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熔覆技术在推力瓦修复上的应用

2020-10-23 13:15陈少华刘连伟朱俊杰张冲林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20年10期
关键词:钢坯机加工脱壳

陈少华,刘连伟,朱俊杰,张冲林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湖北 宜昌443133)

1 概述

某巨型水电站机组的推力瓦在2017~2018年度检修期间检查发现,推力瓦瓦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大小、深浅不一的侵蚀斑(如图1所示)。用表面粗糙度仪进行表面粗糙度的测定,发现表面粗糙度值已经远远超出设计值,继续使用该推力瓦,将给机组的安全运行埋下隐患。

推力瓦整体更换成本较高,再加之推力瓦的缺陷损伤只是存在于瓦面的巴氏合金部分,瓦本身的坯体部分完好,于是寻求一种只针对瓦面巴氏合金进行再制造和修复的技术,且迫在眉睫。创新采用激光熔覆新技术对推力瓦表面巴氏合金进行修复再造,一方面可以降低损耗和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对推力瓦瓦面巴氏合金修复技术进行一次新的探索。

2 激光熔覆技术简述

激光熔覆是一种新的表面改性和增材制造技术。通过同步或预置材料的方式,将外部材料添加至基体经激光辐照后形成的熔池中,并利用高能密度的激光束使之与基材表面薄层一起熔凝的工艺方法。在基材表面形成与之冶金结合的熔覆材料层,具有热影响区小,熔覆层组织致密,热输入小,不易造成基板变形等一系列优点。图2为高速相机拍摄的激光熔覆过程,激光光束在工件表面形成熔池,粉末流向熔池并逐步凝固。

图2 激光熔覆工艺图

3 激光熔覆技术与传统浇注成型在工艺方面的优势对比

采用激光熔覆修复水电机组推力瓦,相对于传统的浇注成型,具有以下技术上面的优势:

(1)巴氏合金熔点低,浇注时凝固速度慢,组织粗大,易形成偏析组织;激光熔覆成型属于快速凝固,组织细小、均匀。

(2)浇注凝固易形成冶金缺陷,如孔洞;激光熔覆通过工艺手段可有效避免冶金缺陷,工艺组织致密。

(3)巴氏合金与钢坯熔点差异大,通过挂锡处理,浇注成型时,巴氏合金与基体形成化学键结合;激光熔覆能量密度集中,光斑能量密度高,巴氏合金与基体形成可靠的冶金结合,结合强度大大提高。

(4)激光熔覆局部快热快冷,能使基体保持良好的刚度,不易变形。

(5)浇注对人工依赖程度大,激光熔覆自动化程度高,依靠自动化设备,能更好的保证均匀性和尺寸精度。

4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进行推力瓦修复的流程图

流程图见图3。

图3 推力瓦修复流程图

5 修复方案

对机组推力瓦进行全面检查后,发现推力瓦钢坯部分完好,瓦面巴氏合金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坑蚀,最初制定的修复方案:

(1)在原推力瓦2.5 mm厚的巴氏合金表面,先机加工去除部分有表面缺陷巴氏合金层,约0.6 mm,保留大部分厚度的原浇注巴氏合金层。

(2)按照推力瓦成分检测结果,选择牌号为SnSb8 Cu8的巴氏合金,在机加工后的巴氏合金层上,激光熔覆一定厚度巴氏合金。

(3)由于激光熔覆后的推力瓦瓦面巴氏合金有一定的余量,按照图纸的具体要求,通过铣削和磨削的方式使推力瓦恢复到图纸尺寸和相关要求。

6 修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6.1 出现的问题

(1)脱壳问题

原巴氏合金采用浇注工艺制备,与钢坯结合强度低,而原浇注巴氏合金在激光熔覆作用下,受热产生应力,应力使巴氏合金变形,并大于两层间的结合强度,与钢坯分离,出现脱壳。

图4 脱壳的巴氏合金层和钢坯

解决办法:将脱壳的原浇注巴氏合金全部去除,在钢坯表面激光熔覆多层巴氏合金。

(2)坑孔问题

1)原浇注巴氏合金层组织粗大,疏松,有针眼和气孔等缺陷,熔覆前的机加工难以彻底排除,激光熔覆时,在激光的作用下暴露,并迅速扩大,致使激光熔覆层也出现坑孔的缺陷。

2)推力瓦在长时间高载荷工作中,有润滑油浸入原巴氏合金层内部,熔覆前机加工未能排除掉浸油层,激光熔覆时产生气孔。

图5 坑孔

6.2 修复实例

第1件推力瓦修复时:

