方面,学生就是培养對象,通过与企业签订6个月以上的劳动合同,将从学生的角色转变为学徒,企业根据实际生产需要来自主确定培养对象,通过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原则来实现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将会采用到多种教育模式,如工学交替培养、企校双师培养、脱产培养等方式。在培养主体职责方面,学校与企业是培养双主体,其中,学校的培养职责是传授理论知识,而学徒培养职责主要由企业承担。企业需要与学徒签订相关培养协议,明确培养内容、期限、目标、费用等各项责任,确保学徒能够在培训期间参加到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在培养目标和主要方式方面,企业需要结合岗位需求来确定对学徒的培养目标,并以培养中、高级技工为主要培养目标,在限定培养期限内开展有关专业知识、技能操作、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教学内容。通常来说,企业常常会采用导师带学徒的培养方式,只要学徒能够在培训期满足考核要求,就能获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2.现代学徒制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政府扶持保障

由于学徒制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主要是借鉴西方国家的学徒制和双元制,还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徒制教育,这导致我国新型学徒制体系缺乏政策保障,难以长期健康发展。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政府也需要参与进来,通过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来为新型学徒制发展提供保障,这样才能确保新型学徒制能够有效推进,反之将会影响到职业教育效果。

2.2企业缺乏合作积极性

新型学徒制的主要模式为双元制,即需要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教学任务,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常常是由学校发挥主导作用,企业只需要提出用人需求,这与新型学徒制教育核心相偏离。正确来说,企业才是占据主导作用的主体,通过企业导师带学徒方式,才能让学徒学习到相关操作技术,发展成为技术型人才。这样一来,目前企业缺乏合作积极性是阻碍新型学徒制发展的问题。

2.3培养的目标不够清晰

目前,高职院校为了满足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需求,一直在不断探索新的招生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这就造成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够清晰。同理,在实现新型学徒制教育时,高职院校仍然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从而无法将新型学徒制的优势体现出来,导致新型学徒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另外,企业属于生产单位,在学生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企校双方共同建立新型学徒管理体系成为解决管理不当的重要措施。

3.新型学徒制的实践探索过程总结及分析

3.1政策引领,加强顶层设计

提倡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院校指导”的三方联动机制[3]。通过政府引导,可以加强顶层设计,形成政企校“三位一体”顶层设计新模式,从而能够为新型学徒制教育探索和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和战略总方向,有利于加强顶层设计,明确试点工作方向和路径,进而才能取到较为显著的教育效果。另外,在进行三方联动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企业岗位需求为核心的教育方向,通过结合院校服务宗旨来探讨新的教学方式、教育模式、组织形式,从而为新型学徒制教育提供重要保障。

3.2理实合一,构建任务化课程体系

新型学徒制就是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根据企业岗位需求来制定合理的授课计划,才能为校企双方的教学效果提供保障。第一,需要将教学课程分为两个重要模块,分别是理论知识和师傅带学徒岗位训练。具体来说,理论知识模块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专业基础模块、基本技能模块。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需要选择与试点企业岗位相匹配的教学任务,需要从机械设备、生产工艺、生产技术等方面相对接,从而能够学习到符合岗位需求的理论知识;第二,师傅带学徒岗位训练模块需要立足于岗位需求,通过跟着师傅进行现场操作和学习,可以提升学徒的实践操作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提升学徒的专业技能。通过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可以全方面提升学徒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另外,学校可以通过根据不同学徒所在岗位的需求和技能进行梳理。能够获得更加精准的岗位技术需求,从而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教学内容。具体来说,教师和师傅通过围绕某个知识点从基础知识到专业知识再到岗位技能进行纵向梳理,就能实现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目标,从而建立一个完善的任务型课程体系,确保学徒学到的内容与岗位需求一致,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