1)排除缺陷机加工去除0.65 mm。

2)出现小面积局部脱壳。

3)熔覆层内有较多孔洞(工艺试样并无气孔等缺陷),机加工后暴露,修补。

第2件推力瓦修复时:

1)首先排除缺陷,机加工去除0.5 mm厚度的巴氏合金。

2)修复过程中出现大面积巴氏合金脱壳,即巴氏合金与钢坯体脱离。

3)激光熔覆层到原浇注巴氏合金层,有贯穿性坑孔。

图6 大面积脱壳

根据第1件和第2件推力瓦修复具体情况,推力瓦巴氏合金脱壳、坑孔等现象均有发生,但程度不一,差别较大,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与原浇注巴氏合金层与钢坯的结合强度,以及巴氏合金层本身致密度有直接关系。因此,在原浇注巴氏合金层上激光熔覆巴氏合金的修复方案,会因不同推力瓦的质量和状态差异,而难以控制。

7 优化方案

针对在熔覆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又提出如下3种解决方案:

方案1:去除外圈原浇注巴氏合金层(深色部分所示),外圈激光熔覆填补合金后再整体熔覆。该方案外圈的巴氏合金层与钢坯有足够的结合强度,降低了外圈巴氏合金层的脱壳风险,避免整体大面积脱壳,但未去除的巴氏合金区域仍会出现气孔缺陷和有较大脱壳、空鼓的可能。

图7 方案1示意图

方案2:去除外圈巴氏合金层,并将合金层分割成多个小块合金层(深色部分所示),去除区域填补合金后再整体熔覆。该方案能进一步减少大面积脱壳和局部空鼓的概率,但未消除的巴氏合金区域仍会出现气孔以及可能小范围内脱壳。

方案3:全部去除原瓦面浇注的巴氏合金层,重新在钢坯上激光熔覆巴氏合金,再机加工恢复到图纸要求尺寸。该方案优点为:巴氏合金层与钢坯结合强度可靠,脱壳倾向非常小;同时组织致密会有效降低气孔的产生。存在问题:需要进行多次熔覆才能达到足够巴氏合金厚度,导致变形更大,粉末用量高。

图8 方案2示意图

图9 方案3示意图

通过对各种方案进行全面对比,结合表1可以得出,采用方案3是解决加工过程几个问题的最好方案。

表1 三套解决方案评估对照表

图10 按新方案加工

8 检查验收

按照最新方案对推力瓦进行了修复,修复后的推力瓦通过了各项检查和性能测试。钢坯安装面平面度≤0.01 mm;巴氏合金面与钢坯安装面平行度≤0.03 mm。对瓦面巴氏合金进行超声波探伤,显示无缺陷。各项其他检查均符合图纸要求。

9 结论

创新性地将激光熔覆技术应用在推力瓦表面巴氏合金的修复上,并成功的完成了一整套推力瓦的修复工作,顺利通过了相关检查和测试。由于推力瓦对于水轮发电机组的重要性并且数量较大,随着机组运行时间的延长,推力瓦瓦面巴氏合金问题会逐渐显现,鉴于激光熔覆技术的灵活性和先进性,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对推力瓦瓦面巴氏合金进行修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可以大大的节约检修成本以及备件的采购成本,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市场,为电力行业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提供了参考思路。

猜你喜欢
钢坯机加工脱壳
我国核桃脱壳设备概况与发展探析*
立锥结构式油茶脱壳机技术分析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的机加工开放体系建设
河蟹脱壳期间注意事项
环形炉加热工艺对轮坯的影响
智慧农业助上安村“脱壳”
基于ArtCAM的数控雕铣机加工浮雕零件研究
基于模型的三维机加工艺设计模式应用研究
济钢4300mm加热炉自动装出钢系统的应用
论机加工设备的管理与维护