3.3需求导向,创新培养模式

新型学徒制需要区别于传统学徒制,因此需要加强在新型的顶层设计思路,探索企校合作育人新模式。通过经过实践探索发现,在实践中实行双师型教育模式非常重要,新型学徒制可以从招工即招生、毕业即就业出发,实现培训内容与岗位要求紧密联接的目标,充分发挥出企业在新型学徒制中的主体作用。具体来说,需要从四个方面出发,即需求为导向、岗位驱动、工学一体、双师共育。首先,需求为导向。新型学徒制需要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明确企业的主導地位,并实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教学原则,新招收的员工具有双重身份,学校学生和企业学徒,还需要根据企业需求直接分配到相关对应的生产岗位中,实施上课即上岗教学方式。在课程设置方面,企业与学校需要结合起来共同设置相应课程。如:理论知识方面需要按照学生的需求和生产岗位工作进行因需施教,这样才能保证学徒的文化基础能够符合岗位需求;在技能训练方面,师傅需要培养学徒的岗位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安全生产等相关实践操作内容,确保一切计划都以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高质量技能人才。其次,岗位驱动。为了确保能够为学生提供满足企业需求的理论知识,教师需要深入到生产一线了解各岗位的工作任务,通过与企业师傅共同交流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统一性,从而能够将相关知识重新整合,为学生提供更符合实际需求的教学内容,通过岗位任务驱动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科学的教学知识。再次,工学一体。实现教师理论知识与企业岗位训练相统一,通过在企业“集中授课+岗位分散训练”的穿插教学,可以帮助学徒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教学模式实现对相关知识由浅及深的掌握,从而能够全方位提升学徒的综合素质。最后,双师共育。双师共育就是要由学校教师、企业师傅针对同一任务共同培养学徒,通过两者密切配合实现对学徒进行知识与技能的配合传授。具体来说,理论教师需要由具有专业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担任,技能师傅可以由企业具备技师以上职业资格的技师担任,从而能够保证学徒能够接触到更加专业的教学内容。

3.4形式多样,创建新型教学模式

学徒相对于企业的准工人,需要跟着企业师傅一起工作,如果是需要日夜倒班的,学徒也需要跟着师傅一起学习,这就会给教学模式带来极大改变。因此,在教学模式上,学校可以采取因地制宜政策,创建风格多样的新型教学模式,从而确保学徒能够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互相配合的教学方式。首先,可以构建课堂精讲和课下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在课堂上精讲重点内容,确保专业知识与岗位技能能够真正融合,避免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不进门的问题,然后学生可以通过课后自学,通过自学的方式来解决自身难题,从而能够解决学徒学习时间问题。然后,师傅现场传授操作技能。通过让学徒与师傅共同上下班,能够让技能导师随时指导学徒进行现场操作,能够帮助学徒更快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另外,学生可以录制师傅带徒教学视频,学徒可以通过观看现场实践教学视频来学习,有助于帮助学生随时学习。最后,充分利用网络。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使用先进信息技术来来整合有效教学信息,能够突破固有教学模式,通过网络学习方式,能够让教师、师傅、学徒都不受到时空的限制,也方便师生间互动,实现一带多教学模式,确保参与倒班工作的学徒能够按时学习、工作,保障两者的时间,还能培养学徒的自学能力,有效整合教学资源。

4.总结

综上所述,新型学徒制教育模式虽然才刚起步,但是经过多地实践探索,新型学徒制教育已经获得一定的成效。第一,通过岗位需求为导向,能够明确高职院校的招生标准和培养目标,实现教学与岗位紧密衔接的目标,提高院校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第二,通过在真实岗位上进行学习,学徒能够快速掌握相关技术技能。第三,新型学徒制创新了企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提供真正具有高技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秋玉.以产教融合为核心机制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8,34(9):22-24

[2]杨海峰,林倩.产教融合下的现代学徒制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大众汽车,2019,25(2):56-57.

[3]王金台.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全面提升育人质量[J].河南教育:职成教(下),2018,0(9):8-10.

作者简介:

傅潇莹(1981年6月-),女,浙江磐安人,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本科,研究方向:饰品艺术设计,产教融合,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

基金项目:2019校级教改课题“产教融合背景下新型学徒制教育实践探索”(编号:2019jg32)

2019校级协调育人项目“依托聚饰云时尚学院的协同育人教学实践”(编号:2019xtyr09)

猜你喜欢
新型学徒制实践探索产教融合
阿根廷庇隆时期新型学徒制的发展背景、特点及影响
王钦峰 完善并扩大“新型学徒制”试点
浅谈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学徒制”教学问题及对策
关于构建职业院校“新型学徒制”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